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琴棋书画,琴居其首。广陵琴派,孕育发展于江苏扬州,是17世纪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古琴流派。在3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广陵琴人代代相传,广陵琴谱层层相继,广陵琴韵频频回响。广陵琴派伴随着时势变幻而兴衰沉浮,逐渐形成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风格特征,兼收并蓄,蔚为大观。本书梳理了广陵琴派的发展历史,提炼出广陵琴派综合融汇、创新求变、自由酒脱、守雅通俗的文化价值,介绍了广陵琴派诸名曲,为近代以来的广陵名家们做了生动传神的描摹叙述。 作者简介 陶艺,古琴文化学者,外祖父刘少椿乃广陵派古琴大师。专业收集古琴文物音乐史料,精于古琴考证、修复及研琴研究。2001年,制作发行《刘少椿古琴艺术》。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刘少椿先生古琴艺术纪念会。参与编辑制作《中华雅韵》《徐元白·黄雪辉古琴艺术》《广陵遗的》《古琴——广陵琴社百年纪念专辑》《刘少椿琴谱墨迹选》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广陵琴派简史 第一节 广陵琴派的起源 第二节 广陵琴派的发端与承继 第三节 广陵琴派的繁盛与衰落 第四节 广陵琴派的当代复兴 第二章 广陵琴派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综合融汇 第二节 创新求变 第三节 自由洒脱 第四节 守雅通俗 第三章 广陵琴派的名曲与名家 第一节 广陵琴派四大曲 第二节 刘少椿与《樵歌》《平沙落雁》 第三节 张子谦与《龙翔操》《梅花三弄》 第四章 广陵琴人逸事 第一节 韩昌推琴而起 第二节 孙绍陶独挑大梁 第三节 张子谦学《流水》 第四节 梅日强“来者不拒 第五节 林友仁的“松钟功 第六节 “爱玩”的成公亮 参考文献
导语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源于江苏扬州,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广陵派既吸取了山派恬淡清雅的情味,又开蹊经,尽情的抒写乐曲的意趣,在着意发挥松活潇洒的同时,在奔放豪爽中蕴含节制凝蓄,在活泼潇洒中寓有恬静幽逸的神韵,从而形成了恬逸洒脱的独特风格。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广陵琴派的独特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