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为根据近五年波谱分析的新发展编写而成的高等教育学校系列教材。全书共7章,包括绪论、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综合解析以及实验。本书关注波谱分析新技术和新进展,着重利用基本理论建立分析方法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章后附有习题,方便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并加强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化学、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的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科研人员进行谱图分析时参考,还可用作从事相关专业分析测试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 1.2 分子轨道与电子跃迁 1.3 分子能级与电磁波 1.4 朗伯-比尔定律 1.5 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百年历史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紫外-可见光谱 2.1 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原理 2.1.1 紫外-可见光谱的形成与分区 2.1.2 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1.4 紫外-可见光谱图及光谱吸收带的影响因素 2.2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1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2 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3 烯烃和炔烃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4 羰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5 不饱和含氮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2.6 芳香族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2.3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波长的经验方法计算 2.3.1 共轭烯烃及其衍生物的计算方法 2.3.2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计算方法 2.3.3 苯甲酰基衍生物(RC6H4COX)的计算方法 2.4 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 2.4.1 紫外-可见光谱的解析 2.4.2 紫外-可见光谱的定性分析 2.4.3 紫外-可见光谱的定量分析 2.4.4 紫外-可见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4.5 紫外-可见光谱在无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红外光谱 3.1 红外光谱的发展 3.2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3.2.1 红外光谱的形成与分区 3.2.2 红外光谱的特点 3.2.3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3.2.4 分子的基本振动类型 3.2.5 红外光谱图及分区 3.2.6 红外光谱的影响因素 3.3 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3.3.1 饱和烃基化合物(链烷) 3.3.2 不饱和烃化合物(烯烃、炔烃) 3.3.3 芳烃化合物(萘、菲等与苯体系相似) 3.3.4 醇、酚和醚 3.3.5 羰基化合物 3.3.6 含氮化合物 3.3.7 S=O基化合物 3.3.8 其他含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3.3.9 无机化合物 3.4 红外光谱仪 3.4.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3.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3.4.3 红外光谱的制样技术 3.5 红外光谱的应用 3.5.1 红外光谱的解析 3.5.2 定性分析 3.5.3 异构体的鉴定 3.5.4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 3.5.5 红外光谱在表面活性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5.6 红外光谱在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核磁共振波谱 4.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4.1.1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4.1.2 核磁共振 4.1.3 自旋核的弛豫过程 4.2 核磁共振波谱仪 4.2.1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分类 4.2.2 核磁共振的方法 4.2.3 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 4.2.4 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4.2.5 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 4.2.6 核磁共振波谱图 4.3 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4.3.1 电子屏蔽效应 4.3.2 化学位移及其表示方法 4.3.3 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 4.4 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 4.4.1 饱和碳上氢核的化学位移 4.4.2 烯烃上氢核的化学位移 4.4.3 炔烃上氢核的化学位移 4.4.4 苯环氢核的化学位移 4.4.5 杂芳环氢核的化学位移 4.4.6 活泼氢核的化学位移 4.4.7 常见结构氢核的化学位移 4.5 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 4.5.1 自旋耦合产生的原因 4.5.2 耦合常数及影响因素 4.5.3 核的等价性和自旋干扰条件 4.5.4 自旋裂分的峰数与峰面积比 4.5.5 氢核数目与峰面积 4.5.6 特殊峰形、苯环氢 4.5.7 氢核交换 4.6 1H-NMR 4.6.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4.6.2 配位化合物的鉴定 4.6.3 磁共振成像 4.6.4 超分子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4.6.5 1H-NMR谱图的检索 4.71 3C-NMR 4.7.1 13C-NMR的特点 4.7.2 13C-NMR的化学位移 4.7.3 13C—NMR的自旋耦合 4.7.4 13C—NMR的去耦技术 4.7.5 各类13C核的化学位移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质谱 5.1 质谱的基本原理 5.1.1 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5.1.2 质谱的表示方法 5.1.3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5.1.4 质谱仪的测定 5.2 分子离子峰及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5.2.1 分子离子峰及其形成 5.2.2 分子离子峰强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2.3 分子离子峰的识别 5.2.4 分子式的确定 5.3 碎片离子峰与亚稳离子峰 5.3.1 碎片离子峰 5.3.2 裂解方式及其表示方法 5.3.3 裂解类型及其规律 5.3.4 亚稳离子峰 5.4 有机质谱解析 5.4.1 解析程序 5.4.2 质谱例图与解析示例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综合解析 6.1 综合解析的一般步骤 6.1.1 综合解析初步知识 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