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错箱记(附英文版汉英对照)/双语经典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英国)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美国)劳埃德·奥斯本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错箱记》属于“双语经典”系列丛书,为汉英对照版,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和他的继子奥斯本合著的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装尸体的木箱被调换送错了的离奇故事。莫里斯与约翰为了得到二伯父的一笔养老金,便把他看管起来,望他长寿。二伯父约瑟夫却受不了这拘束生活,趁一次火车出事之机逃之夭夭,莫里斯兄弟误认了一具尸体,认为二伯父已死,便将尸体装入一只大木桶运回家去,企图封锁消息,制造二伯父未死的假象。谁知尸体在运送途中被人调换,在不同的人手里推来送去,加之莫里斯的堂兄从中作祟,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笑剧,酿成了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
作者简介
吴钧陶,1927年生,安徽贵池(今池州市)人。笔名纸囚一世、甘木。少年时因病辍学,未再进学校读书。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任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料员、编辑、编审,连续30年左右。
创作:诗集《剪影》《幻影》《心影》《人影》,以及《吴钧陶短诗选》;散文集《留影》《云影》。
翻译(英译中):《圣诞颂歌》《炉边蟋蟀》《错箱记》《维莱特》《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狄更生诗选》。
翻译(中译英):《鲁迅诗歌选译》《杜甫诗新译》《杜甫诗英译150首》。主编及合译:主编《马克·吐温十九卷集》。
合译《唐诗三百首新译》《汉英对照文白对照唐诗三百首》。
黄福海、赵芸写《纸囚诗韵贯中西——吴钧陶》。
自侃:“一囚六影居士”。
目录
作者小序
第一章 莫里斯的疑窦
第二章 莫里斯的行动
第三章 演说家逍遥自在了
第四章 行李车里的司法官
第五章 吉迪恩·福西斯先生和庞大的箱子
第六章 莫里斯的折磨:第一期
第七章 威廉·登特·皮特曼向律师求计
第八章 迈克尔·芬斯伯里的假期
第九章 迈克尔·芬斯伯里假期的辉煌成就
第十章 吉迪恩·福西斯和布洛德伍德大钢琴
第十一章 音乐大师詹姆生
第十二章 布洛德伍德大钢琴的最后一瞥
第十三章 莫里斯的折磨:第二期
第十四章 威廉·本特·皮特曼的好消息
第十五章 “伟大的万斯”回家了
第十六章 皮革店最后的改组
译者后记
序言
作者小序
“带点儿有分寸的轻率是
再好不过的。”在正文里迈
克尔·芬斯伯里说过这么一
句话①;也只能以这句话来
说明读者手中有着这本书的
原因。作者要附带说明的只
是,我们一个有了这把年纪
,应该自知惭愧;另一个则
太年轻,还得好好学习。②
R.L.史蒂文森
L.奥斯本
导语
浪漫主义小说家的杰出代表作。
一个令人哑然失笑的离奇故事。
一个装尸体的木桶在运送途中被人调换,在不同的人手里推来送去,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绝倒的笑剧。
读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错箱记》时我快要笑疯了。这个人只有一个肺,却能让你五脏六腑都沉浸在笑声里。
后记
史蒂文森是十九世纪末
叶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家。十九世纪初叶,英国文
学史上浪漫主义盛极一时,
出现了拜伦、雪莱、济慈和
司各特等伟大作家。到了狄
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
、盖斯凯尔夫人时期,英国
的现实主义文学大放异彩。
十九世纪后半期,现实主义
传统由乔治·艾略特、梅瑞
狄斯及哈代等继承;与此同
时,史蒂文森则以其特有的
风格独树一帜,为丰富的英
国和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一
笔珍贵的遗产。
