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藏在课本里的国学盛宴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藏在课本里的国学盛宴》是一本好看的国学入门、启蒙读物。全书以语文课文为基础,巧设主题为切入,分为“衣食住行录”“风土人情篇”“诸子百家圈”“神话传说馆”四个章节,带领读者体验课文背后蕴含的国学文化。内容丰富,视角新鲜,对于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修养有很好的帮助。全书插图丰富,语言通俗,适合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王蒙蒙,国学爱好者,擅长以轻松的笔调讲述文化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国学智慧。主编“向上吧!诗词”系列《落花时节又逢君》《每逢佳节倍思亲》,广受青少年读者好评。
目录
第一辑 衣食住行录
古代房价也高:白居易郊区买房,苏轼住危房
古人冬日穿搭:皮裘都不算啥,穿纸才最潮
那些变秃的古人是怎么自救的
吃饭不如喝茶:古人的茶竟然有葱姜口味
古人奇葩酒文化:杯子得贵
古代军粮后来竟变身为“网红”美食?
昙花一现的“黄脸”审美:脸够黄,人才美
古代男子“臭美”指南
古人出行生存指南
第二辑 风土人情篇
取名字,还是古人最讲究
回到千年前,十三岁就能上大学
食指为何叫“食指”,难道和吃饭有关
宋朝人为何不爱摩羯座
古时候为何只有春秋,没有冬夏
“出家人”竟然是古代最受欢迎职业?
打破门当户对,古人该如何获得甜甜的婚姻
古人刺字为哪般
古代定情物,并非只有荷包
第三辑 风土人情篇
先秦治丧委员会:孔子为何说“不配”
纵横家苏秦:战国弱雄背后的男人
墨家:战国理工男用黑科技拯救世界
洒脱的道家人:“累了,隐居吧!”
严肃祭祀现场,偷藏着百姓的“疯玩”日常
片石千秋:跨时空的儒学图文教科书
判断一个人的官职,看他帽子上有没有笔
出道即巅峰:状元郎也有中年危机
第四辑 神话传说馆
开天辟地的造物主盘古,最早是一条神犬?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
神女西王母最早是个凶残的半兽人
瘟神和财神竟然是同一人?
总是被凡人欺负的鲛人, 到底什么来头
一口吃成个“不死之身”: 古人修仙翻车现场
蛇女的传说: 似妖,却非妖
第一代背锅侠:被动食日月的天狗
序言
偶然的一天,你有了一
个可以和古人同游的机会,
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是探寻那些记录在典籍
之上,恒河沙数、口耳相传
的神话传说的真伪,还是追
溯那些与现代社会大不相同
的风土人情?
若真有一个穿越回古代
的机会,或许你还会有这样
的经历:孟秋七月,你背上
竹简记录一路听来的民间歌
谣,或者拎着肉干到孔子座
下蹭一节课,抑或打卡易水
边,目送荆轲消失在刺秦之
路;你走过几百年,来到三
国魏正史年间,向“竹林七
贤”讨要些美酒;又走过几
百年,在中唐偶遇白居易,
发现他正对着一件信物感怀
伤情,无暇理会你……
你一路追寻一路歌,从
辉煌灿烂的历史中走进日新
月异的新时代,聆听了《典
籍里的中国》这一电视节目
中上演的跨越千年的对话,
发现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人物
、事件、风物、典故等正以
生动而精彩的形式再次呈现
在我们面前,散发着经久不
衰的文化魅力,仿佛获得了
第二次“生命”。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文学巨著瑰丽璀璨,比如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上古传说《山海经》、小
说集《太平广记》《世说新
语》以及诗歌集《唐诗三百
首》等等。这些流传千古的
文学著作,就像一座座解读
不尽的文化宝库,为中华文
明的传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精神力量。笔者发现,在我
们的语文课本中,除了我们
平常所学到的知识外,还蕴
藏着无数的文化宝藏,等待
着我们去探究、去挖掘。
《藏在课本里的国学盛
宴》一书,以生动活泼的故
事、幽默诙谐的语言,带领
青少年读者走进国学,去奔
赴一场宏大壮观的“知识盛
宴”。打开本书,小读者们
可以走进那遥远的神话世界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探寻
中华文明之源;也可自由徜
徉于历史长河中,体验历朝
历代的风土人情;还可以置
身于典籍里记载的人物故事
中,领略习君子之风的先秦
哲思以及历代文豪的智慧与
光芒。
希望本书能让小读者们
了解到,那些出现在课本中
的历史人物,并非只有我们
所知道的那一面,他们还有
很多浪漫与有趣之处;那些
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典籍、
历史文物,不只与我国的历
史有关,更与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有关。希望青少
年读者们学会了解、欣赏国
学经典,从中汲取更多的营
养,成为博闻强识而又想象
丰富、继承传统而又勇于创
新之人。
这,正是编写本书的意
义所在。
编者
2021年5月
导语
