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迄今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我国从第41届开始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几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登顶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背后的故事》是一本记录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成长经历、刻苦精神的图书。讲述了获奖选手技能成才的励志故事。供广大青年尤其是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阅读,旨在宣传第45届世赛获奖选手奋勇拼搏的励志事迹,激励广大青年坚定技能改变人生的信心,努力学习一技之长,成就出彩人生。该书计划作为“春季开学第一课”辅导读物使用。 目录 第一篇 金牌 在技能竞技的路上找到自己 ——记数控车项目金牌获得者黄晓呈 技能淬炼成就奋斗青春 ——记数控铣硕目金牌获得者田镇基 我没有让大家失望 ——记焊接项目金牌获得者赵脯菠 成功源自解决问题的积累 ——记电子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梁攀 全力以赴让世界为梦想让路 ——记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获得者彭晨唏、陈鑫鹏、曾祥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2 ——记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耿军、郑棋元 苦练七十二变攀登技能之巅 ——记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金牌获得者郑玉辉 逆“水”行舟的加冕之路 ——记水处理技术项自金牌获得者曾璐锋 在一米宽度上挖掘一千米深度 ——记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获得者徐澳 雕刻人生新高度 ——记建筑石雕项目金牌获得者郑权 用奋斗砌出人生梦想 ——记砌筑项目金牌获得者陈子烽 用勤奋与汗水浇筑出彩青春 ——记混凝土建筑项目金牌获得者陈君辉、李俊鸿 让中国看见我让世界看见中国 ——记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获得者肖星星 每天争取一点点进步 ——记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温彩云 心种一处花手释千缕香 ——记花艺项目金牌获得者陆亦炜 一片丹心传匠心 ——记美发项目金牌获得者石丹 第二篇 银牌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记机电一体化项目银牌获得者殷成浩、谢虎 梦在蓝天我心飞翔 ——记飞机维修项目银牌获得者叶钟盛 超越自己为国争光 ——记汽车技术项目银牌获得者王桢 从小木匠到大工匠 ——记家具制作项目银牌获得者吴晋卿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记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银牌获得者高宇宙 只要有梦就会见到彩虹 ——记管道与制暖项目银牌获得者杨应政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记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银牌获得者刘豪 千里之外无声黑白 ——记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银牌获得者韦国发 双剑合璧剑指喀山 ——记网络安全项目银牌获得者肖子彤、冯柱天 少年爱追梦青春勇担当 ——记珠宝加工项目银牌获得者陈奇亮 战胜自己闪耀世界 ——记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银牌获得者罗丽萍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记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银牌获得者何定钧 在美丽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美容项目银牌获得者李真芹 越努力越幸运 ——记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银牌获得者钟玲轶 第三篇 铜牌 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记工业控制项目铜牌获得者贺江涛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记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铜牌获得者张维钰 相信自己相信实力 ——记塑料模具工程项目铜牌获得者卢森锐 虽有不甘感恩遇见 ——记烘焙项目铜牌获得者张子阳 要有态度要有滋味 ——记烹饪(西餐)项目铜牌获得者蔺永康 第四篇 优胜奖 CAD机械设计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林楚镇 原型制作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文俊凯 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李华健 汽车喷漆项目优胜奖获得者胡斌 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优胜奖获得者莫镇安 木工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潘永坚 精细木工项目优胜奖获得者翟梓曦 园艺项目优胜奖获得者严迪、温康 油漆与装饰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李军 制冷与空调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杨梓浩 瓷砖贴面项目优胜奖获得者张雪枫 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梁皓琨 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优胜奖获得者王一栋 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优胜奖获得者张在杰 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优胜奖获得者冯家乐 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优胜奖获得者吴俊荣 餐厅服务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昊佳妮 序言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迄今最高层级的世 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2019 年8月,我国代表团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 赛上,获得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和17个优胜奖, 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 201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 重要指示,强调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 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展现第45届世界 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在喀山赛场上的风采,我们组织编写了 《登顶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背后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获奖选手从技能入门到技能成才的励志故事, 让读者跟随这些故事,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坎 坷,感受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我们希望获奖选手的感人事迹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 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牢固树立技能成 才的信心和技能报国的决心,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早日实现。 