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家人间的相处和理解的儿童小说。玛雅从小和爸爸的相处时间不多,父女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所以玛雅很珍惜每一个和爸爸相处的机会。当爸爸告诉她可以两人一起单独去度假时,她非常期待。可旅行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爸爸记错了路线。和预料中轻松愉悦的假期完全相反,两人来到了荒山野岭,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改造破旧的小屋,等待救援。不过,这也给了父女俩一个深入了解彼此的契机。从一开始的失落、不满和愤怒,到后来尝试迁就、理解和包容。这场不完美的假期反而成了父女俩珍贵的共同回忆。 作者简介 俞洁琼,青年德语译者,2007年起学习德语,201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现于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语文学和文学电影改编。 目录 01·爸爸来啦 02·旅程开始 03·遇到麻烦 04·住进小木屋 0·糟糕的夜晚 06·打扫房间,整理心情 07·爹地爆发了 08·他叫鲁道夫·劳施巴特 09·学会克服恐惧 10·无聊也是度假的一部分 11·掉进水里 12·你就是我的守护者 13·小老鼠的来历 14·妈妈来啦 导语 作者古德伦·梅布斯的文字细腻、生动,她笔下故事线的展开和角色的塑造耐人寻味,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能很好地感受这对父女共同成长的过程,真实又动人。 绘者卡塔丽娜·韦斯特法尔巧妙地勾勒出残疾女孩玛雅的乐观与勇敢,落在纸上的画面简洁又精致。 故事关注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故事中的主角玛雅不能行走,一直坐轮椅的她与不会照顾人的父亲被困在一个小破屋。故事展示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坚持、乐观,激励当下的孩子,无论你是否健康,无论你是身处顺境逆境,你都要拥有一颗强大而勇敢的心。 书评(媒体评论) 古德龙·梅布斯的创作灵 感源源不断。这位成功的作 家已经78岁了,依旧对人与 人该如何相处保持兴趣。她 笔下的玛雅和爸爸之间的故 事值得期待。 ——德国《图书》杂志 精彩页 01 爸爸来啦 爸爸来啦!我想,世界上绝大多数孩子每天都会高喊这句话。剩下的孩子要么没有爸爸,要么他们的爸爸每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我就属于后者。但大多数孩子都知道爸爸隔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原因,而我却不知道。 也许爸爸妈妈曾经和我说过其中的缘由,也许只有妈妈跟我说过。我不在乎,反正我也已经忘了。也许那时我还很小,根本听不懂他们的话。听懂了又能怎样呢?一切都不会改变。 和妈妈住在一起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她只关心我一个人,不会因为爸爸分心。 我和妈妈几乎无话不谈,但也有例外一我们不谈关于爸爸的话题。因为妈妈不喜欢谈论他。 只要我想,就可以睡在妈妈的床上。我总是想和妈妈一起睡。这种情况下,爸爸是一定不会同意的。至少我的爸爸会不乐意,这一点我很肯定。爸爸不喜欢和别人太亲近,而且绝不是不喜欢搂搂抱抱这么简单。这也是他不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原因。 只有在我想到他时,才会用上“爸爸”这个称呼。他来看我们的时候,我必须管他叫“爹地”。他觉得这样很时髦。我已经习惯他这种奇怪的要求了,而且我也已经习惯他叫我“小老鼠”,而不是“玛雅”。我很好奇,难道“小老鼠”比“玛雅”更时髦吗? 时髦对爹地很重要。 他的小轿车很时髦,而且他总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脚下的皮鞋擦得锃亮,脸上的眼镜也闪闪发光。就连他送我的礼物也很时髦。比如,五颜六色的名牌T恤,不过它们总是不太合身——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尽管如此,我还是把它们珍藏了起来。 有时候,他会送一些我早就看过的书。那些书是给更小的孩子看的,但他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毕竟他从没见过我的藏书。所以,我只好把这些书再看一遍。有一次,他送我一个毛绒抱枕,那是一只有一对圆滚滚的大眼睛、能发出声音的熊猫。 妈妈看到了这个抱枕,直皱眉头,却没说什么。她从不对爸爸的礼物发表意见。我知道,她并不喜欢这个礼物。我没有那么不喜欢,虽然我并不需要它的拥抱——当我想要拥抱的时候,妈妈总是在身旁。 尽管如此,我还是一直把熊猫带在身边。不过,它现在已经发不出声音了,也许是因为我让它叫了太多次。但我最近收到的一双红色运动鞋十分合脚,而且非常漂亮!虽然我用不上它,因为我不会走路。 当我转着麦克斯四处走动时,仍然会穿上这双鞋。麦克斯是我的轮椅,也是我的朋友,听从我的一切命令。这样的朋友对我这种残疾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从未尝过双腿走路的滋味!不过,我也不需要知道,麦克斯的轮子就是我的双腿。 爹地今天要来。今天,我终于可以再次高喊“爸爸来啦!”当然,我不会让他听到这句话。 我不停地看向挂钟,一次次地将轮椅转到窗边,转回来又转过去。就这样过了好久。终于,门铃响了。 我快速地来到门边,打开门,却猛地撞上了爹地的膝盖。真糟糕! “好热烈的欢迎仪式啊,‘小老鼠’,我太感动了。”爹地尴尬地笑了笑,“就是我的膝盖好像有点痛。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