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耗费十几年探索,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解剖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一切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而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
全书系统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为人与处世、名誉、自由的关系;阐述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同时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了解各国智者如何看待人生、看待岁月、看待死亡,以君子之道探讨人生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君子之道(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余秋雨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余秋雨耗费十几年探索,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解剖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一切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而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 全书系统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为人与处世、名誉、自由的关系;阐述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同时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了解各国智者如何看待人生、看待岁月、看待死亡,以君子之道探讨人生之道。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目录 自序 君子之道 前论 一、最后一级台阶 二、有故乡的灵魂 三、孙中山的忠告 四、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五、“小人”的出现 六、有效遗嘱 本论 一、君子怀德 二、君子之德风 三、君子成人之美 四、君子周而不比 五、君子坦荡荡 六、君子中庸 七、君子有礼 八、君子不器 九、君子知耻 尾语 君子之道六十名言 说明 本论二十四名言 延论三十六名言 1.君子三戒 2.君子三畏 3.君子九思 4.君子四行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6.君子道者三 7.君子不忧不惧 8.君子何患无兄弟 9.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0.君子有三忧 1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君子教者五 13.君子深造之以道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唯君子为能通天之志 16.内君子而外小人 17.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18.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19.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20.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1. 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心剥庐,终不可用也 22.君子寡言而行 23.君子貌足畏也 24.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2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26.君子贤而能容 27.君子行不贵苟难 28.君子不失足于人 29.君子溺于口 30.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31.君子当有所好恶 3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33.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 35.君子不恶人,亦不恶于人 36.君子可以寓意于物 君子之交 一、至谊 二、常谊 三、甘谊 四、水的哲学 五、由浓归淡 君子之名 一、君子自杀 二、君子名声 三、排他性、脆弱性 四、功能缺失 五、可怜李清照 六、几点结论 君子之狱 一、为自己减刑 二、狱外之狱 三、天命相连 四、换一种气 五、双向平静 君子的对立面——小人 君子佛心 说明 一、菩提树下 二、缘起性空 三、那些否定 四、度化众生 五、继续修行 岁月之味 说明 一、年龄的季节 二、一个美国故事 三、一个法国故事 四、一个俄国故事 五、青年的陷阱 六、中年的重量 七、老年的诗化 临终之教 一、中国式的遗憾 二、与生活讲和 三、文化的误导 四、终身的教师 名家论余秋雨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序言 二〇〇五年四月十二 日下午,我应邀到美国华 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图 书馆根据当地华文读者的 要求,给我出了一个题目 :写作的脚步。意思很明 白,要我着重讲述历险数 万公里边走边写的体会。 我觉得那些体会都已经写 在书里了,不必重复,而 我当时最想在国际场合讲 述的,是中华文化的集体 人格。因此就与他们商量 ,把讲题改成了“君子的 脚步”。 后来在哈佛、耶鲁、 马里兰等大学巡回演讲, 也是围绕着这个课题。在 哈佛演讲后,我与该校几 十位退休的华裔教授座谈 了两个晚上。他们一致认 为,以“君子之道”为人口 来讲述中华文化,是一个 很好的思路。波士顿森林 别墅中的美好夜晚,大家 一边喝茶一边畅谈着“古 之君子”,真是愉快。 我现在有关君子的论 述,就是在那些演讲后整 理的部分书面资料。 回想那天在国会图书 馆演讲时,一位副馆长热 情地说,我是他们历来邀 请的演讲者中第一位中国 大陆学者。因为是第一位 ,图书馆在演讲前举行了 一个隆重的仪式。那就是 ,由图书馆的亚洲部主任 和另一位官员,推着一辆 金属架的运书车,绕场一 周。车上,全是他们馆藏 的我的著作。运书车推过 的通道两边,听众们排排 起立,以目光迎送。这场 面,让我有点儿感动。 运书车最后终于推到 了我的面前。我一看,立 即与同去的妻子交换了一 个眼色。