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母爱的学问(名家忆母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编者从教育的角度对选编的老舍、季羡林、史铁生、铁凝、袁隆平等名家回忆母亲的散文辑结成书,并对每篇文章从教育的角度进行了点评,找出爱的教育的规律。
本书主题鲜明,以爱动人、以情感人,通过细腻温暖的笔触,真实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母亲无尽的爱与思念之情,甚至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每读一篇,都仿佛能回忆起为人子女与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启蒙与影响,关爱与威严,从而让读者们真切地体悟到母爱的温暖、质朴与无私。
全书突出了母爱的教育意义,引导父母和读者领会教育的本质以及母爱教育的意义。本书既是一本散文佳作,也是教育家与各界大家就母亲教育问题进行的一场暖心“对话”。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目录
母爱是一门学问(代序)
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胡适
芭蕉花/郭沫若
循循善诱的良师/邹韬奋
母亲的大爱/苏雪林
母亲眼睛里严肃的光辉/丰子恺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
回忆母亲/冰心
母亲的时钟/鲁彦
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
母亲的书/琦君
梦里依稀慈母泪/秦牧
母亲那双审美的慧眼/吴冠中
一方阳光/王鼎钧
我的母亲是春天/宗璞
妈妈,稻子熟了/袁隆平
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梁从诫
母亲的手/庄因
母亲的鼾歌/从维熙
严母的慈爱/资华筠
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叶维廉
母亲百岁/冯骥才
谁说母爱不能是这一种/刘心武
生日卡片/席慕蓉
永恒的母亲/三毛
我的妈妈/程乃珊
一生中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
母亲/肖复兴
慈母情深/梁晓声
苏醒的母亲/张抗抗
她押了一生的岁月/尤今
合欢树/史铁生
母亲和书/赵丽宏
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
飞入芒花/林清玄
风筝/王安忆
母亲的歌唱/莫言
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铁凝
慈母在天堂/王开林
小巷深处/林莉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母爱是一门学问
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
职。
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奠
基人福禄倍尔曾经说过:“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
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
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
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
的教育者。”我国近代学者
梁启超先生也有一段异曲同
工之妙的话:“故治天下之
大本二,日:正人心,广人
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
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
;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
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
原也。”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
家如此重视母亲在孩子成长
历程中的作用?首要的原因
,就是母亲与孩子的天然联
系。十月怀胎,孩子寄生于
母亲体内,并不是一个只汲
取母亲体内营养的生物体,
而是一个通过母亲去感受外
部世界的学习体。中国古代
的“胎教”就非常重视母亲的
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要
求母亲“寝不侧,坐不边,
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
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
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
瞽诵诗,道正事”。这些要
求尽管现在看起来有时代的
局限性,但是,就重视母亲
在怀孕期间的生活状态与情
绪反应而言,还是非常有借
鉴意义的。
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儿
童来说,母亲就是他(她)
的全世界。母亲不仅意味着
物质上的温饱,同时也提供
着精神上的慰藉。母亲微笑
,就是世界向他微笑,母亲
歌唱,就是世界向他歌唱。
心理学家雷纳·施皮茨在研
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婴幼儿
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爱,即使
物质上并不匮乏,也会因为
冷落真正失去活力,严重的
甚至导致死亡,他将这种病
症称为“孤儿院症”。
所以,哪怕一个普通的
母亲在满足着儿童最简单的
食物需求时,也是在同时满
足着儿童对精神与物质的双
重需求。但直至今日,很多
母亲都并不明白这一点。就
拿母乳喂养来说,母乳营养
丰富、安全、容易消化吸收
,是最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
,但一些母亲因为把母乳喂
养视为简单地满足孩子生理
需求的过程,让奶粉或者奶
