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译的是卢梭的幸福学说。
卢梭的幸福论的基础是他的人类学和人性论思想。在卢梭看来,人是天性善良的,他不仅与其他动物一样会寻求自保,而且还具有怜悯心、自由意志、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追求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人的痛苦源于人的欲望与其能力不相称。反之,幸福则意味着个人的能力与其意志的统一。只有当人的一切力量得到恰当运用时,他的心灵才能自由宁静,拥有幸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来没有一只郁闷的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法国)卢梭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编译的是卢梭的幸福学说。 卢梭的幸福论的基础是他的人类学和人性论思想。在卢梭看来,人是天性善良的,他不仅与其他动物一样会寻求自保,而且还具有怜悯心、自由意志、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追求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人的痛苦源于人的欲望与其能力不相称。反之,幸福则意味着个人的能力与其意志的统一。只有当人的一切力量得到恰当运用时,他的心灵才能自由宁静,拥有幸福。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生于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在他出世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十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便离开了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受到欢迎。一七四一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迪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一七五〇年,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著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一七五五年,他又应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一七五六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一七六二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由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的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于一七七八年七月,因贫病交加去世。 目录 导言 自由之子 Ⅰ 谈人论性 一、人是拥有理智和自由意志的存在 在所有财富中,处在第一位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 二、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正是通过激情的活动,我们的理性才能完善。 三、人是自爱的 人生来具有并且终生不离的唯一激情,是自爱这种原始的、天赋的激情。 四、自爱与自负或虚荣的区分 为了被别人偏爱,我们必须使自己比其他任何人更可爱。 五、人富有怜悯心 怜悯是一种自然情感,它调节每个个体自爱的活动,因而促进整个人类的相互保存。 六、人性本善,人人具有良心 良心的行动不是判断,而是感受。 Ⅱ 说苦论罪 一、痛苦之源在于人自身 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焦虑和我们的苦难都来自我们自己。 二、痛苦在于欲望与能力的不平衡 人的智慧或真正的幸福之路的关键是减少那些超出我们能力的欲望,使能力和意志处于完美的平衡。 Ⅲ 自筑罗网 一、自然状态下的人是自由的、平等的、幸福的 人的第一感受是有关他的存在的感受,他的第一关怀是对他的保存的关怀。 二、自然状态向文明社会状态过渡的原因 一个人性情的强弱,往往更多的取决于培育他的方式是严酷的还是柔弱的。 三、不平等、不自由和不幸福的谱系 无论以任何代价放弃生命和自由,都是违反自然和理性的。 Ⅳ 回归真我 一、深陷困厄和不幸 逆境迫使我们向自己求助,自我反省,这也许是令大多数人最难以忍受它的原因。 二、摆脱不幸和痛苦 抱怨产生于自负,自负怨恨人,然后也反抗理性。 三、幸福的原因:克服自负或虚荣 无论我们自己身处何种境遇,只要有自负,我们总是不幸福。 四、摆脱外界的影响 我的感官影响我心灵的方式构成了我的生命的唯一痛苦。 五、对比理想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 最幸福的状态不是最受人尊敬的状态,而是最心满意足的状态。 六、真正的幸福在于只感到自己的存在的境界 我内心渴望的幸福绝对不是由一些转瞬即逝的片刻组成,而是一种单纯的、持久的状态。 Ⅴ 自然教育 一、三种教育 教育确实只是与自然天性一致的习惯。 