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疏灯细语人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肖复兴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书收录了肖复兴散文新作50篇,真实且生动地传递着生活中的智慧,此一时的烦恼,彼一时的开心,紧扣生活的真谛,温暖彼此的内心。在动荡的世界中,让你内心平静,不盲从,不慌乱,面对逆境,激发勇气。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47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10年的大中小学的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篇绿绿的爬山虎》《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三十多篇作品入选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北京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曾多次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并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第一辑 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
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
维谢赫拉德寓言
海河边那间小屋
西府海棠小院
晚风庭院落梅初
小事一生
流星雨
重回老院
王府井北口
第二辑 梦里垃圾能变星星吗
七星河
那时夜色
大刘和他老婆
鱼梁子
九大员
梦里垃圾能变星星吗
第三辑 故人谁共一樽开
深夜生日
一个人的沈园
分手食单
天坛秋拾
有约不来过夜半
小店流年
黄露台
桂花三弄
谐趣园六笺
三家店
故人谁共一樽开
社区的早晨
香山两笺
第四辑 给朋友写首哪怕再烂的诗
疏灯细语酒家楼
给朋友写首哪怕再烂的诗
拔根儿
酸枣面
小放牛
夏忆,如梦如烟
老槐树
美人杯
大院的菜
街坊们的称呼
故人小聚胜还乡
今天没有我的信
清明忆
路南小酒馆
第五辑 谁能追逐到一个人的影子
阳光课
鲜花课
读书有味聊忘老
放翁诗中的北大荒
孙犁最后的文字
晚年孙犁的转身
谁能追逐到一个人的影子
癸卯岁始春两章
序言
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文字
,均是我2023年所写的新
作。作者亦如厨师,我不想
拿一些隔夜饭菜,总希望奉
献给读者朋友们的是新出炉
的,哪怕不是高级的面包,
只是窝窝头也好。带泥新蔬
,总比超市里修剪齐整真空
袋装的蔬菜好。我很希望一
年或两年能出版一本这样的
新书。非常感谢本书的编辑
朋友,成全了我的愿望。
几经周折,书名定为《
疏灯细语人家》,是由陆游
的一联诗“细径僧归云外寺
,疏灯人语酒家楼”改编而
来。疏灯细语中的人家里面
,有你也有我。或者说,人
家中的疏灯细语,是你我共
同向往的生活图景,因为那
喁喁细语里,有我们逝去的
几多光阴;那温暖的灯光里
,有我们尚存的一份希冀。
我想这应该是我也是读者朋
友们,在这个并不那么安静
的动荡世界,心里的一点所
思所盼吧。
和我的上一本散文集《
正是橙黄橘绿时》一样,这
本散文集的写作方式和内容
,依然是日常和回忆,一些
读书的文字,最后附上
2023年一年写的旧体诗。
一年的日子,都在这里了。
读过上一本书的读者,会发
现我像雨后的蚯蚓一样,顽
固地在这窄小之处,特别是
日常和回忆这两方面往地底
下钻,几乎忘记了未来可能
会更加明亮的天空。只是,
泥留虫迹,枝挂鸟痕一般,
地上留下了蚯蚓这一年爬行
过的浅浅痕迹,颇有些“乱
书重理淡生涯”之感。
关于日常。读是枝裕和
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
》,让我更加看到这两个字
的分量。在这本书中,我特
别注意看到他提出的“琐碎
的日常”“失去的日常”“非日
常”这三个观点,像三块浮
出水面的礁石,锐利地刺向
当今文学写作浮躁的世界。
他说,对于写作,“琐碎
的日常”是必需的,就是要“
挖掘脚下微不足道却更柔软
的事物”。这一观点和孙犁
先生所言“最好多写人不经
心的小事,避去人所共知的
大事”,是一致的。缺少了
这样微不足道和人不经心的
琐碎日常,无论电影还是文
学,是枝说“就不够充实,
就会失败”。
他说:“失去的日常就会
变得粗糙潦草,这是不行的
。说到底,电影就是要对日
