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历史之书。来自全球各地的小作者探索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及历史事件的意义。
不管是古罗马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一场场激烈的斗争中有智慧的较量,有勇气的角逐,更有人性光辉的闪烁……小作者们年纪虽小,却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战争和历史故事。展现出惊人的学识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战火中的少年/石头汤孩子写给孩子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本历史之书。来自全球各地的小作者探索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及历史事件的意义。 不管是古罗马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一场场激烈的斗争中有智慧的较量,有勇气的角逐,更有人性光辉的闪烁……小作者们年纪虽小,却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战争和历史故事。展现出惊人的学识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 目录 阿比与驿马快信 安·佩特基 13岁 逃跑计划 克里斯蒂娜·凯尔斯 12岁 修造金字塔 蒂米·鲁斯·克兰 11岁 翅膀 埃莉诺·霍尔顿 10岁 巨石阵的牧羊人 凯西·托兰 13岁 动 纪香·柯瓦勒斯基 10岁 战火中的少年 菲利普·B.菲瑟 11岁 降落伞舞会 埃米莉·韦克斯曼 10岁 一眨眼就不见:1963 阿纳斯塔西娅·M.阿波斯特勒瑞斯 12岁 第二次开始 普雷斯顿·克雷格 10岁 旧游记 安娜凯·早川·格希利德 12岁 渴望 利比·纳尔逊 13岁 英雄 尼基塔·拉朱 11岁 阿基米德 亚伦·勒纳 13岁 战犬 威廉·格沃特尼 10岁 几乎完美的日子 亚历山德拉·沃尔奇克 12岁 奇迹 乔书亚·希普斯 11岁 1942:变化中的世界 阿曼达·佩尔铁拉 13岁 假面舞会 苏菲·托特曼 12岁 家人的所在 杰西·霍姆格伦-西德尔 13岁 一场激烈的战事 里安·G.布劳恩 10岁 飞行第一人 罗莎莉·斯托纳 12岁 宝箱 马克·罗伯茨 11岁 序言 读《石头汤》的时候, 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写的一篇 作文,是关于一座桥的。那 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 一年,我大概八九岁,我们 的小镇建起了一座大桥。那 座大桥连接起了一条名叫“ 飞云江”的大江。你可以想 象,那条江很美,天上的浮 云一朵朵映照在滔滔江水之 中。那时候,我们的世界很 小,很封闭,所以那座大桥 的建成对小镇上的人们来说 ,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桥开通的那一天,镇上几 乎所有人都跑去参观了。更 神奋的是,那一天竟然下起 了大雪。我们南方小孩几乎 没见过雪,何况是那么大的 一场雪。即使三十多年过去 了,我仍然记得那场大雪和 那座大桥当时在心里引起的 震动。 关于那座大侨,我当时 写了什么呢?我记得写下了 它的长度,写下了它的笔直 ,写下了两岸的江水,写下 了大桥入口处的两座石雕, 写了石雕身上纷纷落下的大 雪,大概也写了桥上兴高采 烈的人群……但我也记得隐 隐的挫败感,因为我找不到 一个词来准确地表达自己当 时的感受。假如那时候我知 道,写作并不只是靠脑袋思 考,还要用到全身心来感知 和体会周遭万物:假如那时 候我知道,写作除了用文字 描述外部世界,还可以将目 光转向内心,可以想象、虚 构、实验,可以创造一个角 色,让他代替我走进自己的 内心……假如那时候我懂得 这些,童年那座雪中的大桥 会幻化出什么样的故事? 两年前,当我们考虑创 办一本给青少年看的杂志时 ,曾经想过这应该是一本由 孩子写、给孩子看的杂志。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被打消 了,因为不可控性太大。对 于一个孩子能否写出对他的 同龄人(更遑论成年人)有 足够吸引力的文章这件事, 我们毫无把握。相比之下, 寻找一些愿意为孩子写作的 成年人,要容易得多。所以 ,你可以想象,当我看到《 石头汤》的时候是多么的震 惊。这本杂志创刊于20世纪 70年代,面向全世界8-13岁 的孩子征稿。在近半个世纪 的时间里,他们每年要确保 出版六期杂志,这件事情是 很了不起的。 