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积30年虚词教学与研究之经验撰写而成的专门论述虚词研究方法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六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作者都以丰富、鲜活的实例分析来加以具体说明,所分析的虚词达300余个。这是修订本。初版自2004年出版以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与点赞,许多高校将该书作为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必读参考书,有的直接将本书作为虚词专题课的教材。 作者简介 马真,1938年生于四川南充市。1960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北京大学教授。一直从事现代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虚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立撰写和合作编写专著、教材工具书等1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她的《简明实用汉语语法》被译为法文本,《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被译为日文本,并在韩国、越南出版中文本;《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2004年出版后已成为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必读参考书。现在学术界公认她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能另辟蹊径,富有创造性。 目录 语言研究的乐趣(代序) 零 绪论 一 虚词在汉语中的作用 二 为什么将副词列入虚词 三 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四 关于虚词研究 壹 多角度考察研究汉语虚词的用法 一 句类 二 词类 三 音节 四 轻重音 五 肯定与否定 六 简单与复杂 七 位置 八 跟其他词语的配搭 九 语义指向 十 社会心理 贰 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项要义 一 要重视虚词运用的语义背景分析 实例(一):反而 实例(二):表示加强否定语气的“并”、“又” 实例(三):按说 二 警惕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那虚词身上 实例(一):“既来之,则安之”里的“既” 实例(二):“除了教课,还负责工会工作”、“除了大饼就是油条”里的“除了” 实例(三):“小王吃了一个苹果,我也吃了一个苹果”里的“也” 实例(四):辞书对介词“把”的注释 叁 比较是分析、研究虚词最基本的方法 一 同义或近义虚词比较 实例(一):更、还、再 实例(二):太、极 实例(三):都、全、净、只 实例(四):不、没(有) 实例(五):别、甭 实例(六):而且、况且、何况 实例(七):和、及、及其、以及 实例(八):等、等等 二 意义相对的虚词比较 实例(一):时间副词“就”、“才” 实例(二):吗、呢 三 说明同一方面问题的虚词的比较 实例(一):关于修饰数量词的副词 实例(二):关于表示程度的副词 实例(三):关于时间副词 四 有无某虚词的比较 实例(一):好了 实例(二):也 五 形似实异的虚词比较 实例(一):不管、尽管 实例(二):只有、只要 实例(三):以至、以致 实例(四):从而、进而 实例(五):既、即 六 比较,要步步深入,不断验证——“常常”、“往往”之比较 肆 每个虚词都需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 综合分析与研究 实例(一):表示重复的副词“又”、“再”、“还” 实例(二):时间副词“已经”和“曾经” 实例(三):表示程度浅的副词“还” 实例(四):关于“名:的名+比+名:的名+形容词性词语”这类“比”字句 实例(五):再说副词“也” 伍 汉语虚词研究需要继续深入 一 副词 二 介词 三 连词 四 助词 五 语气词 六 在分析、研究方法上有深化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虚词索引 原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