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2021年新时代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优秀作品”
获评“2021年中国医界好书”特别推荐书籍
1.把三甲名院4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的213专家经验带回家
2.一本健康百科为您和家人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
3..全书选用护眼的纯质纸,大开本,大字体,大行距,重点内容加粗标注,方便翻阅检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医生的建议——来自百余位专家的肺腑之言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乔杰,金昌晓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入选“2021年新时代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优秀作品” 获评“2021年中国医界好书”特别推荐书籍 1.把三甲名院4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的213专家经验带回家 2.一本健康百科为您和家人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 3..全书选用护眼的纯质纸,大开本,大字体,大行距,重点内容加粗标注,方便翻阅检索。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内容翔实、严谨且不失趣味的医学健康科普百科读物,它创作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书中展现了百姓最关切的常见病、多发症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方式。通过阅读,您可以快速了解疾病的成因及治疗方式,掌握最基本的就医常识,还能够得到权威专家质朴的健康提示。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 始建于1958年 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发展最快的医院之一 主要管理指标居全国大型综合性医院前列 目录 循环系统 高血压服药应避开的三大风险 / 001 夏季,降压药如何减量 / 003 冬季降压“三调”建议 / 006 做了心脏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 007 不是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 / 008 发脾气?您的心率储备够吗 / 010 及时做检查,防范冠心病 / 011 五大养心法宝,守护您的“心” / 013 突如其来,中年人为何易猝死 / 015 心肌梗死以后还能不能运动 / 017 大夫,我的支架能用多久 / 019 放了支架就得一辈子吃药吗 / 021 胸痛、憋气……别只想着心肌梗死 / 023 呼吸系统 流感疫苗该打不该打 / 026 流感来袭,看一线医生的3000 字干货 / 030 我国每分钟有2.5 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034 呼吸专家与您聊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037 哮喘患者日常应记住3 组“红绿灯” / 039 咳嗽性晕厥应去呼吸科排查 / 042 什么?肺还能笑炸 / 043 吸烟是一种病,得治 / 045 消化系统 热烫饮食习惯惹的祸 / 047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 049 爱吃柿子,小心患上胃结石 / 051 非甾体抗炎药能吃出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吗 / 053 胸口有烧灼感,饱餐后经常反酸? 这可不只是偶尔的胃部不适 / 055 减肥太难,做减重手术成吗 / 057 误吞口香糖?听消化内镜大夫怎么说 / 059 急性腹泻全攻略 / 061 吃大排档,当心食物中毒 / 064 腹泻了该怎么办 / 066 不痛的溃疡更危险 / 069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一定会得结肠癌吗 / 070 保健胃肠道,需静观其“便” / 072 Rap 版认识柏油便,带着健康一起最时尚 / 075 便秘,何时该去医院就诊 / 078 乙肝疫苗知多少 / 080 黄疸的来龙去脉 / 083 沉默的杀手—丙肝 / 086 肝癌的七大误区 / 088 胆囊结石那点事儿 / 091 来自一颗胆结石的内心独白 / 093 过节放开吃?当心急性胰腺炎 / 095 泌尿系统 怎样才能“水落结石除” / 097 “泌尿三英”战结石 / 099 预防尿结石的饮食清单 / 101 肾脏上长出的“葡萄” / 103 健康警报:血尿 / 105 来自肾脏的自白 / 107 高度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的危险 / 109 慢性肾炎—人体的“隐形杀手” / 112 认识肾病,从体检开始 / 114 运动过量,小心肾受伤 / 115 神经系统 做好准备,成为预防卒中的勇士 / 116 “Remember Me” —当记忆跟不上遗忘的步伐 / 119 耳朵疼、闭眼无力、漱口漏水、食物滞留……这是“面瘫”了吗 / 122 “脑震荡”会留下后遗症吗 / 124 腰腿疼居然是椎管内肿瘤惹的祸 / 126 脑血管意外,网传急救方法靠谱吗 / 128 脊柱关节 骨科专家答患者常见问题 / 13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 / 136 你的颈椎保护好了吗 / 138 “低头族”如何预防颈椎病 / 141 “罗锅”了要不要紧 / 143 颈椎病、腰椎病导致的疼痛用不用治 / 144 产后腰疼怎么办?