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22年的市场依然持续动荡,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资管行业经历了近5年的转型升级,存量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行业韧性显著加强,已经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同时,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正在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在转型整改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是资管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Part1行业格局篇之中,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就资管行业的新特征、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产品服务和个人投资者选择、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资管行业的变革及应对、ESG投资标准的中国实践、碳金融助推碳市场发展等领域展开了研究。Part2机构专题篇关注了各类资管机构的未来发展路径。Part3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资管篇着重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兴市场的资产管理行业做了记录和观察,并对迈入成长期的海外市场数字资产做了分析,力求从中探寻出可以为中国资管行业所参考的经验与心得。 目录 序言 在市场动荡中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阶段奠基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第一部分 行业格局篇 第1章 新的发展阶段,资管行业的新特征 第2章 新制度起点促进资管行业稳健发展 第3章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产品服务与个人投资者选择 第4章 未来已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资管行业的变革及应对 第5章 ESG 投资标准的中国实践 第6章 碳金融助推碳市场发展,受到资管行业关注 第7章 中国公募REITs二级市场发展真容初窥 第二部分 机构专题篇 第8章 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推动银行理财子公司高质量发展 第9章 资管行业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施路径 第10章 债券型基金的变革与发展 第11章 藏器待时,厚积薄发: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第12章 信托业转型财富管理之路 第13章 乘借资管新规浪潮,期货资管舵正行远 第14章 全权委托: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资管市场的融合模式与实现路径 第三部分 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 第15章 美国资管:全面复苏的市场 第16章 欧洲资管:高速发展的资管市场和数字化转型新趋势 第17章 日本资管:经济复苏下的缓慢修复 第18章 中国香港地区资管:关注创新业务的发展机遇 第19章 新兴市场:动荡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20章 海外市场数字资产迈入成长期,机构投资者日趋关注 后记 导语 金融学家巴曙松教授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研究连续17年权威发布。跟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年度晴雨表,洞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演进的轨迹。 特别邀请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陈进,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段国圣,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国栋,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曙光,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 席执行官王菁,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海联袂担任顾问提供专业意见。 精彩页 在市场动荡中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阶段奠基 巴曙松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2022年的市场依然持续动荡。在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冲击全球经济运行的第三年,逆全球化加剧,发端于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水平快速攀升,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局部风险开始暴露,资产价格波动放大,对资产管理(以下简称“资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必然伴随着过去累积风险的逐步出清: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趋严使得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行业风险释放加速;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要逐步打破“城投刚兑”的投资惯性;资管行业清理资金池业务、推动净值化转型,导致产品申赎更加普遍,资产价格波动显著加大。总之,经济转型升级将导致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相较于以往出现较大变化,这也对资管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是,正是在这样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中国资管行业发展新阶段的基石逐步显露雏形。这既包括行业运行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一系列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的培育,还包括一系列行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尽管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资管行业经历了近5年的转型升级,存量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行业韧性显著加强,已经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实施工作有序推进期间,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正在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在转型整改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是资管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首先,资管行业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发挥资金融通功能。 一方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资管行业作为连通资金端与资产端的重要平台,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截至 2021年末,我国资管行业资管规模达133.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118%,较2011年提升了近 2.3 倍,资管业务已经成为贯通金融市场高效运转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桥梁,使投资方与融资方共同分享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资管行业在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结构优化能力,通过引导资金流向,更好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动资管行业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形成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其次,资管行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深入服务科技型实体企业,促进新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8月,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值达18.8 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重超过 21%,较2019年末提升9.3个百分点,独角兽公司市值超1万亿元。资管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通过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引流、产品创新设计等方式,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二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资管服务。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预计未来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中国由轻度老龄化社会阶段过渡到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养老保障事业始终是资管行业的重点服务领域之一,截至2021年6月末,公募基金业管理养老金3.6万亿元,超过养老金委托规模的50%;保险业为7.4万家企业提供企业年金服务,覆盖1 500万人,受托资产1.2万亿元,约占企业年金委托规模的70%,同时还受托管理职业年金超8 000亿元。此外,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和养老金管理公司也在养老金投资管理上发挥作用。资管行业积极服务养老金保值增值,为养老保障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是在绿色发展背景下,践行社会责任投资,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2021年预测,未来30年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仅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工作。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公募基金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为主题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 500亿元。未来,资管行业将持续践行绿色、可持续的投资理念,实现 ESG 投资与传统投资体系的有效结合。 四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保障民生基础,促进居民资产保值增值。以人均GDP衡量,我国仍未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且存在收入和财富差距大、家庭资产高度集中于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