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概念,来思考劳动者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在世间更好地生存下去。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推论出只有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才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正确之路。
本书并非单纯解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而是从《资本论》的内容联系到现代社会,以商品、隶属、剩余价值、原始积累、阶级斗争、共同富裕等为切入点,思考阶级社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生存等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资本论入门(我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 |
分类 | |
作者 | (日)白井聪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着眼于《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概念,来思考劳动者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在世间更好地生存下去。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推论出只有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才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正确之路。 本书并非单纯解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而是从《资本论》的内容联系到现代社会,以商品、隶属、剩余价值、原始积累、阶级斗争、共同富裕等为切入点,思考阶级社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生存等问题。 作者简介 白井聪 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史家、政治学者、京都精华大学教师。 早稻田大学经济政治学毕业,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出版过日本畅销书《永续败战论,战后日本的核心》《国体论,菊花与星条旗》等,另外还有著作《未完的列宁》《“物质”的蜂起》《属国民主主义论》等。 目录 第1章 本书是怎样一本《资本论》入门书呢? 《资本论》入门——应当从怎样的视角来阅读它? 为什么现在重提马克思呢? 本书使用的文本 第2章 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万物的“商品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定义 资本主义会永远持续下去吗? 资本主义始于何时? 《资本论》以分析“商品”作为开端的意义 为什么生殖会被“商品化”? 基于商品的“商品生产” 用钱可以买那个东西吗? “财富”和“商品”的不同 物质代谢的大半通过商品来进行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3章 无事后纠纷的共同体以外的原理: “无缘”商品的起源 商品来自哪里? 商品交换的特征 劳动力的“卖”和“买”是什么? 第4章 新自由主义改变了人类的灵魂、感性、感觉:什么是“隶属”? “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 新自由主义和无止境的“隶属” 新自由主义改变了人类的灵魂、感性、感觉 第5章 丢失了的负疚感、自豪感、阶级意识:灵魂的“隶属” 让人不明白的“寅先生” 源于“负疚感”的支离破碎 消失的工人阶级 纯粹蜕变为“消费者”的工人阶级 第6章 “人生无聊”到底什么意思:商品化之终点的“消费者”化 关键内容的复习 “既没有工作,也身无分文”的“自由劳动者” 教育的商品化 “增加”才是资本的真实目的 第7章 一切都是为了资本的增殖:剩余价值 机器并不会使人类变得轻松 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 所谓“资本” 为什么劳动力可以生产剩余价值? “必要”的弹性 第8章 技术革新为什么不会使人幸福:两种“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围绕劳动生产率产生的“错觉” 绝对剩余价值——剥削也有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技术革新为什么不会使人幸福呢? 第9章 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后福特主义的噩梦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资本主义 转向21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后福特主义)型资本主义 后福特主义的噩梦 第1O章 资本主义是怎样开始的:原始积累 江户时代的生产控制 作为副产品的“物质性丰富” 恶性循环的目的地 什么是“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开始的条件 产生“最初劳动者”的“圈地运动” 第11章 被剥离出来的我们:历史上的“原始积累” 日本的原始积累 地租修正所产生的分离 日本现在依然无法摆脱封建制残余 从俄罗斯文学看原始积累的过程 对封建制乌托邦的怀旧之情 契诃夫的《樱桃园》讲述的“土地商品化”故事 原始积累过程的持续性 利用了“空间差异”的劳动价值廉价倾销 因革新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是有限度的 原始积累与暴力 一直坚持“阶级斗争”的是“有钱人” 阶级斗争成为可能 第12章 “共同富裕”不离不弃的时代:阶级斗争的理论和现实 阶级斗争的概念 再分配机制的逆向利用——命运由居住的地方决定? 