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走的纺织/领先科技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冯 宪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导语

从满足生存需求到体现生活美学,从手经指挂到大玩“黑科技”,古老的纺织插上智能的翅膀,与时代同行。

纺织,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产业,因为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它便不会消亡。纺织其实离我们不远,关键是你可曾用心思去关注和认识它。

内容推荐

纺织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伴生物,它最初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产物,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发明创造和有意识劳动的成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的这种适应、改变、提高和辅助作用还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生与提高,纺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书讲述现代纺织工业取得了什么成就以及其发展趋势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纺织的产生与意义
 

第一节  先有服装,还是先有纺织
 

第二节  纺织源自人类改善生存条件的需要
 

第三节  纺织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象征
 

第四节  纺织必将伴随人类走向未来 

第二章  纺织材料的来源及演进
 

第一节  自然生物获取
 

第二节  矿物质提炼
 

第三节  化学方法生成 

第三章  现代纺织的生产链
 

第一节  纺纱与纺丝
 

第二节  织布
 

第三节  编结
 

第四节  非织造
 

第五节  复合
 

第六节  前处理 

第七节  印染
 

第八节  后整理 

第四章  现代纺织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  现代纺织分类
 

第二节  现代纺织的特点 

第五章  现代纺织融合的先进科学技术
 

第一节  仿生技术
 

第二节  生物质利用技术
 

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
 

第四节  激光技术
 

第五节  纳米技术
 

第六节  储能调温相变技术
 

第七节  远红外技术
 

第八节  阻燃耐高温技术
 

第九节  防辐射技术
 

第十节  LED照明技术
 

第十一节  抗冲击技术
 

第十二节  抗菌、保健技术
 

第十三节  3D打印技术
 

第十四节  智能感应技术
 

第十五节  可穿戴技术
 

第十六节  节能环保技术 

第六章  现代纺织材料中的科技新元素
 

第一节  特种纤维
 

第二节  特种纱线
 

第三节  功能性织物
 

第四节  时下流行的一些服装新面料 

第七章  “互联网+”给纺织行业发展带来变化
 

第一节  “互联网+”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互联网+”给服装定制带来的新理念
 

第三节  服装定制与“互联网+”的契合点 

第八章  现代纺织发展的三大举措
 

第一节  节约资源的举措
 

第二节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举措
 

第三节  实现健康无害化的举措 

第九章  值得关注的现代纺织品检测
 

第一节  伴随现代纺织发展的两大问题
 

第二节  现代纺织品检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十章  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学科交叉研发常态化
 

第二节  跨界融合发展常态化
 

第三节  使用功能拓展化
 

第四节  人工智能渗透化
 

第五节  “黑科技”导向化 

第十一章  1949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产业规模明显扩大
 

第二节  生产手段不断丰富
 

第三节  高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节  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端纺织产品
 

第五节  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明显加大
 

第六节  行业所处地位得到提升

序言

汉语名词“纺织”其实是
由“纺”和“织”两个汉语动词
组合而来,所谓“纺”是指纺
纱缫丝,而“织”则包含结网
、织布的意思。因此,将“
纺”与“织”分开来读,可以
理解为是一种专业生产方式
的前后两道工序,即“纺纱”
与“织布”,而合并后作为名
词使用,则成为一种行业的
称谓,如纺织行业或纺织工
业、纺织技术等。现在人们
一般认为,是先有“纺”,后
有“织”。可是在远古时代,
事实并非如此。据史料记载
,在远古狩猎时代,人们“
结网而渔”“张网捕鸟”的时
间要远早于“纺纱织布”,那
时所用材料是一些天然形态
的细柔藤蔓或树枝枝条等自
然物质,故“编织”这一劳作
方法,要先于“纺纱”出现,
它是纺织技术的萌芽和源头

