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敦煌彩塑纵论(精)/常书鸿全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常书鸿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敦煌彩塑纵论》细数敦煌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从早期南北朝时期的深受异域风格影响的“秀骨清像”,到隋唐以后逐渐珠圆玉润、体态优美的神佛菩萨,对其演变历程、时代特征、题材选取、制作方法等,都作了详尽而透彻的介绍,使读者不仅可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敦煌彩塑之美,更能唤起我们内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无比的敬意。 作者简介 常沙娜,女,满族,浙江杭州人。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1937年随父母回国。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45年至1948年在甘肃敦煌随其父(著名画家常书鸿)学习敦煌历代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学习。1950年冬回国。1951年在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任助教。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于1953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任染织美术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8年1月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首都第一届女教授联谊会会长。1960年曾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三八红旗手”,1982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行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目录 敦煌彩塑 一 民族传统 二 外来影响和新的创造 三 题材和创作技术 四 时代特征和艺术上的成就 五 结语 敦煌图案——《敦煌唐代图案选》代序 《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序 附录一 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介绍 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学习祖国历史文物笔记 附录二 铁马响叮当 铁马响叮当——敦煌的春天 出版后记 序言 我的父亲,著名画家常 书鸿带着他那对敦煌艺术 事业无限的希望和未竟的 遗憾,走完了他那充满拼 搏的人生征途。但他的一 生与我的成长道路却是如 此地紧密相连,他一生中 的坎坷成败与悲欢离合, 他那锲而不舍的无私献身 精神,时时都在滋养着我 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我 的人生观和艺术经历。 父亲经常说,自从他在 巴黎塞纳河畔的书摊上见 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 录》,他后来的命运,也 包括我们全家的生活,都 与敦煌紧紧地相连,并结 下了不解之缘。半个世纪 以来,父亲乃至我们全家 虽然先后在敦煌都经历了 人间的悲欢离合,但情和 魂却永系敦煌!父亲给我 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 是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险阻 ,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他 总是带着自信和不屈服于 命运的那股犟劲(他自称 是“杭铁头”),坚持着他对 信仰的执着追求,并用这 种精神锤炼着我,教育着 我。自从我母亲不幸出走 ,为了敦煌的艺术事业, 为了支撑这个家,照料年 幼的弟弟,父亲在痛苦中 毅然决定让我从酒泉的河 西中学退学回千佛洞,并 亲自为我安排了周密的文 化学习计划,我一面承担 家庭的生活重担,一面随 他学习临摹壁画。他规定 我每天必须早起,先练字 (以唐人经书为字帖), 后学法语(练习朗读法语 一个小时)。他请董希文 先生帮我辅导语文和西洋 美术史,还请苏莹辉先生 辅导我中国美术史。此外 ,他更要求我与大人一样 每天上班去洞窟临摹壁画 .并严格要求我从客观临 摹着手(当时分为客观临 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 ),由表及里,顺着壁画 原来的敷色层次来画,自 北魏、西魏、隋、唐、五 代、宋等朝代的代表洞的 重点壁画全面临摹一遍。 在临摹唐代壁画时,先让 我向邵芳老师学习工笔重 彩人物画法,由此给我打 下了造型基础。父亲在每 个环节上都必然耐心地指 点,要求一丝不苟,从来 不因为我年纪尚小可以比 大人少画或随意些,相反 ,都以大人的标准和数量 来要求我。每逢傍晚他也 让我参加大人的行列,学 会自制土黄、土红、锌白 等颜料,还用矾纸、桐油 油纸,以代替拷贝纸。