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共第一次合作史(1924-1927)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黎//黄修荣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记叙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携起手来,共同为民族的未来而奋斗的历史。它不仅记述了这个时期的军事斗争,还而且记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不仅记述了国共两党在国民革命洪流中创立的业绩及其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也记述了共产国际和苏、美、英、日等国的对华方针及其对国民革命所持的态度。
作者简介
黄修荣,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长期从事中共早期党史、国共关系史、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的个人著作有:《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下册)、《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关系七十年纪实》、《国共关系史》(上、中、下册)、《横空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国民革命史》等多部。主编有:《二十世纪中国全史》(10卷)、《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21卷)、《改革开放风云录》(4卷)、《中国共产党青少年读本》、《振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画卷》等。合著有:《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问答》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共次合作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危机
二、辛亥革命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新生力量的成长
第二章 国共两党的创立及其早期活动
一、中国国民党的创立及其早期活动
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
第三章 共产国际的中国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一、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二、苏俄、共产国际与孙中山的早期接触
三、苏俄、共产国际在联合对象上的选择
第四章 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形成
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形成
二、孙中山联共政策的确立
三、孙中山着手改组中国国民党
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支持与帮助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共合作形式的思考
一、“民主联合战线”方针的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党内合作”方针的酝酿
三、中国共产党选择国共“党内合作”的原因
第六章 国共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一、国共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二、国共次合作的共同纲领
三、国共次合作在各地的建立
四、国民党一大前后的国共关系
第七章 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工农运动的复兴
二、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四、废除不平等条约与国民会议运动
第八章 掀起大革命的高潮
一、五卅运动与全国反帝怒潮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三、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
四、国民军的兴起
第九章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一、决策北伐
二、北伐誓师
三、进军两湖
四、席卷江西
五、横扫东南
第十章 工农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一、工人运动的新高涨
二、翻天覆地的农村革命风暴
三、收复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
第十一章 国共统一战线的分化与斗争
一、国民党内的分裂危机
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三、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四、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五、中国国民党二大前后的国共关系
第十二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抬头与中共的退让
一、中山舰事件的发生与共产国际的妥协退让
二、整理党务案的提出与中国国民党内的反共暗流
三、“迁都之争”与中国共产党的方针
四、反对军事独裁与提高党权运动
五、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六、蒋介石从联共到反共的演变
第十三章 国共次合作的局部破裂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二、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对策
三、蒋汪密谈与汪陈宣言的发表
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五、宁汉对立与中共的应对方针
第十四章 国共次合作的全面破裂
一、武汉国民政府的经济危机与汪精卫集团的右转
二、夏斗寅叛变与马日事变
三、宁汉合流的酝酿
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应急策略
五、汪精卫集团“分共”与国共次合作的全面破裂
第十五章 国共两个政权对立局面的形成
一、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和对中共镇压的加强
二、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后记
序言
国共次合作是指1924年
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
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
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
一经成立,就积极投身到革
命的实践活动中去,发动轰
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和广大人
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并在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
思主义来观察、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由于革命力量的
薄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
人运动遭到军阀的血腥镇压
。严酷的现实给年轻的中国
共产党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
会,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势力,战胜强大的敌人
,仅仅依靠工人阶级自身孤
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
一切可能的机会,联合一切
可能的同盟者,组成强大的
革命统一战线。
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
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
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共
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
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
现阶段革命任务和应该采取
的革命策略开始有了初步的
认识。
与此同时,依据列宁在
共产国际二大上所作的关于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报告,
共产国际、俄共(布)加速
了在华寻找盟友的历史进程
。1923年1月,苏俄特使越
飞专程来华,与孙中山签订
了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
,确立了国民党联俄的基本
政策。
在革命屡遭失败之后,
孙中山深感中国国民党正在
“堕落中死亡”,下决心要寻
找新的力量和新的出路,提
出要改组国民党。而中国共
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表现
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取得
了突出的成绩,引起了孙中
山的高度重视,使他产生了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愿望。
虽然认为国民党需要“新鲜
血液”来充实、扩大和改造
,但孙中山并不接受国共两
党以平等地位进行党外合作
的方式,而要求共产党人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
民党内实行合作。
对此,中共中央绝大多
数领导人初难以接受。根据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
中共中央于1922年8月在杭
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经过
马林的说服和解释,多数中
央委员从尊重共产国际指示
出发,基本上接受了加入国
民党的主张。会议作出与国
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决定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
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
党改造成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
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国民
党进行改组。23名共产党员
当选国民党一大代表,李大
钊、谭平山、、林伯渠、瞿