常生活进行丰富的描述,并
且把它真实地传达给观众。
”他说的是电影,说文学也
是一样的。
关于“非日常”,他做过
一档选秀的电视节目,他心
里很明确:“重心并非表现
选秀成败这种非日常的事件
,而是音乐如何融入他们的
生活这种‘日常’视角。”
这三个观点,我这样理
解:第一,“琐碎的日常”,
是日常的核心;第二,“失
去的日常”,也就没有了文
学写作;第三,“非日常”,
是常会步入写作的沼泽。前
两点,关乎写作的理念和追
求;最后一点,关乎写作的
定力,能否不被权势和资本
所诱惑,而去躬身迎合,自
觉不自觉地为“非日常”编织
花环,以“非日常”的泥沼为
席梦思软床。
关于回忆。不止一位作
家说过,写作就是写回忆。
其中俄罗斯的帕乌斯托夫斯
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
家,在回顾他一生生活与创
作的六卷本《一生的故事》
中,他反复强调“文学,就
是记忆”。他甚至这样近乎
极端地指出:“对于作家来
说,记忆几乎就是一切。记
忆不仅保存积累起来的材料
,它还像一个有魔法的筛子
,能保留下一切最珍贵的东
西。灰尘和草屑会漏下去,
随风飘散,而金沙始终留在
表面上。十分明显,正是应
该用这些金沙来创作艺术品
。”
我不敢说留在我的记忆
里的,全部是金沙;更不敢
说,在这本散文集中所写的
关于回忆的篇章,都是用金
沙创作的艺术品。我能够说
的是,回忆是一个作家的财
富,回忆的多少与薄厚、浊
清与粗细,决定着一个作家
写作之路的长短和宽窄。回
忆,是作家的一种能力,带
有魔法的基本功,比写作方
法和技巧甚至灵感更重要。
在这里的记忆,其实,
也是日常,而绝非那些惊天
动地的大事或曲折跌宕的故
事。需要重视的,依然是琐
碎的日常。需要警惕的,依
然是“非日常”。需要认真做
的,更是要在记忆深处打捞
那些“失去的日常”。
“日常”二字不简单,我
希望自己的写作坚守在日常
之中,书写日常微不足道却
能够牵动我们内心的点点滴
滴。
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在
这本小书中,看到这样的点
点滴滴。这是我的,也是你
们的点点滴滴。虽然微不足
道,却是在这个纷乱的尘世
浮生,亦即是枝裕和所说的
“并不完美的世界”中,沉在
我们心底的一点依托,如远
山的呼唤,如依稀的星火。
疏灯细语,点亮我们彼此,
温暖我们彼此。
再次感谢本书编辑的支
持,在他们的信赖、鼓励和
精心编辑下,才让这本小书
以这么快的速度出版,才有
了读者朋友们和我在这里的
邂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读到上一本书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给予我温暖的鼓励,
让我感动,让我不敢懈怠,
想继续努力,老老实实地写
,争取写得有点儿进步,不
辜负你们。我知道,我已经
老了,再怎么努力,进步也
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一点
儿都不努力,就一点儿进步
也没有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感
谢你们读到这本新书,
导语
于平凡中感悟人间烟火。肖复兴亲自操刀,自编自选、自绘、自题书名的全新散文集,有回忆、旧友、师生情、同窗情、父母恩,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具体的抓点。
一本“小暖书”,温馨隽永,情感细腻,充满哲理和哲思。疏灯细语,点亮我们彼此,温暖我们彼此。喁喁细语里,有我们逝去的几多光阴;温暖的灯光里,有我们尚存的一份希冀;在这个并不那么安静的动荡世界,不攀比,不盲从,不嫉妒,不妄想,泥留虫迹,枝挂鸟痕,开出自我的花。
给优雅者以共振,给失意和彷徨者以希冀。怀一颗敬畏之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用真诚而质朴的文字、以爱的力量去铺满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书写生命旅程酸甜苦辣的真实记忆,从生活细节挖掘人生的智慧,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滋养。
精彩页
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
《疯狂》是一部不起眼的长篇小说。吸引我的,第一,它是德国16岁少年本雅明·莱贝特写的;第二,它是一部关于孩子成长的小说。特意买了本,读了它。里面出现了一个老头,叫什么名字,忘记了,但这个老头比小说主人公,那个16岁的中学生,更吸引我。