这 一切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 趣。通过对表面的客观临 摹,他要求我逐渐把对壁 画的时代风格、内容与形 式、汉代传统与西域影响 的特征的认识,从感性提 高到理性。通过他的指点 和董希文、潘絮兹等老师 的示范,我很快就能得心 应手地掌握各个不同时代 不同风格的壁画的摹写。 我在临摹的后期,尤对北 魏、西魏、隋代的壁画产 生了特殊的偏爱,很喜欢 这个时期的伎乐人和力士 。那些浑厚粗犷的笔触, 加上“小字脸”的勾点,把神 态和表情表现得具有洒脱 的情趣和装饰性。父亲曾 向我分析说:“这与20世纪 前半期法国画家鲁奥注重 线条表现力的粗犷画风很 有相似之处。”他借此向我 介绍了欧洲各类画派的形 成和特色。 后来,我又在沈福文先 生以及来自成都国立艺专 的沈先生的学生黄文馥、 欧阳琳、薛德嘉的影响下 ,对敦煌的历代装饰图案 如藻井、佛光、边饰等进 行了专题的临摹。由于父 亲鼓励我多方面接触和体 会,从而了解整体的时代 风格,由此掌握绘画的技 法,在他亲自教导及其他 老师的示范帮助下,我置 身在敦煌这座艺术宫殿里 ,任我在浩瀚的传统艺术 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敦煌的冬季漫长而寒冷 ,滴水成冰,洞窟内无法 作画,父亲就利用这个临 摹的淡季,组织大家在室 内围着火炉画素描、速写 ,请来的模特儿都是当地 憨厚纯朴的老乡,我也跟 着大人一起学习画素描。 他还利用冬季深入少数民 族如哈萨克族牧民生活区 体验生活,住蒙古包,骑 马,吃手抓羊肉,他也利 用这种机会画了一批生动 有意义的速写。生活虽然 艰苦,但非常充实,让我 受益匪浅,许许多多的事 情我至今难忘! …… 父亲有过一句全家人都 知晓的名言:“我不是佛教 徒,不相信转世,不过, 如果真的再有一次托生为 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 还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做完 的工作!我的人生选择没 有错,我没有一件让我后 悔的事!” 1991年6月6日,我在父 亲的房间里看到他用毛笔 工工整整地写了这样一段 话:“人生是战斗的连接, 每当一个困难被克服,另 一个困难便会出现。人生 就是困难的反复,但我决 不后退。我的青春不会再 来,但不论有多大的困难 ,我一定要战斗到最后! ——八十八叟常书鸿”。 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 这样做的。这就是曾被世 人赞誉的“敦煌守护神”的常 书鸿对人生的真实写照! 将父亲毕生之作整理出 版,是我多年来的心愿。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持续 推动下,《常书鸿全集》 即将付梓问世。欣喜之情 ,难以言表。此时,父亲 百折不悔守敦煌的一生, 令我追思无限,谨以这篇 旧文代序,怀念我的父亲 ,纪念《常书鸿全集》出 版。 导语 “敦煌三书”是一套关于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彩塑艺术的通识性读本,是我国敦煌学的开创者常书鸿先生的匠心之作,由《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组成。常书鸿先生作为最早一批投身敦煌石窟保护的艺术家和潜心钻研敦煌学多年的学者,兼具画家的审美眼光和学者的细致研究,成此一套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敦煌艺术入门指南,将敦煌跨越千年之美尽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套书以生动鲜活的文字和珍贵绝美的影像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受莫高窟这颗“塞外明珠”的盛世流光与至暗时刻;臻选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壁画珍品,将图像主题技法源流和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细数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全面揭示其时代特征和艺术奥妙。 《敦煌彩塑纵论》是丛书之一,本书收录其简述、研究敦煌彩塑时代特征和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文章。 后记 汇聚名家名作、传承人 文思想是湖南文艺出版社 的传统。2017年,闻悉常 书鸿先生毕生著作正在整 理当中,经陈志明先生引 荐,我社与常沙娜教授取 得联系,并达成出版《常 书鸿全集》的共识。随后 ,在诸多师友和研究机构 的关心和支持下,《常书 鸿全集》列人“十三五”国家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五年过去,全集文字部分 几经补录、修订,图片不 断梳理、甄别并扩容,十 卷逐一成形,终于迎来付 梓问世的时刻。 这套全集完整呈现常书 鸿先生在敦煌学领域的非 凡成就、在绘画艺术中的 远见卓识,以及他饱含爱 国热情、久经戈壁风霜的 传奇人生。