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早期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散论(精)/外国文学论丛/中华译学馆 |
分类 | |
作者 | 郝田虎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主要中文学术论文和部分书评、序言等,研究领域涉及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英国中世纪文学和中英比较文学等,其中多篇论文的英文版本在西方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有些观点得到了欧美权威同行的认可。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除了中西文学关系研究和翻译研究以外,作者还采用了文学跨学科研究、手稿研究、书籍史等方法,在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 作者简介 郝田虎,山东枣庄人,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比较文学等。除专著《<缪斯的花园>:早期现代英国札记书研究》外,译作(包括合译作品)有《敦煌交响》《花甲忆记》《中国十八省府》、《莎士比亚与书》和《司徒雷登与中国》等。 目录 论历史剧《托马斯·莫尔爵士》的审查 传奇剧中的差异地理学:以《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与《伦敦 四学徒》为例 简论斯宾塞的诗歌与微型画 《失乐园》、《弗兰肯斯坦》和《机械姬》中的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札记书 英国文学札记书《缪斯的花园》手稿版本研究 亨利逊《克蕾丝德的遗言》评析 手稿媒介与英国文学研究 研究英美文学手稿不可或缺 新时期中国的中世纪英语研究:纪念李赋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弥尔顿《失乐园》中译回顾与展望:为何需要重译? 跨越东西方:辜鸿铭与吴宓对弥尔顿的接受 弥尔顿的王权观念及其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 莎士比亚在晚清中国新探 莎士比亚中国化:普及与提高 林则徐和莎士比亚:《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一处错误 论丁韪良的英译中文诗歌 字句与精意:与李慎之所辑钱锺书译例商榷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译丛”序言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一)》主编的话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主编的话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主编的话 纪念Carol V.Kaske教授 鸿飞且复计东西:萨义德与贝尔纳 序言 《中华译学馆·外国文学 论丛》第一辑由《法国文 学散论》(许钧著)、《 当代英美文学散论》(郭 国良著)、《德国文学散 论》(范捷平著)、《欧 美现代主义文学散论》( 高奋著)、《早期英国文 学与比较文学散论》(郝 田虎著)、《外国文学研 究散论》(聂珍钊著)、 《外国文学经典散论》( 吴笛著)共七部著作构成 ,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华译学馆既要借助翻 译把外国的文学作品和学 术著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也要借助翻译把中国的 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介绍 到外国去,还要借助翻译 促进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交 流与互鉴,在做好翻译工 作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 力图把翻译、评介和研究 结合在一起,建构译学界 的学术共同体。 《中华译学馆·外国文学 论丛》第一辑的七部散论 中收入的文章大多是各位 作者以前发表的作品。为 了突出散论的特点,这套 丛书不追求完备的学术体 系,也不强调内容的系统 完整,而是追求学术观点 的新颖,强调文章的个性 特点。作者们在选取文章 时都有意排除了那些经常 被人引用和流传较广的论 文,而那些通常不易搜索 到的论文、讲话、书评、 序言等,都因为一得之见 而保留下来,收入书中。 除了过去已经发表的作品 ,书中也收入了作者未曾 发表过的重要讲话和沉睡 多年的珍贵旧稿。因此, 读者翻阅丛书,既有似曾 相识的阅读体验,也有初 识新论的惊喜。相信这套 丛书不会让读者感到失望 。 这套丛书名为“散论”, 实则是为了打破思想的束 缚,疏通不同研究领域的 连接通道,把种种学术观 点汇集在一起,带领读者 另辟蹊径,领略别样的学 术风景。丛书尽管以“散论” 为特点,但“散论”并非散乱 ,而是以“散”拓展文学研究 的思维,以“论”揭示学术研 究内在的特点,“散”与“论” 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 探索学术真理的广阔空间 。开卷有益,希望这些文 章能给读者带来启示,引 发思考。 既是散论,重点并非在 于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 建构,也不在于对某一学 术问题的深入探究,而在 于从时下受到追捧的宏大 叙事中解脱出来,从某一 视角展开对某个问题的深 度思考,阐发所思所想的 一己之见。文学研究是一 项巨大的工程,尤其是学 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 ,不但宏大,而且异常艰 巨,要想完成文学研究的 重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只能从基础做起,厚积 薄发,方能有所作为、有 所建树。就文学研究这项 工程而言,散论属于基础 性的探索,意在为文学研 究铺垫一砖一石,是重大 工程不可或缺的基本建构 。 就其特点而言,这套关 于外国文学研究散论的丛 书是作者们进行创造性文 学研究活动的结果。实际 上,散论不仅是一种研究 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 。作者以不同国家、不同 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 借助各自的学术经验和研 究方法,打破某种固化的 思维框架,在某种研究理 论的观照下进行创意思维 ,克服某些束缚自由思想 的羁绊,按照某种新的方 向来思索问题,寻求答案 ,锐意创新,不落窠臼。 因此,散论体现的是从单 向思考到多维思辨,追求 的是以小观大,从个别看 整体,从传统中求创新。 正因为如此,这七部散论 才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不 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 尽管他们关注和讨论的问 题各不相同,但是体现的 精神是一致的,即通过对 各种不同问题的研究,阐 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由于散论不拘一格,从不 同的角度看问题,因而思 维视野更为广阔,发散性 思维沿着多学科、多方向 扩散,表现出散论的多样 性和多面性,推动对文学 的深度思考。 散论打破传统,追求思 想解放,实际上是以新的 方法探索文学研究发展的 新道路。21世纪以来,随 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同传统的文学研究相比, 科技与文学研究高度融合 ,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 能、生物芯片、人机接口 等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呈现 出主导文学研究的总体趋 势。可以说,文学研究不 但无法脱离科学技术,而 且正在快速同科技融合并 改变其性质,转变为科技 人文跨学科研究。观念的 更新使得科学方法在文学 研究中被广泛运用。随着 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文 学研究越来越科学化,表 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文学研究已经不可能把自 己局限在文学领域中了, 其趋势是要打通文理两大 学科的通道,在不同学科 之间交叉、融合、渗透, 形成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文学研究需要借助其他 学科尤其是理工科的经验 、优势和资源推动文学研 究。早在20世纪中叶,法 国符号学家巴特说“作者死 了”。半个世纪过去了,美 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米勒 (Hillis Miller)又说“文学死 了”。实际上,这两种说法 反映的是21世纪文学面临 的危机,以及科学技术对 传统文学研究的挑战。因 此,更新文学观念,打破 固化传统,在科技人文观 念中重构文学基本理论, 才能破除文学面临的危机 ,推动文学研究向前发展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 这套散论打破了文学的传 统研究,引发了读者对文 学的深刻思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