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山州傣族民间故事集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文山州傣族民间故事集》由柏华林、刘德荣主编,收录了文山地区流传较为广泛的傣族民间故事,既有神话,又有传说;既有生活故事,又有寓言、童话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主要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下来,大多数有人物、有情节,用口语叙事,带有传奇、幻想色彩。 作者简介 刘德荣,字华生,号老君山人。1940年2月14日生于马关县达号村人。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原文山州文联副主席,全国发行文学双月刊《含笑花》主编。一生主要从事文化工作,因成绩显著,1991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创作古体诗约4000首,出版诗集《花月篇》、《云水篇》、《醉兰篇》;与人合著《翱翔的山鹰》、《新编文山风物志》;搜集整理民间故事2582个,被收入《中华民俗源流集成》、《中华民族故事大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书;与人搜集整理、壮、苗、彝、瑶民间叙事长诗23部,出版《串寨调》、《仙茅歌》、《哭郎调》等22部,其中《幽骚》、《金笛》、《铜鼓王》以单行本出版;主编民间文学书籍30本,其中《壮族民间故事》、《苗族民间故事》、《瑶族民问文学集》、《苗族民间文学集》等已出版;部分作品在《壮族文学史》、《瑶族文学史》等书中评价极高;《吃死人的风俗是怎样改变的》、《盘少光的传说》等4篇作品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其简历被收入《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家辞典》、《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英模大典》等辞书。 目录 序言 天地的来历 太阳和月亮 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天狗吃月亮 兄妹造人烟 民族是怎样分开的 平原和大海怎样变成的 傣族坝子的来历 取火记 扛柴的传说 篾牌的由来 为何栽一样只得收一样 大糯米变小米的由来 三兄弟 三个王子 岩那郎 两姊妹 找妈妈 救母记 国王教子 变牛教子 孝母记 玉金哭父 不孝女的报应 两坛金子的来历 种金子 金项链 老书传奇 弟弟找哥哥 斗鬼记 七女石的来历 龙女石 龙女的传说 龙走水干蜂搬家 虎爸爸 傣族的来历 白傣的来历 铜街的来历 老佟坡的来历 召五区的来历 席草寨的来历 马寨的传说 吊脚楼的来历 杀老人吃的传说 人兴死的传说 献衣冠的来历 戴孝帕的来历 祭太阳神的来历 献灶君的来历 祭龙的由来 砍母鸡头避邪风俗的来历 锦库节的传说 系长围腰的来历 房形头帕的来历 穿尖勾绣花鞋避邪的来历 叫谷魂的来历 染红饭的来历 尝新米先给狗吃的传说 三七的传说 草果的传说 葵花的传说 古棕树的传说 月琴的来历 三弦的来历 葫芦小三弦的来历 花棍舞的来历 黄国顺计败四圈官 智败龙飞 梅光德的传说 南松与曼妮 依月选婿 南尼彩 金牛记 黄国顺晋见岑毓英 黄瑞玉单身探虎穴 金鹿记 兄妹奇缘 南朵传奇 南尼与金凤 凤凰姑娘 依月和依玉 金葫芦 男人讨奶吃石头开口笑 行善的伊门 伊郎与依木 两个老庚 两哥弟 恶有恶报 女孩杀魔 大囡与二囡 智胜猛虎 龙卜冒 九弄斗蛟龙 岩盼斩女妖 依月斗妖婆 聪明的依月 聪明的女儿 孤儿阿帕 智斗财主 虎女 张世芳的故事 乌龟求婚记 少女奇遇 伊安藏盐 人与庙神 姑爷下神 傻姑爷 大象的故事 牛为何没有上牙 牛脖子下为何有一条白印 狗为何只有一条尾巴 狗为何见猫就咬 老虎和青蛙 猴子屁股为何有红的疤印 竹鼠为何都是眯眼睛 依月鸟的来历 打捞雀的来历 盼啰乌 屎壳郎的来历 虾巴虫的来历 朗娥与桑洛 拉基人的故事 后记 序言 文山地区的傣族,自称 为傣,分为傣朗、傣两、傣 仰。