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近代大学校长众多的体育论述中,本书整理了11位校长有代表性的体育论述,并对其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管窥近代大学校长在促进学校体育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为时代贤达,这11位校长曾经为挽救中国继续沉沦而四处奔走呼号,曾经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而殚精竭虑,他们不负时代,为国为民身体力行,令我们由衷地景仰。拜读这些校长关于体育的论述,我们可以触摸到近代中国教育在摸索中奋进的脉搏;拜读这些校长关于体育的论述,我们感慨近代大学校长关于体育的论述虽然距今已达百年左右,但许多观点仍然契合了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诸多现状。 目录 一 严复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严复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原强(1895年) 二 蔡元培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蔡元培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中学修身教科书(节选)(1912年) 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节选)(1915年)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1917年) 《体育周报》周年纪念祝词(1919年)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节选)(1920年) 举行太平洋各国联合运动会议(1921年) 在北京大学全体学生欢迎蔡校长考察欧美教育回国大会上的演说(节选)(1921年) 运动会的需要(1922年) 学校应提倡体育(1923年)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1930年) 我们希望的浙江青年(1935年) 复兴民族与学生自治(节选)(1935年) 三 马相伯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马相伯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国民都要受军事训练(1932年) 关于本届全国运动会(1935年) 四 唐文治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唐文治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中学校会议答问(节选)(1918年) 国术进化概论序庚午(1930年) 五 陈宝泉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陈宝泉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说体育(1905年) 六 张伯苓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张伯苓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1914年) 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1916年) 本学期之政策(节选)(1916年) 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归来记(1917年) 体育运动在教育上的价值(1918年) 中学训育问题(1923年) 体育运动会的缘起和发展(1924年) 题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1926年) 远东运动会情形(1927年) 中国的富强之路(节选)(1929年) 学生应以德智体三事为自立基础(1930年) 致华北各省主席(1930年) 以教育之力量,使中国现代化(1931年) 今后之我国体育(1932年) 参加全国运动会之感想(1935年) 三个问题(节选)(1935年)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节选)(1944年) 今后努力三件事(1946年) 七 曹云祥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曹云祥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体育与“努力时期”(1927年) 八 邹鲁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邹鲁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军事训练的意义(1934年) 九 梅贻琦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梅贻琦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节选)(1927年) 体育之目标(1928年) 关于体育比赛(1931年) 关于校际体育比赛(1932年) 体魄健康才能救国(1933年) 清华一年来之校务概况(节选)(1933年) 体育之重要(1934年) 复员后之清华(续)(节选)(1947年) 十 胡适体育思想与体育实践 胡适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1922年) 中国公学运动会歌(1930年) 十一 罗家伦体育思想与实践 罗家伦体育论述文献选编 改革清华之计划(1928年) 军事训练的意义和使命(1928年) 欧美各大学生之生活(1931年) 运动会的使命(1933年) 在运动场上训练国民的政治道德(1935年) 现代青年修养的要素(1935年) 注重科学劳作体育及人格训练(1937年) 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1938年) 恢复唐以前形体美的标准(1938年) 运动家的风度(1941年)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