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杨巨平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希腊化世界是指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政治上以希腊-马其顿人为主导、文化上以希腊文化为主体、同时容纳东方当地文化因素的新世界,这个世界东起地中海,西到中亚、印度河,北至北方草原,南至印度洋,可谓是七海一河一山(即咸海、里海、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河、帕米尔高原)环抱之地。在如此广袤的区域内,希腊文化与当地的东方文化长期接触,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孕育了一个既统一又多元的文明——希腊化文明。文明以这个世界为载体,世界因这个文明而存在。尽管亚历山大帝国转瞬即逝,其部将三分天下,但希腊人的统治格局基本确立。即使由于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的独立,塞琉古王国元气大伤,但远东希腊化文明圈的形成使得希腊化文化的遗产得以保留、延续。希腊式城市、希腊式钱币、希腊语、希腊的造型艺术、希腊的神都不同程度地在当地留下了它们的印记。这就是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张骞抵达西域后所见所闻的世界。张骞的到来,意味着中希文明的首次沟通,宣告了从黄河到地中海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此后,希腊化文明遗产不仅在西域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接受、改造、利用,而且传入了遥远的中原内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张骞通西域视为今天“一带一路”的预演。本书就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第一编论证亚历山大东征、希腊化世界对于丝路开通的作用。第二编是本书的重点,属于个案研究,分别论述希腊化文明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和接受,第三编论述希腊化文明遗产在中国的存在与影响。各章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以全面、系统、立体地反映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目录 自序 绪论 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编 希腊化世界形成与丝绸之路贯通 引言 第一章 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第二章 两汉中印关系与丝路南道的开通 第三章 远东希腊化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定位 第二编 希腊化世界与丝路沿线文明的互动 引言 第四章 娜娜女神的传播与演变 ——一项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宗教认同现象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希腊式钱币的变迁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融 第六章 “Soter Megas”考辨 第七章 希腊化还是印度化 第八章 帕提亚王朝的“爱希腊”情结 第三编 丝路希腊化文明遗产的传入 引言 第九章 传闻还是史实? ——汉史记载中有关西域希腊化国家与城市的信息 第十章 弥兰王还是米南德? ——《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化历史信息考 第十一章 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神”及其在中国的演化 ——一项基于图像的初步考察 第十二章 山西地区北朝隋唐文物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附录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Silk Roa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Opening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during the Han Dynasty Hellenisation or Indianisation:A Study of the Yavanas Chinese Historical Sources and the Greek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Some Notes on Dayuezhi,Daxia,Guishuang,and Dumi in Chinese Sources 后记 序言 出版说明 新世纪伊始,南开大学历史学科魏宏运、刘泽华、 张国刚等先生与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商定,设立“范 伯子史学基金”,资助出版《南开史学家论丛》第一辑 ,一为纪念南开史学的奠基一代,二为总结南开史学文 脉一系,三为传承郑天挺、雷海宗等先生的教泽。第一 辑收录了郑天挺、雷海宗、杨志玖、王玉哲、杨生茂、 杨翼骧、来新夏、魏宏运等先生的文集(中国日本史、 亚洲史研究的开拓者吴廷璆先生,因文集另外出版故暂 未收入),九位先生可谓南开史学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 的奠基一代,令人高山仰止。第一辑于2002年由中华书 局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反响,形成了南开 史学的品牌效应。 2003年,《南开史学家论丛》第二辑出版,收录刘 泽华、冯尔康、俞辛焞、张友伦、王敦书、陈振江、范 曾先生的文集。七位先生是20世纪80—90年代南开史学 持续提升的学术带头人,可谓一时风流。 2007年,《南开史学家论丛》第三辑出版,收录南 炳文、李治安、李喜所、陈志强、杨栋梁、王晓德六位 先生的文集。确定入选者朱凤瀚、张国刚、李剑鸣先生 此时调离南开,王永祥先生英年早逝,四位先生的文集 未及编辑。诸位先生皆是南开史学崛起的股肱帅才。 《南开史学家论丛》第一至三辑,共收录了自郑天 挺、雷海宗先生以下二十一位南开历史学科著名学者的 文集,大致可分为三代学人,他们或治中古史、或修中 近史、或览欧美文化、或观东洋史实。三代衣钵相继, 奠基、传承、发扬,对相关学术方向皆有重要贡献,享 誉史林,才有了南开史学近百年的无上荣光。这是一份 能激动人心的史学积淀,一份能催人奋进的学脉遗产。 有鉴于此,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决定继续 出版此套丛书的第四辑,委托江沛教授主持编务,以持 续梳理南开史学的学术史,总结学科名家的高水平成果 ,向2023年南开史学的百年华诞献礼。 《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入选学者是:中国史学 科的郑克晟、白新良、赵伯雄、张分田、杜家骥、乔治 忠、许檀、王先明、常建华,世界史学科的杨巨平、李 卓教授。十一位学者在各自领域皆有公认的学术成就, 其学术活跃期多在20—21世纪之交前后三十年间,是南 开史学第四代的代表性学者。 从四辑的入选学者名单可以看出,南开史学历经百 年发展,先有梁启超、蒋廷黻、刘崇、蔡维藩等先生筚 路蓝缕,继有郑天挺、雷海宗先生代表的第二代深耕根 基,再经刘泽华、冯尔康先生领衔的第三代发扬光大, 继有多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学者扛鼎的第四代学人守正 创新,终于成就蔚然之史学重镇。 如今,南开史学百余名教师,秉承“惟真惟新、求 通致用”的院训,以高水准的人才培养、求真创新的学 术成果,打造出一支公认的实力雄厚、享誉全球的史学 群体,努力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全力拼搏。 2019年,南开大学提出“4211”发展战略,其中一 个“1”,即是建立十个交叉科学中心,努力实现跨学 科融汇,强调人文与自然科学两大学科间贯通、协同发 展,以服务于国家战略及社会发展需求,这是中外文明 交叉科学中心的宗旨所在。在文科率先成立的中外文明 交叉科学中心,依托历史学科建设。《南开史学家论丛 》第四辑,是一个学术品牌的延续,也是中国史、世界 史两大学科成果的总结,凝结了对中外历史与文明的比 较及思考。故而第四辑的出版,得到了南开大学中外文 明交叉科学中心的资助。 在《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出版之际,特作此说 明并衷心祝贺,希望早日迎来第五、六辑的持续出版, 让南开史学始终站在历史学的潮头,共同迎接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 2020年12月12日 导语 1. 希腊化研究自从19世纪德罗伊森的三卷本《希腊化史》问世以来,方兴未艾,已经从古典学的研究边缘进入了中心,成为显学。近年来大型的丛书和专题研究著作不断出现。杨巨平教授在该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内希腊化研究的领军学者明确提出丝绸之路与希腊化文明(世界)之间在时间、空间,尤其在文化上存在着必然联系的观点,在本书中有系统详细的阐释。 2. 以往研究丝绸之路的中文著作,多从中原视角出发,本书则围绕丝路的另一端——希腊化世界展开论述,利用中外古典文献、考古、钱币、铭文等资料,多角度、多层次予以揭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