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注释书》是笔者在法律注释领域的首次尝试。本书整合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改革文件,对刑事诉讼法逐条进行简要注释,并附有关指导性、参考性案例要旨。遇有对法律本身的思考则通过脚注方式予以体现。本书编著的基本思路是:提炼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要素,体现落实刑事政策、优化司法权能、加强权利保障的程序法治精义。
本书注重法律规范整理的全面性,同时,为体现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坚持问题导向与实务导向,强调法律规范、重点解读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刑事诉讼法注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释书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刑事诉讼法注释书》是笔者在法律注释领域的首次尝试。本书整合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改革文件,对刑事诉讼法逐条进行简要注释,并附有关指导性、参考性案例要旨。遇有对法律本身的思考则通过脚注方式予以体现。本书编著的基本思路是:提炼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要素,体现落实刑事政策、优化司法权能、加强权利保障的程序法治精义。 本书注重法律规范整理的全面性,同时,为体现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坚持问题导向与实务导向,强调法律规范、重点解读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1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1.1 法条规定 2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1 法条规定 2.2 规范性文件 2.2.1 切实防范冤假错案的规定 3 刑事诉讼的职权分工 3.1 法条规定 3.2 司法解释 3.2.1 其他侦查主体的诉讼职权 3.3 规范性文件 3.3.1 公安机关的诉讼职权 4 国家安全机关的职权 4.1 法条规定 4.2 相关立法 4.2.1 国家安全机关的诉讼职权 5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5.1 法条规定 5.2 相关立法 5.2.1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职权 5.2.2 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 5.3 司法解释 5.3.1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责任制 5.4 规范性文件 5.4.1 干预司法的责任追究 6 依靠群众,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平等适用法律 6.1 法条规定 6.2 相关立法 7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7.1 法条规定 8 法律监督原则 8.1 法条规定 9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9.1 法条规定 10 两审终审制 10.1 法条规定 11 公开审判原则和被告人的辩护权 11.1 法条规定 11.2 规范性文件 11.2.1 公开审判的制度规范 12 禁止有罪推定原则 12.1 法条规定 12.2 规范性文件 12.2.1 审判中心改革的要求 13 人民陪审制度 13.1 法条规定 13.2 相关立法 13.2.1 陪审员的选任条件 13.2.2 陪审合议庭的组成 13.2.3 陪审员的回避与选取 13.2.4 陪审员的表决权 13.2.5 陪审员的履职保障 14 诉讼权利保障原则 14.1 法条规定 14.2 司法解释 14.2.1 检察机关对申诉、控告的处理 15 认罪认罚从宽原则 15.1 法条规定 15.2 司法解释 16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6.1 法条规定 …… 第二编 立安、侦查和提起公诉 第三编 审判 第四编 执行 第五编 特别程序 附则 序言 一 法律注释,是一门重要 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实践 学问。传统上,与官方的法 律解释不同,法律注释更多 的是私家注律。例如清代的 注释律学,更多是法曹官僚 或刑名幕友基于实践需要进 行的经验总结,进而形成了 不同的法律注释流派,包括 :偏重于注释律例的辑注派 ;立意于“考镜源流、辨其 原委”的律例考证派;侧重 于司法应用的司法应用派; 专门汇编案例,为司法实践 提供直接参考的案例汇编派 ;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代的 法律,评价各自的优劣得失 ,为现行法律提供借鉴的比 较注释派;以便于记诵、查 阅为目的而进行注释的图表 派、便览派和歌诀派;以宣 传、注释清帝圣谕为宗旨的 宣教圣谕派;虽非专门注释 清律,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吏 治派和幕学派等。①此类注 释律学成果不仅深刻影响法 典编撰,也是司法实践的重 要参考。 二 目前,我国的法律解释 制度特别是司法解释制度比 较发达。立法机关、司法机 关出台相关的法律、司法解 释后,通常会推出相应的具 有官方背景的条文注释,便 于司法实践中的理解和适用 。随着案例指导制度的推行 ,这种带有普通法先例色彩 的指导性案例②,也具有注 释法律的重要功能。但实际 上,案例指导制度并非复制 判例制度,而更多是重拾“ 律例并行”的法律传统。总 体上讲,我国渐已形成“法 律条文+司法解释+指导性 案例”的法律体系模式。身 为法律人,既要熟知法律条 文,更要关注司法解释和指 导性案例,因为后者对司法 实践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 导性。检索和适用法条、司 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是法律 人每天的常规工作,因此, 有机融合上述内容的法律工 具书必不可少。 三 这本《刑事诉讼法注释 书》,是笔者在法律注释领 域的首次尝试。本书整合刑 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规范 性文件和重要改革文件,对 刑事诉讼法逐条进行简要注 释,并附有关指导性、参考 性案例要旨。遇有对法律本 身的思考则通过脚注方式予 以体现。本书编著的基本思 路是:提炼刑事诉讼法的程 序要素,体现落实刑事政策 、优化司法权能、加强权利 保障的程序法治精义。 本书注重法律规范整理 的全面性,同时,为体现系 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坚 持问题导向与实务导向,强 调法律规范、重点解读与实 践问题有机结合。鉴于刑事 诉讼法的规范体系具有一定 的特殊性,为便于读者查阅 、检索和使用,现对本书的 体例、结构和内容作如下说 明: 第一,基本体例。根据 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和内在 关联,全书以刑事诉讼法条 文规定为基础,依次归整相 关法律规定、立法解释、司 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指导 性、参考性案例等条目,体 现“律”(刑事诉讼法和相关 法律)、“释”(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例”(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性 案例)并行的刑事诉讼法规 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当有 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 指导性、参考性案例所涉问 题相对独立时,就严格按照 法律规范的属性整理有关规 定和案例;当有关司法解释 、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参 考性案例涉及同一问题时, 就将相关内容合并至司法解 释或规范性文件项下。这是 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的编纂模式,便于读者集中 比较、对照阅读;当然,在 法律规范的实际适用中,其 属性仍须根据法律规定确定 。 第二,基本结构。基于 问题导向的考虑,本书对司 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指导 性、参考性案例的有关内容 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以重 点问题为脉络的编纂模式。 本书以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为 主线,通过归纳提炼有关规 范的核心要点,以之为基础 进行拆解分析,进而归整有 关核心要点所涉的司法解释 、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参 考性案例,最终探索提出独 具特色的问题清单式提纲目 录和结构体系。读者可以按 图索骥,针对特定问题从目 录中查询问题清单,然后直 接对照检索相关的规范依据 和参照案例。这种词条化、 词典式的注释书结构,更加 便于读者检索、查阅和使用 。 第三,基本内容。为体 现法律注释书的“注释”内涵 ,本书对刑事诉讼法条文和 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以及指导性、参考性案例的 要旨进行重点解读。其中, 结合立法机关释义,对刑事 诉讼法进行逐条解读,解析 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修改 变化、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点 。同时,结合公检法机关释 义,对相关司法解释、规范 性文件和指导性、参考性案 例进行重点解读,解析有关 规定和案例的疑难问题和核 心要旨。此外,为体现实用 性,本书对相关司法解释和 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精简优选 ,重点节选具有实际指导意 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 容。 四 在编著本书过程中,笔 者有两点突出的体会:一是 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性案例较 为匮乏。这反映出,程序性 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尚不发达 ,还有很大的制度调整空间 。二是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关 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对于一 些重要程序事项,法律规定 过于原则,或者未作具体规 定,只能由司法解释予以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