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庆祥编写的《寻找文学的新可能(联合文学课堂)/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一书中的分析对象如蒋一谈《透明》、徐则臣《耶路撒冷》、文珍《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等,都是当下文学界流行且大卖的作品,本书中,批评者们与这些作者面对面坐下来,探讨各个文本的长处和局限。
由杨庆祥编写的《寻找文学的新可能(联合文学课堂)/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一书中所收文字由80后学者杨庆祥、多位作家、编辑及学生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他们讨论了蒋一谈《透明》、徐则臣《耶路撒冷》、老村《骚土》、文珍《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李敬泽《致理想读者》、李少君《自然集》、房伟《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等文本,视野涉及文学写作与社会现状、文学批评等多个方面。亮点是被讨论的对象也处身讨论现场,与批评者构成坦率、有效而深入的对话。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程光炜
在黑暗中寻找“光”——蒋一谈《透明》
到世界去——徐则臣《耶路撒冷》
理想批评和理想读者——李敬泽《致理想读者》
久在樊笼里,怎得返自然?——李少君《自然集》
另一种小说美学——老村《骚土》
从爱中拯救历史——文珍《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
古典精神与现代小说——计文君《帅旦》
异质性写作的可能——李宏伟《平行蚀》
重读王小波以及90年代文学——房伟《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