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览庆城/庆城文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庆城文史”丛书之一,以庆城历史为主线,按朝代顺序自上而下编写,到清末为止。这不仅对朝代要做些一般的说明,还要将该朝代发生的有关事件列于其后,发生的事件多,则有选择地或概要地写,事件少就多写。
目录
原始时代的庆城
一、庆城的自然环境
(一)鄂尔多斯盆地
(二)气候与河流
(三)土壤与资源
(四)中国第一件旧石器的出土地
二、原始时代的庆城
(一)原始群团与血缘家庭
(二)母系氏族时期
(三)氏族制向文明的过渡
三、黄帝与岐伯的传说
夏商西周时代的庆城
一、夏时的庆城
(一)庆城的原住民——戎狄
(二)不窗奔“戎狄之间”
二、商朝时的庆城
(一)寺洼文化九站遗址
(二)公刘迁豳
(三)羌方、鬼方、彭国
三、西周时的庆城
(一)庆阳民族与西周的关系
(二)赢秦早期历史
(三)西周对庆阳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的庆城
一、春秋时的庆阳
(一)秦穆公霸西戎
(二)义渠、乌氏和朐衍之戎
二、战国时的庆城
(一)战国前期的秦国
(二)秦商鞅变法
(三)秦与义渠戎的关系
(四)北地郡的设置
(五)长城的修筑
秦汉时代的庆城
一、秦集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行政建制
(二)秦直道
二、西汉时的庆城
(一)西汉的建立
(二)西汉前期对庆阳的开发
(三)西汉中期对北地郡的开发
(四)北地郡的军事将领
三、东汉时的庆城
(一)东汉统一关陇
(二)北地郡行政建制
(三)羌人的反抗斗争
魏晋北朝时代的庆城
一、魏晋十六国时的庆城
(一)魏晋十六国行政建制
(二)少数民族在庆阳的活动
(三)十六国政权对庆阳的经营
(四)庆阳的民族
二、北朝时的庆城
(一)行政建制
(二)孝文帝改革与庆阳
(三)北魏末年各族起义中的庆阳
(四)西魏、北周的改革与庆阳
(五)北朝时庆阳的经济
(六)庆阳的北石窟寺
隋唐时代的庆城
一、隋朝时的庆城
(一)隋文帝统一中国
(二)行政建制
(三)隋与突厥的周椠之战
(四)李渊留守弘化
(五)隋朝的灭亡
二、唐朝时的庆城
(一)唐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二)行政建制
(三)唐对突厥的防御
(四)杨文干之乱
(五)安抚庆州党项的羁縻都督府
(六)退休将军穆泰
(七)“安史之乱”中的庆阳
(八)吐蕃对陇东的争夺
宋夏金时代的庆城
一、北宋的庆城
(一)行政建制
(二)党项的强大与西夏建国
(三)庆阳境内的蕃部
(四)范仲淹父子知庆州
二、环庆路军事防御体系的确立
(一)极边地区的堡寨防御系统
(二)庆州城的城池防御系统
(三)次边地区的后勤补给系统
(四)环庆路与邻路的策应机制
(五)宋夏间环庆路的几次战事
三、金代时期的庆城
(一)宋金富平之战
(二)伪齐治下的庆阳
(三)金军攻占庆阳府和庆阳人民抗金斗争
(四)行政建制
(五)宋金时庆阳佛教
元明清时代的庆城
一、元朝时的庆城
(一)元统一中国
(二)行政建制
(三)元时民族交融的一体化趋势
二、明朝时的庆城
(一)明军攻取庆阳城
(二)军政建置
(三)庆阳军民抗击蒙古部侵扰
(四)社会与经济
(五)庆阳科举人才辈咄
(六)李梦阳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七)明末的社会动荡
三、清时的庆城
(一)清朝的建立
(二)行政建制
(三)清初平定王辅臣之乱
(四)清代庆阳科举
后记
序言
翻阅庆阳历史,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不窋“奔戎
狄之间”。不窑属于先周
族。先周族的祖先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叫姜螈。
邰,在今陕西武功县。据
记载,弃在孩提时代,“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麻、菽美。及为成人,遂
好农耕”。这说明先周族
是农业族。弃生长在部落
联盟的唐尧虞舜时代。舜
知道了弃的事迹,“举弃
为农师”,让他主管部落
联盟的农业事务。由于“
天下得其利,有功……(
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
,别姓姬氏”(《史记·周
本纪》)。这就是先周族
的始祖。
地方学者认为,庆阳
社会经济自古就是以农业
为主的。其实历史时期庆
阳不是以农业为主,而是
牧业生活居多,长期是半
农半牧的经济。
夏朝建立后,弃仍担
任夏王朝的“后稷”之官。
到了“不窋末年,夏后氏
政衰,去稷不务,不窑以