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当选为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或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
党正式建立了民主联合阵线
,国共次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合作后,掀起
了轰轰烈烈的次大革命高潮
,先后取得了东征、北伐、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收
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成立武
汉国民政府等诸多中国革命
史上空前的胜利。北伐战争
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打垮了
军阀吴佩孚,歼灭了孙传芳
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封建
军阀的统治。在回顾这段历
史时曾说:“孙中山先生致
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
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
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
就。”
民主联合阵线的建立,
不仅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
力,也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在此期
间,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三大
时的400多人,增加到五大
时的57万多人;党领导的
有组织的工人发展到283
8万人,有组织的农民发展
到9829万人。与此同时
,中国共产党还直接掌握了
一部分武装力量,培养了一
大批优秀军事指挥人才。所
有这一切,都显示了统一战
线的巨大威力,使作为一支
新生政治力量的中国共产党
,迅速进入全国的政治中心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
工农运动的高涨将中国革命
推向了新的高潮,但在北伐
胜利的凯歌声中,国共统一
战线内部的隐患却逐渐严重
起来了。中国国民党二大之
后,经过中山舰事件和整理
党务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
国民党新右派进一步加紧对
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
速膨胀。而帝国主义列强在
武装干涉的同时,加紧了对
中国革命阵营的分化活动。
革命形势虽然在迅速发
展,但随着蒋介石的反共面
目逐渐暴露,大革命走向失
败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这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仍处
在幼年时期,还很不成熟,
缺乏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
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过分
强调统一战线,忽视武装斗
争和党的建设。正如在八七
会议的发言中所说的:“当
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
民党是人家的,不知它是一
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
新娘子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
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
此房子主人的决心。”:《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文集》第1卷,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
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国共
导语
书稿严格遵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合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开始寻求合作、成功,最后走向分裂并对立的历程。本书使用大量原始和最新研究资料,内容详实,是一部研究国共关系发展的佳作。
精彩页
第一章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进程,加快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由此派生的社会矛盾、阶级关系、革命性质等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探索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出路,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多党制、议会制这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反而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呼唤着代表更先进阶级的政党出现,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走向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斗争。
一、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危机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清朝的小农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冲击,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然而,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此时的中国却仍然停滞在封建社会,直到19世纪中叶仍然对内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19世纪40年代,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已经逐步暴露,生产过剩危机不断发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为转嫁国内矛盾,寻找新的原料产地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侵略扩张的殖民主义道路。
为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和谋取更大的利润,这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列强依仗船坚炮利,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对此,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罔,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中国,很快成为列强们垂涎和掠夺的目标。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自此,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种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肆意掠夺中国财富,残酷压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的悲剧在过去之后,人们往往漠然麻木,悲剧只有在重演时,才会令人感到切肤之痛。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纵火焚毁了中国皇家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同.将园藏历代文化珍宝洗劫一空。法国作家雨果这样描述了这一暴行:“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格兰。”
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列强极大地扩充了在华特权。沙皇俄国先是通过武力威胁,强迫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将黑龙汀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据为己有;后又通过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1864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部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以1861年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标志,由清政府主导,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以“自强”“求富”为主张的洋务运动开始了。出现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和新式学堂,清王朝有了些许的新气象。
然而,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苦心经营的中国新式陆海军完全溃败。根据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向日本支付2.3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其中3000万两是作为赎回辽东半岛的偿金),日本还得到了西方列强在华已有的一切特权。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的积贫积弱。“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诗句,喊出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悲愤。
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列强加大了瓜分中国的力度,德国以山东为势力范围,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国以云南、两广为势力范围,俄国以东北为势力范围,日本以福建为势力范围,还试图向中国内陆及东北发展。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近代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先后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狼狈逃往西安。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