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明代人赞誉他:诚如西汉之霍光,
任如三国之诸葛亮,大如唐之郭子仪,
忠似南宋之文天祥,毅似明前期之于谦;
他最重要的贡献有三:
一是抗倭御“虏”,保国卫民:
二是创新了古代军事思想:
三是发展了中华武术理论。
俞大猷一生宦途坎坷,曾四次做参将,六次做总兵,官至都督,还曾被蒙冤入狱,本书侧重于表现他坚定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英勇抗倭,保境安民的壮举。
作者简介
陈桂炳,历史学教授,福建惠安人。现任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泉州师范学院)主任、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已出版个人专著《泉州学概论》《泉州学散论》《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以闽南及台湾地区为研究视野》《泉州民间信仰》《泉州民间风俗》《泉州民俗文化》《俞大猷》等7部及合著《泉州史迹研究》等3部。
目录
第一章 英雄出自少年
第二章 守御金门称治
第三章 沿海抗倭扬威
第四章 受辱不渝初一心
第五章 此方御“虏”立功
第六章 谈兵亦能论道
第七章 武术经典《剑经》
第八章 昭代儒将 永垂青史
延伸阅读
后记
序言
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
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
、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
重要功能,是人类赖以传
承的精神支柱。近年来,
福建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
彻《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
条例》,社会科学普及工
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
通过举办全省社科普及宣
传周、建立社科普及基地
、开办社科普及讲坛等社
科普及咨询平台载体,其
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
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
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
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福建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
富特色的一部分,深度融
入了中国文化的进程,展
现出突破陈规、积极进取
、兼容并包、锐意创新的
胸襟和气魄。向大众传播
福建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
,是福建省社科普及工作
的重要内容。以接福建地
气、讲福建故事、塑福建
形象、续福建文脉的姿态
编辑出版的“福建历史文化
名人丛书”,既较为全面地
展示了福建文化深厚的历
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也为福建当下的社会文
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资鉴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所包含的朱熹、林则徐、
严复、陈嘉庚等人物传记
,记录了福建文化之于中
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以
人物史的叙述方式生动地
展现出中国人文精神的风
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
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
缺乏生命力和影响力。“福
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记录
了福建历史文化人物的价
值观践行轨迹,重温了这
批福建历史文化乃至中国
历史文化史上重要人物的
生命历程,以浅显晓畅、
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讲述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的当代意义,开辟了社会
科学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的
新路子。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
巷北读书声。”一套好的社
会科学普及丛书,总是能
带动起读书的风气。将学
习作为一种追求、爱好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福
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所期
望实现的目标。在文字中
领略福建地域文化魅力,
在阅读中传承传统文化养
分,在感悟中提升人文道
德情操,社会科学普及丛
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作者系福建省人民政
府原副省长,福建省政协
原副主席)
导语
本书是福建省社科联“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三辑)”中的一本,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小传。他是军事家,武术家,早年授职守卫金门、同安一带,转战各地,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不仅多次得到皇帝嘉奖,还被时人称为“俞家军”。俞大猷曾参与和带领将士抗击沿海抗倭,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
后记
福建,山海相拥,人杰
地灵,人文荟萃,英才辈
出,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爱国
先驱、革命将士、时代楷
模。他们的教育成长、道
德品行和思想文章,是福
建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
和激励着一代代福建人努
力学习、奋勇前行。福建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
编写的“福建历史文化名人
丛书”,以福建历史名人为
题材,古今结合,意在从
高处着眼、从基础着手,
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促进人文道德养成,使社
会科学知识走进大众、走
进生活、走进现实,让更
多的人了解福建历史名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福建文化影响力和感染
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添砖
加瓦。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第三辑)所包含的董奉
、薛令之、游酢、罗从彦
、李侗、袁枢、蔡元定、
刘克庄、俞大猷、洪承畴
lO个人物故事,记录了福
建文化之于中国历史的影
响广同时也以人物史的叙
述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中国
人文精神的风骨和传统文
化的传承。人物篇以人物
生平为线索,在故事中体
现传主的学问、事功、道
德,凸显他们在中华文明
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
挖掘和阐发其内在精神,
从而激起读者爱国爱乡的
强烈情感,使之成为涵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源泉。
这套丛书以广大群众为
读者对象,尤其是各年龄
段的学生群体以及受过中
等教育的读者,他们对这
些历史名人的认知,大多
来源于历史课本、乡土教
材、文化景点和博物馆,
很难形成具体、深入、系
统的认识。丛书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通过一个个
生动精彩的故事带领读者
走进福建历史,走人人文
社会科学的知识殿堂,融
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
、可读性于一体,对提升
大众的阅读水平、挚及社
会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社
会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遵
德素威看着积极的作用。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副主席林蔚芬对编撰出
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给
予大力支持。省社科联党
组成员、副主席缪建萍亲
自指导本丛书的策划和编
写工作。省社科联从事社
科普及工作的李道兴、杨
文飞、林彤、李培绢等具
体组织实施本丛书的编撰
出版工作。
专家刘小新老师对丛书
写作大纲和书稿进行了认
真审读,并提出了许多很
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
示感谢!
