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康路宜居/文化澄江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杨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者以澄江县路居镇为写作对象,从“历史人文”“道路交通”“文化教育”“旅游胜地”“民俗特产”五方面来介绍路居镇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数百年当地环境社会不断发展的综合变迁状况,对于提高路居镇的知名度,促进澄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开篇:一个面向深蓝之湖的“福地洞天” 路居:一个经典的地名 甘棠箐:旧石器时代的“木与火之歌” 光坟头:新石器时代的“新生活” 古道与古碑:看得见的历史“纪录片” 路居街市:“草皮街子”的生动景象 米汤水:寻找铜矿踪迹 丁氏与乐氏老屋:路居的典藏建筑 红色记忆:路居的“星星之火” 小凹:抚仙湖的一个“避风港” 海边村:与抚仙湖的亲密关系 大榕树:路居的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 隔河:连缀“界鱼石”的小渔村 孤山:抚仙湖中的“海市蜃楼” 碧云寺:抚仙湖畔的“人文高峰” 明星鱼洞:奇异的捕鱼方式 三百亩:山坳里的“香村” 路居烤烟:一片金黄的叶子 李琢:老百姓心中的“包公” 杨文富:传说中的“造桥人生” 杨丽天:一位革命者的“诗生活” 傅云龙:“隐居”湖畔的雕塑艺术家 红磨路:通向三湖的最高“观景台” 路居新景:回到星空的“故乡” 结语:路居人关于山水的“逻辑学” 路居镇2019年基本概况 后记:一次最“漫长”的写作 序言 开蒙之初,万物混沌。 46亿年前,地球是一片 了无生命的荒漠。在广袤的 荒寂之中,澄江,只是漂浮 于其中的一粒小小的微尘。 帽天山,则是这粒微尘孕育 生命的神圣宫殿。在地球漫 长的生命发展历程中,35亿 年前,海洋中出现了单细胞 菌类、藻类等低等生物;5 .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 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多 细胞动物。5.18亿年前, 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 就发生在澄江帽天山。 5.18亿年前,这里就有 了生命的痕迹。一代代的生 命在这里进化、演变。从混 沌到清晰,从一个质变到另 一个质变,生命的形体和思 想发展到今天,早已产生了 质的飞跃。一代代的生命在 这里繁衍生息,这汪水让生 命得以延续。因为这汪水的 存在,也就有了那些美丽而 动人的故事的存在和延续。 《易经》云:“天有天之 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 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 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 于成万物。”从亘古的荒原 到今天的繁茂,在漫长的发 展过程中,天、地、人三者 是并立的,缺一不可。造物 主弹指一挥,大地就抖动起 来。洪水、泥土、石块、高 山、河流、湖泊,以及生活 在其间的生命,随着地质运 动的变化,或上升或下降。 苍茫的大地一天天呈现出清 晰而完整的秩序。澄江,也 不例外。滇中,这个小小的 坝子,就是历经无数次运动 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小黑点 。在生命开始之地的这个小 黑点上,矗立着帽天山、梁 王山、金莲山、舞凤山、玉 笋峰…… 很多人都以为,在云南 ,最蓝的是天空。然而,在 云南,除却天空,最蓝的那 块颜色,还有一汪叫抚仙湖 的水。抚仙湖的魅力,不仅 仅在于它的蓝。蓝是外在的 一个呈现,其内核里潜藏的 是有韧性的深邃、明澄。大 自然有着超强的灵性,生命 个体的思考和大自然的灵性 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抚仙湖形似葫芦,以其 深邃和清澈在中国众多的湖 泊中赢得了它独绝于世的地 位,数亿方玉液琼浆,清得 教人心醉,蓝得教人心颤, 她像一个从九天上落下的宝 葫芦,装着无尽美妙、神秘 与独特。二仙沉醉忘归化石 而立的传说,俞元古城湮没 湖底的口碑,抗浪鱼独特的 鱼性和捕捞方式,神秘莫测 的青鱼阵,还有好多至今无 法破解的谜……这些无不使 抚仙湖氤氲着诡奇的、独绝 的地方文化情味。这湖湛碧 澄澈的水,滋生出独特浓郁 的地域特色文化。在这种文 化的长期浸染下,某些特质 性的东西沉淀在澄江人的精 神和灵魂中,成为澄江人的 某些性格特征——沉稳、宽 容、含蓄、内敛、文静、灵 秀。 澄江,作为一种文化的 符号,不仅只包含山水。打 开这一方亦静亦动的山水, 如果在形如书本的凤麓古城 行走,澄江文化的符号因此 又多了幽思古意、淳风厚土 的独特元素。 明隆庆五年(1571年) 主持迁城的知府徐可久陪同 临元镇总兵曾一经定址时, 曾站在舞凤山上,四面察斟 之后,赞叹说:“灵秀钟于 此也!” 一只从北边振翅南翔的 丹凤,衔来一本奇硕的天书 ,飞到澄江落脚,并把它轻 盈地、端端正正地放在澄江 坝子的正北端。这一文化意 象,凝成了“瑞应已澄千仞 外,德辉犹带九苞来”的审 美格局。站在凤山顶,远眺 澄江坝子,青翠绵延的众山 ,环列拱卫;扁舟点点的抚 仙湖,横亘北朝;西边的伏 虎山,山气爽爽;东边的东 浦泉,水韵悠悠。于是,澄 江坝子便有了“烟树万家簇 似锦,此身已觉在蓬莱”的 天然景致。 秀脸般的山水,祥瑞的 灵风,凝碧沉静的仙湖,文 气氤氲的书城,滋养了澄江 的人,涵育了澄江“文风不 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 ”的历史人文。 明代成化年间,周正来 云南任布政使,来到澄江巡 视后,写下“文风不让中原 盛,民俗还如太古醇”一联 。这十四个字,从文化和社 会层面高度地总结和概括了 澄江的人文形象和文化个性 。地处西南边陲、蛮夷之地 的澄江,文风之盛,不让中 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高度! 士习民风,涵育了澄江 历史上灿若星辰的乡贤人物 。 李恢是云南最早入正史 的澄江人,他身处三国乱世 ,敏于时势,以身事蜀,是 古贤们对君国社稷的忠;元 代段文瑞事亲周全,终生实 践的是君子大儒亲仁尊礼的 孝道;赵士麟为官勤谨、为 学精深,为君为民,一生所 用的是理学名臣立身济世的 “敬”和“一”;李发甲政惠两 湘,殉于职事,守持的是一 方大吏忠君惠民的官本;罗 佩金曲己让贤,捐产护国, 彰显的是心存天下的赤子之 义。此外,董云汉耿介诤谏 ,直言时弊;段琦诗书精妙 ,风流文坛;许湘少年俊才 ,英年显名……这些人形成 了澄江的形象高度和历史人 文高度。 秀美如脸的山川,凝碧 澄澈的仙湖,书气盎然的小 城,朴实淳厚的百姓,志节 精纯的乡贤人物,构成了澄 江历史文化的整体形象。山 水如玉,温润澄明。人文如 珠,熠彩流光。 近年,这个小小的坝子 ,在保存古朴风韵,遵循自 然之法则的前提下,并不刻 意阻止现代文明的步伐。两 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闲 居湖畔,晨起,且推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