为方便读者领 略常先生多种成果,查阅 常先生各类作品,全集以 文章所涉题材和体裁为分 卷标准,分为如下十卷: 卷一《敦煌莫高窟艺术》 收录常先生关于敦煌莫高 窟艺术的概述性文字,介 绍其源流、内容和特点等 ;卷二《敦煌壁画漫谈》 收录其关于敦煌莫高窟壁 画、图案等的论著;卷三 《敦煌彩塑纵论》收录其 简述、研究敦煌彩塑时代 特征和艺术成就等方面的 文章;卷四《新疆石窟艺 术》收录其对新疆石窟实 地调查而写成的完整著作 ,介绍古龟兹国、古焉耆 国和古高昌国这三个地区 的石窟分布、创造年代和 艺术特点;卷五《敦煌的 光彩——常书鸿、池田大 作对谈录》收录其与日本 知名学者池田大作对谈的 内容,涉及敦煌艺术和文 化交流;卷六《敦煌,敦 煌——常书鸿自传》收录 其个人自传、大事年表和 著述简表;卷七《从希腊 到中国》收录其不同时期 的译著、译作,主体内容 为常先生受郑振铎委托, 翻译的法国历史学家格鲁 塞关于中西方文明的文化 随笔集;卷八《真与美散 记》收录其散文、艺术评 论、书信等;卷九、卷十 分别为《常书鸿画集》的 上下册,上册收录其油画 作品,下册收录其水彩、 水粉作品,临摹作品和素 描作品。为清晰再现常先 生艺术成长、学术成就之 路,各卷图文主要以发表 、创作时间的先后排序。 可以说,这套全集基本覆 盖了常先生一生著述的各 个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全集在 编辑过程中,充分尊重常 先生作品的本来面貌,相 关文字尽可能参照敦煌研 究院2004年所编的《常书 鸿文集》,但由于汉语的 发展、知识的更新,此套 全集依据现行的出版规范 ,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如下 处理:(一)对错字、漏 字、古字、异体字等进行 订正;(二)对个别不准 确的史实和表述,以“编者 注,,的形式予以辅助说 明。 回望全集的出版过程, 起步艰难,途中曲折,其 间冷暖,难以言说。是常 书鸿先生奔赴敦煌的决心 ,召唤我们排除万难、全 力前行;是常先生坚守大 漠的韧性,勉励我们埋首 书堆、耕耘至今。这一路 ,我们始终被“敦煌守护神” 的精神所滋养,也被诸多 关心敦煌学成果整理的机 构、人士所感动——饶宗 颐先生、樊锦诗院长、柴 剑虹先生百忙之中多次给 予专业指导,常沙娜教授 九十高龄仍为推动全集出 版不遗余力,赵声良书记 及敦煌研究院倾力支持画 集编选、正文配图,霍旭 初先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为卷 四提供大量照片,陈志明 先生多年来持续发掘常书 鸿尘封之作……另有许多无 声或有形的扶助,因篇幅 所限,无法一一致谢,敬 请谅解。我们对诸位的诚 挚谢意,已融入十卷书中 ,深沉,长久。 对于全集的编校工作, 我们虽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限于学识,难免存在疏 漏、差错,恳请广大读者 批评指正。 《常书鸿全集》项目组 2022年1月 精彩页 彩塑不像那些用大块石头从外向里逐渐加工雕琢而成的石刻,它是利用湿润、软和而易于操作的泥土自内而外从骨架大局一直到细腻的肌肉运动和五官表情,逐步捏塑而成的。艺术匠师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造型的体积适应着创造的要求,把一切可以觉察的色、相、重量等综合地全面地体现出来,成为质体和光色相结合、“神采具足”的彩塑。它不但形象地再现了人物,而且是“随类傅色”地刻画了人物的风采,使“默不作声”的泥塑成为“窃眸欲语”的生动造像。 敦煌莫高窟就保存有极大数目的这种优美的彩塑。这些彩塑配置在绚烂夺目的建筑彩绘和壁画装饰着的石窟中,它们不但是彼此辉映,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如有些菩萨、天女的飘带,绕在肩上、臂上的是立体彩塑,但当延展到墙壁上之后就用同样彩色的绘画接连下去(北魏、隋、唐都有类似的例子)。唐以后彩塑菩萨的头光大体都是用壁画来表现的。有些佛龛内仅仅塑造了主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成为七身一铺,而把未经塑造的另外八个弟子及天龙八部、飞天、龙女等扈从部属绘制到墙壁上面。龛楣图案、藻井图案与石室建筑的梁枋、斗拱图案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具体事实,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古典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特点,这也符合中国艺术“绘塑不分”的古老传统。如北齐天统三年(567)张静儒《造浮图并素像记》云:“在黄冈上造浮图一区,素画像容,刊石立形,释迦菩萨,妙巧班公。”这里“素画像容”,指的是彩塑,当时还没有把“素”和“画”两个造型部门分开来。唐代彩塑名家杨惠之,原先是与吴道子同时向画师张僧繇学画的,《五代名画补遗》载吴道子和杨惠之:“号为画友,巧艺并著,而道子声光独显,惠之遂都焚笔砚,毅然发奋专肆塑作,能夺僧繇画相,乃与道子争衡。”这里不但说明杨惠之是一个有名的彩塑专家,而且他的画,也与当时画圣吴道子“巧艺并著”。他在毅然发奋专于塑作之后,他的彩塑不但能与道子争短长,而且能夺得他的老师画像的神态。我们从这里绘、塑并论的记载可以看到当时绘画和彩塑的密切关系。宋人郭若虚写的《图画见闻志》上有论到吴道子的“吴装”特点时说:“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雕塑之像,亦有吴装。”这里说明绘画的风格也同时是彩塑的风格,《广川画跋》上也说:“吴生之画如塑然,隆颊丰鼻,呋目陷脸,非谓引墨浓厚,面目自具,其势有不得不然者。正使塑者如画,则分位皆重叠,便不能求其鼻目颧额可分也。”以上所引文献上的记载,正与敦煌各时代彩塑的神态、衣饰、花纹与各时代壁画人物、装饰花纹是完全一致的,情况也是相符合的。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