妈代劳。其实,母乳喂养的
同时还是建立母子一体感的
重要方式,是孩子精神成长
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有人曾经说过,爱孩子
,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
。话虽然说得有些刻薄,但
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人
类的爱应该不同于其他动物
的爱。这就是我们新教育说
的“智慧爱”。一般情况下,
母亲爱孩子近乎天性。没有
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只
不过,不同的母亲可能会选
择不同的爱的方式,本能的
爱或者智慧的爱。本能的爱
,往往只关心孩子的温饱与
安全,智慧的爱,还要关心
孩子的精神世界,满足孩子
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等心灵需
求。
母亲的作用无人替代。
我认为,对于母亲来说
,在教育上特别需要注意以
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意识到自己在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可替代
性。
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存在
着一条特殊的纽带,特别是
在孩子诞生的初期,尤其要
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蒙台
梭利曾经对刚刚出生时婴儿
的环境与教育提出了以下几
个原则:母亲应该尽可能与
婴儿多交流接触;让婴儿的
环境与母亲体内的安静、黑
暗、恒温尽可能相似,在温
度、光线和声音等方面与出
生前不要相差太大;抚摸与
抱起婴儿要尽可能轻柔;等
等。母子心连心,母子之间
的纽带并不因为婴儿从体内
来到了体外而改变。母爱是
一种伟大的力量,也是世界
上最神奇的力量。再好的设
备,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
无法替代母亲对孩子的爱。
为什么要给母亲放产假?不
仅仅是要给母亲休养生息的
时间,不仅仅是要给母亲哺
乳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母
亲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
第二,要尽早给孩子朗
读,讲故事,培养孩子的阅
读习惯与兴趣。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
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本身也
是建立亲密感,培养孩子对
声音的敏感、对阅读的兴趣
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吉姆
·崔利斯在《朗读手册》的
扉页上曾经引用过这样一首
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
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
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
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
听的妈妈。”许多妈妈只知
道孩子有喝奶的生理需要,
不知道孩子有精神成长的需
要,不知道亲子共读给孩子
一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所
以,如果说哺育孩子是兼具
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那么
亲子共读则是直接哺育孩子
的心灵。在孩子婴幼儿的关
键时期,母亲的儿歌、童谣
、故事,母亲与孩子一起翻
阅的图画书,是给孩子一生
最根本的营养,最重要的礼
物。
第三,要为孩子营造一
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一个家庭中,难免有
磕磕碰碰的事情,夫妻之间
也难免对许多问题有不同的
看法和做法。求同存异,无
疑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忌
讳母亲与父亲或者家庭的其
他成员在孩子面前激烈争吵
,让孩子无所适从。天长日
久,孩子就会利用父母或者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投机取巧。所以,夫妻之
间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尽
可能学会交流,学会妥协。
就算无法做到这些而吵架,
也一定要回避孩子,千万不
要在孩子面前
导语
精选了文学界、艺术界、科学界等领域诸多名家回忆母亲的经典散文。文章或质朴素雅,或诚挚温暖,凝聚了名家们对母亲的深情回忆,对母亲智慧的温情感悟。给读者以文学美的体验。
教育大家朱永新主编,并于每篇散文后书写“教育感悟”,从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角度阐释母爱的智慧,引导读者领会母爱的教育意义,学会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爱孩子,教育孩子。
张抗抗、冯骥才、梁晓声、赵丽宏联袂推荐。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全书包含名家小传、精品散文和教育感悟,给予读者全方位阅读体验。
制作精良。特种纸烫金护封、纯质纸印刷。
后记
一直想编写一本关于母
亲与教育的书。
这是因为,母亲在一个
人的生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个问题,在传统教育中
就有许多论述。
中国古代是一个男性价
值观支配的社会。男尊女卑
,母亲是父亲的附庸。汉代
刘熙《释名》有云:“父,
甫也,甫,始也,始生己也
;母,冒也,冒,含也,含
生己也。”也就是说,孩子
的生命源自父亲,母亲只是
孕育者而已。《礼记·表记
》更明确说:“母,亲而不
尊;父,尊而不亲。”母亲
与孩子的关系比较亲切(“
亲”),父亲与孩子的关系
才是尊严(“尊”)。尽管如
此,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还
