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一个擅长制造“奇迹”的民族,随处可见的一件简单物品中蕴含着大智慧,这展现了古代中国“黑科技”的魅力。 《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文物里的黑科技》讲述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无数令后人称奇的作品。有的构思巧妙,如古老的微型空调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借助力学的原理,无论球体如何转动,里面香料都不会洒出;有的巧夺天工,如发掘于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的铜奔马,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有的别出心裁,如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记里鼓车,每行驶一里路,车上的木头人都会自动敲一下鼓,堪称是古代最早的机器人。此外,还有像透光铜镜、素纱褝衣、长信宫灯、游标卡尺等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先进的产物。 翻开此书,这些古代科技跨过世事变迁,逾越千年向我们走来,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2000年前的产物亲切得如同身边旧物。 作者简介 后晓荣,男,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1973年9月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历史、古文献、考古、文物、历史地理等多学科教育背景和较好的文物鉴定能力,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从事考古学与文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以物证史”“图像证史”,运用多学科的文献材料进行学术研究,先后发表历史、考古文物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学术论文八十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十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 目录 一、奇妙的平衡之术——“马踏飞燕”铜奔马 二、神奇的魔镜——西汉透光铜镜 三、最早的游标卡尺——东汉铜卡尺 四、最早的计程车——记里鼓车 五、大秦帝国的色彩——中国紫之谜 六、时光的穿梭机——战国水晶杯 七、最早的活环工艺——曾侯乙玉佩 八、古老的微型空调——卧被铜香囊 九、漂洋过海来看你——水密隔舱 十、世界最轻的衣服——素纱襌衣 十一、骑兵的秘密武器——马镫 十二、简牍中的计数术——九九乘法口诀 十三、一泉吐白玉,万里走黄金——采盐技术 十四、古代的“冰箱”——冰鉴 十五、古代计时器——汉代铜漏 十六、古人也环保——长信宫灯 十七、使用千年的水利机械——翻车 十八、木构建筑的精髓——榫卯技术 十九、传播文明文化的技术——造纸术 序言 文物是什么——写给小朋 友们博物之旅的话 文物是什么?不同的理 解有不同的答案。文物作为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 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 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 指这些古人遗留至今的具体 物质遗存,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 ,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 史的,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 文物是历史的通道 文物让我们可以顺利抵 达历史记忆的深处,更是我 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 。每一件文物都镌刻着中国 文化的深沉记忆,都蕴藏着 中华民族的灵魂密码,是国 家的“金色名片”。从半坡彩 陶到二里头青铜器,我们知 道了中国先民跨越了野蛮, 发展到文明;从秦始皇陵到 武昌城墙上的第一声炮声, 我们知道了帝制的终结到民 主的开始。 文物是文明的勋章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枚闪 闪的文明勋章,它彰显着人 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 进发出的非凡智慧,显示出 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创造 力量。我们从长信宫灯看到 了智慧之光;从记里鼓车看 到了速度的追求,从神火飞 鸦看到了征服太空的梦想。 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展 示着一个故事,一个穿越时 空,将过去与现在联结在一 起的故事。今天作为勋章的 文物就是在传承历史,就是 在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 根本。 文物是前行的灯塔 珍藏在博物馆中的每一 件文物还是前行的灯塔,照 亮着今人走向未来的路。例 如,虎门炮台在时刻警示着 那段欺辱的历史,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国家博物院珍 藏的秦代大铁权则体现着公 平交易,统一规则;敦煌莫 高窟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则体现了百折不挠的家国责 任。击鼓说唱陶俑在手舞足 蹈中传达了乐观、通达的生 命之美。文物中的历史、生 命、责任、规则等理念无处 不在,同时也在照亮我们前 行的路,即“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文物是历史的通道,让 我们有了记忆之感;文物是 文明的勋章,让我们有了传 承之责;文物是前行的灯塔 ,让我们有了创新之源。每 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都 是一个“阿里巴巴”宝藏。听 懂故事的真谛,探寻宝藏的 秘密是每一位小朋友的天性 。期待小朋友们用眼睛去观 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 领会文物之美,美的文物。 同时更期待这套博物文化丛 书,将从书画、钱币、人的 进化、服饰、交通、民俗、 科技等主题为小朋友打开一 个个“阿里巴巴”的大门,从 而让更多小朋友了解历史文 化、了解中华文明,最终爱 上博物馆,爱上历史。 后晓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