史蒂文森的全名是罗伯
特·路易斯·贝尔福·史蒂文
森(Robert Louis Balfour
Stevenson),后来略去了其
中的“贝尔福”,这是他母亲
的姓氏。他于一八五。年十
一月十三日诞生于英国爱丁
堡市。他的祖父罗伯特·史
蒂文森、父亲汤玛斯·史蒂
文森和几个叔父都是土木工
程师,在英国沿海的灯塔建
筑方面有特出的成就。汤玛
斯还曾因为科学上的贡献,
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会长
。他十分希望他的儿子继承
自己的事业,一八六七年,
便让十七岁的路易斯进了爱
丁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学。
可是路易斯从小对于文学艺
术有特殊爱好。他后来说:
“我整个儿童时代和青年时
代,是出名的懒散,并被指
为典型。然而我一直在为自
己的目标忙着,那就是练习
写作。我的口袋里总是装着
两个本子,一本是阅读的书
,一本是写作的簿子。”因
此,进了大学两年以后,他
便向他父亲提出要研读文学
的想法。他的父亲大失所望
,不允所请。作为折中的办
法,让他改习法律。一八七
五年,他通过毕业考试,取
得了律师资格。但是,即使
在律师图书馆里等待受理诉
讼案件的时候,他还是忙于
写作。学生时代,他已经发
表了许多篇游记、评论和杂
感。一八七七年,他发表了
第一篇小说;第二年,出版
了一本游记《内河航程》;
又过一年,出版了两本书:
《塞文山脉骑驴旅行记》和
《人与书散论》。
史蒂文森自幼体弱多病
,需要易地疗养,这对于他
的律师业务是不利的;加上
做律师本非其所愿,他在出
版了几本书以后,终于放弃
了律师业务,专门从事写作

一八七六年,多次到法
国旅居的史蒂文森在巴黎市
郊遇见了美国人范妮·凡·德
·格尔夫特女士。那时她是
过着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的奥
斯本太太,带着一子一女不
远千里到欧洲来为她自己和
女儿求师学画。史蒂文森和
她认识以后,发生了感情。
过了四年,格尔夫特女士离
了婚,终于在旧金山和远涉
重洋、横越美国大陆赶来的
史蒂文森结为夫妇。
从一八八○年一直到一八
九四年史蒂文森的一生的最
后时刻,他们过着美满幸福
的生活。但是胸膜炎、白喉
、肺病交相袭扰着史蒂文森
,使他们不得不经常在各地
奔波,寻找适合疗养的地方
。一八八八年,靠了《错箱
记》这本书的收入的保证,
他们租用了一艘九十五英尺
长、载重量七十吨的纵帆船
“卡斯科号”,雇请了一位船
长、几位水手和一位中国厨
师,从旧金山出发,在浩瀚
无垠的太平洋上向南航行数
千英里,在一年半的时间里
,遍历了马克萨斯、塔希提
、夏威夷等岛屿,最后于一
八九一年定居在萨摩亚群岛
的首府阿皮亚,在该地购置
了一所住宅,取名“维利玛”
,按该地土语这是“五条溪
流”的意思。
萨摩亚当时受到英国、
德国和美国殖民主义者的侵
略,富有正义感的史蒂文森
完全同情善良的土著人民。
他斥责白人政务长官。“卑
鄙、懦怯、寡廉鲜耻,这是
对待野蛮的所谓文明的典型
姿态。”他的正义立场开罪
了殖民官吏,官吏们和某些
白种居民对他敬而远之,甚
至胁迫他。但是萨摩亚人民
对他十分爱戴。有八位酋长
去拜访了这位“图西塔拉”(
土语是“文学家”的意思),
提出替他修筑一条从公路通
往他的住所的“感谢之路”。
在这条路完工的纪念宴会上
,史蒂文森发表了鼓舞当地
人民反抗白人的热情洋溢的
演说。他说:“……这又是
奸恶的白人伸出掠夺的双手
来的时候了。手里拿着测量
器的家伙一定会来到各位的
村庄。考验各位的时机就从
这时开始,到底是真金呢,
还是铅屑?”
……
芬斯伯里三兄弟从小由
父亲出钱,加入一种叫作“
通蒂会”的养老金组织。按
照规定,最后死者得到其公
积金。入会时共有三十多个
儿童,经过数十年时间的淘
汰,活下来的只剩下芬斯伯
里家的老大和老二两兄弟。
老二约瑟夫曾经因亏空了老
三一笔钱,老三的儿子莫里
斯和约翰便把二伯父看管起
来,怀着厌恶和憎恨的心情
把他好生供养,切望他成为
寿命马拉松竞赛中的冠军,
好取回那笔欠款。约瑟夫受
不住那种拘束的生活,趁一
次火车失事之机溜之大吉。
两个侄儿却误认了一具尸体
,把它装在木桶里,企图封
闭他们认为的二伯父的死亡
的噩耗,以便保留取得那笔
养老金的权利。老大的儿子
律师迈克尔知道了其中奥秘
,把他们大大捉弄一番。最
后,整个故事以皆大欢喜的
场面作为结束。
像这样的题材,本来也
可以如同现实主义作家所做
的那样,把它写成带有揭露
社会问题、批判资本主义制
度倾向的作品;但是这本书
精彩页
第一章莫里斯的疑窦