按照编辑爱玛·伍德的说 法,这本杂志存在的目的是 “鼓励年轻人将写作作为谈 论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 而且,他们坚信,“孩子的 创作也能达到文学与艺术的 最高水准”。 让一个孩子谈论自己的 生活,这件事情有多重要? 我想,人人都有讨论自 己生活的愿望,对于孩子而 言,这种愿望很可能会更强 烈一点。孩子们在面对日渐 敞开的现实世界时,未必不 能洞悉其中的肤浅、虚伪以 及种种不合理之处,而写作 允许他们安全地去表达那些 困惑、愤怒与不安。 对于这些孩子内在复杂 的体验和感受,很多成年人 是看不见的,也不太关心。 所以,我们以保护为名义, 在精神生活上将他们完全排 除在外——“你们还小!”但 是,在《石头汤》系列收录 的作品中,这些少年作家告 诉我们:是的,我们还小, 但我们知道。我们知道,这 个世界有黑暗,有悲伤;我 们知道,人性中有残忍、暴 虐的一面;我们知道,不公 平、不正义的事情会发生; 我们知道,你会突然地或者 渐渐地失去那些对你来说无 比珍贵的人和物,哪怕你只 是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多 么渴望有人能够听到我们心 里的声音:当我们最好的朋 友离开后,我们是多么的伤 心;当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终 于被一个人“看见”时,我们 是多么的幸福;在经历了太 多的旅行和流浪后,我们多 么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 方…… 那么,孩子的创作也能 达到文学与艺术的最高水准 吗? 这套书中收录的一些作 品,在写作上的确表现出了 惊人的老练、世故和流畅, 比如《流浪》《名叫海伦娜 的女孩》《用十三种方式看 秋天》,等等。但更多的作 品,我觉得其魅力仍然在于 小作者在这一人生阶段对于 世界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 及他们对于这些感官经验的 亲密探索。恰恰因为他们尚 且不知道“文学”应该是什么 样子的,“艺术”应该是什么 样子的,所以他们的表达方 式在稚嫩中呈现出惊人的自 由、真诚和原创性,比如我 钟爱的那篇《万圣节飞来的 小女巫》。 万圣节的晚上,小女孩 听到窗外有哭泣声,然后发 现是一个小女巫在一根树枝 上哭泣。小女巫嘴硬说自己 没哭,并自称是被姐姐从扫 把上扔下来的。小女孩邀请 她在自己床上睡一会儿,小 女巫却拒绝了,在壁橱里睡 了一觉,因为“女巫从不在 床上睡觉”。第二天一早, 又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小女 孩认识到,原来女巫是这样 的,而不是那样的…… 这个故事让人想到《老 虎来喝下午茶》,同样是一 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同样是 一个小女孩与妈妈的处变不 惊,只不过前者是惘惘的威 胁,而后者是甜蜜的惊喜。 这个故事是一个11岁的小女 孩写的,作者显然没耐心把 故事好好地讲下去,但贵在 每一个句子都天真烂漫,连 那个急匆匆的收尾也任性得 浑然天成。 不过,我想这套书更大 的价值,还在于让更多的孩 子意识到一种写作的可能性 ——“原来我的同龄人可以 这样写作,也许,我也可以 试试。” 导语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作者,每个孩子都是原始的艺术家。这是一本由孩子创作的故事集,可以让小读者看到榜样的力量。适读年龄为8-13岁。石头汤是一个流传于欧洲的古老民间传说,讲述了人们如何在付出与分享中获得快乐,收获满满。当每个人都出于好奇放入一点东西,哪怕只是一块石头、土豆、胡萝卜、青菜……最后就能煮出一锅美味汤肴。石头汤故事集取名于这个传说,当每个小作者都勇于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时,就会创作出丰富有趣的文学作品集。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孩子的表达方式在 稚嫩中呈现出惊人的自由、 真诚和原创性…… 这套书更大的价值,还 在于让更多的孩子意识到一 种写作的可能性——“原来 我的同龄人可以这样写作, 也许,我也可以试试。” ——陈赛 《三联生活周 刊》主笔 精彩页 阿比与驿马快信 安·佩特基 13岁 阿比听见号角声长长地响起,在夜色中从某个地方传来。这是喇叭的声音,像是军号,但也可能只是风声。雪花打着旋,成群结队地落下,一片纷飞的白色,无休无止地掠过小屋的窗前,狂风也呜咽着吹过屋角。去年3月也下过几场这样的暴风雪,可今年不一样了。阿比在家里待得不自在了。哪怕一家人坐在摇曳的炉火跟前,妈妈缝东西,爸爸削东西,那匹老迈的挽马詹姆斯安安稳稳地睡在谷仓。