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广府名士梁九图/佛山历史文化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晓亮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梁九图,道光咸丰年间的社会名士、慈善家和诗人,也是岭南名园梁园的创建者之一。其所作《十二石山斋诗话》,所辑《汾江草庐唱和诗》,所编《纪风七绝》《岭表诗传》等,无一不体现了其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开拓,展示了其诗歌艺术上独有的岭南风采。
作者简介
刘晓亮,文学博上,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出版著作《高步瀛历代文举要研究》《八代诗汇评》等。在《文献》《杜甫研究学刊》《国学季刊》《暨南史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从文化名人到名人文化
一、作为文化名人的梁九图
二、“梁九图”所内隐的名人文化
第二节 今人所认识的梁九图
一、历史文献中的梁九图
二、梁九图的“多面向”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风雅图景:梁九图交游考述
第一节 家族风习:梁九图与梁氏族人交游考
一、仲父梁蔼如
二、族叔梁日初
三、弟兄辈的梁九章、梁九华、梁邦俊
第二节 志趣熏染:梁九图与师友辈交游考
一、梁九图的老师
二、梁九图的诗朋
第三节 岭南风雅又推梁:梁九图与十二山斋题咏
一、十二石山斋的创建与《十二石山斋图》
二、十二石山斋题咏概况
三、十二石山斋题咏所建构的风雅图景
第四节 康乐风流属此家:梁九图与汾江草庐唱和
一、汾江草庐概况
二、汾江草庐唱和概况
三、制造“事件”:日常经验的装饰与点缀
第二章 文献传承:梁九图著述及刻书考略
第一节 梁九图著述考略
一、梁九图著述概况
二、梁九图的笔记杂著
三、梁九图编选的诗歌集
四、梁九图编撰的诗话
第二节 梁九图刻书考略
一、梁九图自刻书稿
二、梁九图为他人所刻书稿
第三章 才高艺绝:梁九图的诗书画创作
第一节 梁九图的诗歌创作
一、道光时期的岭南诗坛与梁九图的诗歌创作概况
二、梁九图的诗歌内容
三、梁九图的诗歌艺术
四、梁九图诗歌的价值及影响
第二节 梁九图的书画创作
一、梁九图的书法艺术
二、梁九图的绘画艺术
第四章 以书怡情:《紫藤馆杂录》与梁九图的阅读生活
第一节 抄撮丛杂:《紫藤馆杂录》的文本性质探析
一、“杂录”
二、集部与子部
三、《紫藤馆杂录》的内容
第二节 读书万卷:《紫藤馆杂录》引书考论
一、《紫藤馆杂录》中明确标识出处的书籍
二、《紫藤馆杂录》中未明确标识出处的书籍
三、《紫藤馆杂录》所内隐的书籍生产与梁九图的阅读特点
第三节 小说大道:《紫藤馆杂录》的价值
一、着意好奇
二、表彰忠义
三、贬斥腐朽
四、表达经世看法
五、订正旧说
第五章 流品得失:《十二石山斋诗话》与梁九图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清代岭南诗话的创作概况
第二节 《十二石山斋诗话》的内容体系
一、诗话的内容体系
二、《十二石山斋诗话》的“文体”特点
三、《十二石山斋诗话》的内容
第三节 梁九图的诗学思想
一、“论诗以汉魏、盛唐为宗”
二、“神韵说”之遗响
三、“性灵说”的继承者
四、折中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 《十二石山斋诗话》的价值
一、诗学价值
二、历史文献价值
第六章 吾粤风骚:《岭表诗传》与地域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一节 岭南诗歌总集编纂概况
第二节 《岭表诗传》的体例与选诗特点
一、《岭表诗传》的体例特点
二、《岭表诗传》的选诗特点
第三节 《岭表诗传》的文学意义
一、《岭表诗传》与岭南诗史的构建
二、《岭表诗传》所蕴含的诗学思想
第四节 《岭表诗传》的文献价值
一、保存与流传
二、桉勘与补遗
