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国儿童文学新发展研究(精)/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张生珍//舒伟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体内容由7章构成,聚焦于新时代外国儿童文学新发展命题的研究。本书按照两种范畴来描述儿童文学的学科研究:一是儿童文学的本体研究,即借助文学艺术理论及相关人文社科理论开展的研究;二是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即借助自然科学的认知话语和研究范式开展的研究。前两章揭示有自觉意识的现代儿童文学的缘起,并介绍当代儿童文学的学科研究发展进程;后两章考察外国儿童文学批评领域的最新发展和主流批评方法,尤其是21世纪以来围绕儿童文学展开的学理性阐释。本书尝试跟随儿童文学创作多样发展的进程,将儿童文学批评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外国儿童文学批评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反思。
目录
第1章 儿童的发现:随时代变迁、发展的儿童观和童年观
1.1 儿童观是时代发展和观念进步的产物
1.2 第一层面:“儿童不应简单被视为尚未长大的成人”
1.3 第二层面: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哲学的发现
1.4 第三层面:精神分析学和无意识理论的发现
第2章 儿童文学的发现:走向独立自洽的儿童文学学科研究
2.1 有自觉意识的儿童文学主潮的形成与发展
2.2 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发展进程:童话的本体论研究——理论与范式
2.3 儿童文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成果:《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
第3章 童话研究学派
3.1 童话叙事与童话心理学研究
3.2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话语
3.3 弗洛伊德之后:校正与批判性阐释
3.4 弗洛伊德学派:贝特尔海姆的童话心理学
3.4.1 心理意象的外化与投射
3.4.2 童话故事的特点决定的艺术接受特点
3.5 荣格学派:玛丽·弗朗兹的童话心理学
3.6 童话人生心理学:艾伦·知念的童话心理学四部曲
3.7 当代童话心理学的拓展运用
3.8 童话政治学研究
3.9 童话语言学研究
第4章 改编、跨媒介与流行文化
4.1 改编的艺术
4.1.1 从文本到文本的改编
4.1.2 从文本到影视的改编
4.1.3 从文本到虚拟现实的改编
4.2 莎士比亚儿童版改编
4.3 跨媒介与翻译研究
4.4 儿童文学与大众文化
4.5 儿童文学与流行文化
第5章 外国儿童文学叙事研究
5.1 双重叙事进程理论视野
5.2 “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双重叙事研究
5.2.1 英美经典儿童文学中的双重叙述声音
5.2.2 隐藏于儿童自由选择之后的隐性进程
5.2.3 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的明暗相映
5.3 “哈利·波特”系列的文学伦理叙事
5.3.1 旁观视角下的伦理聚焦
5.3.2 空间建构中的现实隐喻
5.3.3 善恶对峙结构中的伦理表达
第6章 多元视野下的儿童文学批评研究
6.1 比较儿童文学研究
6.2 儿童文学批评的跨学科研究
6.3 后人文主义视野下青少年小说中的科技与身份
6.4 后现代批评视野下的绘本研究
6.5 从生态批评到生态教育
6.5.1 反乌托邦青少年小说中的生态危机
6.5.2 从生态批评走向生态教育
6.6 跨界文学研究
6.6.1 “哈利·波特”系列引发的跨界小说思考
6.6.2 跨界小说的成因
6.6.3 跨界文学的影响
6.7 儿童文学领域的审查制度
6.8 儿童文学与馆藏研究
第7章 外国儿童文学代表性评论家研究
7.1 英国儿童文学批评家:彼得·亨特
7.1.1 “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
7.1.2 “儿童主义批评”的提出
7.1.3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读
7.2 美国儿童文学批评家:杰克·齐普斯
7.2.1 幻想的工具化:童话乌托邦的幻灭
7.2.2 解放童话:重构乌托邦精神
7.3 澳大利亚儿童文学批评家:约翰·斯蒂芬斯
7.3.1 儿童文学主体性叙事中的意识形态
7.3.2 新世界秩序下的儿童文学视域拓展
7.3.3 世界儿童文学的多元聚焦
7.4 美国儿童文学批评家:凯伦·科茨
7.4.1 儿童主体性的显现与在场
7.4.2 儿童诗歌与认知诗学
7.4.3 儿童文学中的文化批评
7.4.4 儿童文学研究与教育
7.5 加拿大儿童文学批评家:桑德拉·贝克特
7.5.1 全球视野下的跨界文学
7.5.2 多面《小红帽》
7.5.3 面向全年龄读者的图画书
7.6 德国儿童文学批评家:爱玛·奥沙利文
7.6.1 爱尔兰儿童文学研究
7.6.2 比较儿童文学研究
7.6.3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在人类社会,有自觉意
识的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是大文学系统的一件大事,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
现之一。事实上,有自觉意
识的儿童文学不同于广义的
儿童文学,后者的内涵和外
延十分模糊,涵盖了从古到
今所有为儿童讲述、传授的
,并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故事
、歌谣及任何其他语言材料
。相比之下,有自觉意识的
儿童文学的发生与成人社会
的儿童观及童年观认识水平
的提升密切相关,表现为成
人作家和艺术家依据儿童及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审