纺织是人类社会发展与
进步的伴生物,它最初是人
类适应自然环境,改善自身
生存条件的产物,是人类有
别于其他动物的发明创造和
有意识劳动的成果。后来随
着时代的进步,纺织不仅以
一种特殊的行业形态固定下
来,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一项
能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社会
需求不可缺少的产业。现如
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
学技术的融人,纺织已渗透
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方方面
面,在适应人们生活需求、
改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生
活品位,以及辅助一些行业
实现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起到
了积极作用。而且,随着时
代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的
这种适应、改变、提高和辅
助作用还会更加凸显,纺织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49年以来,纺织,这
项关乎到国计民生的产业,
与其他行业一样,有了显而
易见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
化、科学技术和相关产业的
支持下,纺织的技术不断进
步,纺织的产品日益丰富,
纺织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
大,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
均有“闪光点”出现。这里仅
以日常服装面料为例做些分
析,介绍一下纺织技术在人
们实现从“穿得暖”到“穿得
好”“穿得美”的变化历程中
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建国初
期,由于生产规模和生产水
平的局限性,当时纺织的目
标是确保“人人有衣穿”,面
料以加工手段相对简便的粗
棉纱毛蓝布为主,外观粗糙
,手感偏硬,使用牢度较差
;此后登场的便是全棉卡其
布,它选用的棉纱线支数相
比毛蓝布要高不少(支数越
高,纱线越细),面料外观
自然细腻了很多,手感也比
较柔软,质地则明显挺括起
来,但染色强度和使用牢度
还不够,往往穿着时间不长
就褪色明显,且领口、袖肘
、膝盖及臀部等部位容易磨
损;20世纪60年代,随着
石油化工工业的兴起和纺织
精细化加工能力的提高,一
种名为“的确良”的面料出现
于市面上,它其实是由涤纶
纤维成纱后织成的轻薄型面
料,多用于制作衬衫、连衣
裙等贴身穿着的外衣,虽然
透气性不及纯棉面料,但具
有耐穿牢度好、定型持久、
易洗涤维护等优点,为提高
人们穿衣质量起到了明显推
动作用,社会生活领域也实
现了由“有衣穿”到“穿得好”
的变化。此后,70年代的“
涤卡”(即用涤纶和棉纤维
纱混纺或涤纶纯纺纱线织成
的卡其布)、80年代的“中
长纤维”(一种介于人造棉
和人造毛之间的化学短纤维
,纺纱织布后外观近似毛织
物,牢度好,有一定厚度,
多用于制作外衣外裤)、90
年代的“涤盖棉”(一种涤纶
纤维纱线和棉纱线交织而成
的双罗纹复合织物,表面为
涤纶成分,内里是棉纱成分
,且有一定厚度,特点是吸
湿排汗不错,同时弹性好、
悬垂性好、不容易起皱,多
用于运动型休闲外衣)等面
料也先后成为提高人们穿着
水平和质量的“点睛”之物…
…进入21世纪之后,各类改
性纤维和功能性面料不断研
发问世,人们穿着水平和质
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讲究
“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
穿得舒适”“穿得健康”和“穿
得更有个性”。随着纺织科
技进步,生产能力的提高,
现在人们已经彻底告别了原
来固有的“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新
,老二旧,改改补补归老三
”的传统穿衣观念,向着“穿
得好”“穿得美”的目标不断
进发。这些,从一个侧面反
映出了我国纺织工业的进步
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此
外,服装款式的变化、特殊
功能性产品的出现,也能证
明我国纺织业突飞猛进的发
展。比如国内自20世纪80
年代逐步兴起与应用的羽绒
服装,就以保暖性强、面料
质地牢固、色彩艳丽和轻盈
舒适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
睐,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早
已替代原先的“老棉袄”,成
为现如今人们冬季保暖服装
的主打产品。而类似“冲锋
衣”“防晒服”“抗菌保健内衣
裤”“恒温服”“防电磁辐射服
”等附带特殊防护功能的服
装,也进入到了寻常百姓家
庭,成为户外休闲运动和居
家生活的日常“装备”,为提
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发挥
出突出的作用。

精彩页

第一节先有服装,还是先有纺织? 

一、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从现代纺织的产业链顺序看,先需纺纱(丝)而后再织布成衣,似乎是明摆着的事。但从材料学的角度出发,回溯行业历史的起点,服装(雏形)出现绝对要先于纺织。据考古发现,在距今30000年以前(原先一度认为是18000余年),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我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处,生活着被现代人称为“晚期智人”的远古人群,他们以狩猎方式维系生存,发明了采火取暖和烧烤食物的方法来改善生活条件,并有了采用贝壳饰物装饰自己的审美举动和安葬祭祀先人的原始宗教行为。考古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骨针的出现,这是一种将动物坚固骨头刮磨成光滑的略有弯曲的圆形细长条状物件,它长约9cm,前端尖细,后端略粗,尾部有穿孔部位(见图卜1)。专家以此发现为据,断定当时的山顶洞人已开始通过拼缝兽皮制作蔽体之物,这便是最早的服装,显然当时的材料取之于自然界,尚未有纺纱织布加工这道环节。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遗址内还找到了鲩鱼、鲤科鱼类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那时已经能够捕捞水生动物,狩猎活动范围已扩大至水域,然而当时是否是采取结网捕捞方式操作,却并无材料可以证明。在中华创世传说中,“结网而渔”是由中华人文始祖之一伏羲氏(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三皇”之首)发明的。他从远古时代民间“结绳记事”受到启发,将绳子编结成渔网,引导人们下水捕鱼,丰富狩猎收获的物种。传说中的伏羲氏的出现及“三皇”时代,距今最多也只不过一万余年,显然,作为纺织萌芽状态的“结网而渔”明显要晚于人类“缝制兽皮蔽体”的时间。

二、最初的纺织

最早的纺织起源于人类对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材料的加工利用。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已开始利用棉花纺纱织布,原棉的使用在南亚次大陆出现距今也有5000多年历史。我国是在2000多年以前,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才开始采用棉花作为纺织服装原料,而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则要到宋、元时期之后。古埃及大约是在8000年以前,便利用麻纤维(亚麻、苎麻)作为纺织服装面料,而我国古代最早利用蚕茧缫丝作为纺织服装面料也已经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亚洲人和欧洲人利用羊毛作为纺织服装面料,距今只有4000余年的时间。其实,根据有关考古发现,在我国古代,野生葛藤才是我国最早的纺织纤维来源,它比麻、棉及蚕丝的利用要早得多。用野生葛藤提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叫做葛布,是我国最古老的纺织品,也是最早的经过加工生成的服用材料。据传早在8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居住于黄河流域河南商丘地带的葛天氏,首先发明了从葛藤茎皮中提取纤维的技术,经过纺纱织布后形成可用于制作服装的面料,这一工艺随后便在各地广泛传播开来。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三块距今6000多年的葛布残片,就是明证。这一发现同时也表明,孕育于长江流域文明的我国纺织技术起步也很早。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