他称为摆族、黑傣、白 傣、红傣。 1957年筹建文山壮族苗 族自治州时,因对摆族未做 详细调查、识别,把摆族归 系为壮族。二十年后, 1979年6月,中共云南省委 边疆民族工作组,到文山州 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 查时,在文山州摆族干部的 强烈要求下,州委统战部和 省委工作组召开部分摆族干 部、群众座谈会,听取要求 回复原傣族族称的意见后, 州委及时报告省委,1980 年5月15日,经中共云南省 委批准,同年6月16日,文 山州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 恢复文山州傣族名称的通知 》,才撤销1957年误归壮 族的决定。 文山地区的傣族,主要 居住在文山市、马关县、麻 栗坡县。据《文山州志》《 文山县志》记载,文山市境 内傣族,主要因战乱及灾祸 ,由西双版纳迁入;据《马 关县志》记载,马关县境内 傣族,于康熙十六年至十八 年和乾隆二十七年,先后由 文山市的德厚、攀枝花一带 迁入;据《马关县志》和《 麻栗坡县志资料》记载,麻 栗坡县境内傣族。“摆衣… …其族来自越南,来自何时 则无史可考”,而有的自称 从泰国经越南,到麻栗坡定 居。其村落在文山市的有开 化镇、德厚镇、红甸乡、古 木镇;马关县的有坡脚乡、 马白镇、大栗树乡、蔑厂乡 、木厂镇、都龙镇;麻栗坡 的有南温乡、猛洞乡。大多 数村寨坐落在河谷地区,坝 区,大分散,小聚居,依山 傍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 ,水资源丰富。食以大米为 主,喜饮酒,爱酸辣,好鱼 虾。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崇 拜,未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 影响。节日有锦库节、尝新 节、春节等。语言属汉藏语 系壮侗语支。未发现文字。 但有几个方言区,主要有马 关、文山黑傣语方言,麻栗 坡和马关都龙镇白傣语方言 。因支系和居住区不同,黑 傣至今保留着本民族语言、 服饰和风俗习惯:红傣保留 其服饰和风俗习惯,讲汉语 ;白傣至今保留本民族风俗 习惯,多讲壮语,本民族母 语基本消失。 经1980年恢复傣族名称 后,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 查,文山地区的傣族为 11079人;2010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傣族为15776人。由 此可知,清雍正至光绪年问 ,傣族人口并不多却出现三 家世袭土司:即麻栗坡县的 梅氏土司、黄氏土司,马关 县的黄氏土司。这三家土司 分别管理船头、南温河、猛 洞、都龙、茅坪、金厂等一 线国界,团结壮、苗、彝、 瑶等少数民族,对这片土地 的开发和边疆的保卫,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第五代世袭 土司梅光德,率兵丁抗击法 军入侵,被清政府授予“五 品军功”;末代土司黄代度 ,1948年曾派人迎接中共 地下党梁展进驻城子上,开 展革命活动。第五代世袭土 司黄国顺,出师抗法入侵后 ,又将所辖归仁里六社土地 归还中国,被清政府“赏衣 帽功名顶戴,荣升四品蓝翎 衔”。这些土司的功绩,已 永载史册。 居于上述情况,文山地 区产生了大量的傣族文学, 主要是口头文学。这些口头 文学,大多数有人物,有情 节,用口语来叙事,带有一 定的传奇、幻想色彩;而且 题材、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据本书整理出的故事来看 ,既有神话,又有传说;既 有生活故事,又有寓言、童 话故事。本书中的传奇故事 ,数量特别多:人物传奇有 《黄国顺智败四圈官》《梅 光德的传说》;历史传奇有 《傣族的来历》《白傣的来 历》;地方传奇有《老佟坡 的来历》《召五区的来历》 ;特产传奇有《三七的传说 》《草果的传说》;风俗传 奇有《锦库节的传说》《方 形头帕的来历》等等。