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马史(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德)特奥多尔·蒙森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因这部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历史学家。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评价道:“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他的直觉能力和创作能力,沟通了史学家和诗人之间的鸿沟。”
作者简介
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生于德国的石勒苏益格的加尔丁。父亲是新教牧师,母亲是教师。在家庭的影响下,蒙森自小便喜欢和熟悉古罗马史。1838年考入基尔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847年在莱比锡大学任法学教授,后因发表攻击俾斯麦的演说被解聘;之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大学辗转任教。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的研究,重要著述有:《意大利南方方言》(1850)、《罗马编年史》(1859)、《罗马铸币史》(1860)、《民法集》(1866-1870)、《罗马公法》(1888)、《罗马刑法》(1899)和《拉丁铭文大全》(16卷,1867-1959)。不过,他最重要的著作还是穷30年之力写作的《罗马史》。1902年,蒙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至第九版前言
第一卷 迄至罗马王政的废除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最早迁入意大利的移民
第三章 拉丁人的定居
第四章 罗马的起源
第五章 罗马的原始政制
第六章 非公民与经过改革的政制
第七章 罗马称霸拉丁姆
第八章 翁布里萨贝利族萨谟奈人的起源
第九章 埃特鲁斯坎人
第十章 希腊人在意大利 托斯坎人和迦太基人的海上霸权
第十一章 法律与司法
第十二章 宗教
第十三章 农业、工艺和商业
第十四章 度量衡和文字
第十五章 艺术
第二卷 自罗马废除王政至意大利统一
第一章 政制改革行政长官权力的限制
第二章 平民保民官和十头政治
第三章 等级平等运动和新贵族政治
第四章 埃特鲁斯坎人势力的衰亡凯尔特人
第五章 罗马征服拉丁人和坎帕尼亚人
第六章 意大利人反抗罗马
第七章 皮罗斯王对罗马的斗争和意大利的统一
第八章 法律、宗教、兵制、国民经济和民族性
第九章 艺术和科学
第三卷 自统一意大利至征服迦太基和希腊诸国
第一章 迦太基
第二章 罗马与迦太基争西西里之战
第三章 意大利扩展至其天然疆界
第四章 哈米尔卡和汉尼拔
第五章 汉尼拔战事至坎尼之战为止
第六章 汉尼拔战事——自坎尼之战至扎玛之战
第七章 西方自汉尼拔合约至第三期结束
第八章 东方诸国与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第九章 罗马对亚细亚王安条克之战
第十章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第十一章 政府与被治者
第十二章 土地和资本管理
第十三章 信仰和礼俗
第十四章 文学和艺术
第四卷 革命
第一章 属国——迄格拉古兄弟时代
第二章 改革运动与提比略·格拉古
第三章 革命与盖乌斯·格拉古
第四章 复古政治
第五章 北方民族
第六章 马略的革命企图与德鲁苏斯的改革企图
第七章 意大利属国的叛乱与苏尔皮奇乌斯革命
第八章 东方与米特拉达特斯王
第九章 秦纳与苏拉
第十章 苏拉体制
第十一章 共和国及其经济
第十二章 民族性、宗教和教育
第十三章 文学和艺术
第五卷 军人君主制的创立
第一章 马尔库斯·雷必达与昆图斯·塞尔托里乌斯
第二章 苏拉的复古政治
第三章 寡头党的倾覆和庞培主政
第四章 庞培与东方
第五章 庞培出外时期的党争
第六章 庞培的隐退和争权者的联合
第七章 平定西方
第八章 庞培和恺撒的共治
第九章 克拉苏的死和共治者的决裂
第十章 布隆迪西乌姆、伊莱尔达、法萨卢斯和塔普苏斯
第十一章 旧共和与新君政
第十二章 宗教、教育、文学和美术
序言
新版《罗马史》与前一
版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指
头两卷,其所包括的时间
为罗马国家的最初五百年
。在实史开始之处,它就
由于自身的缘故,决定和
安排了表述的内容和形式
。对较早时期,由于史料
出处的研究并无界限,以
及史料的时间难以确定和
互无联系,历史学家所遇
到的困难在于,他很难使
别人满意,肯定也不能使
自己满意。尽管本书作者
曾努力于认真克服研究和
表述上的这些困难,但是
,他在将本书呈献于公众
之前,在这里仍需做许多
事情,多处需要修改。一
系列新的研究,如关于罗
马臣民的国家法地位,关
于创作艺术和造型艺术的
发展,已按其成果之大小
纳入这个版本。此外,许
多小漏洞已经弥补,行文
普遍改得更为鲜明,内容
更为丰富,整个布局更清
楚,更加一目了然。还有
就是在第三卷中,迦太基
战争期间罗马民社的内部
关系,不像在第一版中那
样,仅做概述,而是依据
事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给
予应有的详尽描述。
公正的评判者,也许首
先是那个已承担解决类似
任务的人,将对此懂得去
说明这种弥补原是在所必
需的,从而对此请求谅解
。无论如何,作者怀着感
激的心情承认,公众的评
判没有强调本书那些显而
易见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而是相反,无论赞赏还是
异议,都是针对其中已告
