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脱俗求真(蔡鸿生教授九十诞辰纪念文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蔡鸿生(1933年4月-2021年2月)教授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唐代蕃胡的历史文化、市舶时代的南海文明、清代广州与西洋文明等,在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清代中俄经济文化关系史、岭南海事的历史进程诸多学术领域成果丰硕,为学界所推崇。蔡鸿生教授学问渊博精深,为人敦厚谦和,作育英才无数。为纪念蔡鸿生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受业或亲炙先生教诲者纷纷撰文,或发为纪念文字,感念先生的教泽;或撰写专题论文,发扬先生的学术。先生虽逝,遗教犹在,其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深邃的学术思想值得后学继承。跟随本书的文字,我们可以重温一位宽厚善良、淡泊名利,而又处事练达、外圆内方的学者,从少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一生,领悟一位胸中有世界的“大先生”(葛承雍先生语)的人生之路、学术之路和育人之路。
目录
上编 思念与回忆
思念
缅怀挚友蔡鸿生先生
点点碎片,款款追思
——缅怀蔡鸿生先生
缅怀鸿生学友,扬其道德文章
怀念蔡鸿生先生
远见卓识诲人不倦
——缅怀蔡鸿生教授
情垂后学师表流芳
——追忆恩师感人往事
康乐园中学读书
求真求新的低调“大先生”
——编外学生对蔡鸿生先生的纪念
高山仰止永远怀念
蔡老师印象
若徒博物儒还少,绝不凌人德始尊
——追念蔡鸿生教授的文行风范
蔡鸿生老师赠我《徐松石民族学研究著作五种》
“此情可待成追忆”
——蔡鸿生教授著《俄罗斯馆纪事》讨论课发言
老来事业更辉煌
——怀念蔡鸿生老师
回忆与蔡鸿生先生的交往
承前启后,继绝扶衰
——怀念蔡鸿生先生
广博精专中外会通
——记蔡鸿生教授之藏书
穷古今求真谛开辟新学
——深切缅怀蔡鸿生老师
山不矜高自极天
——忆念蔡鸿生先生
化棱角为旋律
——纪念“一言之师”蔡鸿生教授
先生的三个剪影
——蔡鸿生教授百日祭
恩师如父
——纪念恩师蔡鸿生先生逝世―周年
心中永远的剪影
——追忆蔡鸿生老师
船靠岸与岸靠船
——回忆蔡鸿生老师的教诲
蔡老师与学而优书店
回忆蔡鸿生先生
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深度融合
——缅怀蔡鸿生先生
蔡师教泽琐忆
中编 学理与方法
知人论世脱俗求真
——学习蔡鸿生教授的潮州文化研究
历史学的学术境界
——重读蔡鸿生先生《学境》后
一位阐扬义宁之学的有心人
——忆念恩师蔡鸿生先生
海洋中国史的新视角
——读蔡鸿生教授《广州海事录》序篇的一点体会
心平气和谈信仰
——献给敬爱的蔡老师
春风化雨金针度人
——蔡鸿生教授接引批评学生之原则与方法
杨桃清妙,文章清通
——记蔡老师的三言两语一张纸
《求识录》中再求识
——蔡鸿生先生《读史求识录》读后
藏六居学境
从《巴黎圣母院》到《尼姑谭》
学习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及其启示
下编 中西交通
古代中国与西域文明
迦腻色伽的年代补说
一个入居唐朝扬州的波斯家族
明教三神阶考辨
敦煌石窟建筑起源的外来因素探渊
中古粟特女性的法律地位考论
——穆格山粟特文婚约研究之一
近代岭南学者景教研究评说
古代中国与南海交通
英译本《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说明
暹罗湾兴盛一时的国际港埠
——河仙(港口国)海上交通与海洋贸易(1670年代-1810年代)
张人骏海权观辨析
——以“二辰丸”事件为中心
大秦灯
——兼论古代晚期的印度洋贸易
南汉“蟾妃”妃号意涵蠡测
唐宋广州港再认识
——读蔡鸿生先生《市舶时代广府的新事物》有感
中西关系与全球网络
晚明霞漳陈天定之宦海浮沉
——从艾儒略“欲度”之人到逃僧遗民
行商、英商及其他
——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中文档案中人物信息的考察与整理
晚清外交官张德彝的旅俄见闻
晚清中俄经贸关系史研究的两个问题
清代潮州海商网络与妈祖信仰
他国之犬与本土语境的变迁
—-18世纪英国人国民性(Englishness)的他者观照
仿制与超越
——18世纪中西瓷狗考察
民国潮汕“八二风灾”与教会赈济
临终关怀与心灵触动
——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的海幢之旅
序言
壬寅清明,永芳堂沐浴
在和煦的春光当中。窗明
几净,绿草如茵,莘莘学
子问道于斯,勤学于斯,
学系同仁乐教于此,安居
于兹。百年学系得以赓续
博大持中的传统,宁静致
远,书声不辍。此情此景
,我们愈发感念先哲传承
之功,缅怀前辈谆谆教诲
。编辑出版这部纪念文集
,寄托了学系对蔡鸿生教
授崇高的敬意。
蔡鸿生先生1933年农历
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广东澄
海,2021年2月15日(农历
正月初四)去世于广州。
至2022年,按照先生老家
的习俗,正好九十诞辰。
在学界同仁、学校同事、
蔡门弟子、后生晚辈的心