妻子轻笑了一下 ,便用手指竖放在唇前。 这是因为,车上有很大一 部分是盗版书,但妻子希 望我不要当场说破。 之前在美国的很多华 文书店也看到过不少我的 盗版书,还有一些署着我 的名字却无一字出于我手 笔的书,应该叫伪版书。 一看就知道,全都出自我 们国内。真不知道那些神 通广大的盗版集团如何打 通了海外的管道,居然把 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也给骗 了。 比盗版和伪版更严重 的是,多数外国人对中国 文化也处于普遍的误读状 态,其中包括不少学者。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 因,首先是我们中国人自 己的误读。 这就像一个人,如果 无法讲清楚自己是谁,那 么,不管做什么事,对人 对己都会是隔阂重重。因 此,古希腊神庙墙壁上刻 的那句哲言,永远让人惊 悚:“人啊,认识你自己 !” 我说过,欧洲文艺复 兴千言万语,其实只是轻 声问了一声:“我是谁?” 此问一出,大家都从中世 纪的长夜中苏醒,霞光满 天。 导语 如果中华文化有DNA,应该命名为君子。 君子之道之于中国,如骑士精神之于欧洲,武士道之于日本不了解君子之道,就像一个中国人无法讲清楚自己是谁。 作者以君子之道探讨人生之道,逐条讲透处世智慧, 作者以当代语言和具体事例,系统阐述什么是“君子”,如何处理为人与处世、名誉、自由的关系。 精彩页 前论 一、最后一级台阶 文化有很多台阶,每一级都安顿着不同的项目。那么,最后一级是什么呢? 当然,最后一级不是名校,不是博士,不是教授,不是学派,不是大奖,不是国粹,不是唐诗,不是罗浮宫,不是好莱坞…… 很多很多“不是”。但是,它们每一项,都有资格找到自己的文化台阶,拂衣整冠,自成气象。它们很可能把自己看成是最后目标、最高等级,但实际上都不是。而且,它们之间,也互不承认。 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常常也在这么多文化项目间比轻重,说是非。意见总是吵吵嚷嚷,直到听到了一种声音,情况才发生一点儿变化。 这种声音说,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personality)。 例如,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这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 首先以现代学理指出这个台阶的,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Jung,一八七五——一九六一)。他曾经追随过弗洛伊德有关“无意识”、“潜意识”的研究,但又摆脱了其中的各种局限,认为只有“集体无意识”即集体人格才有普遍意义。对此,学术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弗洛伊德找到了大海波涛下的暗礁,而荣格,则找到了暗礁下的海床。 二、有故乡的灵魂 更重要的是,荣格指出,“集体人格”并不是形成于当代人们的有生之年。最早的种子,可能在“神话”中就播下了。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很多“大神话”,后面还会引发出很多“小神话”,这就是荣格所说的“梦”。 神话和梦,都会以“原型”(archetype)、“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的方式成为一个民族的“自画像”(self-portrait),反复出现在集体心理活动中。 这一来,“集体人格”就具有了长期稳定的象征意义。照荣格的一个漂亮说法,成了“有故乡的灵魂”。 顺着这个思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也是有“故乡”的。那“故乡”,首先是神话,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埋藏着这些遥远的“故乡”。当然,神话只是起点,“集体人格”的原型建立,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学工程。对于一般人来说,只需明白,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就是为灵魂找到故乡,或者说,找到有故乡的灵魂。 这个课题,连很多等级不低的学者也不明白。我想起一件往事。 二十几年前,我还在上海戏剧学院担任院长,与一位喜欢读书的上司汪道涵市长成了朋友,建立了一种“好书交换”关系,约定发现好书 签名互赠。有一次,我送给他一部北京刚刚出版的古印度哲学《五十奥义书》,他立即回送我一部台湾中正书局出版的《西方思想家论中国》。过几天我告诉他,我读了里边刘耀中先生写的《中国与荣格》一文,对其中一段记述很感兴趣。 这段记述,介绍了荣格在自传中写到的接受中国学者胡适访问的情景: 他们谈《易经》,胡适告诉荣格说,他不太相信《易经》,并说那该是一种魔术和符咒。荣格听到后,急问他曾经尝试过没有,胡适点头。荣格再问他,《易经》卦内的答案是不是真实的,对他有没有帮助。 这一连串的问题,使胡适很难受。荣格也开始意识到,中国当代学者已渐渐走向西方的科学境界,对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怀疑了。 胡适认为《易经》是一种魔术和符咒,用的是西方近代科学思维。但他不知道,此刻坐在他眼前的这位西方公认的一流学者,却曾经深入研究过《易经》。我们不妨再读一段刘先生的介绍: 荣格为威廉的《易经》译本写了十七页的引言。荣格说,西方古代的科学与中国《易经》原则是共通的,但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因果律有很大的差别。因果律超越不过统计学,现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主观智慧。因果律把人的主观异化了,该是西方文明很大的毛病。 荣格并且发现,中国道家有“物极必反”的基本法则,远远超过西方人的思想。他指出,西方往往被“自我中心观”的魔鬼引导,而沿着所谓“高贵”的道路走向宗教经验将带来的硕果。于此,荣格观察到,道家的“物极必反”法则西方可以 采用,唯有靠此,在西方互相冲突的人格和他们忘记了的另一半才会团圆,西方人士的痛苦内战才会结束。 ——《西方思想家论中国》第一七六~一七七页 胡适比较荣格小十六岁,无论从年龄辈分上还是从学术辈分上都不能与荣格比肩。他显然没有读过荣格为《易经》写的那十七页引言,所以那天说得太草率了。荣格一听就着急,而且后来还是不断着急,一再“劝告中国文明绝对不要跟西方跑”。 荣格在以上引文中论述到中国哲学时,作为对照,提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西方互相冲突的人格”。你看,人格,还是人格,他离不开这个命题。他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正在于“人格”的不同,这是他的学术基点。 汪道涵先生他们这代人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很深,因此比较能够理解胡适对于《易经》等中国古典的隔阂,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