由于编撰出版时间紧,
经验和水平有限,疏漏在
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
编委会
2017年8月
精彩页
关于俞大猷先祖俞敏的原籍地,不论是时人还是后人,均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晋江人李杜是俞大猷的同乡挚友、家庭教师及得力幕僚,善为文,喜谈兵,深得俞大猷的信赖,并受委托,先后代为编纂《正气堂集》《正气堂集近稿与议稿》《正气堂续集》《正气堂余集》等。李杜曾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写了一篇长文《征蛮将军都督虚江俞公功行纪》,一开篇即说“俞氏之先出自凤阳霍邱,始祖敏”。这一结论得到我国古代著名的方志史学家何乔远的认定。
俞敏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被授予泉州卫百户。俞敏获封的百户,隶属于泉州卫下属的5个千户所(即左、右、中、前、后5所)之一的前千户所,而泉州卫的上级福建都司又是隶属于中央前都督府。俞大猷继承了泉州俞氏家族世职百户,虽然只是个下级军官,但也成为他日后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从他29岁时袭祖职泉州卫前所百户(正六品),67岁时因战功显赫,一度升迁至右都督(正一品),累计升任10级,前后历经近40年。但3年后,又蒙冤降为都督佥事(正二品),后又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76岁时获准退休,次年病逝于泉州,获赠左都督(按明代官职排序,五军都督首列左都督,在右都督之前,但均为正一品)。其漫长仕途的艰辛,可想而知。
明代的武官世袭制度,是以嫡长男为原则,其次才轮到次嫡子孙、庶长子孙和弟侄。根据现存编撰于清代的泉州俞氏族谱的记载,泉州俞氏的始祖是是俞敏。俞敏先祖较为清楚的可追溯到其祖父俞廷玉,俞廷玉有三子:通源、通海、通渊,俞敏即为通海之子。
俞敏有两子,长曰永安,次日永庆。按明代嫡长男袭职的原则,当然是永安承袭百户。二世永安只育有一子俞逊,为慎重起见,永庆特地把自己瞅子俞斋(永庆有三子,长子俞斋,次子俞宽,三子甜乒)过继给永安。三世俞逊的百户之职传与独子俞政,四世俞政再传与独子俞升。
到五世俞升时,泉州俞氏家族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俞升没有男丁。当年的预防性措施这时发挥了作用,永庆过继给永安的俞斋一脉,香火绵延不断。俞斋子俞广,俞广子俞原瓒。俞原瓒为五世,与俞升为同一世系。眼看俞氏嫡系长房袭职无人,俞原瓒本着对俞氏家族高度的责任感,认为祖宗的世勋不应就此.放弃,且当时武官世袭的有关政策又允许,遂竭尽财力,含辛茹苦,四进京师,几经周折。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俞原瓒终于疏通关节,办理了袭职手续,使其先祖俞敏历经40年南征北战辛劳而获得的世职百户可以传承下去。以俞敏为始祖,俞原瓒按辈分应算是五世,而赵恒志撰《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赠左都督于公大猷行状》说俞大猷“父讳原瓒以支曾孙嗣前职”,这是因为俞原瓒的曾祖俞永庆不是俞敏的嫡长男,而是嫡次男,俞原瓒的祖父俞斋过继给俞永安为次子,这样俞原瓒即为俞永安的曾孙辈,故称“支曾孙”,这是需要说清楚的,否则会因误解而导致对箭大猷一派辈分认定的错位。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3:55:14