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第4版)/张颂文集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张颂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内容上探讨了汉语的规范化等语言理论问题。从播音语言出发,不光论述了广播电视传播环境下所存在的语言危机,并就此提出对策,还兼顾了语言本身及语言传播艺术的诸多领域,内容上涉及了文化、传统、传播、系统、概念、节目、播音、主持、队伍、选拔、管理、竞争、对策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将播音语言的诸理论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论述,对于中国播音学的开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张颂(1936-2012),河北省易县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播音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中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959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编辑。1963年9月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从事播音教学工作。1984年担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1996年担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首任院长。1998年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播音学方向首位博士生导师资格,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朗读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朗读美学》《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论文集有《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语言传播文论(第三集)》《播音主持艺术论》《情声和谐启蒙录》等;主编有《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等。《朗读学》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优秀教材―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及政策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播音创作基础》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首届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朗读美学》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科著作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四届广播电视学术专著评选二等奖;《中国播音学》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为国家社科基全研究项目成果。1991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目录
《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第四版)目录
第三版前言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 土壤是中国的
第一节 汉语的主流
第二节 汉语的规范
第三节 汉语的特色
第四节 汉语的功能
第五节 汉语的口语
第二章 传统是宝贵的
第一节 文化的传统
第二节 广播的传统
第三节 理论的传统
第四节 交流的传统
第三章 概念是发展的
第一节 语言的概念
第二节 语境的概念
第三节 朗读的概念
第四节 播音员概念
第四章 系统是开放的
第一节 语言系统
第二节 副语言系统
第三节 风格系统
第四节 传播系统
第五章 主持是多样的
第一节 何谓主持
第二节 怎样合一
第三节 如何分类
第四节 如何多样
第六章 语言是精妙的
第一节 有稿播音
第二节 无稿播音
第三节 以播为主
第四节 一专多能
第五节 语感通悟
第七章 受众是苛刻的
第一节 受众层次
第二节 受众期待
第三节 受众共鸣
第四节 受众反馈
第八章 队伍是成长的
第一节 人才遴选
第二节 人才培养
第三节 人才使用
第四节 人才管理
第九章 教育是严肃的
第一节 播音教育
第二节 播音教学
第三节 播音教师
第四节 播音自学
第十章 学术是圣洁的
第一节 学科定位
第二节 学术道德
第三节 学术评价
第四节 学术体系
第五节 学术自由
第十一章 竞争是激烈的
第一节 国际竞争
第二节 国内竞争
第三节 个体竞争
第四节 遏止增熵
第十二章 前途是美好的
第一节 动态有序
第二节 形态万千
第三节 神态各异
第四节 因势利导

后记
序言
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
展,跨过了一个新世纪的
门槛。多元化、多样化,
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
。但是,学术的脚步,不
能匆忙;学术的目光,不
应短浅。特别是提倡学术
创新的今天,很容易给人
以时时可以创新、人人可
以创新的激情。其实,创
新要有基础:传统的继承
、条件的准备、环境的宽
容、思维的锐敏……都有“
大势所趋”“审时度势”的判
断和“甘于寂寞”“百折不挠”
的勇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言是思想,是精神,
是文化。这个认识已经为
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语
言作为工具——交际和交流
思想的工具,只是一个简
单的概括和表层的概念,
却未能揭示语言的本质。
正因为如此,我们总结了
语言的“三重空间”,即,生
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
空间。构成语言的语音、
词汇、语法、修辞没有任
何倾向性,而语言,确实
具有倾向性(哪怕是隐蔽
的),“言为心声”,负载着
话语主体的思想、精神和
文化。
语言中充满了真与假、
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
显示着人文精神的音声化
和思想感情的外射,强烈
地体现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的态势。有声语言
,包括播音语言,尤其如
此。
大众传播,原本就是社
会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原
本就是人际传播的典型与
精华。人际传播中的“独白”
和“对话”,在大众传播中显
得更纯洁、更准确、更鲜
明、更生动。大众传播内
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
性并不亚于人际传播,只
是少了些庞杂和随意。例
如“独白”,新闻播报、朗诵
诗文、讲历史、说人物、
配音……不必要求中间插话
,也完全不必追求“互动”。
那信息的迅捷和密集,那
感情的起伏和跌宕,那情
节的曲折和复杂,那人物
的形象和心态,那事物的
特点和蕴藉……都会自然而
然地涌入受众的耳际和心
田,形成“信息共享、认知
共识、愉悦共鸣”的沟通渠
道。这里,既有传播者的
意向,又有受者的意愿,
息息相关,无须掺杂其他
的手段和方式,大众传播
的价值和魅力,也完全可
以充分展现。
就像推崇“谈话”一样,
一味主张“自然说话”,从而
否定正规、严肃的“独白”,
甚至要求所有节目都走上“
交谈”的路子,不管何种节
目,全部“互动”,痴迷“口
语至上”,不如此就好像背
离了传播的规律,这样认
识传播,似乎并不正确,
但竟成了当下广播电视传
播的通病,什么节目都追
求内外互动、传受互动,
手机短信、热线电话……七
嘴八舌,轰轰然;乱糟糟
,哄哄然。听不到完整的
话语,听不清是什么意思
。这种互动,形式上很活
泼,传播效果却并不见佳
。尤其是说话,讲究有条
有理,清晰明确,如果总
是被打断,总是吭吭哧哧
,到底听什么?听谁的?
可见,传播学的要义、传
播学的精髓、传播的主干
、传播的效果,不应被片
面理解,更不应舍本逐末
!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
,还是要强调传播主体的“
理解文本——具体感受——
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
过程,无论怎样重视“反馈”
,无论如何强调“互动”,也
不能忽视传播主体的引导
作用!这恐怕才是传播学
的真谛。
本书的新版,增加了两
章:教育是严肃的和学术
是圣洁的。针对当前播音
学科教育和学术环境的一
些乱象,提出了问题的症
结及其应对办法,丝毫没
有否定改革开放以来播音
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
意思。针砭时弊,只是为
了更好地、更快地发展教
育、净化学术,推进学科
和专业的健康成长,只此
而已,岂有他哉!其他章
节,基本没有增删,保留
它们,也是为了看清历史
的足迹,给后人以真实的
印象。
播音教育和播音学术,
正在兴旺时期,众多的有
志之士做出了很多贡献,
令人感奋。我以古稀之年
,稍尽绵薄,甚觉愉悦。
2013年,我国播音学历
教育将走过50年,本人也
参与、见证了这50年,荣
幸之至。愿我们的事业和
学科专业,更上一层楼,
不辜负老一辈播音艺术家
的殷切期望,不辜负时代
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张颂
2012年2月8日于“三书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