第七章 补鞲轩:《纪风七绝》的文化价值探析
第一节 《纪风七绝》的体例及选诗情况
一、《纪风七绝》的体例
二、《纪风七绝》选诗情况
第二节 《纪风七绝》的文化价值
一、节日习俗:传统民风的生动记录
二、地域特产:清代社会的物质享受
三、异族风情:少数民族的文化建构
第三节 《纪风七绝》的文献价值
一、为辑录全国竹枝词奠定了基础
二、为我们保留了清代嘉庆以前的社会风貌
三、为当前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序言
佛山——站在文明续谱的
桥头堡上
罗一星
假如把两千年来的岭南
历史文化比喻为一串人文项
链,那么在这串人文项链上
就有几颗耀眼的明珠,秦汉
时期的南越国文明、隋唐时
期的广州贡舶贸易、宋元时
期的珠玑巷南迁、明清时期
的佛山崛起和珠江三角洲的
开发、清代的广州中西贸易
、近代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
,都是既有地方特色也有全
国意义的“和璧隋珠”。
“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的谚语,浓缩了“佛山”之名
的渊源。据说东晋时有西域
僧到塔坡冈结茅讲经,不久
西还。唐贞观二年(628),
乡人见塔坡冈夜放金光,掘
地得铜佛像三尊和圆顶石碑
一块,碑有联云:“胜地骤
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
莲花极顶,五百载后说法起
何人。”乡人十分诧异,遂
建塔崇奉,并因此名其乡日
“佛山”。唐宋时期,中国的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尤其是
北宋末年以来,建炎南渡、
元兵入主,大批的士民渡岭
南来。佛山也在此时形成聚
落,史称“乡之成聚相传肇
于汴宋”。明清时期佛山迅
速崛起,成为举世闻名的“
四大名镇”和“天下四聚”之
一,以出产精美的“广锅”而
誉满天下。时人“春风走马
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
的诗句,就是对佛山冶铁业
盛况的生动写照。佛山在制
造业上的成就和中心市场功
能,决定了她在中国城市发
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
佛山所具有的价值还不仅在
于此。佛山是明清时期因经
济因素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
,不同于传统的郡县城市。
在其兴起发展的过程中,传
统社会结构与新兴经济因素
之间相互调适,兼容发展,
透射着理性之光。因此,研
究佛山都市化的过程与社会
结构的互动变迁,有助于我
们理解和把握传统中国城市
发展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
摒弃概念化的中国城市发展
形态的认知模式。此外,佛
山还集中了岭南传统社会的
各种文化现象,它们五色杂
陈,大放异彩,其典型性远
胜于广州,这又使研究佛山
的文化现象具有非同一般的
意义。
纵观佛山的历史地位和
文化价值,每一点都离不开
岭南独特地缘人文的滋养,
每一页都关联着中华悠久文
化的传承。如此既有结构性
因素又有精致性内容的文明
篇章,值得每一位热爱佛山
历史文化的人士投身书写、
共同编织。笔者在此仅发其
端要,以就教于方家。
佛山是“广佛周期”的双
主角之一
历史是时间和空间发展
次序的结合体。自17世纪初
至19世纪末,岭南区域出现
了一个经济发展的高峰期—
—广佛周期。在广佛周期存
在的时间内,以广州、佛山
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得到空间
的迅速布局和层级的系统发
展,其城市化的程度居全国
领先地位。广州、佛山两大
中心城市外贸和内贸互补功
能的发挥,使因地理和人文
环境差异而形成的岭南独特
的三种市镇空间结构整合为
一体。此时佛山扮演着双重
城市角色,既是岭南二元中
心市场体系的中心城市,承
担广货与北货宏大交流的商
贸枢纽;又是国内最大的综
合型民生日用品生产基地,