美接受特征专为他们创作各
种形式的文学作品。究其根
本,成人社会对儿童和青少
年精神世界的有意识的关注
、呵护和培育构成了儿童文
学创作和研究的最高目标和
最重要价值取向。
19世纪见证了有自觉意
识的英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
黄金时代,这在世界儿童文
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浪潮
的推动下,儿童文学从发端
于清教主义的宗教训导式文
学,走向真正意义的儿童本
位的文学叙事。这一时期的
儿童文学作品文类多样,题
材丰富,包括以狄更斯作品
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童年叙事
、以卡罗尔的“爱丽丝”小说
为代表的幻想性童年叙事、
儿童本位的幻想叙事、女性
童话叙事、少年校园叙事和
少年历险叙事等,形成了影
响深远的儿童与青少年文学
共同体。如果说,清教主义
者开启了有意识为儿童写作
的宗教训导式文学,按照预
先设定的宗教理念或条件展
开事件,那么出版家约翰·
纽伯瑞(John Newbery)
就把以“布道说教”为中心的
儿童图书阶段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通过为儿童读者大规
模地出版各种读物,纽伯瑞
践行了哲学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倡导的进步
的儿童教育观念,一个重大
变化就体现在这些读物对于
儿童人物在特定生活环境中
的选择性活动的描写,使其
在特定意义上成为针对性地
满足儿童独特精神需求的文
学读物。而19世纪维多利亚
时代异军突起的儿童文学共
同体成为真正儿童本位的契
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
的童年文学表达。许多作品
具有独特的双重性,既能满
足少年读者审美和认知的阅
读需求,又能吸引成年读者
的目光,使他们流连忘返,
并从中发现重返童年这一人
类精神家园的哲理和情感诉
求。这些具有经典艺术品质
的作品构建了现代儿童文学
创作的丰硕实体,从此成为
儿童文学批评史关注和研究
的重要对象。20世纪以来,
文学研究领域的批评家和学
者对维多利亚时代儿童文学
黄金时代及其经典作品进行
了持续而深入的学术研究,
从文学艺术的学理层面揭示
了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名篇
佳作的经典性及其社会文化
意义,由此开辟了当代儿童
文学学科研究的道路。从哈
维·达顿(Harvey Darton)
的《英国儿童图书:五个世
纪的社会生活史》
(Children's Books in
England: Five Centuries of
Social Life,1932)和汉弗
莱·卡彭特(Humphrey
Carpenter)的《秘密花园
: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研究
》(Secret Gardens: A
Study of the Golden Ag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1985
)到彼得·亨特(Peter
Hunt)主编的《插图版英
语儿童文学史》
(Children's Literature: An
Illustrated History,1995)
,这些具有开拓性的论著初
步奠定了儿童文学学科研究
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
来,以彼得·亨特、汉弗莱·
卡彭特、佩里·诺德曼
(Perry Nodelman)、杰克
·齐普斯(JackZipes)、玛
丽亚·尼古拉耶娃(Maria
Nikolajeva)、约翰·斯蒂芬
斯(John Stephens)、罗
宾·麦考伦(Robyn
McCallum)、罗伯塔·塞林
格·特瑞兹(Roberta
Seelinger Trites)、凯伦·
科茨(Karen Coats)等为
代表的一大批文学研究者,
不仅将儿童文学视为整个文
学领域的重要构成,更超越
以往师法成人文学的批评体
系,借鉴并融合人文学科前
沿理论话语模式,对现当代
儿童文学展开深入的学理性
阐释。当然,人们应当看到
,后起的儿童文学的学科研
究与历史悠久的大文学系统
的理论批评之间形成了一种
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的辩证
关系。
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
外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极大发
展,无论是国别研究,还是
比较文学研究,在各个研究
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甚
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相比
之下,我国学界的外国儿童
文学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较为
薄弱的水平,是外国文学研
究学科领域的一个短板。放
眼世界,不少国家的儿童文
学创作和研究已经发展到相
当成熟的阶段,超越了单纯
关注题材、表现手法以及简
单讲道理、传递某种道德价
值的诠释层面,进入哲学、
美学、心理学、法学和社会
学等学科深层融合的批评阶
段。反观国内相关领域,其
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
比较薄弱。根据第七次全国
人口普查统计,2020年我
国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总
数已达2.53亿人,这样庞大
的儿童群体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更凸显
出构建现代儿童理论和儿童
文学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在新时
代,系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6: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