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2021年间向社会发布过的近20项成果汇集成册,主题涵盖现代人起源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与发展、汉唐时期政治制度与文化生活、长城的保护与研究、仰韶文化百年成果等。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有助于及时向公众展示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等问题的讨论与研究。 目录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 仰韶文化与华夏文明——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 仰韶文化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 仰韶故乡,文明之源——河南仰韶文化发现与文明化进程研究新进展 仰韶源地,华夏根脉——陕西仰韶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从“夏县西阴”到“华山玫瑰”——仰韶文化的山西探索 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 浙江省余姚市施岙遗址古稻田 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甘肃吐谷浑墓葬群考古研究项目 甘肃省武威市吐谷浑墓葬群 其他研究项目 四川省稻城县皮洛遗址 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 河南省鲁山县仙人洞遗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邓槽沟梁遗址 甘肃省张家川县圪垯川遗址 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 广东省英德市岩山寨遗址 陕西省西安市江村大墓 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 北京市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二期修缮工程考古项目 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遗址 序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 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 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 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 创新的宝藏,延绵至今未曾 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作出了重大贡献。考古工作 者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逐步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 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 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 来了百年华诞。2021年10 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 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 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强 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 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推进 “考古中国”重大项Ej,科学 阐释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 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 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 重要地位等关键问题,揭示 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 核心特质。 国家文物局积极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 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决策 部署,统筹推进“考古中国” 夏文化研究等10个在研项目 ,启动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 程研究等6个新项目,不断 拓宽中华文明研究的时空范 围和覆盖领域,广大考古工 怍者踔厉奋进,取得丰硕成 果。 同时,国家文物局加强 考古成果阐释宣传,利用“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平台及 时推介考古新发现,2021 年召开6次“考古中国”重大 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集中 发布了旧石器时代考古、新 石器时代考古、长城考古以 及汉唐都城、帝陵与边疆考 古等重点领域18项重大成果 ,协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 物报等主流媒体,科学解读 考古成果的价值内涵、社会 意义。国务院新闻办、国家 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 同主办中华文化全球推广之 “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 开展考古现场直播,全方位 、多维度展现三星堆文化独 特魅力,收获百亿级传播量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20年、2022年,习近 平总书记先后主持中共中央 政治局第二十三次、第三十 九次集体学习,就考古工作 、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建设中 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派的考古学,把中国文明历 史研究引向深入,对考古工 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考古 事业发展与考古学科建设提 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文物局将坚决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 述精神,按照《“十四五”文 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 》任务部署,持续推进“考 古中国”重大项目,密切考 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 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深化 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研究, 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 、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 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 等重大问题,努力推动“考 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宣传 、推广、转化工作,不断提 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