腰椎管狭窄症能自愈吗 / 14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 点康复建议 / 147 腰椎的骨刺会癌变吗 / 149 腰部修炼手册 / 15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 153 什么样的坐姿更健康 / 155 得了颈椎病、腰椎病,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 156 如何保护和锻炼膝关节 / 159 骨关节保养攻略 / 162 关节炎患者为何能“预测天气” / 165 运动损伤及康复 小区健身器械,你真的会用吗 / 167 哪种跑鞋适合爱跑步的你 / 169 足底健,一身轻 / 171 面对磕、碰、扭伤,该如何冰敷 / 173 运动后,别忘了冷身 / 174 科学运动,从功能测试开始 / 175 脚扭伤了但是没有骨折,需要治疗吗 / 178 崴脚后的正确处置法 / 179 膝关节扭伤,必须看医生吗 / 181 运动那些事儿 / 182 膝关节的运动和保护 / 188 亲身经历告诉你:很多损伤可自愈 / 192 眼耳鼻喉 眼睛红痒怎么办 / 197 眼睛好干!难道是“干眼病” / 199 听说,近视眼不得老花眼 / 203 嗡嗡嗡,眼前有黑影是飞蚊症吗 / 205 白内障就诊亲体验 / 207 打呼噜的“照妖镜”有哪些 / 211 睡觉打呼噜是病吗?需要治疗吗 / 213 出现这3 种头晕,要看耳鼻喉科 / 215 声音变哑,不可小觑 / 217 鱼刺卡喉怎么办 / 220 耳聋能治疗吗 / 222 鼻出血怎么办 / 224 耳朵,我有一个“迷你家” / 226 教您几招,防治过敏性鼻炎 / 228 激光近视手术之前的必修课 / 232 老年健康 家有失忆老人,如何与长辈相处 / 235 外科医生的陷阱—地高辛中毒 / 238 老年糖尿病切莫严苛“管住嘴” / 241 是命大还是有诀窍 / 244 老人骨脆的六大原因 / 246 辨证寻医,六要素助老年人护眼 / 248 别只顾白内障,它也不容忽视 / 251 老年人多吃粗粮更健康吗 / 253 儿童健康 从医20 年,儿科医生谈喂养 / 255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261 哺乳期妈妈得病,宝宝怎么办 / 264 两岁前,母乳辅食怎么搭配 / 265 孩子挑食,怎么办 / 269 婴儿食物过敏,咋办 / 271 湿疹还是皮炎?儿童皮肤问题一箩筐 / 275 初为父母,怎样照顾早产宝宝 / 278 儿童流感的预防与治疗 / 281 流感宝宝护理6 大要点 / 283 打喷嚏、流鼻涕就是感冒吗 / 285 孩子咳嗽老不好,会发展成肺炎吗 / 287 孩子发热,何时需要去医院 / 290 孩子发热抽风怎么办 / 293 说说孩子腹泻的那些事 / 295 儿童胸痛是心脏出问题了吗 / 299 孩子能做胃镜检查吗 / 302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 305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性早熟 / 308 别让肥胖变成孩子成长的烦恼 / 311 千万别把激光笔给孩子当玩具 / 315 这些误区,让孩子戴上了眼镜 / 317 预防儿童近视新观念 / 320 OK 镜能让你扔掉眼镜吗 / 322 青少年患2 型糖尿病后如何选药 / 324 生育健康 生娃要趁早!年龄大了还想要,医院专家来支招 / 326 晚婚、晚育要注意,冷冻卵子平均活产率仅为5% / 329 准备生二孩?这些可以助你好“孕”气 / 332 备孕时,男性需要补充叶酸吗 / 335 生殖器官大小是否影响生育 / 337 男性不育的这么多,原因是什么 / 339 孕期焦虑和产后抑郁 / 342 怀双胞胎要比单胎多承担多少风险 / 347 胎盘位置长偏了怎么办 / 350 孕期总想吃,又怕得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 353 谁偷走了孕妈的睡眠 / 354 辣妈如何“长胎不长肉” / 356 乙肝妈妈能生健康宝宝吗 / 361 得了子宫肌瘤,会影响怀孕吗 / 363 孕期湿疹不用抗过敏 / 364 顺产还是剖宫产 / 366 夏天坐月子可别“捂” / 368 大笑、打喷嚏、咳嗽时都会尿裤子? 原来身体里面有个“盆儿” / 371 产后一定要“捏骨缝” / 373 产后避孕的四大误区 / 375 女人生了孩子后就不会痛经了吗 / 379 检查检验 一怕骨,二怕气,说说超声检查 / 381 超声引导下的疼痛治疗 / 384 听说X 线和CT 检查有辐射 / 386 早期肺癌筛查—低剂量胸部CT / 389 增强CT 检查注意事项 / 391 什么时候要做PET-CT 检查 / 393 磁共振成像有辐射吗 / 395 当心磁共振,金属捣蛋鬼们 / 398 放射科的那些事 / 400 腿疼,应该做CT 还是MRI / 404 乳腺有问题,选择哪项检查 / 405 ALT、AST—人体肝脏功能的晴雨表 / 407 读懂尿常规,远离肾衰竭 / 409 读懂血常规—最简单且最重要的血液检查 / 413 合理用药 激素猛于虎 / 415 常吃的慢性病药,术前需要停吗 / 417 吃止痛药真能把胃吃坏吗 / 419 什么药吃完后不能喝酒 / 422 硝酸甘油使用的三大误区 / 424 滴眼药水的那些小窍门 / 426 你知道吗?