二、人的第一次出生之后所进行的自然的、消极的教育 不应该争取时间,而应该将时间白白浪费掉…… 三、自然的、消极的教育的结果 我们的大多数错误都不是出自我们,而是来自他人。 四、为了人的第二次出生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可以说,我们诞生过两次:一次是去存在,另一次是去生活。 Ⅵ 理想社会 一、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不可转让 夺走人意志的所有自由就等于夺走他行动的一切道德性。 二、合法的权利只能基于协议 认为自己是其他人主人的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像是奴隶。 三、家庭是政治社会的第一个模型 人的第一法则是要致力于他自己的保存,而他的第一关怀是照料他自己。 四、社会契约的本质 我们取得了我们所失去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却有更大的力量保护我们所拥有的东西。 五、主权中的团体与个体的关系 每个个体作为人的确可以拥有与他作为公民所具有的公意相反或不同的私人意志。 六、自然状态与公民状态的区别 仅顺服强烈欲望的是奴隶状态,而顺服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则是自由。 七、主权与社会契约、公意的关系 正如私人意志不能代表公意,当公意有具体目标时,它的本质就变了。 八、主权不可转让和分割 私人意志天然倾向于偏颇,而公意倾向于平等。 九、公意 人总是想要对他们有益的东西,但他们并不总是能看到它。 十、法律是公意的体现和宣告 不必问谁应该来制定法律,因为法律是公意的行为。 十一、立法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自由和平等 就权力而言,它不应该成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借职位与法律才能使用它。 十二、政府的本质 立法权力属于人民,并且只能属于人民。 十三、爱国主义教育 祖国没有自由就不能继续存在,自由没有德性就不能继续存在,德性没有公民就不能继续存在。 编译后记 序言 幸福、快乐与生命的满 足 “你幸福吗?” 这有点不好回答。我们 更愿意回答的问题是:“你 快乐吗?”后一个问题直截 了当。幸福是一个更私人的 话题,不能随随便便就讲出 来。但快乐不同,快乐可以 写在脸上,渗在声音里。趋 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尤其是 当下的快乐,对所有人都具 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好像是 一个终点,我们愿意停在那 里。美味的食物、动听的音 乐、曲折的故事、刺激的游 戏……这些东西让我们沉醉 。就算过去了,我们还津津 乐道。 但是,快乐并不是终点 ,而只是人生旅途的一座座 小站。几乎没有人一直沉迷 在快乐中。一则快乐的边际 效用会递减,重复的快乐让 人乏味;二则快乐有成本, 而快乐本身不足以支付这个 成本。于是,为了快乐下去 ,我们必须抛开当下的快乐 。有点悖理,却是事实。 离开当下的快乐,我们 要到哪里去?常见的回答是 下一站快乐。然而,在到达 下一站之前,我们千什么呢 ?大多数人将不得不努力工 作,或者努力学习,这样才 能支付未来的快乐成本。心 理学家发现,那些主动延迟 即时满足感到来的儿童,长 大后更容易获得世俗意义上 的成功。忙着吃巧克力的孩 子,不但会吃坏牙,而且也 浪费了本可以用于学习的时 间。隐忍、坚毅在哪一种主 流文化中都是美德:对唾手 可得的快乐视而不见,努力 ,再努力,直至想象中的更 大快乐出现。本性要求趋乐 避苦,文化却号召我们吃苦 耐劳。重要的不是眼前的、 看得见的快乐;而是未来的 、看不见的快乐。有点赌博 的意味,但经济和文化却因 此繁荣起来。拼搏的人生才 是最有意义的。拼什么?拼 工作,拼学习。 事实上,一些人是如此 地拼,以至于他们几乎总是 把眼前的收益贮存起来,不 急于兑付,以等待更大的快 乐出现。更大的快乐里面, 有家庭,有事业,有意气风 发的壮年,有平淡而充实的 老年。他们不但希望自己这 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 。甚至为了孩子,不少人放 弃了自己对快乐的追求。身 边的人意气风发,他们隐忍 ;身边的人志得意满,他们 隐忍。隐忍的目的,只是为 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环境, 可以刻苦学习,以便长大以 后能找个好工作。自然,长 大以后,这些孩子也会有他 们的孩子。可以想见,他们 大概率会走在同一条路上。 这就让人想起下面这则 故事。从前有个放羊娃,每 天辛辛苦苦地放羊,让羊长 肥,长肥了就可以赶到集市 上卖钱,有了钱就可以买更 多的羊崽来放,有更多的小 肥羊,卖更多的钱,直到这 些钱足够娶媳妇,娶了媳妇 就可以生孩子,生的孩子就 又可以放羊了……看出来了 吧,我们每个人都是放羊娃 ,只是工种不同而已。放羊 自然是想得到快乐,但为了 更大的快乐,我们忘记了快 乐,只记得放羊了。放羊就 是我们的工作。 …… 回到前面的问题:你幸 福吗?要是你不快乐,差不 多你并不幸福。快乐是重要 的。但是,只有快乐,我们 也会有失落的时候,如果生 命当中还有一些事情来不及 成就,我们就并不心满意足 。哲学家们认为,幸福,既 指快乐,更指生命的满足。 我们要的不只是当下的快乐 ,更是生命的满足感。心满 意足,胜过任何肤浅的快乐 ,胜过物质、权力和知识。 快乐是短暂易逝的。在恋人 肩头痛哭一晚,缠绵悱恻的 快乐会随着这一晚的过去而 消逝,但因此带来的心满意 足却是长久的,它将会在回 忆中不断地为日渐消瘦的生 命注入能量。心满意足了, 你就幸福了,哪怕目标没有 达到,哪怕人生的烛火就要 熄灭。 