东京市民应该细细品味的“落寞” 历史性失败的斗争战略 立场模糊化加剧的工会 失去了作用的“阶级斗争”的战略 第13章 有开端就必将有结束: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概念 《资本论》的哪里提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与结构主义 有开始就必将有结束 第14章 敢于说出“这样的东西能吃吗”:阶级斗争的竞技场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的《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你,吃的是什么? 为什么英国料理变得如此难吃了呢? 作为阶级斗争竞技场的感性 结束语 序言 作为生存“武器”的《资 本论》 有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 永远镌刻在我心中。 那还是我在东京新宿大 学工作的时候,当时我通勤 乘坐的是京王线。大概每天 下午6点多,我会从新宿车 站乘坐下行的电车,这个时 间段是东京最拥挤的下班高 峰期。有一天,我站在车门 附近,发现面前有一位30岁 左右的白领男士正在阅读一 本袖珍书。尽管一路上电车 变得越来越拥挤,仿佛沙丁 鱼罐头,但他还是认真地阅 读着。对此,我有了“在这 样的状态下还在强迫自己读 书是打算干什么”的不解, 进而又想看看“他到底读的 是什么书”。随后,我就不 由得悄悄瞄了一眼。 原来他读的是卡尔·马克 思的《资本论》。 我在感到吃惊的同时, 还感觉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啊!《资本论》的确是一 本能够让人如此忘我地去读 的书。我仿佛从这一场景看 到了“为了生存下去的《资 本论》”。 我第一次阅读《资本论 》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时, 我在一家百货店内的餐厅里 做服务生,那份工作哪怕现 在回想起来还是会备感艰辛 。忙的时候甚至连续4个小 时都不能停下来。反过来说 ,闲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事情 可做,仿佛时间不再流淌, 变得闲困至极。在这种时候 我常常隐匿在收银台后阅读 书籍,以此来打发时间。正 是在那里,我通读了《资本 论》。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 ,书中的内容反而越发容易 理解,诸如“雇佣劳动,等 问题更是感同身受。就这样 我每天一边在切身感受被雇 用,一边在阅读书中的相关 内容。 总有这样的日子出现, 那就是每当我正在想着“店 长为何会那么令人讨厌”的 时候——那时店长总是从早 上就开始嘟囔着“今天好郁 闷啊”。 每当这一天,百货店的 负责人到餐厅和店长面谈业 务。店长便会从早上就开始 发着“郁闷啊”这样的牢骚。 因为他明白,负责人会冲着 他发出“你这里的销售额是 怎么搞的,你认为这样的销 售成绩就可以了吗”以及其 他类似这样的严厉斥责。 看到店长如此狼狈,我 也开始觉得“尽管做店长的 是个令人讨厌的人,但好像 在他的上面还有更让人讨厌 的家伙”。为什么那个家伙 如此让人讨厌却还如此自以 为是呢?那是因为这家伙头 上戴着一顶威风的斗笠,斗 笠的名字叫“资本”。 也许,在卖场中面对客 户笑脸相迎的销售小姐们, 在背后会带着厌恶的表情说 客人们的坏话。这样的事情 仿佛生动地讲述着这些人在 卖场中到底忍受了怎样的苦 痛。 阅读《资本论》使我隐 约地明白了百货店负责人和 店长的关系、店长和小时工 的关系。当然,还有大资本 和小资本、资本家和劳动者 、商品的买方和卖方这些资 本主义特有的社会关系。 那么,大资本到底是什 么呢?尽管百货店的资本和 中小店铺相比要大得多,但 是如果从日本总体经济来看 ,它在日本既不是最大的也 不是最强的。再进一步说, 经济是全球性且相互连接的 。有些资本哪怕在日本是大 资本,但放眼世界,更大更 强的资本仍比比皆是。不过 ,2019年我曾经工作过的 那家郊外的百货店在百货业 不景气的情况下关闭了。 《资本论》的厉害之处 在于:一方面它和国际经济 以及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发展 倾向这样的宏观话题密切相 关;另一方面它又和我们的 切身利益,诸如上司为何要 采取令人讨厌的态度这种非 常微妙的细节息息相关;并 且它还向我们展现出诸多实 际上全都具有关联性的关系 。换言之,在社会是一个内 在拥有一贯结构的机构这一 点上,《资本论》给我们做 出了启示。这就是《资本论 》的伟大之处。 阅读后我发现,在当今 世界上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 入门和《资本论》入门一类 书籍中,还找不到一本能够 将它的伟大之处生动地传达 给我们的版本。这让我产生 出一个想法,即写一本能够 将《资本论》的伟大之处直 接传递给读者的书。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穿上 紧绷的西装,坐着如沙丁鱼 罐头般拥挤的电车去公司上 班呢?《资本论》将为我们 解答这一疑问。我们在生活 中所直面的各种各样不合理 以及苦痛是通过什么样的结 构将之必然化的呢?《资本 论》也向我们揭示这一问题 的内在理由。也许正因为如 此,我偶然看到的那位白领 才会在那样的恶劣状况下还 努力地阅读着它。我多么期 盼着人们产生“不读这本书 不行”的感觉。进而看到大 家都努力地阅读《资本论》 的社会趋势到来。如果能够 形成此番情景的话,世界将 会发生巨大改变。 为什么大家如此痛苦, 又不得不忍受这样受苦的状 况继续生存呢?但能够领会 “这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这 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 能够领会这点,将使避开这 些愚蠢之事变为可能。假如 能够学会“如果碰到糟糕的 事情,首先选择避开”,就 可以远离诸如抑郁症以及自 杀之类的风险。更进一步还 能产生“还能再做这些愚蠢 的事情吗,要把它翻过来” 的想法。基于此,我想将《 资本论》作为在这个世界上 生存下去的武器分享给人们 ,本书即包含着这样的愿望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