静脉输液中也有“PM2.5” / 428 谨慎补钙,切忌一“钙”而论 / 430 这些药,不要放冰箱 / 433 暑期带娃旅游,小药箱保你安康 / 434 都是“药驾”惹的祸 / 437 “上火”了,需要吃牛黄清心丸吗 / 439 感冒药你吃对了吗 / 441 感冒清热颗粒应该什么时候喝 / 444 胰岛素治疗那些事 / 446 饮食营养 针“风”相对—痛风患者的饮食宝典 / 448 致那些年擦身而过的意外 / 451 过期蛋糕引发的致命食物中毒 / 454 得了糖尿病,如何选择水果 / 457 看看那些对肝脏有益的食物 / 459 消化科专家的自创养胃小诗 / 461 血脂高的人不能吃蛋黄吗 / 463 糖尿病患者的精致饮食表 / 465 新鲜水果的果仁能吃吗 / 472 专家与你谈谈秋冬季饮食 / 474 肿瘤患者的营养建议 / 476 预防保健 防治痛风,“生活方式”得改改 / 478 雾霾天的自我防护 / 481 吃腌熏肉须高温加热 / 483 狂犬病如何预防才能万无一失 / 484 别让“鼠标手”乘虚而入 / 486 在家搞定肩周炎 / 489 简单七式,带你告别腰背痛 / 492 遛娃后腰疼?或许是因为它 / 496 坐着说话不腰疼?那得学三招 / 498 小姿势,大问题—看你中招儿没 / 502 3 个小动作,纠正骨盆前倾 / 505 晒太阳的“正确姿势” / 508 如何维护口腔健康 / 510 延缓皮肤衰老,防晒更重要 / 512 再见了,牛皮癣君 / 515 谈谈减肥那些事 / 518 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 / 520 追求“A4”腰的代价—不可忽视的肺结核 / 523 绝食减肥后的生命历险 / 525 年过40,肌肉开始丢失,怎么办 / 528 如何避免“元气大伤” / 530 几个细节,帮助我们早睡早起 / 533 中医教你几招助安眠 / 535 夏日防暑,看看中医怎么说 / 537 炎炎夏日,悠悠防暑 / 540 刚过40,我不会“更”了吧 / 543 中医助你平稳度过更年期 / 547 什么?男性也有更年期 / 549 其他 给加湿器加“调料”,行吗 / 550 推荐3 种物理降温法 / 551 莫把消毒变中毒 / 554 做双眼皮有内眦赘皮啥事儿 / 555 皮肤敏感,都是洗脸惹的祸 / 557 脸上有痣,能去除吗 / 560 常涂指甲油会致癌吗 / 562 “缠腰龙”会致命吗 / 563 你知道“丝绸之路病”吗 / 565 抢救意外事故伤员3 个关键点 / 567 救命的“黄金4 分钟” / 569 手术要全麻?会不会影响大脑呢 / 572 为什么一定要空腹进行手术 / 574 关于手术疼痛那些事儿 / 576 甲状腺有结节?做手术会留疤吗 / 578 谈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580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 584 献血、输血与骨髓捐献 / 588 精彩书摘 《医生的建议——来自百余位专家的肺腑之言》: 一年一度的体检过后,当您拿到体检报告,也许会看见报告上面显示“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T波改变”等字样。此时,您是否会心中一紧,怀疑自己存在心肌缺血,担心自己得了冠心病呢?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来聊一聊什么是冠心病,以及冠心病要如何检查。 冠心病的全称叫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就是冠状动脉出了问题,从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因为它像一顶帽子一样包在心脏外表面,所以称其为“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最常见的问题是产生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水垢堵塞水管一样,粥样硬化斑块会让血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血管腔窄了,从血管中流过的血液就会减少,心肌细胞能够获得的血液也会随之减少,这种情况叫作心肌缺血。缺血的心肌细胞相当于随时都在饿着肚子,当需要心肌细胞使劲儿工作的时候,心肌细胞会更加饥饿,就会产生胸闷、胸痛等一系列症状,我们称之为心绞痛。 +那么,需要通过哪些检查来确诊是否患上冠心病昵 1.心电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心电图的意义。 其实,大多数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意义很小。报告中提到的诸如ST段改变、T波改变等情况,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直接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依据。尤其是,如果患者在没有出现胸痛症状的时候做的心电图,诊断的意义就更小了。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完全没有作用呢?这样说也是不对的。实际上,心电图依然是诊断心肌缺血最为重要的一项检查。只是我们在应用心电图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时候,不能只根据某一张孤立的心电图做判断,而要注意看前后变化,要将有胸痛症状时和没有胸痛症状时做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如果二者存在明显的变化,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就大大提高了。 