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潮州音乐(精)/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刘元平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在章节设置及内容组织上既有区域历史性的钩述,又有区域差异性的阐述。全书共设九个章节,第一章“潮州音乐文化概述”,第二章至第八章是对潮州音乐各乐种的历史钩沉与形态介绍,从中选择了潮州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器乐合奏乐种(弦诗乐、细乐、笛套乐、外江乐、庙堂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潮州锣鼓乐以及具有独特韵味的潮州筝乐,第九章是“潮州音乐中的乐器”介绍。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潮州音乐文化概述 一、潮州自然地理与音乐地理 二、潮州历史概述与文化特征 三、潮州音乐文化及其体系 四、潮州音乐的历史钩沉 五、潮州音乐家 第二章 潮州弦诗乐 一、历史渊源与风格概述 二、潮州弦诗十大套 三、潮州弦诗乐的旋法与乐器 四、潮州弦诗乐名师 五、代表作品赏析 第三章 潮州细乐 一、历史渊源与风格概述 二、乐器组合与技法特点 三、潮州细乐的谱式演革 四、潮州细乐名师介绍 五、代表作品赏析 第四章 潮阳笛套乐 一、历史渊源 二、笛套分类 三、潮阳笛套乐的形态特点 四、潮阳笛套乐的特色乐器 五、传承脉络与名师介绍 六、潮阳笛套乐现存曲目 七、代表作品赏析 第五章 潮州外江乐 一、潮州外江戏概述 二、潮州外江乐概述 三、外江乐代表人物 四、代表作品赏析 第六章 潮州庙堂乐 一、历史渊源 二、腔板形式 三、讽诵类型与音乐特点 四、表演形式与庙堂法器 五、庙堂音乐的传承发展 六、代表人物 七、代表作品赏析 第七章 潮州锣鼓乐 一、潮州锣鼓乐的源流 二、潮州锣鼓乐的乐器 三、锣鼓谱与二笔记谱法 四、潮州大锣鼓套 五、击乐配器规则 六、潮州锣鼓乐名师 七、潮州锣鼓乐的分类 第八章 潮州筝乐 一、历史渊源与风格概述 二、潮州筝的形制、定弦、记谱 三、潮州筝乐的板式、调式 四、潮州筝的技法特点 五、传承脉系与名师介绍 六、代表作品赏析 第九章 潮州音乐中的乐器 一、吹管乐器 二、弓弦乐器 三、弹拨乐器 四、打击乐器 五、“八音” 后记 序言 历史上的潮州,素有“岭 海名邦”“海滨邹鲁”“千载瀛 洲”之称。 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界称 为“唐宋遗音”“中原遗响”“ 华夏正声”。在中国民族音 乐大系中,潮州音乐可谓器 乐化程度最高和乐种门类最 全的地方音乐之一。 《潮州音乐》在统筹规 划、章节设置、学术思考和 梳理撰文上,力求融研究性 与普及性、学术性与趣味性 、理论性与通俗性为一体, 将潮州音乐的整体面貌呈现 给广大潮州音乐爱好者。 章节设置上,一是考虑 潮州地域文化和音乐形态的 独特性,专设“潮州音乐文 化概述”一章;二是在乐种 的选择上,除了狭义上潮州 音乐的五个乐种(弦诗乐、 细乐、笛套乐、外江乐、庙 堂乐)外,专设“潮州锣鼓 乐”“潮州筝乐”及“潮州音乐 中的乐器”,以求呈现潮州 音乐的整体面貌;三是每个 乐种的介绍以历史渊源与风 格概述、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代表作品赏析为基本板块 ,撰述中再根据各乐种的特 点做必要的调整。 关于各章节的设置缘由 和学术创新概括如下: 民族音乐学家黄虎教授 讲,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从 音乐地理学的视角可分为两 大类:区域历史性研究和区 域差异性研究。