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地图特别是专题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需要,以数学模型的设计和建立、制图数据处理、地图模型的设计和建立为线索,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介绍了图论、模糊集合论及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等现代应用数学在地图制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着重研究数学模型和地图模型的“接口”问题。 本书可作为地图制图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用书和本科生选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科研、生产、教学各部门从事地图制图和地理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的实际背景 1.3 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的发展 1.4 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的应用 1.5 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的基本过程 第2章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数学基础 2.1 制图数据处理的统计分析基础 2.2 制图数据处理的模糊集合论基础 2.3 制图数据处理的图论基础 第3章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制图模型基础 3.1 制图要素(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 3.2 表示制图数据量测尺度的地图符号类型及视觉变量的选择 3.3 构成制图模型的基本过程 第4章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分级模型方法 4.1 分级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 4.2 确定分级界线的一般方法 4.3 具有数学规则的最优分级法 4.4 最优分割分级法 4.5 逐步模式识别分级法 第5章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相关模型方法 5.1 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5.2 相关制图模型的建立 5.3 相关模型方法的应用 第6章 地理环境要素(现象)空间分布趋势的模型方法 6.1 趋势面分析的数学模型 6.2 趋势面分析的制图模型 6.3 趋势面分析制图模型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7章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预测模型方法 7.1 预测和预测地图 7.2 回归模型方法在地理环境要素(现象)预测中的应用 7.3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方法在地理环境要素(现象)预测中的应用 7.4 灰色系统理论在地理环境要素(现象)预测中的应用 第8章 地图制图要素(现象)内在联系和信息简化的模型方法 8.1 制图数据处理的主成分分析模型 8.2 制图数据处理的主因素分析模型 8.3 主成分分析和主因素分析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8.4 主成分分析和主因素分析的比较 第9章 地图制图要素(现象)类型划分的模型方法 9.1 类型划分的基本统计量 9.2 类型划分的系统聚类模型 9.3 类型划分的模糊聚类模型 9.4 类型划分的模糊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9.5 类型划分的模糊软划分模型 9.6 类型划分的调整和区域界线的确定 第10章 地图制图要素综合的模型方法 10.1 制图物体定额选取的回归模型 10.2 制图物体定额选取的方根模型 10.3 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制图物体的结构选取模型 10.4 用图论方法建立制图物体的结构选取模型 参考文献 编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