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注意力危机(你为何失去了专注力如何重回深度思考)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英)约翰·海利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多维度探索注意力的全新力作,对席卷全球的注意力危机发出了警告,并从个体角度和社会层面对造成注意力危机的原因做了一番审视。

我们的注意力是如何失去的?作者历时三年,采访了世界上顶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以及互联网公司技术专家,总结出了影响注意力的12个原因:生活加速、心流受阻、身心疲惫、深度阅读崩溃、思维漫游停滞、高科技操控、冷酷的乐观主义、高度警觉状态、饮食、环境污染、多动症的错误应对以及儿童身心的禁锢。

作者认为,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如果我们对注意力危机有深刻的理解与反思,并有决心为此而奋斗,人类是可以从注意力危机中寻找到出路的,重回深度思考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简介

约翰·海利(Johann Hari),国际畅销书作家,作品已被译成38种文字。《追逐尖叫声》(Chasing the Scream)被拍成电影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失去的联系》(Lost Connections)是《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畅销书。他关于成瘾和抑郁症的TED演讲视频观看量超过8000万次。

目录

推荐序??人是生而专注的/曾奇峰 →1

前?言??在孟菲斯游荡 →1

1??原因之一?生活加速 →1

每一天我都试图采访更多的人,吸收、了解更多的信息,谈论更多的话题。我躁狂地在各个主题之间穿插跳跃,我发现自己很难记住任何事情。我仿佛进入一个快车道,处在紧张而失控的境地。我困在信息的茧房里。

2??原因之二?心流受阻 →35

当你做一件事情让你认识到自己就是一种流动时,你就会体验到心流。有许多力量都会阻碍心流的出现。你是想成为斯金纳的一只鸽子以集中精力跳舞来换取冰冷的回报呢,还是想成为米哈里的画家们,因为发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而专心致志!

3??原因之三?身心疲惫 →57

长久以来,我一直跟随着机器的节律生活,日日夜夜,没有尽头。我习惯了疲劳不堪。我睡得越少,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越来越模糊。注意力的失败只是路途上的杀伤,那只是做生意的成本而已。

4??原因之四?深度阅读崩溃 →77

我只能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章或第二章,我无法集中精力。虽然我很渴望阅读它们,但我像一个出了故障的引擎没有了持久的动力。我们读书的方式随着网媒媒体的普及而迁移和改变。媒介即信息。

5??原因之五?思维漫游停滞 →91

我做不到在散步时不听播客或者停止用手机聊天,我做不到在排队的两分钟时间里不看手机。无法让每分钟都充满刺激让我感到惶恐。我无法体会思维漫游的快乐,思维的停滞和创造力的枯竭让我备受折磨。

6??原因之六?高科技操控(一) →109

请你想象一下,你走进了一个房间,那是一个控制室,里面有一大群人,一百来个人,都弯着腰,坐在办公桌旁,面对着小小的屏幕。再想象一下,就是那个控制室在塑造着十亿人的思想和感觉。

7??原因之六?高科技操控(二) →135

算法引导或操控着你的信息和情感:有些可以决定你应该看到什么,有些决定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让你看到信息,也可以使展示给你的内容能让你感到快乐。当然,也就会有一种展示给你的内容能让你感到悲伤的算法。

8??原因之七?冷酷的乐观主义 →159

当面对肥胖、抑郁或成瘾等问题时,个性化解决方案听起来很乐观,貌似可以很快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很冷酷。因为,这些方案没有直达问题的根源,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将无效。在技术入侵的环境里,人们聚焦并不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

9??深层解决方案(一) →177

你的需求,譬如集中精力、离线去见朋友、冷静地讨论事情等,与社交媒体公司的利益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如果禁止监视型资本主义,以及高科技公司向另一种商业模式转移,这种冲突将不再存在。你将为自己和你所用产品之间的利益一致而付费。

10??原因之八?高度警觉状态 →195

你的注意力长期聚焦在寻找那些潜在的危险上,而不是集中于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你会感到非常不安全。你也无法放松下来,因为身体通过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告诉你:你正面临危险,要随时保持警惕。

11??深层解决方案(二) →213

并不存在能使我们从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的车轮下解放出来的巨大的外部力量,甚至于连全球疫情大流行也不行。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改变现有的商业规则,从而获得合法休息的权利。

12??原因九与十?饮食与环境污染 →227

目前的饮食不仅缺乏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会导致频繁的能量激增和能量崩溃,甚至还含有像药物一样作用于我们大脑的化学物质。这些与其他不同形式的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注意力。

13??原因十一?多动症的错误应对 →249如果我们不得不给孩子开药,我们还必须问:“问题出在哪里呢?孩子们面对的是什么?”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在那些化学汤(污染物)中长大。用药物应对这样糟糕的环境,和给坐牢的人一些镇静剂使他们能更好应对坐牢有什么区别呢?

