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针对近化学类及非化学类专业少学时无机化学课程理论教学而编写,参考学时为50~60本书内容包括:结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基础、s区元素选述p区元素选述、d区元素选述、ds区元素选述。本书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有机地整合于化学平衡一章中,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并杂化轨道理论中,体现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理论部分与元素部分并重,体系新颗,内容精练,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课件、习题指导、微视频、教学参考资料一应俱全,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材料类、冶金类、轻工类、农学类、给排水、药学、生物、食品、地球化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无机化学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0.1.1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中的作用 0.1.2 无机化学及其研究前沿 0.1.3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1.1 B的质量分数 1.1.2 B的物质的量浓度 1.1.3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1.1.4 B的摩尔分数 1.2 气体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2 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3 无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简介 1.3.1 无机化合物命名的常用术语 1.3.2 二元及三元、四元化合物的命名 1.3.3 简单含氧酸及其盐的命名 1.3.4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1.4 胶体溶液 1.4.1 溶胶的制备 1.4.2 溶胶的性质 1.4.3 胶团的结构 1.4.4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离子液体——化学界的“模范夫妻” 习题 第2章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2.1 几个热力学基本概念 2.1.1 系统与环境 2.1.2 状态与状态函数 2.1.3 过程与途径 2.1.4 相 2.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2.2.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进度 2.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2.4 反应热的计算 2.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3.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3.2 熵与熵变 2.3.3 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4 化学反应速率 2.4.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4.2 反应速率理论和活化能 2.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飞秒世界里观赏原子“舞蹈” 习题 第3章 化学平衡 3.1 化学平衡与标准平衡常数 3.1.1 标准平衡常数 3.1.2 多重平衡规则 3.1.3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 3.2 化学平衡的移动 3.2.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2.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2.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3 酸碱平衡 3.3.1 酸碱质子理论 3.3.2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3.3.3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3.3.4 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3.3.5 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 3.4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3.4.1 溶度积 3.4.2 溶度积规则 3.4.3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3.4.4 分步沉淀 3.4.5 沉淀的溶解与转化 3.5 配位平衡 3.5.1 配位平衡概述 3.5.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3.5.3 配位平衡的简单计算 3.5.4 配位平衡的移动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前景诱人的超导材料 习题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 4.1 氧化还原反应概述 4.1.1 氧化与还原 4.1.2 氧化数 4.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4.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4.2.1 原电池 4.2.2 电极电势 4.3 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4.3.1 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4.3.2 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 4.3.3 原电池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的关系 4.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4.4.1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能斯特方程 4.4.2 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4.4.3 沉淀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4.4.4 配合物的形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4.5 元素电势图 4.5.1 判断歧化反应能否发生 4.5.2 计算标准电极电势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3D打印让钛合金“如虎添翼” 习题 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 5.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5.1.1 氢原子光谱 5.1.2 玻尔理论 5.2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5.2.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2.2 不确定性原理 5.2.3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5.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5.3.1 薛定谔方程 5.3.2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5.3.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5.3.4 四个量子数 5.4 核外电子的排布 5.4.1 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 5.4.2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5.4.3 核外电子的排布 5.5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5.5.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5.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5.6 离子键理论 5.6.1 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5.6.2 离子的特征 5.6.3 离子晶体 5.7 共价键理论 5.7.1 价键理论 5.7.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5.7.3 杂化轨道理论 5.7.4 分子轨道理论 5.7.5 离域π键 5.8 金属键理论简介 5.8.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5.8.2 金属晶体的紧堆结构 5.9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5.9.1 分子的极性 5.9.2 分子间力 5.9.3 氢键 本章小结 阅读材料化学家怎样测定新分子的结构 习题 第6章 s区元素选述 6.1 氢 6.1.1 氢的成键特征 6.1.2 氢的化学性质 6.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 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