目中,蔡先生是一位学识
闳富、探知“预流”的纯正学
人,也是一位尊师重道、
敦品励学、谦和低调的益
友良师。2021年5月,学系
决定组织编辑出版一本蔡
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
汇聚点滴心愫,铭记绵绵
教泽,从先生的精神和主
张中,我们希望继续探寻
大学之道、学问之路。
我们最先向师母蒋晓耘
老师请示此事,蒋老师对
学系的安排表示感谢,还
表示自己将撰文回忆蔡老
师的一生。她花了大半年
的时间,六易其稿,完成
《思念》一文,回顾了蔡
先生读书治学的一生,以
及他对学校、学系的拳拳
之心。她还叮嘱先生门下
弟子及再传弟子,读书和
教书是蔡先生生命之所在
,希望大家的纪念文章以
学术为本,继承和发扬先
生的学问和精神。蔡先生
平日循循善诱,善于指导
学生在宽阔的学术领域探
索研究,众多弟子和再传
子弟们撰写了相关的学术
论文。
本书主编重任理所当然
地落到了林悟殊老师身上
。林老师是历史学系1962
级本科生,1978年跟随蔡
先生读研究生。他在蔡先
生指导下,从唐代摩尼教
入手,探讨外来宗教在中
国的传播及其华化形态,
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
响力的唐代外来宗教研究
学者。2021年教师节,我
们前往探望林老师,恳请
他主编纪念文集。林老师
虽年近八旬,体弱多病,
深居简出,他仍表示定将
此事做好,并对文集的组
稿和编辑提出了宝贵的建
议。随后每收到一篇文章
,林老师均认真审阅,无
论是篇章结构,还是遣词
造句、标点符号、注释规
范等等,均给出具体修订
意见。
林老师建议纪念文集的
标题定为“脱俗求真”,因为
这四字箴言源于蔡先生对
自身学术生涯的定位,也
代表了后学对先生所秉承
的学术品格的继承。2014
年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时
,《中山大学报》曾对蔡
先生进行采访,请他谈陈
寅恪先生的学术研究。当
时,蔡先生反复考虑后确
定采访题目为《脱俗求真
的追随者》。“脱俗求真”四
字出自陈先生的25字名言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
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
理因得以发扬。”是为陈寅
恪先生所倡导的治学精神
。蔡先生将自己定位为陈
先生治学精神的追随者,
表明了陈先生学问人格对
他的深刻影响,也体现了
蔡先生平生行事低调、谦
卑谨慎的秉性。林老师指
出,就陈寅恪先生脱俗求
真的精神而言,蔡先生不
仅是继承践行,为青年学
子、后辈学人作出表率,
也为学系的学风建设、科
研水平的提高作出重要贡
献。我们纪念蔡先生,也
正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彰
显本系学风建设的成果,
以“脱俗求真”四字作为纪念
文集书名,应该是最合适
的。书名确定之后,我们
有幸请到本系系友、蔡先
生早年弟子、著名书法家
林雅杰先生为纪念文集题
签。
编辑纪念文集的启事通
过各种渠道发布之后,很
快得到本系师生、校友及
学界同仁的热忱回应。
2021年年底,我们基本完
成文稿征集,提交出版社
。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
回忆纪念文章,一类是学
术论文。
蔡先生的同学好友、学
界相知、晚辈学生以及学
系年轻同事,深情回忆了
几十年来与蔡老师的交往
点滴,跟随他们的文字,
我们可以重温一位宽厚善
良、淡泊名利,而又处事
练达、外圆内方的学者,
从少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
一生,领悟一位胸中有世
界的“大先生”(葛承雍先生
语)的人生之路、学术之
路和育人之路。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历届
系友,对蔡先生纪念文集
的组织编辑给予了热情真
挚的支持。广东省社会科
学界联合会李鸿生老师向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老五届”
同学发布蔡先生纪念文集
征文的消息,得到积极回
应。各位学长深情回忆蔡
先生为人为师的历历往事
,令人难忘。历史学系系
友茅海建教授和伍跃教授
,曾撰写感人至深的回忆
文章,在社会广泛流传,
影响很大。当得知我们编
辑纪念文集,他们均应允
将文章收录其中。这些纪
念文章均源自作者的切身
体会,既有感性的描绘,
也有学理的反思,反映了
他(她)们在求学和治学
道路上从蔡先生身上所领
悟到的道理。他(她)们
的笔触,也一如蔡先生那
样文质彬彬,低调谦逊。
蔡鸿生先生深受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之熏陶,他胸
怀世界,视野宏阔。先生
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
学和研究,研究领域宽广
,在唐代粟特、突厥文化
,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
岭南文化及佛门僧尼史事
,广州与海洋文明等专题
均有精研卓识,具有广泛
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受到
海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