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错杂弹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章绍岩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多篇散文、随笔、游记、杂文。题材相当广泛,内容驳杂,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涉及我们市井生活的许多方面,约略以评论影视作品、教育问题和家常里短为主要方面,识见虽不能每有突出,亦时有卓越者。然文字平实晓畅,字字本色,殊为不易。 作者简介 章绍岩,1939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祖籍绍兴,一个父辈从未去过的地方)。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教师、教导主任、常务副校长.1998年学校转制,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超期返聘,2009年9月离职。任教48年整。性格热情,利弊兼有。幸好数十年心身尽染于青年学生之中,心态不老,思维尚健。又有幸于伙伴式合作者的鼎力相助,事业可慰。闲余,阅读为享受;倘有旅游机会,则置读书于不顾。出版散文集《耕耘并收获着》、儿童故事集《雪花牌软糖》《画圈圈》。 目录 序言:有韵有味《错杂弹》 抹复挑辑 “泰囿”和“一九四二” “达人”为何而“秀” 花样姐姐·马桶盖·提拉米苏 从章鱼哥到犀利哥 哀曲 扒衣、脱衣和穿衣 鲍鱼、泡饭与紫砂壶 爆竹声冷热一说 胖头鱼·一支黄花·巴西龟和LV包 漂浮死猪该让法令管束 且看“泛酸”者为自己画像 我当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心中要有人民 国歌,嘹亮地唱起来 嘹亮国歌声 车与老人 “有时需要选择超脱和放弃” 拿高晓松醉驾刑满说说事儿 店大莫要欺客 经纪人是个好东西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语文 从“健康第一”说起 从韩雪看病爆粗口说起 窗口挂号 病牙求诊记 此等腔调好伤身 垂涎佟文自养猪 春风大雅能容物 敬言先生 奢婚·诺奖及豆腐 实在难以“想开点” 同城一家亲 为方舟子喝彩并进言 未正式开放,是开放,还是未开放 真人无需秀 温煦而可爱的媒体 我心中的朗诵诗:激情潮涌 闲话“有关部门” 闲话“穷养”“富养” 闲话“中国筷子美国造” 想到“香烛不进庙宇殿堂” “站台”缺乏接轨难 这些讲故事的人真有尊严 足球忧思 携家训上章村讲课记 我是“中国号”航船上一水手 慢撚辑 蟹事趣记 竹笛少年泗水边 远去丽不消逝的岁月——感恩母校并贺六十寿辰 清明时节雨 中奖 二〇一八年第一场雪 苏东坡“控肉”与儿子“戒烟” 荔枝红了,红遍那山林 感动 贯连珠子的那根线 给孩子留一点童年的美妙灿烂 向正飞先生们致敬 最是动情举箸时 幸福在这儿 我很无助,也很无奈 看中医和观莫奈 情系莲香楼 情别莲香楼 图书馆为师生助力 书患 华亭风暖 信的眷恋 老人家,请攥紧你的钱袋 层峦叠翠黔东南 承载着厚重文化的黔东南古城 叶辛的砂锅寨 茅台一杯江海去 人们说到遵义 我问,我为什么来腾冲 那山、那水、那人 在桃花潭追寻逝去的风 “凤凰”涅巢难 日本静冈散记 如厕 毁绿辟停车位不可行 保护环境是提升生活的举措 分类减量说垃圾 轻拢辑 宝康师傅 卖菜女美琴 保安小杨 秀秀 “三支香”足浴馆 “香依味” 女理发师和她的一爿小店 “七八”女子公寓 磨刀师傅和他的装硬币袋 当兵的人 烛光中的母爱师情 松江小子 聚会 哭小草诗人张辛 老百姓仲星火 老兵 我和将军同行 吕凉和我有个约 老姐 女儿 孙子和爷爷 他三叔 我家有孙名“加贝” 玩月城头少年狂 我的三位上级 遛狗阿婆 安吉女人 摇铃的老中 女儿和媳妇 用一支笔支撑起整个剧场的人——忆吴兆芬学姐 三胞胎的“金爱心” 快乐的老头 为十一篇习作写序 后记 序言 有韵有味《错杂弹》 叶辛 认识章绍岩先生,是在 上海作家协会工作的那些 年,算来有20来年了,可 以称之为老朋友了吧。 