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年回望与中国广播创新发展/巴山传媒论坛文库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2020年是世界广播发展的100周年,也是人民广播事业的80周年。第五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聚焦广播诞生100年及人民广播80年的历史演进、发展成就与发展特征,关注疫情期间广播新作为,关注直播经济浪潮下广播发展新动向,以5G技术、智能语音、物联网为背景,共同探讨广播融合发展成就与新时代特征,学界与业界对话,资深广播人与广播“新声代”碰撞,共同探寻广播新征程。 作者简介 颜春龙(1973.02-),男,苗族,民革成员,江西永新人,博士,三级教授,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访问学者,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重庆新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新闻传播、文化传媒产业、传媒法与社会治理、海外华人传媒、影视传媒艺术。已出版独著4部,主编和出版其他论著2部,发表论文4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等十余项。 目录 百年广播:历史回顾、融合创新与未来发展——第五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综述 颜春龙 赖黎捷 欧勤扬 回顾与展望:广播发展新机遇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百年广播漫谈 孙宝国 红中社、新华社与新华广播——基于技术与组织视角的人民广播溯源 艾红红 从广播史到收听史: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广播史研究 刘书峰 深度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创新及其底层逻辑 王伟 人设奴役与数字劳工:异化理论视角下的直播带货 栾轶玫 视频化:广播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张阿林 试论广播融媒体平台整合与变现策略 卢文兴 音频传播与公共应急广播 广播等音乐传播媒介与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 王撵 音频新蓝海:声音场景的若干种可能 李立伟 融媒体节目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以《公仆走进直播间》为例 朱旭 孙瑞 何娟 靳鑫 孙颖 赵敏 新媒体时代乡村喇叭的多元化嵌入——基于通海县六一村和四寨生态村的研究 肖青 矣沅岑 发挥广播优势应急报道显担当——以交通广播防疫抗疫报道为例 蔡静 农村疫情防控中“大喇叭”融媒体传播 贺子宸 哈萨克斯坦官方新闻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以哈通社为中心 马晓云 “乡村广播防疫”话语框架研究——基于疫情期间广播喊话的内容分析 马东丽 功能与展望:疫情防控期间的农村“大喇叭” 王佩庚 溯源与坚守:声音再认识与广播发展 方龙 音频艺术与智媒时代的广播 网络传播时代广播营销方式与思想变革 杨晓茹 早期内地广播谈话节目刍议——以情感谈心节目为例 钱锋 地方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究——以贺州学院为例 颜明霞 陈岩 从“学习强国”电台看音频创新发展 唐忠会 王瑶知 声音融合平台“云听”的模式建构与发展动向——基于老年受众的视角 赵红勋 吴昊阳 社交短音频:后疫情时代移动音频生态的错位策略 杨燕 融媒时代音频平台发展困惑与应对策略 杨帆 数字广播中环境类公益广告的话语表征分析——以“喜马拉雅FM”为例 杨航 管彤 音频融合与广播创新发展 耳听为实:移动传播时代“声音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张楚 王彤阳 记忆里的声音:浅析百年广播剧艺术的社会文化内涵 马子惠 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路径探析——以“动感101”为例 雷芳芳 听书App中文学经典的传播——以《西游记》为例 罗苗苗 声音政治的再现:人民广播的乡村治理功能研究 曾晨 陈秋丹 袁燕飞 我国网络音频平台广播剧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喜马拉雅”为例 罗玮霖 白涛 后记 序言 重庆新闻学院、重庆师 范大学新闻与传媒(新媒体 )学院(简称重庆师大新闻 与传媒学院)要将2020年 第五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 端论坛的优秀作品汇编成书 ,嘱我作序,我爽快答应了 。其原因是:广播研究正当 时,论坛开得很成功,值得 说上几句。 为什么广播研究正当时 ?理由有三:一是广播在电 子媒介中属于“老字号”,有 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广播于 1906年12月25日晚8时诞生 ,到2020年已经114年,这 基本上世界广播业界学界均 认可。之后,1919年威斯 康辛大学的教育广播电台 WHA正式播出,1920年8月 底特律的8MK电台开始播音 ,并领取了临时执照。这之 前德国、加拿大、苏联、荷 兰等均有电台播音。1920 年11月2日、匹兹堡KDKA广 播电台正式播音,节目连续 播出,且领取了正式执照, 多数学者把世界第一家广播 电台定格于KDKA广播电台 ,到2020年,广播电台刚 好诞生100周年,但这100 年指的是广播电台,而不是 单纯的“广播”,这是我们应 加以区别的。对世界第一家 广播电台,目前仍有争论, 这应关注。我国的人民广播 诞生日经中央广播事业局多 方面调查,并报中央宣传部 批准,于1980年12月23日 将原诞生纪念日改为1940 年12月30日,到2020年, 人民广播诞生80周年。但是 ,从1980年至2020年,有 不少研究者认为,人民广播 诞生日应为1931年11月7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 新闻台开播日,并列举了不 少证据,这其中包括原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的台长。但也 有不少研究者质疑,仍认为 1940年12月30日为人民广 播诞生日。1926年10月1日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 播音,教科书中都是这样记 载,但有业内专家及广电部 门提供了40余万字的论证材 料,认为哈尔滨广播无线电 台于1923年1月1日开播, 是中国第一座广播无线电台 ,这又引起了争论。上述三 大争论,到今天应该有定论 了,所以广播的研究应加强 。同时,从开展马克思主义 新闻观以来,我注意到,列 宁的广播思想、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的广播思想、社会主 义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广播 思想研究也不足。近几年, 我收集了约7万篇广播论文 汇编成500余部资料,包括 出版社出版的广播专著,多 次浏览,总感觉广播学也包 括细分的广播新闻学、广播 文艺学、广播广告学、广播 语言学、广播播音学、广播 美学、广播文化学等,其独 特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还 需下苦功建构,集体攻关编 撰的广播电视学著作,其广 播学学理不足,并被遮蔽在 电视学之中,等等。在广播 出现110余年、广播电台出 现100余年、人民广播诞生 80周年之际,研究广播就可 谓正当时。 重师大新闻与传媒学院 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改革开 放40周年之际,承办了纪念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广播电 视发展论坛,将中国实践上 升为中国理论,又用中国理 论指导中国实践,很具中国 特色,受到与会者好评,并 出版了论文集。在人民广播 80周年之际,又承办了第五 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 坛,内容涉及广播学术理论 的多个方面,既有理论性、 又有实践性,很有价值。现 在颜春龙院长、赖黎捷副院 长主编了论坛的论文集,业 界学界各位专家学者贡献了 智慧,这可以说是中国广播 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顺便 说一句,我还特别赞赏重师 大新闻与传媒学院与业界的 密切合作,并为业界服务。 他们的媒介融合田野调查, 在中国可谓独树一帜。 广播研究正当时。在论 坛上重庆师范大学广播研究 院正式成立,这可以说带了 个好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美国、英国对广播史和广 播新闻的研究,美国对广播 剧、突发事件中的广播、类 型化电台、黑人电台、乡村 电台、收听调查的研究成果 较多。在我看来,中国要迈 向前列,应加强广播思想史 、概念史、知识史、技术史 以及广播先驱和中央、省、 市及县级电台个案的研究, 特别要关注基础理论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广播学。只要 我们齐心协力,下功夫“打 深井”,我相信广播学术理 论研究一定会取得辉煌成就 。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 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原云南广播电 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高级 记者二级:覃信刚 2021年7月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