![]()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学术史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其复杂性与难度,广为关注。经今古文问题为清学汉宋之争的子题,后演化为清末民初政教、学术转型的枢纽。晚清今文学复兴,尤其是康有为公羊改制学说引起一系列学术文化思潮,牵涉到晚清民国政治、社会、思想、学术等诸多层面,经今古文之争一直是海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本书历时性考察经今古文之争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渊源流变,虚实相济,贯通经史,揭示出儒学义理与科学史学二者诚有珠联璧合的可能,为我们认识近代中国提供了深入的视角。 作者简介 张凯,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晚清民国社会与文化,尝试在现代学术语境中沟通义理与经史之学,建构义理、制度与事实三者间的能动系统。在《哲学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今古学考》与廖平学术旨趣的确立及其转承 一、著述缘起:蜀学复兴与专求大义 二、通经致用:别户分门与息争调和 三、学术回响:从平分今古到尊今抑古 四、经史分流: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的余绪 第二章 今古之争:四川国学院时期的廖平与刘师培 一、“有东西无南北” 二、天人性命与礼制之别 三、“古文流派至此确然卓立” 第三章 政学纠葛:近代今文学系谱的演化与生成 一、“复原孔教”与“康学大兴” 二、“古学复兴”视野中的今文学叙述 三、中国的文艺复兴:今文学运动 四、真伪今文学之辨:《公羊》与《穀梁》 第四章 “述文化于史”:宋育仁与近代经史学之省思 一、“治经门路”与“史家本色” 二、孔学统系:人伦与政教 三、形意之辨:国学与分科 第五章 今古分合与民国学界的古史派分 一、经今古文之争与民初古史学 二、“儒家正统史观”与“诸子百家之言” 三、“考信”与“辨伪” 四、方法和宗旨 第六章 今古分合与“国史”重建 一、文化与古史 二、史术与史学 三、义理与制度 第七章 文史分合:章氏国学讲习会与国难之际国学走向 一、国学讲习 二、宗旨异趣 三、“章氏之国学” 四、求真与致用 第八章 “超今文学”与民国学术流变 一、“再兴末次今古文论战” 二、“回到廖平” 三、“辨伪”与“析学” 结语 文明的估价与开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