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通释(共3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静芝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王静芝先生,原名大安,以字行,号菊农、霜茂楼主,晚号龙壑,笔名王方曙,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国学家,也是剧作家、书法家。
目录
自叙
凡例
绪论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天
兔罝
芣苢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襛矣
驺虞

柏舟
绿衣
……

小雅
大雅

周颂
鲁颂
商颂
序言
诗从平易见艰辛
——思忆静芝先生的国
学教育
张大春
静芝先生,是我在辅仁
大学读书时期的系主任和
研究所所长。我大学入学
的第一天头一堂课,即是
静芝先生亲自主持及讲述
的系务与课程介绍。其中
最重要的课题是:我们的
学系不应如俗称之“辅大中
文系”,而该正名为“辅大国
文系”。“称中文系,就是把
自己放在一个外国人的地
位了。”他再三强调。这句
话可以算是我的大学国文
或者国学导读的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个主题旋律
。四十多年后想来,静芝
先生当时的谆谆切切,确
有远见。
在《诗经通释》书前的
自叙中,有这样一段话:“
说《诗》之书,或过于繁
富;或过于专精;或择句
寻字,别作释言;或略抒
己见,随笔议论。其中虽
各有精到之处,而初学者
徒见其浩繁分歧,无从寻
绎。”这段话之中,有两个
字非常重要,那就是“初学”
。静芝先生讲学,始终强
调要使初学者跬步积行,
而不求深织偏执,独发奥
义。这是静芝先生一切国
学授述的基本精神。
对于初学者“必须”具备
的古典知识究竟该如何设
计?清末民初时代的学者
们言人人殊,有以通达多
识为急务者;有以明白晓
畅为当先者;也有为速求
国家之富强而力主移植西
学为新页者,自然也有为
避免文化之沦失而强调保
守旧学为国本者。静芝先
生的师承,便是其中极为
特殊的一脉。
这就要说到余嘉锡先生
。余先生籍隶湖南常德,
出生于河南商丘,光绪十
年(1884年)生人。世传
其十四岁作《孔子弟子年
表》、十五岁注《吴越春
秋》、十七岁始读《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日夜读
之不厌”,且“时有所疑,常
取旧书加以考证”。并因之
而撰写《四库提要辨证》
,这是一份长达半个多世
纪的著述工作,非但是目
录学的巨作,更为自西方
引进中国的近代高等学府—
—无论称之为“大学”或是“
上庠”——点亮了国学教育
的明灯。
余先生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中举,未几而
科举废除。他在常德师范
学堂任教,不多时,又逢
辛亥革命,由于辅仁大学
校长陈垣的赏识,受聘为
目录学讲师。这是静芝先
生得以与余先生结缘的背
景。
近现代的大学所主张的
教育,是在三五年之内(
通常是四年)将本科系所
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以及
一部分专业教养得以重点
浸润,或者也还追求一定
程度的、常识性质的见解

可是,三五年的程期足
以应付浩如烟海的百家群
籍吗?相较于历代旧学学
者,那些尽一生之力,穷
充栋之文,朝夕浸淫,孜
矻注解的传习者,新式高
等教育如何化繁入简,挦
理摘要,甚至破陈说以得
新诠,都有赖于一套择精
发微以求纲举目张的方法

辅仁大学在台复校之后
,戴君仁教授手创国文系
,旋由静芝先生接掌教务
。其治学授业,数十年如
一日,向以平易为典则。
比方说在论及《诗序》价
值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就
说:“《诗序》最值得我们
后学者留意的地方,就是
它往往矫枉过正而不可信
。”
在我多年前的随堂笔记
上,还有这样几段静芝先
生当年上课的录音稿:
“有许多篇《诗序》所说
的内容,和诗的内容,实
在相去太远,令人无法接
受。像《关雎》篇,《诗
序》说:‘关雎,后妃之德
也。’我们读完了《关雎》
四章,实在找不出‘后妃之
德’究竟记载在哪一句里头

“这诗所说的明明是君子
和淑女应该作为好配偶。
由‘求之不得’到‘琴瑟友之’,
最后再到‘钟鼓乐之’而结了
婚,这个过程在诗中一层
一层说得清楚明白。不知
怎么能曲解成了‘后妃之德’
了,这就是牵强附会,甚
至也还不能自圆其说。
“再来,像《桃夭》篇,
明明是祝福女子出嫁。可
是《诗序》却说:‘后妃之
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
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
民也。’这也实在和原诗所
说的相去太远。尤其是说
什么不妒忌。更不知从何
而来。总之,《诗序》总
喜欢找一个大题目,使人
不能不听,不敢反驳,不
得不信。”
平易的表现和追求就是
浅近,这是“民国范儿”的底
蕴。毋宁以为,这正是发
三千年庙堂泮宫所未曾有
之俚俗,以示学术“请卑之
,毋甚高论”的底细。
虽然如此,静芝先生说
《诗经》(乃至其它经史
子集之学)一以近人情、
求贯通、结合生活经验以
及普通生活为要务,有些
时候,就放过了某些容或
不甚重要,但是也颇可玩
味的论理。
有一次,我以《诗序》“
四始”为题,写了一篇报告
呈交。在讲台上收件的时
候,静芝先生刻意低头看
一眼我的题目,《诗四始
发微》,他当下微微一笑
,道:“诗所谓的‘四始’指的
就是《诗经》里的四篇,
分别是风、小雅、大雅和
颂这四个单元里的第一篇
,既然是第一篇,谓之开
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微
意可发吧?”
然而报告批改完成,发
还之后,我才发现:静芝
先生给了我一个极高的分
数。他还特别批注,大意
是说:四始问题固然无甚
可论,但是报告里提及的“
六义”问题则非常新颖,值
得继续探讨。
那是因为《周礼》提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