是在于母亲。所以,清代陆
世仪说:“从来家道之败,
在于女德;家道之兴,亦在
女德。”为什么母亲在齐家
教子中起主导作用呢?因为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男子虽有治家之责,然其
势处暂。妇人终日在家,若
不知礼,便多操却家政也。
人欲齐家,只是齐妻子”。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列
女传》就有《母仪篇》,“
所取乎母仪者,为其守礼知
义,端严善教,以为后世法
者也”。介绍了历史上遵守
礼法,通晓道义,端庄严谨
,善于教子,可作为后人学
习的榜样母亲。从唐宋到明
清各个历史时期,差不多都
有人增写此书,出版了《续
列女传》《列女传增广》等
不下数十部妇女传记,每部
都设有《母仪篇》,介绍了
中国历朝历代百位教子有方
的母亲的事迹。孔母授学、
孟母三迁、徐母大义、岳母
刺字、欧母画荻、陶母剪发
等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故事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
古代重视母亲教育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
庭教育与母亲教育有许多珍
贵的遗产,值得我们重视。
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家教(母亲
教育)通过家规、家训、家
风等形式,对家庭教育(母
亲教育)进行规范,用制度
和仪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古
人讲,“国有国法,家有家
规”。所谓家规,是指一个
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
一个家族遗传下来的教育规
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
法。家训一般是家庭的前辈
对晚辈立身处世、持家治业
的教诲与训导。如果说家规
比较刚性,家训则显得亲切
柔软,往往以谈心的方式出
现,《颜氏家训》《朱子家
训》《曾国藩家训》等古代
名人家训都是如此。明代开
始流行的《女儿经》等,也
是母亲教育的类似“家规”,
如谈到教育孩子时写道:“
有儿女,不可轻。抚育大,
继宗承。或耕耘,教勤谨。
或读书,莫鄙吝。倘是女,
严闺门。训礼义,教孝语。
能针业,方成人。衣服破,
缝几针。鞋袜破,被人论。
是不是,自己寻。为人母,
所当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氛围,体现了家庭的风气、
风格与风尚。在古代,还有
通过家谱(文本)、家祠(
现场)等进行家庭教育的。
这些规范中积极的一面,不
仅让儿童在启蒙时期得到及
时的教育,也让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通过家庭这一载体得
以传承。
第二,传统家教强调以
德为先,把做人作为教育之
根本,与现代教育理念“立
德树人”是一致的。中国最
早的一部教育纲领性著作《
大学》就把明德至善作为所
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中庸》《
说文解字》《增广贤文》等
古籍中也有类似阐述。中国
古代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入
门书是朱熹所辑的《小学》
,其书四卷六类,立教、明
伦、敬身为全书的纲目。立
教,就是强调为教为学必须
“本于道”,明伦讲的是父子
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
、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交,敬
身讲的是心术之要、成仪之
则、衣服之制和饮食之节。
这也是朱熹本人认可的“修
身大法”,是奠定日后“做人
的样子”的基础。
关于母亲的道德标准,
东汉班昭的《女诫》、西晋
张华的《女史箴》、唐宋若
华的《女论语》及清初王相
编的《女四书》等都有详细
的论述。这里要特别提出明
代吕得胜编写的《女小儿语
》,该书分女德、女言、女
容、女工、通论、杂言、补
遗等章,对母亲教育也有许
多主张,如提出“少年妇女
,最要勤谨,比人先起,比
人后寝”“剩饭残茶,都要爱
惜,……安分知足,休生抱
怨”“孝顺公婆,比如爷娘,
随他宽窄,不要怨伤”“夫是
你主,不可欺心,……相敬
如宾,相成如友”“看养婴儿
,切戒饱暖,些须过失,就
要束管。水火剪刀,高下跌
磕,生冷果肉,小儿毒药”“
不积钱财,只积善行,儿孙
若好,无钱何病”“妇女妆束
,清修雅淡,只在贤德,不
在打扮”“家教宽中有严,家
人一世安然”。其中虽然有
不少封建主义的糟粕,但是
对于母亲行为规范提出的一
些要求,也有值得我们重视
的内容。
第三,传统家教注重父
母的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强
调儿童的行为训练和科学方
法。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就
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列女传》认为,母亲怀孕以
后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到
胎儿的成长,清浊美恶,智
愚贤否,所以要求母亲“寝
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
食邪味。割不正不
精彩页
胡适
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以倡导“白话文”、提倡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对“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及学术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胡适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糜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糜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