2.负荷心电图 除了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还有一种特殊的心电图检查,叫作“负荷心电图”。顾名思义,就是在给心脏增加负荷的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负荷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常用的增加负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增加患者的运动量,比如在跑步机上运动、蹬车等;另一种方式是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 在进行负荷试验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还可以进行其他更为直观的影像学检查,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心肌核素检查。核素检查的原理可能不太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越健康的心肌细胞吞噬核素的能力就越高,所谓“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运动的时候,如果存在心肌缺血或心肌缺血加重,缺血部位的核素会更少,发射的信号也会更少,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来。 虽然负荷试验属于门诊的常规检查,但在做这些检查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如果存在运动能力不足的情况,比如腿脚不便、站立步态不稳或是其他一些疾病可能会因为运动加重的情况,则不适宜进行负荷试验。另外,如果医生觉得心绞痛症状非常严重,由于负荷试验可能诱发一些不良事件,也不建议再进行负荷试验加以佐证。 上面讲的都属于一些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检查,我们称作“功能学”检查,对于是否存在血管的狭窄,只能起到间接的提示作用。 如果想要比较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血管情况,比如到底是不是长了斑块、是不是存在血管狭窄的情况,则要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 …… 前言/序言 这是一部内容翔实、严谨且不失趣味的医学科普读物,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上医治未病,科普正先行,我们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百姓最关心的常见病、多发症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方式。通过阅读,您可以快速了解疾病的成因及治疗方式,掌握最基本的就医常识,还能够得到权威专家质朴的健康提示。本书强调百姓应加强自身的健康责任,您可以只通过一点小的改变,就收获一个更健康、美好的自己,还可以多掌握一点新的健康科普知识,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忙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也有创作科普的使命与情怀。自2014年以来,北医三院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搭建了医院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共享平台,把健康传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开展工作,得到了各科室领导和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我们以大众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民众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服务,文章的受关注度和平台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健康文化的氛围也越来越浓。本书文章均选自2014-2018年北医三院微信公众号医学科普平台,从主题内容、疾病种类、推送效果等多方面考虑,我们从众多文稿中甄选出由42个临床、医技科室推送的242篇科普文章,在经过科室资深专家审阅后,现整理汇编为这本大众触手可及的高质量医学科普读物。 这本书包含了众多北医三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希望能借此书为您和家人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更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医生与患者之间关于健康、医患关系、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度交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