怎样才能度过心满意足 的一生,这是我们面临的最 为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 也是哲学的主要课题之一。 对此几乎所有重要的哲学家 都有过论述。本套丛书选编 了西方哲学史上有代表性的 七种回答。柏拉图说,“善” 是统治世界的力量,我们应 该全面地“善”待自己和他人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应该 让自己的生命“兴旺发达”, 过理性沉思的生活,活出“ 人”的样子;斯多葛主义者 说,不要放纵盲目的欲望, 要跟自然一致;奥古斯丁说 ,相信点什么比什么也不信 强,相信这个宇宙的设计者 则会得到至福;卢梭说,真 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 要让欲求超过自己的能力; 尼采说,追求自己的事业, 跟痛苦“正面刚”;罗素说, 有感情,但不要感情用事。 在选编中,我们尽量去掉了 过于理论化和技术化的部分 ,希望这套书能够给大家提 供人生的镜鉴。 所有的雨后,都可能出 现彩虹,只要有阳光,只要 我们站在恰当的地方。雨, 是所有的挫折;阳光,是我 们对生命的热爱;哲学家们 的思考,则是到达这些恰当 地方的路线图。 苏德超2020年4月于武汉 导语 缺乏幸福会令人感到痛苦。而痛苦源于人的愿望与能力不相称。因此,幸福意味着个人的能力与其意志一致和相称。只有当人的一切力量得到恰当的运用时,他的心灵才能得到和平宁静,拥有幸福。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做的事,实现自己的意志。因此,幸福是自由的。幸福首先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幸福感。既然幸福与自由紧密相关,那么,幸福感是一种自由感。不过,幸福并不限于这种主观的感受,而且还有客观的内容,即个体与自然、个体与他人和社会以及个体与超越者的和谐共存的关系。这就是个人幸福、爱情幸福、公民幸福和宗教幸福。与此相应,自由依赖自由感,但并不限于自由感,它还要有客观的实质。这就是个体的发展自由、爱的自由、公民自由和信仰自由。构成卢梭的幸福论的基础的是他的哲学人类学和人性论思想。在卢梭看来,人生来是善良的,他不仅与其他动物一样寻求自我保护和具有怜悯心,而且还具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有能力追求和获得幸福。 后记 卢梭的著作传人中国已 经有一百多年了,他的很多 主要著作都有多个版本的译 本。其中,不乏非常好的译 本,做到了信达雅。不过, 依据丛书的要求,编译者必 须自己翻译所选的原文。由 此,就有了摆在读者面前的 这本小译作。笔者虽然过去 努力修习过法语,但仍然只 算粗通皮毛,加上搁置多年 ,早已忘得干净,因而只能 从英译本转译。在诸多英译 本中,笔者挑选了目前最权 威且尚未全部出版的《卢梭 著作选集》(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Rousseau (13 volumes),Roger Masters and Christopher Kelly (eds .),Dartmout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0-2010.),然后按照该 书进行编译,摘译了其收录 的《论科学和艺术》《忏悔 录》《爱弥儿》《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 契约论》《一个孤独漫步者 的遐思》《山中来信》等著 作中的一些精彩论述。至于 该选集尚未出版的卢梭的一 些著作,笔者转译了“剑桥 政治思想史经典文本丛 书”(Cambridge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收录的《论文以 及其他早期政治著作》(The Discourses and Other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Victor Gourevitc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与《(社会契约论 )以及其他晚期政治著作》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Other Later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Victor Gourevitc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中的译文。当然 ,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确 保理解和翻译的准确性,避 免因个人的有限能力带来的 错误,笔者也参阅了诸多中 译本。限于篇幅,恕无法在 这里一一列出,在此致以诚 挚的谢意。当然,如果读者 发现了翻译的错误,责任完 全在我。 要指出的是,尽管编译 者试图尽可能全面地编译出 卢梭有关幸福的论述,并且 在摘录和选译相关段落时, 尽可能保持上下文的意义脉 络和论述的相对完整性,但 是因为本丛书规定的每个选 本的篇幅限制,所以,卢梭 对诸如普罗大众都比较关注 的爱情和婚姻与幸福的关系 之类的精彩论述只能忍痛割 爱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 补全,编译出一个更整全的 文选,以飨读者。此外,对 卢梭的幸福学说的编译虽然 不像研究专著那样能够详细 地展现研究者自己的观点和 论证,但是编译内容的选取 、剪裁和编排不可避免地夹 杂着编译者自己的理解和诠 释。