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作者 | (美)克拉克·劳勒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古至今,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了解抑郁症的历史对于了解它的现状和定义非常重要。《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横跨社会学、文学、艺术及医学领域,深入介绍从古典时期到现代人们对抑郁症认知的变化历程,以及抑郁症治疗方法的发展。书中引用大量资料,回顾了两千多年来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治疗的进步。 作者简介 克拉克·劳勒,任教于诺森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系,热衷于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出版有历史类著作《抑郁症之前》《肺病与文学:浪漫的疾病》。 目录 序言 文坛泰斗的病史 第一章 “不幸的人” 忧郁症的起因 忧郁症与天才的联系 中世纪的老古董:淡漠忧郁症 第二章 天才与绝望 文艺复兴时期的忧郁症 盖伦学说与忧愁 天才抑郁症 忧郁的爱人 宗教与忧郁症:“恶魔的浴池” 独处与公民责任 忧郁症的光辉 悲剧还是创造力 时髦人的标配 女性天才与苦难 哈姆雷特:忧郁症患者的模板 不断成熟的理念 第三章 从坏脾气到敏感性 新科学与新理解 时髦忧郁症 忧郁症的社会性 浪漫主义时期:忧郁症的高光时刻 第四章 维多利亚人、忧郁症与神经衰弱 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与抑郁 医生的思考 神经衰弱中的忧郁症状 第五章 现代主义、忧郁症与抑郁症 从古典到现代 弗洛伊德的选择 抑郁症与对爱的渴求 美国模式下的抑郁症观念 第六章 新型抑郁症 一切尽在症状中 抑郁症的新理念 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身体治疗与神奇百忧解的兴起 第七章 “药没有用”:抑郁症和忧郁症的未来 认知行为治疗:最重要的非身体治疗方法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 弗洛伊德思想的未来 社会因素的影响 进化论和抑郁症 抑郁症是否普遍存在 最后的思考:回归忧郁症 致谢 词汇表 延伸阅读 序言 文坛泰斗的病史 大约在这段时间,他身 受忧郁症这种毛病严重复发 之苦。这病症以前一直潜伏 在他身上。尽管他十分喜欢 交际聚会,但是因为病势很 重,他完全嫌恶交往,这就 是那种病最致命的症状。亚 当斯博士告诉我,他作为一 个老朋友,获准去看约翰逊 ,看到约翰逊处于悲惨的境 况中,长吁短叹,痛苦呻吟 ,自言自语,并且烦躁不安 地由这一室走到那一室。然 后约翰逊用尽力气,以强的 语气说出他感到的痛苦:“ 我会答应截除一肢,只要能 恢复我的精神。” ——鲍斯威尔,《约翰逊 博士传》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博士被誉为英国“ 文坛大可汗”,是大名鼎鼎 的启蒙运动泰斗。他编纂了 大型英语词典,还非常拥护 “理性”。你或许会感到奇怪 ,这样一位伟人,为何会出 现在介绍抑郁症的书里,成 为研究案例呢?相信读过上 述段落,你就有了答案。这 段文字选自《约翰逊博士传 》(Life of Samuel Johnson),作者是约翰逊 的朋友,著名的詹姆斯·鲍 斯威尔(James Bowswell) ,同样也是抑郁症(当时称 为“忧郁症”)患者。关于这 种疾病,有一点比较奇怪, 就是它在历史上一直都被看 作时髦病。事实的确是这样 ,你在后面就会反复读到。 不过,即便它再时髦,一代 文豪约翰逊还是难逃魔爪。 病魔几乎把他击垮,使他陷 入了深深的绝望,境况悲惨 。与肉体上的苦痛相比,约 翰逊经受的精神错乱要严重 得多。 那么,约翰逊是怎么变 成了这个样子?同时代的人 又如何看待他和他的疾病呢 ?在个体患者层面,由于每 个人心理立场不同,社会地 位不同,抑郁症的表现也都 是不一样的。而在某个社会 群体内部,抑郁症又呈现出 了相同的特征,因为不同的 文化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解读疾病:人们会给每种疾 病都编个“故事”,甚至还会 写本“传记”。故事情节可能 会徐徐展开,也可能陡然生 变。而在抑郁症的故事里, 我们似乎看到,它表现出来 的症状还是相对一致的,但 不同时期的文化不断重塑了 它的概念,而且“抑郁圈”的 人们也都有各自的体验。让 我们通过约翰逊的故事,来 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约翰逊的病史 “这就是我的病史。和其 他病史一样,都是悲惨的故 事。”临终前,约翰逊说起 了自己的痛风、哮喘,还有 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无 论是对于约翰逊还是其他抑 郁症患者,要把身体症状和 心理疾病区分开来,都是非 常困难的。