满足国内及海外的产品多样
性需求。从佛山运出的精美
广货及其丰厚利润,吸引了
十八省商人和四远来谋生的
手工业者。“走广”成为全国
商人的时髦行动和共同追求
。当时“汾江船满客匆匆,
若个西来若个东”的大规模
商品流转的盛况,常年不辍

在广佛周期,佛山商业
繁荣远胜于广州的情景见诸
中外史籍。法国传教士道塔
·塔鲁塔鲁和道·冯塔耐,分
别于1701年和1703年到过
佛山,他们描述佛山是一个
约有100万人口的巨大聚落
,并称佛山既没有城墙也没
有特别长官,在汾江河上的
大船有5000艘以上。康熙
时人吴震方《岭南杂记》记
载:“佛山镇……天下商贾
皆聚焉。烟火万家,百货骈
集,会城百不及一也。”《
南越游记》的作者陈徽言也
说:“俗称天下四大镇,粤
之佛山与焉。镇属南海,商
贾辐辏,百货汇集,夹岸楼
阁参差,绵亘数十里。南中
富饶繁会之区,无逾此者。
”徐珂的《清稗类钞》也说
:佛山的“汾水旧槟榔街,
为最繁盛之区。商贾丛集,
阛阅殷厚,冲天招牌,较京
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
盈,省垣不及也”。清代到
佛山的徽州商人也记载:“
佛山,居天下四镇之一,生
意比省城大。”这里说的“会
城”“省垣”“省城”均指广州
。在此举例说明清代佛山商
业规模比广州大的历史事实
,并不是刻意夸大佛山的历
史地位,而是指出,佛山的
历史地位显然被长期低估,
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正确
评价。
只要对广州、佛山两个
市场的商品结构、商人组织
和市场网络进行比较研究,
就可知广州市场上各省运来
的货物绝大多数是清朝允许
出口的商品;各省运回的商
品更是清一色的洋货,这说
明广州商品与对外贸易相联
系。佛山市场上,洋货寥寥
,广货(或称“南货”)充斥,
生产用品和民生日用品占主
导地位,这表明佛山市场的
商品与国内、省内贸易相联
系。各省商人运来的“北货”
(或称外江货)在佛山市场与
广货大规模交流。佛山林立
的外省商人会馆和形成的外
省商人聚居区,都表明佛山
与广州是两个
导语
在本书中,刘晓亮通过扎实的文献阅读和深厚的文学理论素养,从他的身世经历、社会交游、文章著述三个方面,尽最大可能还原了梁九图的诗文人生。尤其是对其主要著作的梳理,将梁九图在岭南文学史的上诸多贡献,进行了首肯。如《十二石山斋诗话》体现的诗学思想、《岭表诗传》对岭南诗史的建构、《纪风七绝》对竹枝词文献的保存,都是前人所未能研究和认可的,用“添补学术空白”来评定并不为过。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吴弥光等十余位时人对梁园的评价,均认为梁九图是程可则、梁佩兰等清初诸老的继承人,虽然其中不乏社交中的溢美之词,但确实肯定了梁九图的诗文贡献。
后记
2021年岁末,利用在外
家大埔休假的机会,我对书
稿又进行了全面增订,增补
字数超过两万字。2022年2
月10日回到广州,迎接小儿
幼儿园开学。利用他上学后
的清闲时间,又增补了近两
万字。但事有不测,2月21
日凌晨,小偷爬上三楼,从
窗户潜入我家,盗走了我的
电脑。报警、录口供、勘查
现场,忙活了半天。那几天
天特别冷,又加上电脑被盗
,更主要是增补后的书稿没
有备份,所以心情十分沮丧
。好在警察很快破案,追回
了电脑,但已经被小偷格式
化,所有材料烟消云散。后
来从网上查到一款数据恢复
软件,果真用它把我的书稿
给找了回来。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吴
梯。当年他写的《读杜姑妄
》,刊刻了一半,赶上红巾
军起义肆虐顺德,又遇上盗
贼闹事,仓皇转徙,除了未
刻完的半部书稿,什么也没
带,这部书也就因此被保留
而流传了下来。还有梁九图
,也赶上了红巾军起义。他
家是当地豪族,所以梁园被
洗劫一空,包括之前自刻的
多部书稿的底版。而今我竞
也遭遇了盗贼之苦,所幸现
代科技发达,书稿终得完璧
,也不枉我对梁九图“研究”
了四年之久。
虽然这部书稿前后经历
了四年,但学识浅陋如我,
也仅仅是做了些基本的阐述
工作,希望顺德先贤和各位
专家不吝赐教。
2022年3月3日,刘晓亮
补记于微注室
精彩页