今年,阿比看着外面纷飞的雪片,心里总觉得很不安稳。她想着自己还能做点什么更大更好的事,比织袜子更加重要,比在长长的冬夜坐在屋里更有意思。 当然,这都是因为“驿马快信”。去年4月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第一名快信的信使骑着马冲进了驿站。打那以后,阿比就知道,她也想成为一名勇敢无畏的快信骑手。 在那个晴朗的日子里,爸爸和阿比曾骑着詹姆斯去了一家驿站,驿站长和饲养员在站上给那些当信使的男孩子预备了吃食,还有养好精力的马匹。詹姆斯走得慢慢悠悠的,那趟旅程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驿站只有两间小木屋,坐落在大草原中间。一间是马棚,另外一间是仓库,也是宿舍。阿比发现,窗户上不是玻璃,而是一个一个小方格的油纸。 马棚的阴凉处停着两辆马车,是用来从圣约瑟夫市给这里运送补给的。爸爸跟阿比说:“整个快信系统是一个人发明的。威廉·拉塞尔先生觉得,西部的驿站马车太慢了,需要有一个新系统把邮件送得快一些,于是成立了驿马快信,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拉塞尔可能指望最终能有一笔政府拨款,不过如果政府拨了款也毫不奇怪。用这些快马送信,萨克拉门托估计只需要十天就能听到圣约瑟夫的最新消息了。” 阿比手搭凉棚,望向天空,随风摇曳的茂盛青草,以及四面八方空旷的一片。不过这片土地并不让人觉得空旷或荒芜,就好像是这片土地把自己弄得平整,好给马匹让路;而驿站的两间小屋就是唯一勇敢地挺立在这里的东西,等着所有来客拜访。 阿比说:“我敢说,以后呀,驿马快信送的信,比这还快呢。只要骑手人人都跑得再快一点就行啦!” 忽然间,一名骑手的军号声响彻原野,告诉人们他就要来了。驿站长个子高大,相貌威严,有着一把浓密的胡子。他把阿比和她爸爸推到一边,牵出一匹躁动不安的野马驹。那马驹已经安好了鞍子,只等着骑手换马。没多久,阿比就瞧见那名快信骑手,在马背上一路猛冲,穿过草原,卷起一阵尘烟。 爸爸伏下身子,凑近了阿比的耳朵,胡子挠得她脖子直发痒。爸爸悄悄说:“他叫约翰尼·弗莱,是快信的第一名信使,今天是一路从圣约瑟夫赶过来的。” 约翰尼·弗莱到了驿站,翻身下马,把装满邮件的驮包扔到新马匹上,又翻身上马,朝着遥远的萨克拉门托策马而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得阿比呆住了。 驿站长嘟囔着说:“该看的你们都看见啦。”他把旧马的鞍子卸下来,牵着进了马棚,“你们肯定以为,驿马快信的人都是牛仔、印第安人吧?这儿可瞧不见一个印第安人。” 可是,阿比见到的一切已经让她着了迷。 如今,她的鼻子贴着小屋那结了霜花的玻璃,激动得浑身颤抖。她可以当快信骑手的!她以前骑过的马多着呢!那样的生活,多么随意,多么惊险,多么奇妙呀!她会骑着马穿过西部的草原、高山、沙漠,只有她自己,还有忠实的马儿。无论她走到哪儿,都会得到英雄般的礼遇。要是因为奴隶制真的打起仗来,她也会给合众国的新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传递情报,帮总统重新统一美利坚。 阿比看了看自己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一头红色卷发,有点密匝匝的;头发很长,但可以随时挽成一个发髻,再掖进牛仔帽,省得碍事。她又高又瘦,体重很轻,让马儿驮着跑上很远肯定不成问题。她今年只有十四岁,可是很多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都去了驿马快信,一个月也挣一百多美元呢!她不服气地想,我才不怕暴风雪呢,我要是个男孩该多好。 妈妈轻声提醒:“阿比,怎么不织袜子啦?” 阿比浑身一震,赶紧拿起了腿上的毛衣针。 爸爸冲阿比眨了眨眼。“就让她做做白日梦吧。雪还要下好多天呢,足够她把我的袜子织好了。” 阿比低着头笑了下,又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爸,你觉得加州会跟那些南方的州一样退出联邦吗?那么驿马快信会不会给南方送邮件?” 爸爸接着削东西。“啊,林肯总统会让事情重回正轨的。阿比,我相信他。他是个伟大的人物,我们都可以信任他,没错的。” 阿比望向窗外,心想,刚才听见的声音是不是快信骑手的号角声?她好像又听见了,但实际上那是狂风暴雪声的一部分,她的耳朵分辨不清。这就好像是要发觉远处草丛里的动静一般,困难得很。 接着,敲门声响起。 阿比正在织袜子,腾地拾起头来。“爸!爸,有人来了!门那边!” 妈妈依然盯着针线活儿。“天啊,我说阿比,你就不能别一听见刮风就激动吗?这么晚了,有谁会来咱们家?” 又是敲门声。阿比很确定了,有人敲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