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悔年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俞向党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回忆录,是作者回首人生、感悟体验的结晶。作者用其朴实无华、真挚热情、灵动细腻的笔触,以一种过来人的心态品味着过往,既有多年来工作生活的历程和探索,也记录了从实践中生发出的理念和感悟,充满了真知灼见。全书记录了作者不同人生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生经历,浓缩了激情时代忠诚守望的难忘岁月。 作者简介 俞向党,原名林根,字桂子。1946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祖籍浙江省浦江县(原义乌县)。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担任中共萍乡市委常委、秘书长,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以及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中国记协理事,中国视协理事,中国影协理事,等等。 主编和著的作品有:“声屏丛书”、《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江西卷》《中华影视名人寻访录》《共和国之魂》《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赣鄱神韵》《美自创意》《现代生活艺术》《筚路集》。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立志 一、河下小村 二、靠水吃水 三、大堤上下 四、农家乐趣 第二章 鹿江苦读 一、培养目标 二、园丁雨露 三、心心相印 四、高考前后 第三章 白杨初长 一、65-12班 二、开学典礼 三、国家助学 四、思想引导 五、直观教学 六、国庆联欢 七、东校往事 第四章 “文革”考验 一、“六一”风暴 二、惊动中央 三、两次串联 四、参加专案 五、联合之时 六、搬迁望都 七、清查运动 八、匆忙毕业 第五章 红心炼就 一、军学农场 二、双重身份 三、苦其心志 四、临危不惧 五、顾全大局 第六章 幸运而出 一、从政之始 二、十年进步 三、破格晋升 第七章 重任在肩 一、分管“声屏” 二、庐山结缘 三、《躁动》前后 四、政治风波 五、坚持不懈 第八章 主持文坛 一、门庭冷落 二、焕然一新 三、春华秋实 四、着眼长远 第九章 初心依然 一、拾遗补阙 二、添砖加瓦 三、顾问角色 第十章 三代忠诚 一、大爱无声 二、寸草春晖 三、连理之殇 四、琴瑟和谐 五、子贤可期 参考书目 附录一 论著选编 附录二 艺海拾珠 附录三 师友评论 附录四 校庆纪念 跋一 李国强 跋二 喻慧娟 跋三 王迪明 跋四 李小军 后记 致谢 序言 我们这一届大学生 桂子 我们这一届是1965年入 学的大学生,史称“老五届” 大学生的最后一届。 我们这一届大学生,是 和前四届大学生一样的群体 ,解放后才上学读书。我们 的成长过程与共和国发展同 步,且经过完整的六年小学 教育、六年中学教育,并经 过严格的高考和严格的政治 审查,几乎是一百个同龄人 中录取一名的大学生,是名 副其实百里挑一的“天之骄 子”。 说实在的,当年我们这 届大学生大都是品学兼优的 学子,其中大多数是工农兵 子弟,青春焕发,激情满怀 。就像毛主席说的,好像早 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跟 随新生的共和国成长,读小 学的时候,正是国家“一穷 二白”、百废待兴的开创时 期;读中学的时候,是三年 困难时期,常常吃不饱、穿 不暖;到了上大学的时候, 除正常学习一年外,其余时 间都在参加“文化大革命”, 学业大部分未能完成。 这一届大学生最大的特 征是被折腾,在历史进程中 难于把握个人的命运,不少 人成为“文革”的受害者,少 数人甚至成为“牺牲品”。 好在我们这一届大学生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的一代,是作为革命接班人 培养的一代,是学习无数革 命先烈和志士仁人成长的一 代,绝大多数人没有辜负党 和人民的期望,骨子里始终 以身许国、忠诚守望,坚持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命运 。 历史总是公正的。1970 年我们这届大学生走上社会 时,“文革”开始进入中后期 。“九一三”事件的发生,邓 小平的复出,国家政治气候 发生重大变化,“骄子”运转 ,开始发力。随着“四人帮” 垮台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 开放,我们这届大学生逐渐 挑起重担,成为各条战线的 骨干力量,其中一部分人走 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改革 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20位大学同班同学, 无论是当记者、编辑、翻译 ,还是做教师、行政、企业 管理,大都政治坚定,思想 进步,才华出众,业绩突出 。同学们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每当我想到我的同学、 忆起同学往事的时候,就深 深感到我们这一届大学生的 经历太丰富、太珍贵了。我 想,应该把我们这届大学生 的经历和故事告诉后人。经 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终于完 成书稿《无悔年华》,试图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表现党 和国家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 的培养教育,以及我们的成 长过程和精神风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 中,特别重视文化建设,重 视高校工作,重视对年轻一 代知识分子的培养。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艺 术大舞台中,这本表现我们 这届知识分子的新作,就作 为一朵小花献给我们伟大的 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 民。 2021年8月 导语 这是一部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校友的生命成长史,映射出中国传媒大学历届校友们耕耘和探索的群像。他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在各自的生长环境和工作岗位上,努力拓展个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更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当代传媒人应有的贡献。 