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7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莫独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7年》收录了自己自2011年至2017年7年间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
这几年,除创作了大量散文诗外,也陆续写了少量诗歌和一些散文。散文部分,主要还是以蒙自题材的作品为主,其中,2015年前的作品,多半收入了《在蒙自》和《风情西北勒》(合编)两部书中。《7年》里收入的,是蒙自题材之外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
莫独,哈尼族,生于云南绿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并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著作《守望村庄》《雕刻大地》《祖传的村庄》等15种。曾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十佳)、“古贝春杯”河北省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奖项40余种。参加全国第五、十届散文诗笔会,鲁迅文学院首届西南六省区市作家班学员。
目录
2011年
女儿的电话
一篮鸡蛋
栽树
永远的谷芽糕
旱谷:水稻的祖先
莫昂纳:春耕农忙的句号
德玛
樱花开了
2012年
乡情
一股黑线
一只手镯
一兜彩蛋
一块猪骨
一两猪肉
一条盘龙
舞醉阿扎河
尼格:初冬的几个蓝色片段
2013年
从德玛到腊姑
腊姑之夜
夏行古贝春
林里岩蜂洞
2014年
奶奶的火烙
给母亲搬家
多利河
2015年
篾桌:与神灵对话的平台
阿者科
2016年
普高老寨
竹林:哈尼山寨的绿色封面
多依树
2017年
重访子雄
雨淋哈批
今夜:小河边的7个词条
后记
序言
1
严格地说,《7年》是本
人即将出版的第三本散文集

2013年底,由云南人民
出版社出版的《在蒙自》,
为混杂集,分上下两卷,分
别收录了当时写蒙自题材的
部分散文诗和散文作品,算
不了纯粹的散文集。另外两
本是哈尼族文化长卷散文《
雕刻大地——哈尼梯田耕作
技术考察》(云南美术出版
社2010年版)和《阿倮欧
滨:哈尼人一座灵魂的高地
》(2012年创作,2016年
获得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
创作扶持,2017年1月已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了
出版合同)。
2
《7年》收录了自己自
2011年至2017年7年间创作
的部分散文作品。
这几年,除创作了大量
散文诗外,也陆续写了少量
诗歌和一些散文。散文部分
,主要还是以蒙自题材的作
品为主,其中,2015年前
的作品,多半收入了《在蒙
自》和《风情西北勒》(合
编)两部书中。《7年》里
收入的,是蒙自题材之外的
其他作品。
3
在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
,自己开始学习文学创作时
,习作主要就是散文和短篇
小说、小小说。多数小说习
作已收录到集子《叶棚》(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中。而近百篇的初期散文
作品,大部分在当地报刊上
发表后,以剪报与样刊的方
式存在着,而少数却从始至
终一直以手稿的形式压在旧
稿堆里。这些,哪天心血来
潮,也许会去整理、修改;
抑或,让它们就这样,继续
睡在旧岁里,永远埋在时间
的尘埃下。
4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到新千年的前10年,将近整
整20年时间,本人的创作精
力和创作体裁、目标,几乎
完全转移到散文诗的创作上
,沉溺在这种单一文学体裁
的创作、探索与实验中。直
到最近七八年前,因为创作
民族文化长卷散文《雕刻大
地——哈尼梯田耕作技术考
察》和《阿倮欧滨:哈尼人
一座灵魂的高地》两部书,
才又开始进行零碎而少量的
散文创作,《7年》里的散
文,就是这期间微薄收获的
选辑。
5
这本集子里的作品,《
女儿的电话》曾获2012年
由散文选刊举办的“首届全
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亲情
类一等奖。《给母亲搬家》
获2013年河北省作协“古贝
春杯”第二届散文大奖赛一
等奖,并发表在《散文百家
》2013年第9期头条,同时
被收录到当年的年度散文排
行榜和散文年选两书中,次
年,又获云南省作协滇东文
学奖散文奖。《多利河》获
2015年由中国国土资源作
协等部门举办的“像保护大
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主题散
文大赛二等奖,并收入同名
获奖作品集。部分作品发表
或收入《散文选刊》、《边
疆文学·百家》、《华夏散
文》、《华文百花》(澳门
)等刊物及一些书籍中,也
获过其他一些奖项。剩下的
少量作品,曾在当地的各类
报刊上发表。
6
今后,还会写散文。但
仍然是零碎的、随意的,“
见子打子”。
在一定的时期内,自己
创作的主要体裁,仍然是散
文诗,它,目前仍然是自己
最喜欢,或者说是最习惯的
表达方式。从1992年春天
写了第一章散文诗起,至今
已有整整26年,也就是说,
自己写了26年的散文诗。包
括出版的、未出版的,大概
有十余本书约两千章的作品
。至今对这种文体还没感到
厌倦,这说明,只要自己还
在坚持文学创作,这种创作
方法,就会继续下去。
7
因为以创作散文诗为主
,本人出版过的个人著作,
都很薄,且小,属于小册子

《7年》印出来,将会是
本人出版的第16本书。
长期孤独而痴迷地走在
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虽然寂
寞而辛苦,但感觉自己还是
幸运的,总能碰到好心人,
总是得到亲友们真诚而热情
的关注、关心、帮助和支持
。哈尼同胞兄长马智轶先生
就是其中的一位。相识多年
,每次相见,不管忙不忙,
他总是不忘询问我的创作情
况,了解我的新作动态。面
对众多这样那样的关怀,我
唯有更加努力,辛勤耕耘,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
不辜负众人的厚爱。又是新
年新春,这里,借《7年》
的出版机会,再次向大家表
达深深的谢意!同时特别向
智轶兄表达诚挚的敬意和感
谢!
Gaoqlaoq bi meeq!