结束或已经完成的那些部
分。
此外,作者已把本书尽
力在外表上安排得更为妥
善。瓦罗的罗马城纪年保
留在正文之中;页边的符
号指相应的公元前某年。
在年份对比时,罗马城1年
相当于公元前753年和奥林
匹亚年6,4;尽管考虑到
年的开端不尽相同,罗马
的太阳年始于3月1日,希
腊年始于7月1日,据更为
准确的计算,罗马城2年相
当于公元前753年的最后十
个月和公元前752年的头两
个月,还相当于奥林匹亚
年6,3的最后四个月和奥
林匹亚年6,4的头八个月
。罗马钱与希腊钱一律按
如下方式换算,阿司镑和
塞斯特、第纳尔和阿提卡
的德拉克马均视为相等,
所有100第纳尔以上的款项
均以相应重量的现今黄金
价值为基准,所有100第纳
尔以下的款项均以相应重
量的现今白银价值为基准
,则罗马钱1镑(=327.45克
)等于4000塞斯特,故根据
1:15.5的金银比率,罗马镑
换算为304 1/2普鲁士塔勒
(Talern),第纳尔据白银价
值换算为7普鲁士格罗申
(Groschen)。第一卷所附的
基佩特地图把意大利的年
事统一表示得更明显,较
叙述为优。页边标示的内
容提要使读者易于综览。
按字母排列的目录将附于
第三卷,因为作者兼有其
他职责在身,无法如愿以
偿地迅速进行这项工作。
1856年11月于布累斯劳
作者感到有必要在第二
和第三卷再版时做出的种
种更动大部分源出于新发
现的李锡尼阿努斯的残稿
。由于编者卡尔·佩尔茨先
生的好意,作者在它出版
以前就得以在校样中看到
的这些片段,对于从皮德
纳战役至雷必达反叛这一
时期我们知识上存在的漏
洞而增添了一些并非不重
要的补充,当然也增添了
不少疑团。
1857年5月于布累斯劳
导语
本书讲述的是罗马自废除王政到统一意大利这段时期的历史。全书不仅史料丰富,考证详实,体现了特奥多尔·蒙森作为历史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不以政治史为专攻,广泛涉及罗马早期文化、宗教、法律、科技和艺术等诸多领域,是一本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不错的参考书。
精彩页
地中海及其深人大陆的各个分支构成大西洋最大的海湾;海面有时由于岛屿峙列或陆地延伸变窄,有时又四面扩展,显得十分辽阔,既把旧世界的三个部分分开,又把它们连成一片。在古代,这个内海周围居住着许多民族,从人种学和语言史的观点来看,这些民族不属于同种,但就历史而言,他们却构成一个整体。这个历史整体惯常被不甚恰当地称为古代世界史,实则是地中海各民族的文明史;它在我们面前陆续展现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南岸的科普特人或埃及人的历史;阿拉米人或叙利亚人的历史,这个民族占据地中海东岸,并深入广布于亚洲腹地,远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希腊人的历史;意大利人的历史;后两个民族本是一产双生,承受欧洲地中海沿岸一带为其遗产。以上四个民族的历史在初期都与其他知识范畴和历史发展周期相联系,但是不久以后,便各自分道扬镳。住在这个广大范围四周的各民族有些与他们是异族,有些与他们是同宗。这些非洲的柏柏尔人和尼格罗人,亚洲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欧洲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都曾与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民族多方接触,但是在各自的发展上既没有给这些民族以真正决定性的影响,也没有从这些民族受到真正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如果文化范围果真可以划分,则这个以底比斯、迦太基、雅典和罗马之名代表其顶峰的文化范围可以视为一个整体。这四个民族,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达到独特的宏伟文明以后,彼此的关系极为纷繁复杂,人性的一切要素都得到精深的研讨和丰富的发展,直至连这个范围也满盈起来。一些新的民族以前不过像波浪冲击海滩那样,冲击着地中海各国的领域,到现在便从两岸泛滥开来,以前他们曾在历史上把南岸同北岸分开,此时却把文明重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所以,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别并不是纯粹偶然的,也不是纯粹为了编年上的便利。所谓近代史,实际上是一个新文化范畴的形成;从它的几个发展时期看来,新文明与将亡或已亡的地中海各国文明相连续,正如地中海文明与印度日耳曼族的原始文明相连续,但新者与旧者一样,也命定要走完自己的轨道,要充分经受各民族的祸福,即经过发育、全盛和衰老各时期,享受它在宗教、政治和艺术上努力创造的成果,以及物质和精神财富上获得的安适;或者,有朝一日也会在因达到目标而志满意盈之际,创造力归于枯竭。然而,这个目标只是暂时性的;最伟大的文明体系有自己的行程;但是,人类却不是这样,人类每当似乎达到目标的时候,旧课题便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和更崇高的意义上被重新提出。
我们的课题是,表现这宏大的世界历史剧的最后一幕,即从北边的大陆伸入地中海的三个半岛中位于中央的那个半岛的古代史,这个半岛由西阿尔卑斯山向南分出的山系即亚平宁山脉所构成。亚平宁山脉位于地中海西面那个广阔的海湾和东面那个较狭的海湾之间,先是走向东南,然后在接近后一海湾之处,逐渐升高,在阿布鲁齐山中达到它的最高峰,但还没有达到终年积雪的高度。亚平宁山脉自阿布鲁齐山继续向南伸展,起初既没有分支,又很高峻,到后来稍稍凹落,形成一个丘陵地带;然后分成两支:一支走向东南,成为一带较为平坦的高山,另一支走向正南,成为较为陡峭的山岭,两支在结尾处形成两个狭窄的半岛。
P11-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