这是一部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校友的精神探索史,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成果,也代表了历届校友立德立信、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心怀家国天下的读书人践行“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一代传媒英才,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文化的建构者。 后记 立秋之时,一片静好。 我的书稿《无悔年华》终于 完成。一种释怀和欣慰,涌 上心头,难以自禁! 书名《无悔年华》,表 达了我的一个志向。20世纪 90年代,广东电视台成功拍 摄电视剧《英雄无悔》,剧 中主角的故事让我感动了很 久。我没有剧中英雄那么高 尚,但我决心做一个无悔年 华的人,做一个对得起国家 、人民和所有关心帮助过我 的人。 《无悔年华》从第一章 到第十章,讲述的是我的成 长史,包括我的学习史、工 作史和生活史。实际上,书 稿讲的是简史,是一个个片 段的组合,只是勾画了一个 大概。但从中可以看出,我 在自己的志向上是认真的, 也是努力的.也可以说是无 悔年华吧。 但在撰写书稿过程中我 才发现,一个长期从事文字 工作的人,当要真正写自己 的时候,是多么地苍白、多 么地力不从心!有时连自己 都心生怀疑,我又不是什么 大人物,也没有作过多少贡 献,有什么可写啊!我的妻 子从我写初稿第一部分,连 续几个晚上手抄,忙了几个 晚上;我的大学、中学同学 纷纷给我提供创作素材,有 时为一件事引起大家回忆; 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和校 领导,一直给予指导和支持 ;还有我的老领导、老同事 、老朋友以各种形式提供关 心帮助。这让我懂得,写好 这本书稿,已经不是我个人 的事情。我要感恩在心,坚 韧不拔,不负众望,努力完 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中写过古今成大事、做大学 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 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此第三境也。 在书稿起草的过程中, 虽然谈不上做学问,更不是 做大学问,但多少体验到三 种境界的感受。从最早的初 心和构想,到后来的写作和 修改,到最后的完稿和释怀 ,不正是这样吗? 经历潮起潮落,看过云 卷云舒,踏过风风浪浪,无 谓荣辱得失,但求无悔一生 。我把自己的经历写进回忆 ,完成夙愿,不留遗憾。前 事不忘,后事之师。颐期后 生,特别是年轻大学生,从 我成长和求索之路中领悟人 生真谛,做一个新时代于国 于民有用的人。 2021年8月12日 精彩页 第一章 少年立志 20世纪50年代是我的少年时期,农村生活非常艰苦,精神上却积极向上。热爱党和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正是从自己家乡开始,从父老乡亲身边开始,从我幼小的心灵开始。 一、河下小村 1946年11月10日,我出生在赣鄱大地的樟树市(原清江县)张家山河下村,位于江西母亲河——赣江中段的袁河岸边。 河下村(已合并为荷湖村)至今仅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不像中国传统的村落,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是年轻而独特的,随河而生,依水而建,没有耕地,没有庄稼,在艰难的岁月中飘摇。 村庄上游为曾经一府辖四县的临江镇,下游为江西四大古镇之一的樟树镇,背后是四通八达的张家山火车站和赣粤公路。解放前后,村边袁河是从赣江上游水运来木排的天然良港,村上成为水上“排工”和外出劳工歇脚的集散地。久而久之,“排工”、劳工多了,聚集而居,成家立业,遂成几十户的村庄。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我的父亲因三兄弟被抓壮丁,从老家浙江浦江逃至江西樟树;无家可归,几经周折,最终以“排工”为生,落脚河下村。父亲与母亲结婚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两手空空,生活拮据,唯有漂泊水上维持家庭生计。 直到1949年解放,我家分到村上地主大院的两间房子,父亲当上林业工人,一家人才真正有了安身之地。 这家地主大院是我家和其他三户人家合住的,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飞檐翘角,前厅后堂连缀一片,成为村上建筑一景。记得小时候懂点事时,有个小戏班在大院前厅演出,母亲竟然关上房门,不让我看演出,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见母亲心目中对演员的偏见,生怕对自己小孩成长不利。我们邻居几个小孩常在一起玩,难免发生点小摩擦,母亲总是把我拉在一边先批评一顿。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在旁边无人住的原地主厢房里玩,不经意发现屋角下有好几块上面刻有图像的物品,我们每人拿了一块,回到家里才知道是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圆。母亲看后一脸不高兴,告诫我送回原处,以后再也不能到别人家乱拿东西。 母亲没有文化,也不多讲话,她讲的这些我似懂非懂,朦朦胧咙,多少明白是教我走正道,守规则,做好人。 二、靠水吃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存。但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河下村周围有我外祖母家的荷湖村,还有田里村、陈家村、汊口村、徐家村……都在堤岸以内,唯有河下村在堤外的江边。正是由于在江边,通过开发,河下村被改造成附近村民进城的水路通道。村民们常常结伴,到河下村乘船进城,做点买卖,早出晚归。每逢节庆假日,载客小船一趟挨一趟,村上好一派热闹。 我家房子在村上居中,与江边咫尺之遥,步行不过五分钟。村上靠前的几户,几乎打开门就是江边,好在村上地面高于水面好几个台阶。可每年赣江涨水时,洪水都要淹到家家户户,我站在自家楼上能看到楼下水面的浮物,还有跳跃的鱼和爬行的蛇。我同学张长根家在江边,更让人胆战心惊,家里的木板房在水浪冲击下摇摇欲坠。坐在楼板上,可以伸出双脚到洪水中洗脚。一直到多年后袁河上游的三湖修了七级电站,才控制了水患,解决了困扰,当然这是后话。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全村人吃水用水都靠河水。 那时母亲每一两天要到江边挑水,挑水后倒入水缸,待沉淀一段时间用瓢取水做饭。家家户户洗衣服也是到江边,那时水很清,流速也很快,不小心衣服就被冲下去了。我伴随母亲,经常玩水,和小伙伴抛石比赛,看谁抛在水面更远。我还常到外祖母所住的荷湖村,帮助外祖母挑水。由于我个子矮,力气小,翻过堤岸,挑的小桶水摇来摇去,剩下不多,只能凑合够给外祖母饮用。 水是我们村,也是我家的生命线。它滋润了村上人家,周围有了树林、草丛、菜地,特别是两棵高达20多米的五爪龙大樟树,虬枝茂叶,相依相偎,宛若两把高耸的大伞盖,铺天遮地。正是这两棵大樟树,夏天顶着烈日,冬天挡住风雪,庇护着我们少时成长,给了我们许多树下的玩乐。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