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治天下(周代国家治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马平安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公元前十一世纪,在政治家周公旦的带领下,周政权大胆创新,逐步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完全放弃商王朝的崇神政治,以民为本,以德治国,建立了一个不同于前代的新的政治文明,形成了家国同构、多元一统、天下一体的国家政治与天下观念,传统政体也从邦国制转型到了封建制,这是自黄帝时代以来的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标志着中国人对大一统政治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简介
马平安,1964年生,河南卢氏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史。写作出版《春秋何以无道》《战国何以称雄》《晚清变局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北洋集团与晚清政局》《中国政治史大纲》《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中国近代政治得失》等著作20余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宗周文明的历史摇篮
一、英雄时代的兼并战争
二、禅让传说与文明推进
三、大禹治水与夏朝建立
四、殷商时期政体之演变
第二章 积极进取的西土小邦
一、周族的起源
二、用显西土及与大邑商的关系
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四、燮伐大商
第三章 殷周之变的主要特点
一、商亡前后的政治格局
二、西周初年的严峻形势
三、周公东征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周公对统治合法性的探讨
一、周公对殷人天命观的否定
二、周公对殷人天命观的改造
第五章 周初统治者的忧患与史鉴意识
一、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
二、周初统治者的史鉴意识
三、对“旧邦新命”的反思与继承
第六章 西周王权与中央决策系统
一、西周的王权
二、西周王朝重大决策的制定和贯彻
三、西周王朝的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作
第七章 中华地域大一统的形成
一、血缘向地域转变之枢机
二、家国同构中的封邦建国
三、周封邦建国之重要意义
第八章 中华政治大一统的奠基
一、宗法制度
二、家国同构
三、中央与地方
第九章 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开创
一、德治精神的推崇
二、礼乐制度的实施
三、天命与政治运作
第十章 周人的伦理价值观念
一、周人的基本伦理价值观
二、血缘准则与政治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宗法伦理价值体系的特点与作用
第十一章 世袭等级社会之短长
一、爵禄与等级
二、卿大夫与政治
三、士人与政治
四、庶人与政治
第十二章 轴心时代的诸子救世方案
一、轴心时代的提出
二、封建政治的失序
三、孔子的治国思想
四、老子的为政理念
五、墨子的济世方案
六、商鞅的救世主张
结语 周文化的内核及对后世的影响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轴心时期的华夏文明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
论》中说:“中国政治与
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
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
,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
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
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
而新文化兴。”这话说得
很有眼光。确实,殷周之
际的变革是中国新旧制度
的更兴与思想文化的变革
。夏商的思想文化以神为
本位,而周代的思想文化
以人为本位,商周思想文
化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由神
治走向德治、从神事走向
民事的过程,它体现了中
国理性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在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史
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轴心时
代的历史划分
周文化是中华文明发
展史上一座令世人仰望的
丰碑。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
贝尔斯认为,公元前10世
纪至公元1世纪的千余年
间,特别是公元前6世纪
至公元前2世纪的400年
间,是东地中海沿岸、南
亚次大陆、东亚大陆文明
次第出现的关键时期,他
将世界文化史上的这一特
殊历史阶段称作为“轴心
时代”。
“轴”,顾名思义就是
指物体的旋转中心,引申
为极重要的所在。“轴心”
即中心或枢纽。
“轴心时代”这个名词
,最早是由近代德国哲学
家提出来的。
首先提出“历史的轴心
”这一概念的是黑格尔。
他在《历史哲学》中说:
“所有历史都走向基督,
而且来自基督。上帝之子
的出现是历史的轴心。”“
所以上帝只有被认为是‘
三位一体’以后,才被认
为是‘精神’。这个新原则
是一个枢纽,‘世界历史’
便在这枢纽上旋转。‘历
史’向这里来,又从这里
出发。”
显然.黑格尔的“历史
枢纽”与“历史轴心”具有
相同的意思。
黑格尔这种将基督教
及《圣经》的产生作为“
历史的轴心”的说法,立
足于西方基督教世界,是
欧洲中心论的产物,并不
能概括全部人类的历史。
此后,德国存在主义
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1883—1969)对人类
轴心问题进一步做了比较
系统的探讨与分析。他将
人类文化划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是“普罗米修斯
的时代”,即语言应用、
工具发现、引火及用火的
时代;第二阶段是公元前
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
间,文明出现在埃及、美
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
,稍后出现在中国黄河流
域;第三阶段是以公元前
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
800年到公元前200年,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又是
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
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
奠定;第四阶段是从公元
前200年至今,其中17世
纪以降世界进入科学和技
术时代。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
代论是他的历史理论的核
心部分。他认为在第三阶
段,人类许多大智慧者首
次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三
个地区出现,这反映了人
类意识的觉醒。这时人对
历史有了自觉的认识,开
始以自己的内心世界抗拒
外部世界,借此超越自己
和世界。这一时期才是人
类历史的真正起点,在此
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最深刻
的历史分界线,这个历史
分界线即是“轴心时代”。
他认为在历史轴心时代之
前,由于精神运动没有进
入人们意识,因此人们对
历史得不到领悟,这时历
史出现停滞状态。而当历
史变革运动进行到一定阶
段时,旧秩序崩溃了,人
们的压力增强了,人们的
历史意识增强了,人类的
存在作为历史而成为反思
的对象。这种历史的反思
使人们意识到,今世是以
无限的过去的历史作为先
导的。这时历史意识会获
得解放,历史就发生了突
破,这样就进入了轴心时
代。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
代说的核心特征主要集中
在三个方面:人类自我意
识的觉醒;人对历史有了
自觉的认识;史鉴意识的
增强。一句话,“轴心时
代”说解决了人类由愚昧
走向文明时代的界标问题

参考雅斯贝尔斯的历
史分期理论,笔者认为,
周王朝统治时期正好就是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周武
王灭商,周王朝建立,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犬
戎所灭之前,为中国历史
上的西周阶段;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春秋时代开始;从公元
前475年开始,直到公元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这
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按照史学界的共识,春
秋战国时期统归为中国历
史上的东周时代。周代八
百余年,恰好是处在公元
前1000年到公元前200年
之间,正是雅斯贝尔斯所
说的“人类精神”基础的奠
定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
奠基时期。
二、中华政治文明的
初步奠基
纵观周代历史,有两
座文化高峰,这就是殷周
之变时期的宗周文明与春
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中国文化第一次大的
历史性突破是在殷周之变
这一关键时期,其文明成
就主要表现在周人在总结
与扬弃黄帝统一战争、颛
顼的“绝地天通”、尧舜的
“德治”、大禹的“勤政”、
夏殷兴亡的经验教训的基
础上,对国家制度、政治
文化的全方位新型建设上
面。
第一,在“天命”观念
上,周人实现了从崇拜依
赖上帝与祖先的神本观念
到敬德重民的民本观念的
转变。
……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
大乱,封建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