这些 传奇,通过虚构、幻想等手 段,造成情节曲折离奇,出 人意料的效果:通过偶然、 巧合、夸张、超人间的情节 ,引起故事的发展,使历史 性、可信性相互并存,“真” 和“奇”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传 奇故事里。 本《文山州傣族民间故 事集》,主要有三大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突出了 文山地区的傣族是个水的民 族。本集入选故事约130个 ,有百分之三都与水有关。 如《七女石的来历》:“沿 着长满芭蕉的河谷向南迁徙 ”,在“弯弯曲曲的河流”旁 ,“伐木建房,破土造田”。 第二个特色,是文山地 区的傣族关于开发边疆、保 卫边疆的故事,占有一定数 量。如《铜街的来历》:娓 娓动听地叙述黄国顺开采铜 矿,保卫铜街,造福边疆人 民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 形象鲜明,感人肺腑。 第三个特色,是关于传 统美德的故事亦多。如《找 妈妈》《救母记》《国王教 子》《玉金哭父》等等。百 善孝为先。难怪《找妈妈》 里的主人翁南禾,在找妈妈 的途中,不恋美色,不恋权 势,非找到妈妈不可! 民间文学是历史的沉淀 ,对研究历史的政治、历史 、哲学、经济、宗教、文化 ,提供了丰富资料,具有宝 贵价值。同时,民间文学也 是文艺创作之母。为此,这 些故事,均能为促进和谐社 会及经济建设服务。 2015年1O月28日 导语 入选的故事有许多都与水有关,突出文山的傣族是个水的民族,如《七女石的来历》中“沿着长满芭蕉的河向南迁徙”,在“弯弯曲曲的河流”旁,“伐木建房,破土造田”。《铜街的来历》则叙述黄国顺开采铜矿,保卫铜街,造福边疆人民的故事。书中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也很多,如《找妈妈》《救母记》等。书中还收录大量传奇故事,人物传奇有《黄国顺智败四圈官》;历史传奇有《傣族的来历》《白傣的来历》;地方传奇有《老佟坡的来历》等。 后记 文山地区的《傣族民间 故事选》,于2012年云南 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 大读者好评。但仍有不足: 文山市、麻栗坡县傣族的民 间文学搜集整理少,只选《 席草寨的来历》和《祭龙的 由来》人书出版。为此,文 山州傣族学术研究会决定, 再出《文山州傣族民间故事 集》,进行增补出版。 以前,我任文山州民间 文学协会一、二、三届主席 及文山州民间文学集成办公 室主任期间,曾先后到麻栗 坡县的南温河、猛洞、船头 、城子上,马关县的都龙、 马白镇、仁和、木厂、大栗 树等地采风,搜集过傣族民 间文学资料:近年,我参与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傣族 志》的编纂,又到文山市的 攀枝花、灰土寨、召五区、 石桥、席草寨等村,搜集民 间故事,于是《文山州傣族 民间故事集》主编重担就落 在傣族学术研究会会长柏华 林和我身上。因华林领导有 方,用人得当,这两年多的 搜集整理,虽然十分艰苦, 却也较为顺利。 在重行搜集整理中,文 山市的苏有才、白朝开,麻 栗坡县的王顺全、王光春, 马关县的董品尧、白家祥, 都付出巨大辛劳;特别是州 傣学会副会长白有祥,放弃 了做生意,亲自开车参与采 风,在此,一并致谢! 借出《文山州傣族民间 故事集》之机,说几句题外 话。今年,我已满七十六岁 。从1970年整理《三七的 来历》始,至2015年整理 《梅光德的传说》止,已满 45年;从1981年编《文山 州民间故事集》第一集始, 至2015年编《文山州傣族 民间故事集》止,已有34年 。出书虽多,错漏不少,恳 请原谅! 刘德荣 2015年10月26日 精彩页 天地的来历 相传很早以前,不分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远望不见五里远的山,近数不清十个人;雨季时,由于泥滑路烂,外出时不是有人摔断腿,就是扭着腰,人们到处议论纷纷,要是能分得开白天和黑夜,多好啊!