那个时候,我和他相识 ,不敢称我们之间是朋友 ,只敢称他章校长。 他那时是上海师范大学 附属外国语中学的校长。 记得到外国语中学去, 是因为上海作协发起了一 个“文学进校园”的活动。至 今我还认为,阅读可以温 暖人生,文学更能点亮人 心灵上的那盏灯。让中、 小学生们自幼感受文学的 魅力,受到文学的感染, 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况且 ,对于作家们来说,来到 学生们中间,来到他们作 品的读者们中间,同样是 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 我到外国语中学去时, 给当时的师生们作了一次 关于读书和写作的演讲, 讲的无非是我本人的读书 经历和走上文学道路的感 受。不料,讲完之后,主 持讲座的章校长即兴地给 师生们讲起了他的读书生 活和感受,铿锵有力,饱 含感情,用词精到,每个 字每句话落到师生们心上 ,也落到我的心上。激情 昂扬的点评及感悟刚一讲 完,就引起了会场上热烈 的如潮的掌声。 头一次交往,章校长就 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 像。 我由衷地觉得,这正是 一位年富力强的称职的中 学校长。 从那以后,我一直觉得 ,章校长是一位铁骨铮铮 响当当的中年汉子。 不料有一天,他给我发 来邀请,请我去参加他的 子女们为他隆重举办的八 十岁生日庆典。 让我大吃一惊:章校长 怎么眨个眼睛已经80岁了 。 我真的不敢相信,他如 此精神焕发,如此充满激 情,已经迈上80的门槛了 。 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 又给我送来这一本整整有 100多篇散文、随笔、游记 、杂文组成的《错杂弹》 集子。 章校长从岗位上退下来 ,我们之间仍有交往。他 在闲暇旅行之余,有感而 发,写一点散文随笔,我 不仅知道,而且在报刊上 见到他的名字,总把他的 文章读一遍。感觉他的文 章,可以用“文如其人”四个 字来定位,他的每篇文章 ,都同他的性格为人一样 ,写得很有见地、很能给 人以启示,甚至还很有锋 芒,不但显示其个性,还 显示出他独特的文采。 散文随笔,在中国古代 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而 当今的中外文坛,散文已 经成为和诗歌、戏剧、小 说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 而且收获了大量的优秀之 作。无论是以抒情见长, 还是富含哲理,令人深思 ,或是提出一种见解、议 论某种现象,涉笔自然界 的、人与人关系的、种族 风情、异域风光的,打动 读者的散文随笔,都是寄 寓着作者深情、直抒胸臆 的。 章绍岩先生的这本散文 随笔集子,抒发的是他的 真感觉、真情性,因而是 有韵有味能让读者品鉴之 后深长思之的。 是为序。 导语 散文随笔,在中国古代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而当今的中外文坛,散文已经成为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收获了大量的优秀之作。无论是以抒情见长,还是富含哲理,令人深思,或是提出一种见解、议论某种现象,涉笔自然界的、人与人关系的、种族风情、异域风光的,打动读者的散文随笔,都是寄寓着作者深情、直抒胸臆的。 章绍岩先生的这本散文随笔集子,抒发的是他的真感觉、真情性,因而是有韵有味能让读者品鉴之后深长思之的。 后记 自2009年从上海师范大 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岗 位上退下来也有近10年了 ,竟也步人80岁高龄。 