14??原因十二?儿童身心的禁锢 →279

在20世纪60年代,孩子们自己走出家门,逛到邻居家,找到其他的孩子,然后自己设计游戏玩耍,这样的现象很普遍。现在,孩子们却不知道如何一个人自由地玩耍。这些孩子没有被放任去玩耍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注意力都被家长管理着。

结?语?? →311

致?谢?? →335

译后记?? →339

导语

本书探讨了电子产品泛滥时代的注意力危机:我们越来越失去了注意力。作者采访了一些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讲述了他们的发现。作者还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还讲述了一些人和机构如何克服注意力危机的故事。作者从研究者的角度,以亲历式角度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及一些理论发现。本书是一部多角度讨论注意力广度和深度度的全新力作,对席卷全球的注意力危机发出了真诚的警告:我们正在集体性地失去持续专注的能力,我们的注意力在被公然地窃取着。作者指出,影响注意力因素除了大科技公司外,还涉及我们的饮食、环境污染、心理压力,以及儿童和成人缺乏思维漫游和自由玩耍等问题。作者踏上了一段史诗般的旅程,遍访全球深入研究注意力崩溃原因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以及互联网公司技术专家,找到了破解注意力危机的密码。从找到窃取人类注意力方式的硅谷的持不同政见者,到诊断出宠物狗患有多动症的兽医;从失去了注意力的里约贫民窟中难民,到找到恢复员工注意力方法的新西兰管理者,作者学习到:作为个人和社会,只要决心为之奋斗,我们将重新集中注意力。

后记

2021年3月,我接到了新华出版社陈君君女士的邀请,希望我翻译英国作家约翰·海利的第三本书就
是如今这本《注意力危机
》。

此书内容涉及现代高科技、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层面,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还不包括
今年所做的好几轮订正和
校对工作),我每天在书
房里静坐好几个小时争取
完成自己计划的翻译量,比如2000—3000字。当第一遍初稿完成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个大胜仗
,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得
。当译文一遍遍地修改成
型,我内心的喜悦难以表
达。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一遍遍地读着作者约翰·海利的原作,所有的内容都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
共鸣,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又与我在翻译过程中就个人经历所做的回溯有链接的地方是:要让孩子有个开心
玩耍的童年!(书中专门
有一章讲到这部分)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的童年时光,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都极度贫瘠,加上我们生活在苏北
农村,自然环境中并无大
江大河、高山深湖,也看
不到人,只有修筑的公园
和娱乐设施,有的只是平原上的田亩阡随,座座村庄。但我们那时没有学业的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地
玩耍,父母为了全家的生
计,大多数时候都在田野
里劳作,故而也很少有时
间陪伴我们。我和小伙伴们自己想出了各种玩乐的方式:捉迷藏、丢石块、爬树、在泥塘里泼水,等
等。有时我们会玩到饭记
不得吃,衣服被刮破,月
光下逗乐到半夜忘了回家
。我自己则最喜欢我家屋后面父亲栽种了果树、槐树、榆树和桑葚树的小树林。就在那里,我在春天
欣赏过杏树和梨树上盛开
的花朵;夏天的雨后去采
集过木耳,一个人爬到桑
葚树上摘吃熟透了的白桑葚,那甜蜜的味道一直留在我的感官世界中;夏天的夜晚,我和姐妹们捉过
树上的幼蝉;秋天,我们
用铁针舒起梧桐树的落叶
;到了冬天,脚下踩着棉
花般松软的白雪,也会让我们稚嫩的童心充满欢乐。 

要问童年的这些快乐给我带来了什么,无论你信不信我都想告诉你:一直到现在,我已过了知天命
的年龄,我都还在大自然
中一遍遍地去寻求那种轻
松、愉悦、开心的感觉,
我会去转山,访湖,尽情享受独处的惬意;在生活中,一旦我感觉到栗些压力达到了我所能承受的临
界点,我就会自然地去寻
求放松,而非强迫性地把
自己累到精疲力尽。

