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精)/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黄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获得了长足的复兴和发展,对自近代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义务论和后果论伦理学形成了挑战。但它也因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受到了来自义务论与后果论的批评。虽然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家在克服其中一些缺陷和回应其中一些批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和批评很难光凭西方哲学的内部资源加以克服和回应。因此本书的目的既不是介绍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人物和观点,也不是要论证宋明儒学也是一种美德伦理学,而是以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哲学为中心,从宋明儒的角度,对美德伦理学所存在的缺陷和所面临的批评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回应,并在此过程中扩展美德伦理学的论域,从而促进美德伦理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黄勇,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神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和学术丛书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七十余篇外,还出版英文专著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 Confucius 和 Why Be Moral以及中文著作《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和《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目录
导言
一 引言
二 美德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德行伦理学
三 儒家伦理学:从美德伦理学的观点看
四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五 结论
第一章 在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之间:程颢的美德伦理学的特质
一 引言
二 “天地之大德日生”:儒家美德的本体论说明
三 仁者觉痛痒:认知与情感
四 程颢的美德伦理学的特质:在理性主义和情感主义之间
五 养气与持志:从麻木不仁到知觉痛痒
六 结论
第二章 “为什么要有美德?”:程颐的儒家回答
一 引言
二 我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德者?
三 我能不能成为一个有德者?
四 我如何成为有德者
五 有德之人与有德的社会
六 美德形而上学
七 结论
第三章 美德解释学:以二程对《孟子》的化用为焦点
一 引言
二 二程的美德解释学
三 二程和“孟子的升格运动”
四 二程的孟子解释学
五 人性
六 推
七 自得
八 结论
第四章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一 引言
二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一层面:康德主义的批评与朱熹和亚里士多德的回应
三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康德主义的批评与亚里士多德的回应及其问题
四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朱熹的回应
五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三层面:霍卡的批评与朱熹的回应
六 结论
第五章 美德伦理的二重困境:朱熹的儒家解决方案
一 引言
二 美德在美德伦理学中的首要地位及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三 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四 霍斯特豪斯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二重困境
五 朱熹如何避免美德伦理学的第一重困境
六 朱熹如何避免美德伦理学的第二重困境
七 结论
第六章 道德实在论:朱熹美德伦理学的进路
一 引言
二 道德实在论的四大困难
三 以行动为焦点的道德实在论的问题
四 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进路:霍斯特豪斯的成就及局限
五 儒家美德伦理学进路:朱熹对霍斯特豪斯局限性的克服
六 朱熹如何面对道德实在论的四个难题
七 结论
第七章 美德与感通: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
一 引言
二 王阳明的同感概念
三 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其所不是
四 王阳明论对恶人的同感:其之所是
五 三点澄清
六 结论
第八章 环境美德伦理学:王阳明反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偏倚说
一 引言
二 环境美德伦理学
三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四 爱有差等:道德偏倚论的证成
五 结论
第九章 美德与运气:王阳明论道德责任
一 引言
二 恶之起源
三 道德运气
四 道德责任
五 欲望与意志
六 结论
后记
导语
随着美德伦理学在西方世界的复兴,学者们也纷纷从自己的传统中挖掘美德伦理学的资源,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看儒家哲学的中英文著作也汗牛充栋。迄今为止的研究多试图用当代美德伦理学来解释古代儒家伦理学,而本书则以宋明儒学为中心,从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哲学出发,考察宋明理学所提供的丰富资源能为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做出什么独特的贡献。
以现代伦理学的语言阐释儒学传统,以宋明儒学回应当代伦理学流派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儒家德性伦理学应对当代伦理问题的新思考。
从亚里士多德、朱熹的经典文献,到环境伦理学、道德运气等当代议题,本书视野宽广,展示了中西交融、古今相通的研究视域。不同背景的美德伦理学理论相互切磋辩驳,进而明晰经典文本,提炼观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