现代医学历来信 奉的是身心分离,但大量近 期研究的结果都在回归以往 公认的真理,即身心密不可 分(见图1)。约翰逊的这 些毛病,早在青年时期就出 现了,而那个时代还流行抑 郁症会遗传的理论。要是认 同这一点的话,他可能还没 到青年时期就已经发病了。 瘰疬病是他小时候的毛病, 那时候,人们认为这是“国 王的恶魔”,需要女王通过 触摸患者,用她的神力来治 疗。约翰逊也尝试过这种偏 方。瘰疬对约翰逊的健康状 况产生了深远影响,毫无疑 问,它也是抑郁症的一个诱 因。在《约翰逊博士传》的 结尾,鲍斯威尔非常生动地 描述了约翰逊的形象,令人 难忘: 他身材高大匀称,面容 好似古代雕像,但他的外表 看起来还是有些怪异,有些 粗野。这是因为他总是不由 自主地抽搐,衣着邋里邋遢 ,而且女王的“御触”也没能 治好瘰疬,给他留下了许多 疤痕。他看东西只能用一只 眼睛。但由于他的头脑十分 强大,甚至弥补了这种缺陷 ,所以只要目力所及,他的 观察力就极为敏锐。他这个 人禀性古怪,有一种病态的 感觉。他从来都不知道自由 地活动身体、跑跑跳跳到底 有多么自在,多么快乐。他 走起路来就像戴着脚镣似的 ,艰难地挣扎着;骑马的时 候又根本不能控制方向,任 凭马带着他撒欢,就像坐在 热气球里一样左摇右晃,上 下颠簸。 在这个时期,提到“禀性 ”这个词,可能既指代身体 特质,又指代心理特质,“ 病态”也一样。在上面这段 文字里,鲍斯威尔就是用“ 病态”这个词来描述约翰逊 的身心状态。在他的笔下, 这位伟人看起来是个滑稽的 怪人,文风可能也有点夸张 。可如果仅仅看到约翰逊疾 病缠身,我们就会忽视他的 内心有多么煎熬。接下来, 鲍斯威尔写到了约翰逊的抑 郁症,并暗示了病因:“他 为肉体上的病痛所苦,这病 常常弄得他不安定和烦躁不 已。由于生来的忧郁,这种 忧郁的云雾让他活跃的想象 力蒙上了一层阴翳,并为他 一生的思想发展趋势投下了 阴郁的色调。” …… 不幸的是,约翰逊一辈 子都得和宗教愧疚感作斗争 ,而且他还处于劣势。在约 翰逊晚年的时候,约翰·霍 金斯爵士尝试安慰他,并写 道:“这些(让他不要那么 害怕死亡的)建议对他一点 用都没有:他一个劲儿地叹 气,觉得自己一辈子都特别 懒,还给我讲了一些逾矩的 事,外人都不知道。我都不 想听了,可他好像还想跟我 说他有多惧怕死亡。”那时 ,约翰逊疾病缠身,这自然 对他的心理状态没什么好处 。按他自己的话说,“极度 的虚弱”折磨着他,“他好像 导语 一本横跨社会学、文学、艺术与医学的专著,天才的特权,堕落的烙印,精神的病变。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经历的悲伤和绝望。 几十幅精美插图版画,图文并茂,讲述艺术作品里的抑郁症患者,蚀刻画里的忧郁学者们。 一部生动详尽的抑郁症的历史,从古典时期到现代,详述人类如何认识和治疗抑郁症。 天才与绝望,从坏脾气到敏感性,神经衰弱、现代主义、忧郁症与抑郁症的未来。 书评(媒体评论) 从亚里士多德到盖伦的 忧郁症理论,到亚伦·贝克 和马丁·塞利格曼对抑郁症 的认知行为疗法,克拉克的 历史旅程不仅是一个关于认 识如何进步的故事,更是一 个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特定 状况在文化、语言和技术方 面如何改变的故事。作为从 古到今人们一直经历着的不 同程度的悲伤和绝望的思想 史,这是很有价值的。 ——《卫报》 在这本研究深入的书中 ,诺森比亚大学的克拉克· 劳勒漫游了抑郁症的历史和 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疾病的 态度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改变。他细致梳理了从古典 时期以来对抑郁症的理解和 认识,并讨论了制药业在对 抑郁症分类以及治疗中的作 用。 ——《经济学人》 精彩页 女神们站在埃宋之子身旁并轻轻地用手把他头上的长袍揭开。为了表示对女神们的敬畏,伊阿宋让双眼低垂并看向另一边。女神们坦率地用温和的话对这个不知所措的人说:“不幸的人啊,困境怎么让你们受到了这么严重的打击?” 阿波罗尼俄斯,《阿尔戈英雄纪》 上述这段话选自《阿尔戈英雄纪》(Argonautica)。这是一部新史诗著作,作者是罗德岛的阿波罗尼俄斯(Apollonius),它讲述了阿尔戈号的旅程,其中提到的伊阿宋正是一位阿尔戈英雄。伊阿宋的船在利比亚海岸搁浅了,女神们都过来帮忙,可他却不知所措。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抑郁症。不过显然,伊阿宋不是无缘无故就抑郁了——毕竟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船难。可再怎么说,伊阿宋也是荷马史诗级的英雄,这样的反应好像是有点过激了。那么,这样一个阿波罗尼俄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的经历能等同于现代的抑郁症吗?有的人认为可以,有的人却觉得,这两种文化之间差距太大了,根本无法缩小:抑郁症到底是生来就写入了我们的基因,还是完全受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呢?