“前者是对 音乐文化要素动态的研究, 强调文化要素的时间过程, 以渊源演化、流变扩散、传 承传播等为重点,近似于文 化地理学所谓文化传播、文 化生态研究;后者是对音乐 文化要素静态的研究,强调 不同区域范围之间和区域内 部的音乐文化特质的差异, 以统计分析、近似特质区划 、解释形成原因等为重点, 近似于文化地理学所谓文化 区、文化景观研究。”①本 书在章节设置及内容组织上 既有区域历史性的钩述,又 有区域差异性的阐述。全书 共设九个章节,第一章“潮 州音乐文化概述”,第二章 至第八章是对潮州音乐各乐 种的历史钩沉与形态介绍, 从中选择了潮州音乐最具代 表性的五大器乐合奏乐种( 弦诗乐、细乐、笛套乐、外 江乐、庙堂乐)和群众喜闻 乐见的潮州锣鼓乐以及具有 独特韵味的潮州筝乐,第九 章是“潮州音乐中的乐器”介 绍。 第一章“潮州音乐文化概 述”。音乐是文化的表征, 是人们生存行为和意识取向 的体现。任何地方音乐的生 成方式(包括乐器的形制、 音色、音质以及组合形式、 演奏方式等)、形态状貌( 包括体裁样式、乐素构成、 运行方式、技术手段、意象 韵味等)都与其特定的区域 地理环境(包括地理地貌、 气候环境、物质资源、人口 迁徙等)和文化心理结构( 包括生产方式、语言口语、 习俗信仰、行为习惯等)有 着密切的关联,前者是外显 的,后者是内隐的。二者构 成“彼此不可分割而且能相 互说明的”联结整体。②为 了强化对区域、地方音乐内 隐部分的认识,书中特设了 绪论性的“潮州音乐文化概 述”,旨在将潮州音乐置于 特定的地域时空背景和文化 心理结构中,以获得对潮州 音乐文化的深层释读。 第二章“潮州弦诗乐”。 潮州弦诗乐是潮州民间最古 老和最具群众性的弦索合奏 形式。“弦索”即丝弦乐器。 中国古代以“弦索”为诗伴奏 称“弦诵”,故又称“弦诗”或 “弦诗乐”。《墨子·公孟》 中有云:“儒者诵诗三百, 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 三百。”凡诗者,可诵、可 弦、可歌、可舞也。潮州弦 诗乐具有典型的诗性气质和 儒雅风范,风格古朴典雅, 乐式严谨考究。以“十大套 曲”为代表,结构上每首乐 曲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 启、承、转、合”的运行模 式;板式上由“头板”“拷拍” “三板”联套而成,且各曲段 68板,体现了与《弦索十三 套》(中国传统古曲)的密 切关联。 第三章“潮州细乐”。潮 州细乐是清朝末年洪沛臣、 郑映梅、陈子栗三位潮籍乐 友通过精心揣摩和演奏实践 首创的一种“雅乐”或“儒乐” 形式,具有“恬静适怡,清 婉精细,儒雅庄重”之风范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诸 多音乐志书将潮州细乐作为 弦诗乐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 来介绍。而本书为此设立专 章,应该是潮州细乐史上的 一大突破。本章钩述了这一 乐种产生的源脉及其风格特 点,并指出这一形式、风格 、意趣的形成与潮州历史人 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名 师介绍中选择了有文字可考 的三代艺人(传承者):第 一代潮州音乐“一代宗师”洪 沛臣,第二代“琵琶王”王泽 如,第三代潮州音乐“状元” 林云波及潮州细乐名家谢进 桂等。在对乐器组合、技法 特色、谱式演革和作品赏析 的阐述中,既有感性识读又 有理论概括。其中诸多资料 来自于林仲彭、林云波、谢 进桂等前辈艺人的生前存留 和口述实录。 第四章“潮阳笛套乐”。 潮阳笛套乐亦称“笛套古乐” ,是遗存于潮汕地区的“宫 廷一典制音乐”,从南宋末 年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保留了浓郁的宫廷遗风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文环 境的需要,潮阳笛套乐演变 出了“文庙派”和“民乐派”两 种功能形态,前者用于官方 祭典,宗法古制;后者用于 民间民俗,灵活自由。我们 经过查阅历史资料,深入田 野坊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