而笔者在解读这位思想 家的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具有丰富的语义解释空间的 文本上可能并不准确、恰当 ,理解上有偏差,在选取内 容上也可能挂一漏万。在此 ,编译者恳请方家学友不吝 赐教,有以教我(邮箱: yuntao918@126.com)。 今年距卢梭的“一论”(《 论科学和艺术》)获奖已过 去二百七十一年,谨以这本 小册子献给这位自由之子, 向他致敬。同时,也希望本 书对寻求自由和幸福的读者 有所裨益。 张云涛 2021年5月 精彩页 人是拥有理智和自由意志的存在 我只是将每个动物视作一部精巧的机器,自然给予每部机器诸种感官,以便使它自己恢复活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它自己,防止一切可能毁灭或妨碍它的东西。我确实在人这部机器身上看到了相同的东西,不过有一点区分:在动物的运作中,只有自然主宰一切,而人因为是自由的行动者,所以为他的运作做出了贡献。前者依据本能选择或拒绝,而后者则依据自由的行动。因此,动物不能背离自然给它规定的法则,哪怕背离这种法则对它是有利的;而人经常背离自然的法则,哪怕这样做对他不利。所以,一只鸽子会饿死在盛满美味肉食的大盆旁,一只猫会饿死在水果或谷堆上,尽管它们本来都可以靠它们鄙视的食物来养活自己,倘若它们下定决心尝试一下。所以,放荡之人沉溺于导致他们狂热和死亡的纵欲之中。因为精神败坏了诸感官,因为当大自然缄默不语时,意志仍然会发号施令。 因为所有动物都有多种感官,所以它们都有观念。它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就此而言,人与动物只在程度上有区别。有些哲学家甚至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与其说是人的理智,不如说是人作为自由行动者的特征,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大自然命令所有动物,动物只能服从。而人虽然感受到同样的刺激,但是他意识到他可以自由地决定是服从还是反抗,并且,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意识中,他的灵魂的精神性才显现出来。这是因为,物理学以某种方式解释诸感官和观念形成的机械原理,但是在意志力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选择力中,以及在对这种力量的感受中,我们才发现纯精神的行动,而机械法则根本没有解释这种行动。 冷冰冰的论证可以规定我们的意见,但不能规定我们的行动。它们使我们相信,但是并不使我们行动。它们证明了必须被思考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被做的事。 我不只是一个感觉敏锐的、消极被动的存在,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聪慧机智的存在。 如果人的行动或世界上发生的事都没有任何自发性,那么,我们更加不知如何设想所有运动的第一因。就我而言,我觉得我信服这种观点:物质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它本身没有任何实施活动的力,当我看见一个物体在运动时,我直接判断,它要么是有生命物,要么这种运动是被传导给它的。我内心完全拒绝接受那种有关无机物自己推动自己或导致某种行动的观点。 不是被另一个运动导致的任伺一个运动只能来自一个自发的、自愿的行动。无生命物仅遵循运动而行事,没有任何真正的行动是没有意志的。这是我的第一原理。于是,我相信一个意志推动宇宙,并且使自然具有活力。这是我的第一教义,或我的第一信条。 一个意志如何导致物理的、有形的行动?我不知道,不过我自己的经验倒确实如此。我想行动,我就行动。我想移动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移动。但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物能推动自己或导致运动,那是不可理解的,并且没有例子。我通过意志的行动,而不是通过意志的本质,认知意志。我把这种意志视作运动的原因。但是设想物体是运动的导致者显然如同设想一个没有原因的结果,如同设想绝对的虚无。 我发现我由于我所属的类而无可争辩地处在第一等级,因为,由于我拥有意志以及有能力使用工具执行我的意志,所以我有力量去影响我周围的所有物体,随我的意志屈服于或逃避它们的活动,而它们当中没有哪一个可以仅凭身体的冲动,违背我的意愿、对我发挥影响。同时,因为我拥有理智,我是唯一拥有对整体的洞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人之外,还有何种存在能够观察所有其他存在,测量、权衡和预测它们的运动及其结果,并且可以说把对共同存在的意识和对它的个体存在的意识结合起来?如果我是唯一能将一切同自身联系起来的存在,那么,设想一切是为我而做的又有何可笑的呢?于是,人确实是他所居住的地球的王者,因为,他不仅驯服所有动物,而且他的勤劳使得他可以依据其性情安置一切,并且在地球上只有他知道如何这样做,他也通过思考占有他不能到达的星球。请向我展示,地球上还有哪一种动物知道如何使用火,知道如何对太阳感到惊叹。怎么!我能够观察和知晓诸存在及其关系。我能够意识到存在伺种秩序、美和道德。我能够沉思宇宙,将自己提升到掌管宇宙之手,我能够爱善和行善,我会将自己比作畜生吗? 卑鄙的灵魂啊,是你的糟糕的哲学令你与畜生相似;否则,你想败坏自己也是徒劳的。你的天才将会做出对你的原理不利的证言,你的慈悲之心会证实你的理论不实,并且,你滥用你的能力恰恰证明它们的卓越,尽管你很烂。 P25-2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