本书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 保障报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社、中国青年报社、职业杂志 社记者执笔,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各参赛项目集训基地和 获奖选手提供素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设 计开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对编写工 作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 2020年1月 导语 本书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社、中国青年报社、职业杂志社记者执笔,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各参赛项目集训基地和获奖选手提供素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对编写工作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本书讲述了获奖选手从技能入门到技能成才的励志故事,让读者跟随这些故事,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坎坷,感受他们的收获和喜悦。 精彩页 5次参赛,终夺首金。2019年8月27日,俄罗斯喀山,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的冠军领奖台上,中国选手黄晓呈高举国旗,单膝跪地,低头迎接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这是我国技能选手在数控车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为此中国队等了整整10年。 2019年刚满22岁的黄晓呈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开了一家制衣小作坊供他和两个姐姐读书,常常忙到晚上一两点。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黄晓呈从小被寄予厚望,“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不曾想,沉迷游戏让原本名列前茅的黄晓呈成绩一落千丈,中考考得一塌糊涂。“差一点的高中就差一点吧,没有更好的路”,黄晓呈心情沉重。 “要不去读技校吧”,当教师的小姨给了黄晓呈建议,这时正值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上午。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纷纷反对他读技校,黄晓呈沉默不语。 中午,父母一如往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个人坐在早已习惯了的空空荡荡的饭桌上,黄晓呈内心又起了波澜,“学一门技术早点出来打工吧”“要早点让父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与其三年后做决定,不如现在决定”……就这样,黄晓呈匆匆地踏上了上技校学技能的路。 可是,有一年多的时间,黄晓呈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读了技校,“技校生不如大学生”的观念深入人心,黄晓呈也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像是背了“耻辱柱”,一点一滴的小事他都认真做。刚入学时学的东西少,很基础,训练也只是做些小零件,枯燥、乏味,可黄晓呈却保持着积极和热情,一有空就跑去看书,他又成了班里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要改变,这个是最迫切的想法。”黄晓呈说,他迫切地要改变自身的不足,改变消沉的状态,改变家庭的境遇…… 黄晓呈最早接触比赛是在2015年考入数控集训队时。为了选拔好苗子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搭建了完善的技能集训梯队,建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竞技机制。 ’ 酷热的车间,层层的考试选拔,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全年几乎无休,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活泼好动的人更是耐不住性子。一年后,70多人的竞赛班最后只剩下了10个人。在进一步分配项目备战世赛时,黄晓呈因优异的成绩、技术能力和细心、沉稳的性格被教练们挑去了数控车项目。 数控车项目需要选手根据图纸要求,调整切削参数,选择最佳的金属切削工艺,用计算机和机床做出精度胜似艺术品的复杂零件。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需要选手具备超乎常人的细心、耐心。当时,中国代表团已经连续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因质量和精度未能达到世赛标准始终无缘金牌。 人生第一次,黄晓呈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原来我是比较细心、沉得住的人”“技术一点点提升这么有意思、有成就感”。 日复一日的训练尽管十分枯燥,黄晓呈却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还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如果这个方法不行,另外一种方法是否行得通呢”,入睡前他常常在脑海中演练好几种加工方法,觉得有可能行得通的就赶紧用笔记下来,第二天拿到训练场尝试。 一个个技术难点被突破,更高的精度要求接连实现。“在训练上要有自己的想法”“技术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黄晓呈沉浸在钻研技术的世界里,反复地琢磨,人也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很多想法都是我很迫切地想去做,然后立马就去做了”。 2016年9月,黄晓呈初试身手,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数控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第一名,在接下来的全国决赛中又获得了第三名,同时赢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仅1年的训练,黄晓呈就获得了别人学习了好几年都未曾获得的荣誉。 技能竞技是一个不断挑战、层层闯关的过程。在思考中提升技能,在苦练中淬炼本领,黄晓呈就这样一步一步闯过了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并在2019年2月迎来了进军世赛的关键一役。 然而一直保持第一名优势的黄晓呈却背负了思想包袱,“我太想做好了!”他完全没了往常的状态,束手束脚,测量也变得不自信起来,很多尺寸都要重复检查。第二个模块从刚开始加工,就选错了刀具范围,直接过切了一大块儿。“这个错了,那个错了,错了好多”,提交工件后,黄晓呈满腹悲愤、夺门而出。 4月的北京,依然寒冷,缩在角落里痛哭的黄晓呈心揪得生疼,“梦想要离我而去了!”落泪的那一刻,情绪释放,黄晓呈却触摸到了心底的勇气和坚定,“从零开始,不再去在意结果”。第三个模块考核的时候,他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一气呵成完成了比赛,成功拿到了世赛的入场券。 2019年8月的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式开始。第一天的比赛内容是“模块一:批量件”。由于图纸上对零件表达的思路不同,黄晓呈在刚拿到图纸后的2分钟里,脑袋处于空白状态。但凭着平时高难度的训练,经验丰富的他沉下心来,很快就看懂了图纸,并立即投入绘图编程加工中,虽然模块一有些美中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