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我们还会在这本书里反复地读到。 柏勒洛丰是第一位忧郁的希腊英雄。在荷马(Homer)史诗《伊利亚特》(Illiad)中,这位英雄因为触犯了众神,“就独自在阿勒伊昂原野上漂泊,吞食自己的心灵,躲避人间的道路”。之前在序言里我们就已经读到,特蒂死了以后,约翰逊博士有意化用了这几句诗来描述自己的心态。有人认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抑郁症就已经存在了,俄瑞斯忒斯就是证据。这是悲剧三部曲《俄瑞斯忒亚》(Oresteia)中的一个角色,出自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的笔下。俄瑞斯忒斯的父亲是阿伽门农,被他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谋杀。他为报杀父之仇而杀死了亲生母亲。卢浮宫有一件藏品就描绘了俄瑞斯忒斯的形象。这是一个阿普利亚红彩人物陶瓶,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画面中,俄瑞斯忒斯正在接受一种宗教净化仪式,洗刷他犯下的罪行(图3)。他眼睛盯着地上,姿态萎靡,瘫坐在那里,一点力气也没有,看起来非常抑郁。这种抑郁掩盖了他内心的混乱,而现代人在解读抑郁症时,也确实常常认为患者是在隐藏心理冲突(这倒不是说,那时候的古人就已经知道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但弗洛伊德最著名的“情结”概念的确来源于希腊戏剧,是从俄狄浦斯这个人物形象中提炼出来的)。为了正确地理解古代的抑郁症,让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下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对抑郁症产生极大影响的时代环境。 忧郁症的起因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无论是在医学文献里,还是大众读物中,抑郁症都不叫抑郁症,而是叫“忧郁症”。这是一种长期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忧郁体液(当时被认为是组成人体的四种体液之一)——黑胆汁(melaina chole)分泌过多,觉得悲伤、恐惧,但不知道为什么。希腊有一个希波克拉底学派,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这个学派的学者认为:“忧郁症就是患者长期感到恐惧或抑郁的疾病。”在古典文学里,“忧郁症”可能还掺杂了具有攻击性的疯狂行为。这样一来,这个定义就更复杂了。这个时期的作品里,《论心灵之安宁》(de tranquillitate animi)中描述的症状,可能是最接近现代抑郁症的。而作者塞内卡(Seneca)也指出,这种病没有名字。其实,抑郁症在当时是存在的,只不过并不是文人说的那种感情强烈的“忧郁症”。而且如果按照古典定义来看的话,忧郁症除了恐惧、悲伤这两个核心特征之外,可能还有很多别的症状。这个时期围绕忧郁症产生了种种传说,还有一套医学理念。无论当时的人们是怎么理解的,整个西方文化直到今天,都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巨大影响。 在医学著作者中,不是人人都信奉体液说,但总的来说,而且从之后的影响来看,它的框架还算是比较符合逻辑的(虽然我们现代人知道,这种学说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生理基础)。古希腊罗马时期提出了一整套宇宙论,解释了人体、自然与时间的关系。而体液说就和宇宙论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甚至还和天体运动有了直接的关系。体液说里包括四种体液,对应四种毕达哥拉斯元素。它们分别是血液(性湿热,对应火)、黄胆汁(性干热,对应气)、黑胆汁(又称忧郁体液,性干冷,对应土)和黏液(性湿冷,对应水),并分别主管春夏秋冬四季。 忧郁症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就是一种病,但古人认为这是体液失衡导致的:失衡越严重,忧郁症症状就越厉害。虽然这种病是因为身体出现了问题,还可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身体上、心理上的症状(包括黑胆汁过热以后产生气体,使患者出现了幻觉),但古人认为,强烈的情感刺激也会使体液失衡,然后引发忧郁症。在普通人中,古人说“忧郁症”,就跟我们说“抑郁症”一样,可能是个模模糊糊的概念,有时候会泛指各种不正常的、或者“疯子一样”的行为。古希腊医学非常重视对精神错乱的区分,一共分了三类:脑炎(极度激动)、躁狂症(胡言乱语)、忧郁症。忧郁症是慢性的,不像脑炎发病比较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