这个16岁的学生,不满学校教育那一套,夜晚带着一帮同龄和同样叛逆的孩子,逃离寄宿学校,来到一个叫作诺伊泽伦的车站,准备乘火车到慕尼黑,在车站遇见了这个老头。久经沧海难为水,老头一眼就看穿这群孩子的心思。老头是个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战后就是在这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认识他的妻子,并在这里和她结婚。20多年前,妻子病故,埋葬在这里的公墓。他每隔两天都会带上一大束鲜红的玫瑰,从慕尼黑乘车来这个偏僻的诺伊泽伦,到墓地看望妻子。
一个老人,和一群孩子,在这个黑夜里,在这个偏僻一隅相遇。
老头的身世让孩子们感动,但老头教育孩子们说的话,并不让孩子们信服,或者说孩子们一时还听不大懂。老头说世界有看、听、理解、向前走这样四种模式,劝孩子先看看这个世界,别那么着急、那么冒失,沉住一点儿气,比较比较,掂量掂量,然后再选择一条稍微好一点儿的路,向前去走,并不见得非得一下子逃学,深夜去两眼一摸黑的慕尼黑。
他语重心长地告诉这帮孩子: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只有慕尼黑,还有许多比慕尼黑更好的地方。 孩子对眼下纷乱的生活和这个混沌世界,牢骚满腹,愤愤不平,一腔激情如潮。老头却这样平和,平淡如水,似乎只是沉浸在往事中,龟缩在现实里,还非要让我们先看看再说。这群16岁的孩子,给足了老头面子,没有当面反驳。在两代人充满矛盾的沉默中,火车抵达慕尼黑。
老头说得对,只有在看和听之后,才会有理解和向前走这最后一步关键的选择。世界的模式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脱,别想如下跳棋一样,可以一下子跳出几步;更别想能够像孙悟空一样,可以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直接向前飞到你想要到的地方。
……
维谢赫拉德寓言
因为知道捷克伟大的音乐家斯美塔那,在他闻名天下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里,第一章便是《维谢赫拉德》。那年去布拉格,专程去了一趟维谢赫拉德。如今,那里是有名的名人公墓,还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位于伏尔塔瓦河西岸。站在那里,脚下的布拉格一览无余,气势确实不同凡响。
但是,我不知道那里还有另外一处景观。
走出墓地,门前有一丛小树林,林边有三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的石柱,交叉斜依在一起,很随便的样子,仿佛走累的游人靠背搭肩在歇息。不注意,很容易忽略它们而走开。幸好翻译鲁碧霞小姐拉住了我们,告诉我们如果维谢赫拉德是布拉格重要的一景,它们就是维谢赫拉德重要的一景,并要我们猜这是三个什么东西。
我们谁也没猜出来。她告诉我们是三根蜡烛。传说为考验一个从罗马跑到这里来的牧师(大概也是如我们一样到这里来游玩的),魔鬼特意在这里点燃了三根蜡烛。如同我们这里的人逢庙就烧香磕头一样,牧师立刻对着蜡烛虔诚地做起了弥撒。魔鬼打断牧师的经文,对他说:蜡烛不灭的时候,你如果能跑回罗马,你可以得到钱,也可以得到灵魂,你到底要什么?牧师答得痛快也实在:我要钱。魔鬼一听大怒,立刻把蜡烛吹灭插进土里,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三根东倒西歪的石柱。
其实,钱并不是什么罪恶的东西,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离开了钱,都玩不转。从某种程度来看,钱是财富的替代象征,是能力的物化标准。令魔鬼无法忍受的是,在钱和灵魂面前,牧师竟然毫不犹豫地就抛弃了灵魂而选择了钱,如此赤裸裸,灵魂都不要了,这样得到钱,不是很可能为钱而迷失,成为钱的奴隶;为钱而疯狂,堕入钱的地狱;对钱格外膜拜,让道德向钱出卖贞操;对钱格外疯狂,让信仰向钱举起白旗吗?这样得到的钱,在魔鬼看来,比魔鬼还要可怕。
多少年过去了,魔鬼的担忧得到多少的改观呢?
如果魔鬼指着这三根石柱,同样问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记得那年从布拉格回国不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宁波,警察抓捕赌徒,赌徒在大街上将十万元赌资天女散花般全部抛撒出去,过往的行人立刻蜂拥而至,如鹅伸长了脖子面对从天纷纷而降的钱票子,短短几分钟的工夫,十万元钱被一抢而空。 P3-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9: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