名士雅集,渊源有自。历史上有名的西汉梁孝王的西园雅集、曹魏邺下之游、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西晋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雅集、中唐白居易等人的香山九老会、北宋驸马都尉王诜领衔的西园雅集等等,不仅吸引着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向往,促使他们以诗文书画各种文艺样式来书写、描画这些风雅图景,也刺激着后世士人竞相模仿。“夫风雅以梁园为称首,尚矣……文学之士,曳长裾,飞广袖,相与游曜华之宫,集忘忧之馆,酒酣作乐,授简抽豪,……何其盛欤!后世骚人才子,若子美、太白客游于梁,往往登台怀古,慷慨歌呼。”①汉时的梁园,惹得唐时的李白、杜甫“慷慨歌呼”。梁九图作为当时的岭南名士,与之交往者,也多是文人墨客,彼此如前世之雅集一样,共同构筑起一幅风雅图景,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也仍令人回望无限。第一节家族风习:梁九图与梁氏族人交游考
自梁国雄迁居佛山松桂里后,佛山梁氏经梁玉成、梁蔼如辈之经营,至梁九图、梁九章辈之发展,至此,可谓达佛山梁氏声望之顶点。梁九图与梁氏族人如叔父辈的梁蔼如,同辈梁九章、梁邦俊等均过从甚密。
一、仲父梁蔼如
梁蔼如(1769—1840),字远文,号青压。汪宗衍《岭南画人疑年录》有梁蔼如,生年系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卒年阙如。《顺德书画人物录》《梁园》二书均定梁蔼如卒年为1840年,未言何据。笔者据梁九图《紫藤馆杂录》“善征”条载“后仲父年七十二亲见三孙始逝”,又《(民国)佛山忠义乡志·梁蔼如传》载:“卒之岁,语人曰:‘孔圣七十二,予小子安能逾其期耶?’病数日而卒,殓时面如生。”可知梁蔼如享年七十二岁,卒年当为1840年。
《(咸丰)顺德县志》有梁霭如传,但附于梁翰传后,较简单:
翰族弟霭如字远文,号青压。生而澹静,亦与兄弟侨居佛山。性好读书,由嘉庆戊辰举人,会试不第,留京,就内阁中书。甲戌成进士,即补其缺。旋告假归,见南海庶常谢兰生、县令黎阶平,相与讲明心见性之学,运气调息无间。尝自言:“酒、色、财、气,四者不能累之。”识者成称其自道所得,非欺人语。著有《无怠懈斋集》。
这条传仅可略见梁霭如之心性。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二编》卷五十七收梁蔼如诗,有小传,较《(咸丰)顺德县志》所载稍详:
广东顺德人,嘉庆十九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有《无懈怠斋诗集》③。君补内阁中书,充文渊阁检阅、方略馆分校。例得议叙,僚友梁慎猷自言困苦,欲得议叙迁官,君慨然让之。君居官数年,居家数十年,事亲以孝,处己以约,待人以厚。尝公车北上,已度岭,闻母病,即遄返。生平不侈饮食,不饰服御,不治园圃。居斗室中,好静坐,时趺坐榻上,如老僧入定。寡嗜欲,妻不能育,劝纳妾,举一子,即不入内室。子质弱,或以为言,君曰:“吾兄有六子,吾子倘不成立,择兄子入继可也。”其天性恬淡如此。至于利入济物之事,则其心惟恐不周,其力惟恐不至也。尝谓:“范文正公义田最可法,惜无力行之。”于是族党乡间贫乏者给以粮米,不能婚姻者助以赀财,有来借贷者酌多寡应之。壬辰岁大祲,君倡赈,由族而乡,远近皆效之。他如溶溪流以通舟楫,修道路以便往来,若此者皆不可枚举。何处已则俭约,而待人则丰且厚耶?此其立心行事,当于古人求之;若今人,则未易数数觏也。
君好吟咏,善书画,有《无怠懈斋诗集》。诗学陶、韦,篆学《峄山碑》,隶学《夏承碑》,草书学右军,真书学鲁公,行书学坡公,画学一峰老人。得其书画者,寸缣尺素皆珍之。①
由上面这段小传可见出,不管是做人行事,还是学书论画,梁蔼如对梁九图的影响都非常深。《国朝诗人徵略二编》收梁蔼如诗2首(有题无诗),其中一题为《草书歌示侄②九图》,知梁蔼如平日常教九图习书法。
P18-2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