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不窋末年”,许多研究者
认为当指夏王孔甲之时。
孔甲是夏代倒数第四个王
。所谓“夏后氏德衰”,就
是政治腐败,不重视农业
,弃因此丢官而“奔戎狄
之间”。“戎狄”,是指居住
在华夏族四周的游牧民族
。一位戎狄族的酋长曾说
过:“我诸戎饮食、衣服
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
语不达。”游牧民族以畜
牧为生。“戎狄之间”,旧
注以为即唐弘化县,就是
现今甘肃庆城县。所以“
戎狄之间”当在今以庆城
为中心的庆阳地区。
农业族的不窋,领导
族人到了“戎狄之间”,与
戎狄族共同生活于同一地
区。古人认为庆阳百姓“
好稼穑,勤本业,民醇不
讼……有古豳之遗风”(明
嘉靖《庆阳府志》),是
说不窑到了庆阳,农业化
了戎狄族,所以“民醇不
讼”,百姓以礼让为先,“
《豳风》忠爱之心仍在也
”。这个说法比较勉强。
从先周族与戎狄族力量对
比来看,先周族是客方,
翻山越岭从今陕西到甘肃
庆阳,拖儿带女,旅途劳
顿,到目的地已经人困马
乏,所带的粮食恐怕也已
消耗殆尽。老弱有待于戎
狄救济,整体力量肯定弱
于戎狄;何况经营农业需
要一系列的准备,选择耕
地,准备工具,开荒、平
地,准备籽种下种,更重
要的是还受到季节的限制
,不是说开始就能开始的
。《国语·周语》记载不
窋到达戎狄地区后:“不
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
其绪,修其训典,朝夕克
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
,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说的是到新地方从头开
始,日夜辛劳,从未有丝
毫懈怠;克勤克俭,以敦
厚、忠信待人;突出自己
德行,绝不辜负先人,全
是克己待人,未见农业的
影子!可以想见,先周族
到达庆阳,首先要与戎狄
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信
任,使自己在新环境下能
生存下来。所以只能是先
周族的戎狄化,入乡随俗
,从事畜牧业。当然我们
也看到了先周族农业的影
子。但那是若干年后为了
迁豳,公刘率领族人,要
多打一些粮食,多准备一
些干粮,反映了先周族有
了一点农业,最多半牧半
农。就是后来迁豳,也未
放弃牧业,而是农业的比
重逐渐上升。当古公亶父
迁到岐下周原时,才“贬
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
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
司”。开始了全新的农业
定居生活。
先周族离开陇东后,
填补空缺的是羌方、鬼方
,仍然是牧业族。春秋战
国时的义渠戎,西汉初年
晁错仍说它的“饮食长技”
与匈奴同,是畜牧族。
我们过去一直认为,
庆阳与关中平原在农业发
展水平上可有一比:庆阳
有“陇东粮仓”的美誉;而
且“八百里秦川,比不过
董志原边”,等等,认为
陇东、庆阳的传统农业发
达。但这次参与编写《史
览庆城》,感到庆阳旱作
农业怎能与八百里秦川的
灌溉农业相比!这里虽是
发明农耕文明的先周人待
过的地方,但它的农业也
不是一条直线地发展,而
是曲折地向前,所以才有
先周人“复修后稷之业”的
记载。史、汉《匈奴传》
均记载先周人“失其稷官
,变于西戎,邑于豳”。“
变于西戎”就是一度放弃
了农业。我们只能说先周
族在庆城,为了生存首先
要“戎狄化”,从事畜牧业
,以解决肚子问题。
其次,庆阳是个多民
族聚居地区。这个说法在
当今年轻人头脑中可能不
存在,但在历史上确实如
此。夏末不密“奔”的是“戎
狄之间”。到商代,我们
只知道庆阳的本地居民可
能属于氐羌族;《中国历
史地图集》第一册商代地
图标明环江源头是“羌方”
,洛水源头是“犬戎”,也
说明庆阳一带是羌方、犬
戎活动区。羌,西方的牧
羊人也。西周的玁狁,一
般说就是犬戎,也称太原
戎,属于胡人。春秋战国
时泾河以北是义渠戎,司
马迁把它记在《史记·匈
奴列传》中,范哗虽将它
记在《后汉书·西羌列传
》中,但羌、匈奴都是少
数民族无疑。
魏晋十六国时期,泾
河沿岸附近属于曹魏、西
晋政权管辖,而今庆阳即
马莲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
是羌、氐、匈奴、鲜卑、
西域以及杂胡的活动区。
到了北朝,庆城恢复了州
郡县行政建制,北魏推行
三长制、均田制,进行汉
化改革,各族精英成为郡
县的官员,而一般族众则
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
民,由牧民转变为均田小
农,这是北朝
导语
