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老子学刊》第十九辑,刊载了《新见明刊本〈老子八十一化图说〉考辩》《〈老子〉“△△为上”考异及其透射出的战争观》《〈老子〉第六十二章“虽有拱璧以先驷马”再探》《〈抱朴子内篇〉之“道”与〈老子〉之“道”的亲疏》《〈庄子〉“丧”的方法论探析——以“吾丧我”为中心》《王船山衍〈老〉“机巧之术”以黜老正道摭论》《西蜀熊过儒道汇通思想略议》《纳巫入道与价值重塑——广西德保壮族巫师“授戒加冠”仪式辨析》等20余篇论文,从文献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考察了传统文化中的多个面向并对其中的思想智慧及其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加以阐发,体现了作者对上述诸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多角度考量。 作者简介 詹石窗,1954年生,哲学博士、教育学名誉博士,先后师承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易学泰斗黄寿祺先生。现为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名誉院长、讲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首席专家,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学史》《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道教文化十五讲》等三十余部,组织编纂《国学新知文库》等多套学术丛书,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六十多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课题,论著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部级奖15项。 目录 老子专题研究 新见明刊本《老子八十一化图说》考辩 《老子》“△△为上”考异及其透射出的战争观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理国”思想 道家反“仁义”吗? ——从“知”的角度论道家的仁义观 老子“知止不殆”辨 黄老“自为”对《老子》“自然”的承继 ——兼论对《庄子》的影响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前三章补正 老子“三宝”:伦理与政治的统一 《老子》第六十二章“虽有拱璧以先驷马”再探 道学研究 《抱朴子内篇》之“道”与《老子》之“道”的亲疏 儒道同源:早期道教仙传中两性关系故事的发生学解读 葛洪刑法思想与《周易》治道 《庄子》“丧”的方法论探析 ——以“吾丧我”为中心 葛洪证仙所建构的两重“三表法” ——兼论“三表法”之论证效力 论民国时期全真千峰先天派“性”与“命”内丹修炼思想 老子与道教关系新探 论唐代灵宝五方镇墓石中的政治诉求 本命星辰与善恶伦理:《赤松子中诫经》探研 道教辟谷的理论基础与精神内涵 刘沅《感应篇注释》的成书与思想特点 传统文化与三教关系 王船山衍《老》“机巧之术”以黜老正道摭论 西蜀熊过儒道汇通思想略议 先秦名家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成熟的两条内在线索 纳巫入道与价值重塑 ——广西德保壮族巫师“授戒加冠”仪式辨析 七十年来黄天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书评 全力以赴,推进百年道学创新发展 ——詹石窗总主编《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成书、出版始末 道经注解路径新探 ——《<三元参赞延寿书>诠注》发檗 离散族群信仰研究的范本 《从圣教到道教:马华社会的节俗、信仰与文化》述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