一个文学爱好者,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他不会知道作者的艰难和辛苦。他拿着一本小说,笑盈盈地一页页翻过去,可不会想到那需要费多少钟点的工夫去查考典籍,在伯德雷恩图书馆①里从事研究,跟学识渊博而字迹难认的德国学者往返书信——总而言之,他不会想到,让他在火车上消磨一个钟头的东西,得有一个工程十分浩大的脚手架②先架起来,然后又拆掉!所以,我本来可以在这篇故事的开头先讲讲“通蒂”⑧的身世——他的出生地、家庭成分、可能从他母亲那儿遗传来的天分,以及能说明他聪慧早熟的显著事例等等——还可以写一篇文章,详尽叙述那个冠以他的名字的养老金法。这些材料都在我面前的分类架①里,但是我又不屑于这样卖弄。通蒂已经死了,我从没见过谁对他有一丝悼惜之意;至于“通蒂氏养老金法”哩,对于这篇不加渲染的故事来说,用一两句话也能够说明了。
有那么一群朝气勃勃的年轻人(人数越多越好),各人拿出一笔款子,汇总后委托受托人保管;过了一百年,出钱的死得只剩下一个人了,这笔款子连本带息就落在这个人手中,不过也只等于昙花一现;因为他这时可能耳朵已经聋了,你告诉他得了多大一笔财产,他都听不见——而且无疑他是行将就木,因此得到了等于没有得到。现在看来,这种办法显然富有异样的诗意和幽默感,因为这是一种没有一个当事人可能得到好处的办法;但是它的高尚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使我们的祖父母一辈的人都乐于做此事。 当约瑟夫·芬斯伯里和他的哥哥马斯特曼还在穿着镶白绉边的裤子的孩提时代,他们的父亲——齐普赛街的一个富商——替他们加入了一个由三十七个人组成的资金充盈的小型“通蒂会”。人会费一千镑;约瑟夫·芬斯伯里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到律师事务所去的情景,那个“通蒂会”的会员们——都是像他一样大的小孩子——聚集在一起,依次坐到办公室的那张大椅子上,在一位戴着眼镜、穿着长筒靴的和气的老绅士的帮助下,各人签上名字。他记得后来就跟这些孩子跑到律师屋后的草地上玩,他还跟一个“通蒂会”中的兄弟大打了一场,那个孩子踢痛了他的胫骨。律师正在办公室里请聚会的那些父亲和母亲喝酒吃蛋糕,听到打斗的闹声就跑了出来,两个战斗员就被拆开,约瑟夫的战斗精神(因为他比另一个年纪小)获得穿长筒靴绅士的赞许,力言他像他这样大的时候,也是这样勇敢。约瑟夫心想,他小时候是不是穿着小长筒靴,秃着小光头呢?他晚上上床睡觉,自言自语地讲海战故事,讲倦了,是不是也穿起像这老绅士的衣服,拿出酒和蛋糕来款待另一些小男孩、小女孩呢?
一八四○年,这三十七个人全活着;到一八五○年,人数少了六个;在一八五六年和一八五七年,变化更大,克里米亚战争①和孟加拉兵变②带走了九个人。一八七。年,原来的会员只剩下五个了,在我写这篇故事的时候③,连芬斯伯里兄弟两人在内,一共只剩三个人。
现在马斯特曼是七十三岁;他早已嗟叹年老力衰之苦,也早已退休,正住在他的儿子名律师迈克尔的家里,和外界绝无往来。约瑟夫呢,可不同了,他还是到处走动,还不过只是半老的样子,常在他爱去走走的街道上出现。这情形是令人遗憾的,因为马斯特曼过着(即使在细枝末节上)一种典型的英国式的生活。勤劳、有规律、庄重,并且相信四厘公债,被公认为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的基本条件。在这种种方面,马斯特曼都有着卓越的表现,现在到了七十三岁,他才ab agendo①;可是比他小两岁的约瑟夫,虽然保养得极佳,但是一生怠惰,为人古怪,一直叫人看不起。他从事皮革事业,但早就厌弃了业务,别人也认为此道非他所长。他喜欢博闻周知,但没有及早节制自己的兴趣,于是他的壮年很快就开始耗费在这方面。没有比这种癖好更耗损精力的了,或许只有很自然地随之而来或因之而起的热衷于演讲的癖好,才会更厉害。约瑟夫却兼有这两点;这复合症十分凶猛,使得病人到处做义务演讲,几年之内,很快又发展到更严重的程度,甚至情愿跑三十英里的路,到小学校里去对幼童演讲。他不是一个学者;他读的东西只限于粗浅的教科书和报纸;他连百科全书都没有翻过;他说人生就是他的书。他声称自己的演讲不是讲给大学教授们听的;他的演讲是直接诉之于“人民的伟大的心”,而人民的心,必然无疑,比人民的头脑更明事理,因为他的苦口婆心已经受到大家欢迎。譬如说,《如何靠一年四十镑的收入而愉快地生活》,这篇演讲就曾在失业群中轰动一时。《教育之宗旨、目标、意义与价值》,这个讲题就曾使他赢得浅见者的重视。至于他那篇有名的论说,《人寿保险与群众之关系》,在犬岛②的“工人协进会”里宣读,也曾受到盲目崇拜的男女听众的“满堂喝彩”,效果之大使他第二年就被推选为那个会的名誉会长,这职司非但没有酬劳,反而要居职者拿出钱来捐助,但是他的虚荣心却得到无上的满足。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