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钢铁红流(下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安岗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建国之初全国各地五百余名地县级干部(史称“鞍钢五百罗汉”)支援鞍钢,而后又援建武钢、包钢、酒钢、攀钢等企业,创立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历程为主线,以小说的形式勾勒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史,时间从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延续至改革开放之初,跨越三十载,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全国支援鞍钢,鞍钢支援全国”的盛况。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三大工程 第二章 草原晨曲 第三章 跃进前行 第四章 大漠雄师 第五章 钢铁红流 尾声 序言 鞍钢是新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恢复生产的特大型钢铁 联合企业,曾为新中国的经 济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 越功勋,同时也为国家培养 出一批又一批冶金工业的管 理和技术人才,被誉为“共 和国钢铁工业长子”和“新中 国钢铁工业摇篮”。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弄懂了鞍钢的 历史也就弄懂了中国钢铁工 业的历史。然而,这个过程 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 的故事,从何种角度,以何 种方式才能将其展示给世人 始终是一个难题。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 发现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 鞍钢的发展进程中曾有过这 样一个绝无仅有的现象—— 自从1948年解放鞍山接收 鞍钢直至1954年全国第一 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先后 委派550余名地县级以上干 部进入鞍钢支援建设,日后 他们被统称为鞍钢“五百罗 汉”。这个特殊的群体历经 接收鞍钢、保厂护厂、抢运 物资、恢复生产、支援抗美 援朝以及三大工程建设、支 援全国建设直至“鞍钢宪法” 诞生等重要历史节点。而诸 如曹凤岐、孙照森、孟泰、 王崇伦、雷锋等无数工人阶 级的楷模和代表也都是在他 们的帮助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而后,这些经过工业战线 历练的杰出干部们又奔赴大 江南北,支援全国的建设, 成为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中 坚力量。可以说,鞍钢“五 百罗汉”的共同经历见证了 新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本书作者以史实为基础 ,酝酿三年有余,采访了数 十位健在的鞍钢“五百罗汉” ,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包 括历年《鞍钢志》《鞍山志 》,国家领导人回忆录、相 关文献、内部资料,以及 160余位鞍钢“五百罗汉”的 回忆录、档案和口述材料等 ,力求历史事件及时间真实 可靠,有据可查。 工业题材文学的创作向 来具有难度,范围广、门类 杂、专业性强、受众面窄, 可读性、史料性和专业性之 间的关系难以权衡,因此一 直以来鲜有人触及,但这不 影响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就本书而言,以鞍钢“五百 罗汉”及工人阶级的奋斗史 为主线,通过历史事件以及 鲜为人知的鲜活故事展示了 从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到改革开放之初,鞍钢和新 中国钢铁工业艰苦卓绝而又 气势恢宏的发展史,展现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 阶级所迸发出的伟大生命力 和创造力,突出了工人阶级 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 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本书 在对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 缅怀、对那段厚重历史回顾 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当代 青年人“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砥砺前行。 在此,我还要提出几点 感谢:感谢鞍钢集团公司党 委宣传部、鞍山钢铁党委宣 传部、鞍钢集团博物馆、鞍 钢日报社、鞍钢炼铁总厂等 部门和单位,是他们的全力 支持和指导,使我获得了最 为全面的关于鞍钢历史的文 献和资料;感谢原鞍山钢铁 党委宣传部部长聂振勇,鞍 钢集团博物馆馆长车千里, 鞍钢日报社张雷,鞍山钢铁 党委宣传部吴峥、张健、李 宇、王帅,鞍钢集团党委组 织部韩喜鹏,鞍山市委宣传 部杨子葶,鞍钢退休干部智 春山、杨伟平、钟翔飞和鞍 钢“五百罗汉”本人及子女等 人,是他们的启发和帮助使 我对鞍钢历史有了更为全面 和生动的认识;感谢鞍钢集 团博物馆靳秋瀛,她为本书 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和线索 ,并义务担当起初稿的史料 和文字校对工作;诚挚感谢 冶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任静 波及本书责任编辑夏小雪的 付出;同时,要感谢所有为 本书创作出版予以全力支持 的领导和同志们,您们的支 持和鼓励,永远是我投身创 作的最大动力,也正是由于 以上多方的共同努力才使得 这部小说最终呈现在读者面 前。 由于本人年纪尚轻、阅 历尚浅、驾驭文字的水平能 力有限,在创作过程中难免 会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大 家批评指正。 最后,永远缅怀以鞍钢“ 五百罗汉”为代表的新中国 第一代建设者,永远感谢培 养我哺育我成长的伟大沃土 ——鞍钢! 安岗 2020年9月于鞍钢博物馆 导语 本书是一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以史实为基础,酝酿三年有余,期间查阅大量权威书籍,包括历年《鞍钢志》《鞍山志》,国家领导人回忆录、相关文献、内部资料,以及160位“罗汉”的回忆录、档案和口述材料。全书分为上下两部,该书为下部。 精彩页 引子 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银装素裹,一片苍茫,几只雪白的兔子小心翼翼地钻出了雪窝,提着鼻子闻来闻去寻找食物,可还没走出多远就听见远处传来了一阵隆隆声,继而一个巨大的黑色“怪物”吐着白烟飞快跑来,吓得它们赶忙又钻回了洞。 吓跑兔子的“怪物”可不是什么凶残的野兽,而是一列由钢铁组成的火车。这列火车拖着长长的烟尾从莫斯科出发,一路向东穿过辽阔的松树林、跨过了乌拉尔山脉、穿越了西伯利亚冻土带,行驶九千多公里直至进入中国东北。 这列横跨亚欧的专列上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在一段时间里频繁辗转于中国和苏联两国,参与双方谈判,为的是能让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尽早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此时,车窗旁坐着一人,他面容消瘦,目光迥异,戴着一副大眼镜,手里翻着一份合同看得人神,内心压不住的兴奋之情都写在了脸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军工王立群。 “老王,这合同你都看了一路了,看不够是不?”同行的另一位来自东北局的老军工车千里过来调侃道。 “呦,老车啊,快来坐!”王立群扶了扶眼镜,给车千里腾了个地方兴奋道,“我手里的东西多重要你还不清楚?这可是苏联援建宁钢的合同书,关系到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你说看着它我能不高兴嘛!” “是啊,钢铁是工业之母,率先发起对宁钢的大规模建设,对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车千里感叹道。 “是啊,再过不久苏联就要派第一批专家到宁钢了,这无疑是对宁钢技术力量的巨大扩充,可我担心的是……”说到这里王立群又面露忧色。 “担心什么?” “担心我们宁钢自身的领导力量和技术力量不足,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 “力量不足?”车千里一愣神,“老王,李达前些天干了件大事你不会还不知道呢吧?” “什么大事?” “合着你还真不知道啊?老李厉害了,一封电报打到中央去了说宁钢人手不够,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你看看,他老李胃口多大,一张嘴就要全国的支持,结果你猜怎么着?”车千里卖了个关子佯装严肃道。 “怎么着?”听到此处王立群替李达捏了把汗。 “结果上级十分重视老李的意见,还提出要大力组织实行!你们宁钢今后啊,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啦!”此话一出,王立群揪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继而大笑道:“这个老李啊,真有他的!” 一阵开怀大笑后王立群望着窗外陷人沉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他看来,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一个工业化的新中国即将到来。想到这里,他不免心生急切,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回到宁钢,殊不知就在同一时刻,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学生、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都已经背上了行囊,意气风发奔赴宁钢。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