本书可让人们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全面了解庆城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庆城的文化魅力,这对于提升庆城对外形象、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编者按照朝代列了几个大类,如经济、政治、民族、人物、文化,并从历史记载或当地传闻中按“类”选一些有关的题目,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叙述。
后记
我之所以参加《史览
庆城》的编写工作,是因
为钱旭同志的热情推荐和
邀约。由于年龄的关系,
我当时只是答应协助组织
编写组,并作一些编写中
的出谋划策的工作。同时
,陇东学院历史学院的老
师,我认识的李仲立等已
经退休,彭曦、祝中熹已
经调走,年轻老师我也不
认识几个。所以我将编写
人员瞄准了一些有通信交
往的人。张多勇老师是做
历史地理的,对陇东历史
地理熟悉。我与张联系,
说明请他作《史览庆城》
的主编,由他组织几个他
熟悉的老师参加编写。张
老师勉强答应了。张老师
联系了雷兴鹤、缪喜平,
我推荐了侯宗辉,共4人
组成了编写组。
编写组组成后,在
2018年5月初,我们在庆
城,与政协庆城县委员会
见面。政协庆城县委员会
领导向我们谈了编写意图
,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
一本宣传庆城的通俗读物
,专门谈历史,文字要通
俗,图文并茂,以30万字
为宜。接着编写组老师开
会进行了讨论,主要认领
题目,以及讨论如何编写
的问题。认领题目很顺利
。但在如何编写上发生分
歧:部分老师主张按专题
编写,就是写重羔问题,
以体现学术性;部分老师
主张按朝代编写,系统讲
述庆城历史。对这两种意
见当时虽未强行统一,但
妥协为按朝代编写;也可
重点突出一些亮点,专题
进行论述;10月拿出初稿

到了10月开第二次编
写会议时,一些老师们拿
出的样稿全是专题,多数
老师感到与宣传庆城的通
俗历史读物不符。因之怎
么编写又成了讨论重点。
最后仍强调按朝代编写,
要全面反映庆城的历史。
我私下了解到的情况
是,一些老师已经有了现
成的专题,若按朝代编写
的话,这些老师就得从头
开始,重新构思,按新的
大纲编写,得花去很多时
间。这是现状。既然统一
不了意见,于是我与张老
师交换意见:可否修改工
作由我来安排,按朝代顺
序编写,进行一些人员调
整。具体是原来的主编不
变,还是张老师;但依据
老师交出的稿子,重新确
定编写人员。已经交出了
专题文章的老师,若没有
参加编写,新的编写人员
对原来的稿子有使用权,
而原来发给每个老师的启
动费则作为报酬。张老师
对我提出的意见表示没有
意见。所以以后的稿子就
由我负责,组织编写和修
改。
从2019年5月开始,我
们陆续请了刘自立老师担
任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两
部分的改写;请贾小军老
师担任魏晋南北朝部分的
改写;缪喜平除了宋代,
又增加了金代部分;侯宗
辉除了秦汉和明代部分,
又增加了元代和清代部分
;而原始时代和隋唐两部
分,则由我来改写。现在
的书稿,就是由调整后的
编写人员完成的。最后由
我统稿全书。
关于书稿的几点说明

第一。历史上的庆州
、庆阳府,都是以今天庆
城县为中心的;而历史上
的郁郅、安化,又比今天
的庆城县大。所以,用今
天的庆城县来说明历史上
庆州、庆阳府、郁郅、安
化未必妥当,所以以今天
的庆城县为标题,未必合
适。所以书稿中采用了有
时以庆阳一词取代今天的
庆城县,并以之为标题。
第二,庆城的历史,
在许多朝代只有点的记载
,夏代是“不窗奔戎狄间”
,商代只有羌方和豳,西
周只有玁狁、太原。为了
连接这些点,编写时做了
许多铺垫。如夏代多少王
,起讫年代;商代的豳国
、彭国;西周时秦的兴起
、建国。内容中出不了秦
国,就无法讲秦穆公霸西
戎;没有商鞅变法,就不
可能有秦灭义渠,就不可
能有北地郡的建立、战国
秦长城的修筑,甚至秦统
一全国,等等。魏晋十六
国时期,庆城没有行政建
制,是民族活动区,而且
与战争有·关,打打杀杀
。只有到了北朝,统一了
北方,建立了行政建制,
将少数民族纳入行政建制
,并且进行改革。改革的
重点均田制、三长制、汉
化政策,与改变各民族的
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当
然这部分的铺垫太多,但
不多又说明不了问题。就
是通过这些铺垫,将庆阳
的各族牧民,转变成了隋
唐时期的均田农民。而且
还有民族融合的内容在其
中。铺垫得合适与否,还
请批评。
第三,除了铺垫,也
有压缩。北宋庆阳防御西
夏之事,可写的内容很多
。但从书稿整体方面要求
,却不能放开写,只能突
出主题,压缩叙述,以达
到整体平衡。再如明代李
梦阳,是庆阳籍的全国性
的文化名人,同样道理也
不能放开写。用压缩的方
式达到整体平衡,是否合
适?