有一个名叫依岩的小伙就说,有一天我去放牛时,在一棵竹子下休息,怎么会有风时就长一节,刮大风时长得更高,他想,如果我能叫它长就长,多好啊!于是他抱着竹叫长高长高……随着他的喊声,真的越长越高,真的就把天地顶开,就成了现在的天和地。太阳和月亮 相传很早以前,太阳和月亮是两兄妹,哥哥好酒贪杯,经常和几个酒朋友在一起,喝得深夜不睡,天亮不起。由于白天的时间长,他与妹妹商量,进行调换,叫妹妹管白天,他管夜晚。妹妹说:“这也行,因为我是满脸的大麻子,人们抬头望我,我害羞。”哥哥说:“你别怕,我给你一把绣花针,你可以边看边绣花。如果有人抬头望你,你就用绣花针刺他们的眼睛,人们就不敢看了。”从此,妹妹看管白天,当人们抬头望太阳时,眼睛就会被刺得睁不开,这是太阳妹妹用针刺的缘故。月亮哥哥管晚上,占了很多的便宜,经常在桂花树下与嫦娥喝酒,寻欢作乐。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四个太阳,世上只有白天,永远是烈日炎炎,暴烈的阳光下万物即将灭绝。勐卯的大小头人集中商量,准备把太阳射落。他们集中了三百六十名壮士,带上三百六十把弩箭齐射,在乱箭之下射落了三个,剩余的一个,被吓得掉了魂似的,躲进了厚厚的黑云,不敢露脸。从而大地一片漆黑,人类无法生产劳动,其他物种也停止了生长。负责召集的老波涛说,这样下去不行,连人都会死绝的,怎么办?太阳与人已经有仇,只有与其他鸟类商量了。通过协商,众鸟们自告奋勇,纷纷参与请太阳:随后画眉、百灵鸟想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叫出太阳来,牛想用自己洪亮的声音喊出太阳来,金孔雀想用自己优雅的歌声把太阳请出来,太雁以自己飞得高,声音又大的特点把太阳叫得出来,谁知以上的众鸟们各自绝招都用尽了,太阳还是无动于衷。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公鸡,说了声我来试试,一翅飞到十万八千里的高山上,连叫三声哥哥喔!公鸡的叫声感动了太阳,羞答答的红着脸出来了。 天狗吃月亮 传说,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是亲兄妹,两人谁也离不开谁,同吃一锅饭,同在天庭里永久地生活着。 太阳哥哥的性格激情似火,大胆奔放;月亮妹妹像傣族卜少一样婀娜,性格温顺腼腆。 太阳哥哥白天总是喜欢驾驶着一辆神金车,车前安装着十万盏非常耀眼的太阳灯,每天都不辞辛苦地在天上,从东向西走一趟,把金色的光辉洒向大地,留给人间,使万物得以复苏、生长。月亮妹妹不像太阳哥哥那样天天向人间露面,因为生来的温顺腼腆的卜少性格,总是躲躲闪闪,每月十五前后的吉祥日子中,才肯羞羞答答地驾驶着神银车,由东向西地向人间露出迷人的脸庞,把无限的美好洒向人间。当然,人们也只有在这段时间,也才能荣幸地见到她那美丽的容颜。 天上和人间一样,都会有着一些跳梁小丑。据说,天宫里一只天狗,他一厢情愿,早就爱上了月亮妹妹,总想着要与月亮妹妹谈情说爱,想结为夫妻。天狗也知道自己容貌丑陋,也怕触犯天宫的天条,又担心月亮妹妹看不起他,更怕太阳哥哥知道了会对他不客气。 想来想去,天狗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月亮妹妹不同意嫁给自己,就把她吃掉,毁了她的一生。 就在月亮妹妹羞羞答答地完全露面的时候,天狗会老脸厚皮地上去纠缠,可月亮妹妹就是不答应。可恶的天狗动怒了,会脱下它的狗皮衣服,把月亮妹妹包围起来想动粗,企图把月亮吞下。这时候,人间的人们,在地面上就会突然看不见月亮的银光,因为月亮被那可恶的天狗用狗皮衣服挡住…… 天神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把天狗传去狠狠地鞭打了一天,罚他去做三百年的苦役。并教给人们一个方法:逢天狗在天上向月亮妹妹作恶之时,天下所有的人们,要敲响一切可以搬动的响器,敲响各家各户的铜盆、铁盆、锅盖、锄头、镰刀、锣鼓,还要鸣放枪炮,从而朝天上形成强大的声音,把可恶的天狗吓跑离开,直到月亮重放银辉,露出笑脸为止。 这就是人们世世代代留传下来的——天狗吃月亮的故事。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