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当地的考试情况、变化趋势,将考试重点、高频考点,将考点分为7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四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五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六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七部分 教学技能
目录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概述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概述
第二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开发
第三节 课程资源
第七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模式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八节 教学评价
第八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
第四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节 德育模式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第二节 班级管理
第三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 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
第二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认知
第一节 注意
第二节 感觉
第三节 知觉
第四节 记忆
第五节 表象与想象
第六节 思维
第三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
第二节 意志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二节 能力
第三节 人格
第五章 社会心理
第一节 社会认知
第二节 群体心理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
第四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动机
第二节 学习策略
第三节 学习迁移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第五节 技能的形成
第六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堂管理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挫折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 学校心理辅导
第七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威信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附录1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发布)(节选)
附录2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
第五部分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一章 现行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要点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正)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年修正)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
第六节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发布)
第七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10年修正)
第八节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年发布)
第九节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0年发布)
第十节 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发布)
第二章 教育热点与政策
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最新教育政策摘要
第六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理念及目标
第三节 新课程的结构
第二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
第一节 教学观、教师观的转变
第二节 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转变
第七部分教学技能
第一章 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 教学设计
序言
前言
湖南省教师招聘基本情况
当前,湖南省教师招聘未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统一考
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组织考试、单独命题。其中
,笔试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一张试卷,满分100分,作答时间120
分钟,主要考查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二
者分值比例为3∶7或2∶8。
第二种形式,两张试卷,每张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作答时间共120~150分钟,卷一考查教育理论基础知
识,卷二考查学科专业知识。
由上可见,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湖南各地教师招聘
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考生应关注欲报考地区的招录公
告,认准笔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查概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单独成卷时,试卷题型主要有单
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少数情况会出现填空题、简答
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例如:2021年4月17日湖南
省湘潭市雨湖区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包括单选题25道每
道3.08分、论述题1道23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合为一张卷时,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量较少。例如:2021年5月
9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
基础知识共20分,包括单选题10道每道0.98分、多选题
5道每道1.56分、判断题5道每道0.48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
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时事政治、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评价等内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法规为考查重点。整体来说,超过50%考题考查记
忆类知识点以及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对教育理论相关
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政策的考查也较多。
本书编写特点
1.契合考试真题
本书编者首先细致作答解析湖南省各地教师招聘考
试真题,然后对真题考点进行细致统计分析,最后将考
试的常考知识点按照教育理论基本逻辑进行编排。
本书编者总结了重要考点的常考题型、命题角度,
整理了易错易混知识以及部分考点的识记技巧,帮助考
生提高备考效率。以上内容在本书“小结”板块。
2.内容出处权威
在教育理论领域,很多问题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
不同的教材对同一问题的阐述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可
能使考生在复习时产生疑惑:“不同的说法,究竟哪个
是对的?”为了避免考生的这种疑惑,保证知识的正确
性,编者参阅数十种不同版本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
教科书,仔细对比分析,并结合考题洞悉命题规律,最
终确定了每一考点的内容,尽力保证图书内容的出处权
威。
3.配套在线课程、配套真题模拟卷
本书配有图书专属精讲课程。扫描封二课程领取码
,即可获取。
建议读者将本书与《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
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教育理论基础知
识》配套使用。通过本书学习考点,通过后者巩固和强
化。
本书所用考题均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期
待广大考生为我们提出更多宝贵建议,以使图书更好地
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湖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2022年8月
精彩页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知识结构|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考点1?教育万能论
1.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爱尔维修
2.主要观点:
教育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否认遗传因素对人的成长应有的作用。“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
考点2?人力资本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的舒尔茨
2.主要观点:
(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是一种投资活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测算法,强调教育及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这一理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教育是使个体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典型例题?(2018·郴州·单选)(??)的主要观点包括“教育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A.人力资本理论 B.教育万能论
C.教育独立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答案】A。
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考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1.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而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校舍建设、仪器设备、教材建设、师资待遇和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教育条件,从而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
2.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
社会生产力水平、方式决定了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了教育培养的人的规格(即影响教育目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引起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革,进而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中的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即影响教育结构)。
3.影响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4.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学校的物资设备、教学实验仪器、学校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也与生产力发展有关。例如,在古代社会,个别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到了近代社会,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点2?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一定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例如,欧洲中世纪教育的神学性是由宗教僧侣对教育的垄断决定的,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是由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方式决定的。
2.影响教育宗旨和目的
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借此将教育部门执行教育宗旨和目的合法化;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部门人员的教育行为,使之符合教育宗旨和目的的要求;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教育发展的方向。
3.影响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统治阶级依靠其掌握的政治经济权力掌握了教育领导权。谁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以什么内容和方法来培养人等,都是由一定政治制度决定的。
4.影响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直接受制于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例如,法国、日本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学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美国地方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各州有权根据各州实际颁布各种教育法规。
知识拓展
很多学者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合起来表述为政治经济制度,认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或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的性质。
考点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1)文化观念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同样处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日本、德国等具有大工业意识的国家十分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英国等传统和保守的国家认为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2)文化观念影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孕育的,是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例如,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社会需要的集中反映。
2.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任何社会的教育目标都是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产物。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希腊文化崇尚知识和理性,因而当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和哲学王。
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