最后还要说一点,在
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
参考了《庆阳通史》上卷
、中卷,还使用了《庆阳
通史》的行政建制地图,
对某些图我们依据自己的
认识做了必要的改动,也
是要对此说明的。《史览
庆城》存在的问题不少,
请大家批评指正。
刘光华
2020年8月于兰州
精彩页
原始时代的庆城
一、庆城的自然环境
《禹贡半月刊》发刊词中说:“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这一将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的“地理舞台说”,催生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诞生。1936年,顾颉刚在《地理教学与民族观念》一书中引用张其昀翻译的《人生地理学》中的一段话:“夫地理与历史之关系,非仅舞台与戏剧之比也,盖舞台常静止,而地理则变动。食物也,气候也,其于人生之影响,端绪纷繁,不可胜纪。国土之于人民,其犹鸟之有巢乎!”将国土与人民比喻为“鸟之有巢”,将地理环境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史学家宁可则分析了“地理舞台说”的不足之处,认为:“地理环境不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沉默背景和消极的旁观者,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是这种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地理环境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它自身也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改变面貌。”在这里,地理不仅仅是舞台,而且参与到演剧活动之中,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这是对既有观念的超越。大地不仅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舞台,也应是人类的创造对象。
庆阳的历史,是在庆阳的地理环境中演出的。无论是帝王将相、庶人百姓,曾在这里体国经野、设官牧民,秣兵厉马、出击外敌;或者从事农牧业生产,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沟壑区,不仅是庆阳人民的政治舞台,也是军事舞台,还是人们生活赖以维持的经济舞台。所以,下面我们首先对庆阳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叙述。
(一)鄂尔多斯盆地
庆城县和庆阳地区所处的地理大环境是鄂尔多斯盆地。在中国的地质构造中,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构成一个“山”字形构造。这个构造,是由祁连山、吕梁山组成的弧形,在祁连山、吕梁山之间通过黄龙山、铜川背斜、永寿梁、崔木梁、岭山(凤翔县北端)、宝鸡、华家岭、乌鞘岭相连,前弧顶端位于宝鸡附近,脊柱是以贺兰山为主的一系列南北走向的狭长复式皱褶带。山字形脊柱两侧,形成盾地,东侧为鄂尔多斯盾地,西侧为阿宁(阿拉善、宁夏)盾地。今天甘肃的庆阳市、平凉市,陕西的延安市、榆林市、铜川市和咸阳市北部,宁夏的大部,内蒙古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市(原名伊克昭盟),在地质年代上属于同一个地质单元——鄂尔多斯盆地。盆地以北从黄河大拐弯的伊克昭盟隆起,南至渭北高原,即关中的北山,从黄龙山经铜川背斜、永寿梁、崔木梁、岭山至宝鸡,地质上属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的前面弧;东至晋陕交界的黄河谷地,包括吕梁山以东;西包石嘴山—银川—固原大向斜,贺兰山—六盘山以东,属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的东侧盾地。
鄂尔多斯盆地跨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全区土地面积近37万平方公里,人口4700余万,耕地面积约18亿亩。该地区土地辽阔,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庆阳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心位置,成为长庆油田的诞生地。庆阳的历史,就是庆阳人民在这样一个大的地理单元中交互演绎而创造出来的。人们在这样的地理单元中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与周边交往。于是陕、甘、宁、内蒙古地区,在历史时期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上具有共同性,可称为同一个文化共同体。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