莫独
2018年春于蒙自
导语
本书以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为主线,以平凡的事件,朴素的角度,表现了强烈而美好的人间情感和故土情怀,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故乡、对亲人的浓浓的乡愁与眷恋。整部作品语言质朴、接地气,感情真挚、饱满,从细节入手将日常的生活书写的动人且深刻,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散文集。
精彩页
女儿的电话
时近午夜,锦华路上的车声渐渐少了,寂静随慢慢降下来的气温,被夜风从纱窗习习刮进来,室内的闷热,早已荡然无存。窗外,红河富康园大部分人家的窗户都暗了,只有个别的窗口,隔着厚厚的窗帘,透着朦胧的灯光。电脑的音乐被我设置在循环播放功能,哈尼族女歌手米线反复唱着《献给阿妈的歌》,那缠绵、忧伤、怀想的歌词和旋律,一直笼罩着我,反复勾动我的伤感。这个时候,女儿突然来电话,开口就悄声说:“爸爸,阿爷的心碎了!”这是意料中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猛地被刺了一下,只是仍然装着轻松地问:“怎样啦?”女儿才絮絮叨叨地诉说了父亲昨天和今天的一些神情。
我知道今天家里过吃新米节。
前几天,从绿春回个旧的妻子特意跑到蒙自来,说星期三是吃新米节的日子,父亲要她转告我,如放得下工作的话,到时回家过节。昨天,在绿春老家的女儿也来电话,向我重述了老爷的意思。
吃新米节是故乡众多的节庆习俗中一个不轻不重的节日。说不重,是它比不得十月年、六月节、祭寨神节等这些重大的年节热闹、隆重;说不轻,它又比一些零散、琐碎的小习俗认真、重视。说到底,这是一个预祝丰收、亲友欢聚的传统节庆活动,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团聚、欢庆,共同期待秋收的到来。这样的一个节日,其气氛自然少不了亲情的推波,缺不得友谊的助澜。
记得前年的新米节,是大哥带我回去的。爬上爬下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一路都是水稻,或浅绿,或淡黄,或金黄,就是山上的还绿着,河畔的已在收割。故乡的父老乡亲用辛勤收获了稻谷,让沉甸甸的果实充实着粮仓,丰富了生活。我用感恩收获了散文诗组章《一路稻香》,在省内外多家报刊上发表,不但得了某奖,还被收人次年的《中国年度散文诗》年选里,这是后话。当晚,家里来了许多闻讯而至的县里的亲朋好友,亲情、友情、乡情,加上丰收情,弟兄们喝得一塌糊涂。自然,老父亲也一脸春风、喜气洋洋。他并不是看到我们喝得高兴而高兴,平时父亲滴酒不沾,他也从来不希望我们喝多,他是看到家里来了那么多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而兴奋。作为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哈尼人,父亲虽然在单位上干了一辈子,但他从来没有把哈尼族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传统文化丢失一丝一点。哈尼族家庭从来渴望人气,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来的人越多,主人家心里会越自豪、越踏实。我以为,自古从大西北一路迁徙而来,现在深居滇南红河岸边大山深处的哈尼族,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而孤独的民族。哈尼族祖先在繁忙劳苦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如此众多、琐碎的节庆,就是为了迎亲接友、聚众狂欢,以至一起迎合自然,贴切农事获得粮食而举办的。我在绿春时,我在县城山梁上阿倮那安村里的家被当地的文化友人喻为民间文联,而成为逢年过节时众人瞻仰先人、秉承民族精神的聚会场所。自然,那时父亲的喜悦之情是不言自明的。
但2003年春天,像我的兄妹一样,我也离开了故乡,成了名副其实的游子;像许多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一样,让离不开老家的父母,成了村庄的留守老人。这样,除了平时被家园牵挂外,每逢大小节日,便反反复复地被随年岁的老迈而更见衰老的父亲召唤。可是,日常工作在身,人在数百公里之外,中间又是山重水复,不是说走就可以走的,再说,家乡这样那样的节日也够多的,所以,回家过节,有时候做得到,有时候做不到。
这几年,每逢女儿寒暑假,她都几次三番地在蒙自和绿春两县之间往来,在爷爷奶奶和父母之间往来。每次假期女儿回来,在蒙自在不到一星期,她就要求回绿春去看望爷爷奶奶,每次我都马上答应,生怕她突然变卦。哈尼俗语说:“儿是银,孙是金。”实际上,这几个寒暑假,女儿无形中做了我的代表。父亲见到他的孙儿们,其实比见到我们还高兴。就是今天的这个节日,我以为离开故乡这些年后,已经爱莫能助,不再重要了,有女儿在老人的身边就得了,她可以代替我了。
当我们在外为新的生存环境忙于打拼的时候,在故乡的父亲也在日益苍老,他不仅日夜希望儿女们一生幸福安康、平安吉祥,也盼望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小住几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所谓小节日,所谓可有可无,也许只是我们的想法,在父亲的心目中,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节日始终是合理的、有理由的,始终是召集亲情的方式,永远是亲人团聚的手段,一直没有淡漠过。
按照习俗,昨天下午是节日的前奏,即每家人都要在自家门口杀一只鸡,做一个别样而简单的祭祀仪式,所有家人在门外聚餐,以示节日期间每一个人都过得快乐、平安、吉祥,不受邪祟的袭扰。那个时段,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炊烟袅袅,人欢畜乱,等鸡肉煮好后,一家老小围绕篾桌共享美食,其乐融融。我在老家的那些年,每年家里的这个活动,是我和妻子一起做的。那样的景致我太熟悉了,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暖和和的。女儿说,当父亲看到邻家老小一大班人围在一起“争吃打闹”的景象时,边自言自语边唉声叹气,伤心和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而自家就两位老人和女儿,冷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0: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