承蒙上海市作协理事、 中国作协会员、松江区作 家协会主席许平女士鼓励 和支持,自退岗以来,陆 续写作发表了百多篇杂文 、随笔、游记,凑成一集 ,名为“错杂弹”,既无中心 ,亦缺主旨,想到就说, 信手写来,宛如一盘牛羊 杂碎,登不得大雅之堂, 故自嘲“错杂”。 集文成书,聊以自娱, 亦是向从教48年以来的同 事,作一退职离岗以来的 生活汇报。同事,都是我 最尊敬、最爱的人,我们 曾一起共创辉煌,有欢笑 ,也有艰辛。 感谢市书协会员、本校 张勤老师一路呵护,为本 书题了书名。感谢市楹联 协会会长徐锋君历来尊师 重情,崇文尚礼,本书的 出版,赖以他的支持。 叶辛老师是我校的驻校 作家,一贯关怀着我校的 人文素养育成。中国作家 协会副主席,为一个普通 的退休教师的书写序,我 理解是,作家给一个学步 者鼓励和奖励,我感激。 章绍岩2019年1月 精彩页 “泰囧”和“一九四二” “泰囧”一露脸,一座影院十间放映厅九间播映,买票者还“排队到大门外”,剧场经理喜语。 “泰囧”的票房飙升,据说已超过十亿了。“黑马‘黑’得让人懵,票房‘红’得令人羡。”某专业人士惊呼。 “泰圃”一演,女儿当即来电催我“尝鲜”,说可以“从头笑到尾”,缓解生活压力。我遵命赴影院,宛如观“甄娠”当作“闲书”解闷,倒没厌恶。只是发现全场中、老年观众仅有二三,全是姑娘小伙,老头招人显眼不自在。从头到尾,我未笑出声来;听邻座女孩捧腹大笑,我羞愧难熬,想硬挤出些笑声,还是不行。想来是年老智力衰,笑神经退化了。我疑惑的是,现代青年人怎么在职场中都苦大仇深似的,比我们当年“日夜三班倒,还要愁饥饱”,还要倍感压力?那欢快的笑声,是他们的宣泄?题外之话,不谈。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实在无对错之别。但硬要拿“泰囧”与“一九四二”相比,高呼“泰囧”赢了票房,是“大众的胜利”,实在不敢苟同。报载全国老人已占总人口四分之一,更有众多中年人。上影院不如年青人多,昂贵票价是原因之一,不接受胡打乱斗、阉割的戏说……诸原因让老年人逐渐远离了影院。“大众”,疏忽了他们的存在。现在说文艺,几乎不敢提“功能”,惟恐遭人嫌弃。若说“功能”,几乎唯剩“娱乐”一项。“一九四二”,我是含着悲痛看的,“把饿死的乡亲从地缝里拔出来”,让人认识了民族的弱点和国民的不堪。自省,继而——奋行。严肃的历史题材或者社会题材,正是我们实现强国之梦的精神需求啊! 囵粉要“有放声大笑的自由”(见微博),这正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但若面对“一九四二”国之痛,有人无关痛痒地唱什么“生活已多不易,为何还要我去花钱买罪受?”就实在没有做中国人的腔调了。该请老师为他讲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小孙女说:“爷”我们就像爱他的水稻一样。“袁老说:“我每天都要下田……我心中无比欢喜。” 网球女王李娜大方应答“敏感”话题:网球只是我的工作,只是我挣钱的工具。除了训练和比赛,我从来不碰拍子。如果有人说网球是他的一辈子,那我只能鼓掌,他们太伟大了。我不愿意去欺骗自己。 两位功成名就的人物,说的都是出自内心的大实话,都受到人们尊重。正如“一九四二”和“泰囿”,不能说哪一个更有成就,更伟大。多元世界,存在就是价值。但要从个人喜好来选择,我更喜欢袁老的表白,因为他更有精气神。 “泰囧”这般红火,也说明荧屏银幕精品力作太少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制作方一直叹息好剧本匮乏,但对编剧却又不重视,台前幕后编剧“被省略”,已非个例。近来,《楚汉传奇》编剧王海林对剧组喊话抗议,宣传遗漏编剧,又是一例。学姐吴兆芬,著名一级编剧,著作甚丰。她编写的《家》在逸夫舞台隆重首演结束时,领导名家纷纷被邀请登台祝贺,合影留念,唯遗漏邀请剧作家,让她一人在台下坐冷板凳。不平则鸣,我振臂高呼:请编剧上台,惊动全场。袁雪芬大姐在台上采纳了我的“抗议”。一段“趣话”,更是题外话。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