就在我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尽管有一种压力感和紧迫感,我也从不强制自己
在脑袋无法思考时一定要
工作。这时,我会马上休
息,马上进入修整和补充
能量的状态。我依然隔几天就去山中、湖边,让思维飘逸(就是此书中说的思维漫游),让心神宁静
。但一旦回到工作状态,
我就会非常专心,专注,
而且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
高。翻译此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检视:轻松随意的生活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切换能力,压力承受
能力。对我来说,在两种
不同的生活状态之间做切
换并非难事;最近这些年
轻松随意的生活也并没削弱我工作的热情和毅力,而且,我感觉在定力和工作效率方面,与年轻时面
临各种生活压力的时候相
比,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和提高。 

我觉得,玩耍、游戏、放松,甚至暂时躺平,都是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的。就像海利在本书
中的亲身经历,普罗温斯
敦中的断网那段日子对于
他很重要。其买这样的日
子,对于你和我也一样重要。那对孩子呢?尤其重要.因为,一旦人们缺失了童年时代的这种亲身体
会,长大后他们既无法了
解活着即意味着品尝和体
会这种快乐,也会想不起
到哪里去寻找这种快乐。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习得性无助”。其实恰恰相反,童年的快乐带给人们的,
是一种可以持续一生的“习
得性助益”。它就像你潜意
识里掌管生命方向的那把
舵,即使你有遇到激流暗
礁的危险,它也会及时地
告诉你:此路不通,该转个方向了!其实,它很有
助于你避免人生倾覆的危
险。

在此,我希望所有亲爱的读者们能深切地体会作家约翰·海利的用意,能以此书对照和检视自己与亲人的生活,从此为自己、为家人包括你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要做到
这个,那就得从让你自己和你的孩子开心地玩耍和游戏开始!

董亚丽

2022年4月3日

精彩页

在紧急情况下,有六位得到我号码的人能联系到我。我需要电话就是不想给自己留有上网的选择,这样的话,如果我凌晨三点醒来,想推翻原来的想法并试图上网,那么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做不到的。  

当我向人们解释我的这些计划时,我得到的答复无外乎以下三种。第一个就像塔吉特店中售货员的反应一样:他们似乎无法理解我所说的话。他们以为我是要减少互联网使用量。在他们看来,完全断网的想法非常奇怪,以至于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释。“那么,你想要一部根本无法上网的电话吗?”他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呢?”  

这个人接下来的反应是基于替我着想的一种低水平的恐慌。“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你怎么办?”他问,“这似乎不靠谱啊。”我问:“紧急情况下我需要上网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又不是美国总统,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必由我下达命令吧。”“任何事情,”他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呢!”我一直在向这个与我同龄的人解释(此时我39岁),在我们过去的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并没有手机,所以想象一下我们再去过那种没有手机的生活应该不难吧。但似乎没有人觉得这对他们具有说服力。

我遇到的第三个反应是羡慕。这些人开始幻想:如果能突然腾出以前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自己将会做什么呢?他们开始罗列苹果手机视频计时的统计:我每天上网的小时数有多长。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时长平均是3小时15分钟。我们每24小时触摸手机2617次。有时,他们会满怀渴望地提及自己喜欢但遗弃了的东西,比如说弹钢琴,然后,就将目光投向远方。

塔吉特里没有我需要的东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不得不上网订购在美国仅存的无法上网的手机。这款手机被称作“臭虫”。它是为年龄很大的老年人设计的,可以兼作医疗急救设备。我打开盒子,对着它巨大的按钮笑了笑,告诉自己它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如果我摔倒了,它会自动帮我联系到最近的医院。

术术  

我把要随身携带的东西都摊放在旅馆的床上。我已经查看了通常使用手机时要做的所有日常事项,并购买了能替换它们的物品。于是,我购买了十几岁之后的第一块手表。我也买了一个闹钟。我翻出旧的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iPod),安装好有声读物和播客,随后,我用手指滑过它的屏幕,想着我12年前买这个上网小工具时的那种未来感。现在,它看起来像是被诺亚带到方舟上的东西。我还有一台伊姆提亚兹给的破损的笔记本电脑,目前它被有效地改造成了具有20世纪90年代风格的文字处理器。在它旁边,还有一摞好久以来我一直想读的经典小说,《战争与和平》就在最上面。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