看点一:意林编辑部2021全新力作,封面设计典雅唯美,精致双封,外封高阶映画,内文双色印刷,配图精巧细致,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看点二:多个栏目,内容充实。精选语文课本中的精彩段落,巧妙切入主题,发掘课文背后蕴含的国学文化,以丰富的国学知识为青少年读者构建了一个浩瀚的国学殿堂。
看点三:趣读国学,串起人文历史,轻松拓展国学知识,培养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看点四:引导读者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在写作中灵活举例,提升写作能力。
看点五:聚焦“国学热”,《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的火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持续上涨,符合当下学习潮流。
精彩页
公元759年的冬天非常寒冷,说滴水成冰一点儿也不过分。诗人杜甫为远避安史之乱,举家搬迁至成都,漂泊无处可依,寓居在草堂寺.直到第二年春天,杜甫的成都友人提出来一场“住房众筹”,于是联合成都的乡亲们为杜甫在西门外的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茅草屋。
茅屋简陋,只能勉强遮风避雨,但杜甫已然满足,作诗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公元765年,杜甫的友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随后离开成都,继续踏上颠沛流离之路,草堂也不复存在.现如今坐落在成都的“少陵草堂”,不过是后人修缮的一个意象,早已不是当年杜工部的居所了。
一代“诗圣”,竟然就蜗居在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中,是战乱所致,还是贫困使然?
唐中期以后,土地被大规模私有化,百姓根本无地可住,就连一些士子、官僚都沦为“房奴”,一生都在租房的官员也大有人在。“住房难”这一问题从古至今都有,难怪杜甫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
,即“家”,藏有中国人最温暖的记忆。
《说文解字》中对家的解释为:“家,居也。”“家”是会意字,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shǐ)”,即猪。
从字面意思看,有猪的地方就是家。
在农耕文化兴起之前,我国古人以游猎为生,居无定所,直到开始养猪,才算开启了真正的居住文化,而养猪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初的“家”。
可若想真的有个家,在“土地王有制”的古代实属不易。远在周代,受到封赏的卿和士大夫不仅能够得到分封地的食禄,还可以获得封地的管辖权,但这种福利到了秦汉就被取消了。秦汉时期,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了以“秩石”为衡量标准的官员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官员的工资用粮食代替,官职越高,领的粮食越多,但已经没有占田一说了。
唐宋时期,朝廷会给官员们直接分发土地,但他们只有短暂的使用权。官员离任或者退休之后,官宅是要被收回的,所以很多官员根本就不盖房,不然收回了直接就便宜了下一任。那么官员住哪儿呢?
官员住府衙或者租房
有些官员为了图方便,直接住在衙署。因为衙署的装修不错,官员办公也方便。比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他的故居“六一堂”实际上就是当时的绵州府衙门,所以当时的官宦子弟又被称为“衙内”。不过住在府衙也不是长久之计,条条框框不少。比如,衙门内的家具虽然是现成的,官员可以拎包入住,但家具的质量不高,再破也是官府财产,不许随意更换。有些椅子用了多年,甚至都让人坐不稳。于是,一些官员就不住在府衙,而是租房住。
16岁成名、29岁中进士,后来官至三品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直没有在长安买房,而是租了20年的房子。直到36岁的时候,其母亲来长安,为了方便母亲起居,他才在郊区渭南县买了房。
宋朝官员想要住进公家的房子难比登天。地方不能擅自决定,需要上报中央,而分配下来的官员住房惨不忍睹,说是危房也不为过。苏轼到杭州做知州,直接住在危房里办公,他一边上班一边吐槽自己的府衙:“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栗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他担心的是,说不定哪天就会被高空坠物砸死。关键是当时还有个规定:官不修衙。即使再破也是官家的财产,不许乱动。不只如此,等到官员退休的时候,这些家具还一件都不能拿走,即便是自己花钱买的也要留下。
据说王安石做宰相即将退休的时候,他的夫人想要带走平时用的藤床,王安石没办法,就不洗脸不洗脚一直躺在藤床上,怎么邋遢怎么来。王安石的夫人爱干净,终于妥协不要藤床了。王安石这才放下心来。要知道,王安石虽是宰相,但一点也不敢违背这个规定,可见它还是很严厉的。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